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灌水方式下烟田计划湿润深度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行 刘国顺 +3 位作者 史宏志 李宽伟 郝伟红 李彦涛 《河南农业》 2009年第4期51-52,共2页
土壤计划湿润深度是指在实施灌溉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它主要决定于作物根系活动层的深度。目前,小麦、玉米等大宗作物已确定了生育期各阶段的土壤计划湿润深度,而我国烟草种植为了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一直采用... 土壤计划湿润深度是指在实施灌溉时。计划调节、控制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它主要决定于作物根系活动层的深度。目前,小麦、玉米等大宗作物已确定了生育期各阶段的土壤计划湿润深度,而我国烟草种植为了达到优质丰产的目的一直采用充分灌水,很少考虑计划湿润深度。近几年,随着农业用水比例持续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深度 灌水方式 土壤水分状况 烟田 作物根系 土层深度 优质丰产 烟草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点源入渗自动测量系统监测滴头下土壤湿润过程 被引量:14
2
作者 管瑶 雷廷武 +1 位作者 刘芳芳 董月群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7,共7页
土壤水运动过程是滴灌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该研究采用点源土壤入渗自动测量系统,利用计算机可控数码相机和图像识别技术测量滴灌地表湿润面积和土壤湿润体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采用正三棱形有机玻璃土箱,设计一系列点源滴灌室... 土壤水运动过程是滴灌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的重要内容。该研究采用点源土壤入渗自动测量系统,利用计算机可控数码相机和图像识别技术测量滴灌地表湿润面积和土壤湿润体随时间的变化过程。采用正三棱形有机玻璃土箱,设计一系列点源滴灌室内试验,获得点源滴灌入渗过程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试验采用3个流量:2、4及8 L/h处理,每个处理设置了3个重复。用数码相机每4 min拍摄一次地表湿润面积,用于计算地表湿润面积随时间的变化过程。同时,在1、2、3、4、6、8、10、12、20、30、40、50、60、70、80、90、100、120、140、160、180 min时刻,在贴在土箱侧面的透明胶片上,手工记录地表湿润面积和垂直湿润锋面随时间的变化过程。由测量系统根据记录的地表湿润面积随时间的变化过程自动计算得到土壤的入渗过程。通过入渗过程,计算得到滴头下地表土壤的湿润面积,由计算得到的土壤入渗率和计算得到土壤的湿润剖面,将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检验测量的精度。结果表明,手工测量得到的地表湿润面积都略大于由土壤入渗自动测量系统计算得到的入渗率计算的地表湿润面积。由计算得到的入渗率预测的土壤入渗深度,略大于实测土壤入渗深度。计算得到前者的相对误差为2%-15%,后者的相对误差为1%-8%。说明土壤入渗自动测量系统,能够准确描述点源滴灌地表湿润过程及土壤入渗过程,并能预测不同流量下垂直入渗深度,测量方法可以为滴灌系统的设计提供相关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头 灌溉 土壤 入渗性能 点源入渗 地表湿润面积 湿润深度 测量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颗粒模型的风积砂层降雨入渗深度计算及验证 被引量:4
3
作者 黄德文 陈建生 詹泸成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29-134,共6页
为了研究沙漠干旱区降雨对砂层非饱和带水分的贡献,该文对风积砂层水分入渗过程中的水分存在形式和运移机理进行了理论和力学分析。通过以触点水为主要储水单元的立方布局颗粒模型推导出水分入渗过程中湿润深度的解析表达式,并进行验证... 为了研究沙漠干旱区降雨对砂层非饱和带水分的贡献,该文对风积砂层水分入渗过程中的水分存在形式和运移机理进行了理论和力学分析。通过以触点水为主要储水单元的立方布局颗粒模型推导出水分入渗过程中湿润深度的解析表达式,并进行验证。物理和力学分析表明,砂颗粒表面很难形成较厚的薄膜水,砂层非饱和带水分大部分以触点水的形式存在。模型计算结果表明,水分入渗的湿润深度与入渗水量和触点水湿润角有关。模型验证表明,水分入渗湿润深度的解析表达式在风积砂层入渗深度计算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但触点水湿润角与砂颗粒粒径的函数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当设定触点水湿润角为π/4时,比例常数为11.5。该研究可为干旱区农业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入渗 土壤水 降雨 干旱区 风积砂 触点水 湿润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滴灌湿润比计算方法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韩启彪 孙浩 +3 位作者 仵峰 段福义 赵东彬 邓忠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8-80,共3页
最近几年地下滴灌在国内推广迅速,但其工程设计仍按地表滴灌模式进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应用。湿润比是微灌系统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地下滴灌湿润比计算方法进行了理论推导,给出了理论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相关误差... 最近几年地下滴灌在国内推广迅速,但其工程设计仍按地表滴灌模式进行,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应用。湿润比是微灌系统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地下滴灌湿润比计算方法进行了理论推导,给出了理论计算公式,并进行了相关误差分析。认为:地下滴灌湿润比计算公式与地表滴灌类似,但与计划湿润深度、灌水器埋深等参数相关;继续使用地表滴灌湿润比计算公式会产生误差,误差大小与计划湿润深度和湿润体形状密切相关;只有在一定取值范围内才可继续沿用20~30 cm深处土层的湿润面积来计算湿润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滴灌 湿润 计划湿润深度 灌水器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土壤中滴灌水分分布与设计参数的确定 被引量:18
5
作者 朱德兰 汪志农 +2 位作者 王得祥 朱首军 俞发军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45-49,共5页
在不同滴头流量和灌水量条件下对 2种不同质地土壤中的滴灌水分分布进行试验研究 ,通过对土壤湿润峰运移的测定 ,分析最大横向、纵向湿润直径与滴头流量、灌水量的关系模型 ,从而确定滴灌设计的滴头间距、流量、灌水历时等参数。结果发... 在不同滴头流量和灌水量条件下对 2种不同质地土壤中的滴灌水分分布进行试验研究 ,通过对土壤湿润峰运移的测定 ,分析最大横向、纵向湿润直径与滴头流量、灌水量的关系模型 ,从而确定滴灌设计的滴头间距、流量、灌水历时等参数。结果发现 :果园滴灌中 ,粉质粘土滴水流量以 5L/h为宜 ,灌水历时 6~ 8h,滴头间距为 90 cm左右 ;重粉质壤土滴水流量以 3L/h为宜 ,灌水历时 7~ 9h,滴头间距为 70 c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滴灌 润湿直径 湿润深度 设计参数 土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小麦根密集层土壤水分估测土体含水量 被引量:3
6
作者 马俊永 李志宏 +2 位作者 冯洪恩 贾文竹 秦双月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3-15,共3页
以2001、2002两年的试验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冬麦田不同层次的土壤水分含量与0~50cm土体水分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0~20cm根系分布密集层与0~50cm土体水分含量之间关系最为密切,两者间的数量关系为:y=7.62478+0.71324x10-20。据此... 以2001、2002两年的试验资料为基础,分析了冬麦田不同层次的土壤水分含量与0~50cm土体水分含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0~20cm根系分布密集层与0~50cm土体水分含量之间关系最为密切,两者间的数量关系为:y=7.62478+0.71324x10-20。据此方程可以用根密集层的土壤含水量估测0~50cm土体的水分含量,用于指导小麦的节水灌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根系密集层 计划湿润深度 土体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潮土水分入渗与再分布性能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云霞 赵建军 +2 位作者 张和甫 杨敏 武明安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16-219,共4页
对潮土入渗性能的室内土柱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湿润深度与入渗时间呈指数关系,当湿润锋下移至额定饱和加水深度后,其速度明显下降;水分湿润深度与湿润层的含水量呈线性关系、与湿润锋下移速度呈乘幂关系;湿润层的含水量与... 对潮土入渗性能的室内土柱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水分的湿润深度与入渗时间呈指数关系,当湿润锋下移至额定饱和加水深度后,其速度明显下降;水分湿润深度与湿润层的含水量呈线性关系、与湿润锋下移速度呈乘幂关系;湿润层的含水量与湿润速率呈指数关系;入渗时间与润湿层的土壤吸力呈线性关系。结果还表明,在模拟条件下,潮土土壤表层对水分的有效持水能力为0005~001MPa,随着水分再分布的进行,湿润层水分含量明显下降,额定饱和加水深度下部土壤的吸力梯度不断增加,水分下移通量进一步减少,但在较短时间内,对表层土壤吸力梯度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土 入渗 湿润深度 湿润速度 土壤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对点源入渗影响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冯宝平 陈守伦 +1 位作者 汪志荣 张建丰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108-111,共4页
模拟膜下滴灌技术,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点源入渗实验,分析温度对土壤湿润体形状、水平湿润半径、垂直湿润深度以及湿润体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润体近似为半椭球体,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湿润体不断增大;温度越高,湿润半径和深度越大,... 模拟膜下滴灌技术,进行了不同温度下的点源入渗实验,分析温度对土壤湿润体形状、水平湿润半径、垂直湿润深度以及湿润体含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润体近似为半椭球体,随着入渗时间的延长,湿润体不断增大;温度越高,湿润半径和深度越大,而土体平均含水量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点源入渗 水平湿润半径 垂直湿润深度 湿润体含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YDRUS-1D的不同质地土壤入渗过程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9
作者 刘彬彬 刘尧兵 张科锋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40-145,共6页
基于HYDRUS-1D软件,对不同土质(淤泥、粉砂壤土、砂质粘壤土)的灌溉方案进行了系统的数值实验,模拟灌溉结束时及灌溉结束24 h之后的土壤剖面含水量和土壤湿润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产生径流的情况下,灌溉结束24 h后土壤的含水量... 基于HYDRUS-1D软件,对不同土质(淤泥、粉砂壤土、砂质粘壤土)的灌溉方案进行了系统的数值实验,模拟灌溉结束时及灌溉结束24 h之后的土壤剖面含水量和土壤湿润锋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不产生径流的情况下,灌溉结束24 h后土壤的含水量分布和湿润深度只与土壤种类和灌溉量有关,与灌溉速度无关;对透水性较好的土质,灌溉水分重分布明显,以粉砂壤土灌溉速率0.7 cm·h^(-1)和灌溉时间3 h为例,灌溉结束时和灌溉24 h后土壤湿润深度分别为9.2 cm和20.6 cm,有55.3%的灌溉水参加了水分重分布;土壤湿润深度与灌溉量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拟合直线的斜率介于5.15(淤泥)和5.95(砂质黏壤土)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DRUS-1D软件 灌溉 不同质地土壤 入渗 土壤含水量分布 土壤湿润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ZWQM模型的石羊河流域春小麦灌溉制度优化 被引量:18
10
作者 周始威 胡笑涛 +2 位作者 王文娥 Allan A.Andales 张亚军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129,共9页
为探讨石羊河流域春小麦适宜灌水上限及不同生育期计划湿润层深度,在该地区开展田间试验。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对RZWQM(root zone water quality model)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应用模型模拟了灌水上限及不同生育阶段计划湿润层深度对春小麦... 为探讨石羊河流域春小麦适宜灌水上限及不同生育期计划湿润层深度,在该地区开展田间试验。利用田间试验资料对RZWQM(root zone water quality model)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并应用模型模拟了灌水上限及不同生育阶段计划湿润层深度对春小麦籽粒产量、灌水量、籽粒灌溉水利用效率及灌水次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灌水处理间产量差异较小,但所需灌水量有较大差异,存在节水空间;灌水上限对于灌水量的影响要远远大于对产量的影响,灌水上限的降低会增加灌水次数,从而提高小麦产量;适宜的计划湿润层深度可以保证灌溉水尽可能多的分布于根系吸收范围内,避免浪费,达到节水目的;试验证明,通过调控灌水上限和各生育期计划湿润层深度可以达到节水增产的目的。综合考虑各控制因素对产量、所需灌水量及籽粒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建议该地区春小麦灌溉制度为:灌水上限选择80%田间持水量,苗期计划湿润层深度为30 cm,拔节期计划湿润层深度为60 cm,抽穗期计划湿润层深度为50 cm,灌浆期计划湿润层深度为70 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作物 优化 春小麦 RZWQM模型 灌水上限 计划湿润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时灌果园封冻水
11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0年第11期154-154,共1页
关键词 封冻水 果园 安全越冬 湿润深度 果树 春旱 果农 灌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果树白蚁的除治
12
作者 王缉健 《广西林业》 1995年第4期23-23,共1页
近年新辟的龙眼果园,常常遭到白蚁危害。致死的苗木往往使园内植株减少,补种后又生长不一,果农十分伤脑筋。如按以下方法除治,会有较好效果。 1.认真清园。找区多在低丘、台地建设新果园,这些地方过去一般种植马尾松或其他阔叶树。这些... 近年新辟的龙眼果园,常常遭到白蚁危害。致死的苗木往往使园内植株减少,补种后又生长不一,果农十分伤脑筋。如按以下方法除治,会有较好效果。 1.认真清园。找区多在低丘、台地建设新果园,这些地方过去一般种植马尾松或其他阔叶树。这些林木被伐除后不久,白蚁就在树兜或根系上繁殖,成为侵害果苗的虫源。因此对这些前作的叶、枝、桩、根必须先行处置,可用挖、拾、烧等办法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蚁危害 果树 龙眼果园 敌敌畏插管烟剂 阔叶树 水杨酸 湿润深度 驱避 毒杀作用 亚砷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柑桔树的微喷灌溉制度初探
13
作者 张云贵 《广西柑桔》 1994年第1期45-47,共3页
关键词 柑桔树 灌溉制度 微喷 土壤水分 湿润深度 土壤湿度 锦橙 田间持水量 土壤含水量 果实膨大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区土壤水分垂向调控对春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始威 胡笑涛 +1 位作者 王文娥 张亚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8-90,94,共4页
为缓解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以武威地区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不同生育期计划湿润层深度来实现根区土壤水分的垂向调节,研究根区土壤水分垂向调控对春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不同生育期计划湿... 为缓解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提高作物的水分利用效率,以武威地区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控制不同生育期计划湿润层深度来实现根区土壤水分的垂向调节,研究根区土壤水分垂向调控对春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控制不同生育期计划湿润层深度可以实现对根区土壤水分分布及作物根系分布的调控,也会对土壤水的吸收、利用造成较大影响。以灌溉水利用效率为衡量指标,来评价各处理节水效果,最优调控方案为:灌水下限为65%田间持水量,苗期计划湿润层深度为40cm,拔节期计划湿润层深度为50cm,抽穗期至成熟期的计划湿润层深度为60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划湿润深度 春小麦 水分利用效率 土壤水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干旱区田间水利用系数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5
作者 周黎勇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年第3期233-236,共4页
依据新疆干旱区砂土地测坑小区的实测资料,对灌水定额、计划湿润层深度与田间水利用系数进行多因子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田间水利用系数与灌水定额负相关,与计划湿润层深度正相关,且与计划湿润层深度相关性较大,三者关系可... 依据新疆干旱区砂土地测坑小区的实测资料,对灌水定额、计划湿润层深度与田间水利用系数进行多因子相关分析,建立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田间水利用系数与灌水定额负相关,与计划湿润层深度正相关,且与计划湿润层深度相关性较大,三者关系可用二元回归模型描述。该研究结果说明在作物灌溉制度的制定中,不应统一采用作物需水高峰期的有效湿润层深度作为计划湿润层深度进行计算灌水定额。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有效湿润层深度来确定灌水定额,可有效提高田间水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定额 计划湿润深度 田间水利用系数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榴需水量试验和灌溉制度初拟 被引量:2
16
作者 房养宁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石榴 需水量 灌溉制度 灌水计划湿润深度 日耗水强度 适宜土壤含水量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灌溉节水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殿举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1995年第4期11-13,共3页
1 节水是缓解我省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根本途径 南水北调、开发新水源工程、节水灌溉久已成为摆脱我省水资源短缺的三大举措,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此已付出极大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引江是跨世纪工程,其主要目的是满足区内城... 1 节水是缓解我省水资源供求矛盾的根本途径 南水北调、开发新水源工程、节水灌溉久已成为摆脱我省水资源短缺的三大举措,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此已付出极大努力,并取得一定成效。然而引江是跨世纪工程,其主要目的是满足区内城市工业人口增长和能源基地的用水,分配农业的水量有限,又是局部地区受益。开发新水源工程,按现有水利工程设施计算,地表水平水年各河来水量,海河流域已控制96.5%,滦河流域在姚林口水库建成后基本上可全部控制。况且今后开发新水源工程,难度大,投资大,效益差。地下水资源,全省现有配套机井50余万眼,灌溉面积近300万hm^2,其中纯井灌面积约240万hm^2。浅层地下水平均每年超采20亿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析 农田灌溉 节水灌溉 湿润深度 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生育阶段 开发新水源 灌水定额 土壤含水率 棵间蒸发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