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湿润条件下基于光谱对称度的盐渍土盐分含量预测 被引量:12
1
作者 刘娅 潘贤章 +4 位作者 王昌昆 李燕丽 石荣杰 周睿 解宪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771-2776,共6页
近年来光谱技术以其经济、高效的优势在土壤盐渍化监测研究中得到重视,但是由于土壤水分对反射光谱影响很大,土壤湿润条件下监测精度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通过对盐土土柱室内模拟蒸发过程中的反射光谱和水分、盐分变化的连续监测,利... 近年来光谱技术以其经济、高效的优势在土壤盐渍化监测研究中得到重视,但是由于土壤水分对反射光谱影响很大,土壤湿润条件下监测精度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通过对盐土土柱室内模拟蒸发过程中的反射光谱和水分、盐分变化的连续监测,利用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1 370~1 610nm光谱对称度与土壤表层含盐量、含水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模型,r为0.863;用该模型反演表层土壤含盐量,实测值与预测值之间线性关系的r为0.656(n=54),RMSE为2.059g·kg-1。利用光谱对称度可以实现土壤湿润条件下土壤盐分含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盐渍化 土壤湿润条件 光谱对称度 土壤含盐量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旱—湿润条件下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邓翠莲 《云南农业》 2016年第4期26-27,共2页
玉米是富源县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作物。自2009年以来,富源县连续几年遭遇严重干旱,2013年降雨量接近正常年份,但较集中于6-7月份,2014年降水偏多。在这种干旱—湿润条件下,以玉米为主的大春旱粮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更加难以预测,... 玉米是富源县播种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作物。自2009年以来,富源县连续几年遭遇严重干旱,2013年降雨量接近正常年份,但较集中于6-7月份,2014年降水偏多。在这种干旱—湿润条件下,以玉米为主的大春旱粮作物病虫害发生趋势更加难以预测,给指导大面积防治带来困难。通过研究干旱—湿润条件下玉米病虫害发生特点,分析发生原因,为准确预测和科学防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干旱—湿润条件 病虫害 发生特点 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水牛类圆线虫病病原体生活史的研究(摘要)
3
作者 谢宏料 张毅强 《广西畜牧兽医》 1990年第4期16-17,共2页
本文通过动物模型研究了广西水牛类圆线虫病的病原体乳突类圆线虫(S.Papillosus)的生活史。 (一)体外发育从粪便中分离的虫卵,在24.5~29℃和湿润条件下,大多数虫卵于4~8小时孵化幼虫(48.84%),至24小时虫卵孵化率为60~68%。孵化后,... 本文通过动物模型研究了广西水牛类圆线虫病的病原体乳突类圆线虫(S.Papillosus)的生活史。 (一)体外发育从粪便中分离的虫卵,在24.5~29℃和湿润条件下,大多数虫卵于4~8小时孵化幼虫(48.84%),至24小时虫卵孵化率为60~68%。孵化后,第一期杆状蚴培养16~20小时,经一次脱皮为第二期杆状蚴。培养30~50小时,虫体逐渐发展为2种类型。 1、直接发育型一部分虫体较长,运动缓慢,以后虫体增长缩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状蚴 类圆线虫病 动物模型研究 乳突类圆线虫 生活史 生殖原基 湿润条件 虫体 体外发育 食道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气象经济益探讨 被引量:3
4
作者 王秉昆 景宗湄 《农业经济》 1983年第3期47-51,共5页
一、引言实践证明,农业气象的发展,它既有赖于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又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它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一样,有个经济效益问题。但是,关于农业气象的经济效益,以往在国内很少被人提及和重视,农业气象... 一、引言实践证明,农业气象的发展,它既有赖于整个农业经济的发展,又有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它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一样,有个经济效益问题。但是,关于农业气象的经济效益,以往在国内很少被人提及和重视,农业气象学者总是在气象因子的技术效应方面研究,而农业经济专家又常常对气象因子可能创造的价值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气象 经济效益问题 农业经济 技术效应 气象学者 现代化建设 农业技术措施 农业生产 湿润条件 适时早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壁面两相流的简单扩散界面浸没边界法
5
作者 周锦翔 肖鸿威 +1 位作者 ADNAN Khan 牛小东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106,I0002,共11页
针对在欧拉-拉格朗日网格框架下曲边界上的两相流润湿边界条件实施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扩散界面浸没边界法。在此方法的框架下,静止和移动曲边界的湿润边界条件都可以采用平板边界方式处理。在该方法中,我们在实际边界内外一个拉格... 针对在欧拉-拉格朗日网格框架下曲边界上的两相流润湿边界条件实施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扩散界面浸没边界法。在此方法的框架下,静止和移动曲边界的湿润边界条件都可以采用平板边界方式处理。在该方法中,我们在实际边界内外一个拉格朗日网格间距处添加了两层虚拟贴体拉格朗日网格,并通过插值得到三层拉格朗日点上的序参数,从而得到实际的曲边界润湿条件。该方案实施思路简单,不仅适用于静止曲边界,还适用于复杂的运动曲边界。为了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在广义守恒相场格子玻尔兹曼方法(LBM)框架下,模拟了静态液滴在圆柱上的铺展、动态液滴撞击圆柱、圆柱在水池中沉降三个问题。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模拟曲面上的两相流动,具有良好的精度、鲁棒性和质量守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润边界条件 格子玻尔兹曼方法 两相流 曲边界 浸没边界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itrogen removal by three types of bioretention columns under wetting and drying regimes 被引量:8
6
作者 唐宁远 李田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324-332,共9页
The behaviors of inorganic nitrogen species in three types of bioretention columns under an intermittently wetting regime were investigated. The mean NH+4—N, NO-3—N and total N(TN) removal efficiencies for the conve... The behaviors of inorganic nitrogen species in three types of bioretention columns under an intermittently wetting regime were investigated. The mean NH+4—N, NO-3—N and total N(TN) removal efficiencies for the conventional bioretention column(Col. T1) are 71%, 1% and 41%, for layered bioretention column with less permeable soil layer(Col. T2) the efficiencies are 83%, 84% and 82%, and for the bioretention column with submerged zone(Col. T3) the values are 63%, 31% and 53%, respectively. The best nitrogen removal is obtained using Col. T2 with relatively low infiltration rate. Adsorption during runoff dosing and nitrification during the drying period are the primary NH+4—N removal pathways. Less permeable soil and the elevated outlet promote the formation of anoxic conditions. 30%–70% of NO-3—N applied to columns in a single repetition is denitrified during the draining period, suggesting that the draining period is an important timeframe for the removal of NO-3—N. Infiltration rate controls the contact time with media during the draining periods, greatly influencing the NO-3—N removal effects. Bioretention systems with infiltration rate ranging from 3 to 7 cm/h have a great potential to remove NO-3—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NOFF NH4+--N NO3 --N BIORETENTION infiltration rat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