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5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面的粉煤灰湿法脱硫条件优化与机理
1
作者 鞠恺 刘颖 +5 位作者 李新 任武昂 鱼郑 唐仁龙 金鹏康 孙丽萍 《煤炭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07-422,共16页
为考察粉煤灰作为脱硫剂的脱硫效果与机理,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对参数粉煤灰浆液固液质量比、SO_(2)体积分数、气体流量进行分析,并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探索粉煤灰湿法脱硫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 为考察粉煤灰作为脱硫剂的脱硫效果与机理,采用单因素试验与响应面法对参数粉煤灰浆液固液质量比、SO_(2)体积分数、气体流量进行分析,并结合X射线荧光光谱、扫描电镜等手段探索粉煤灰湿法脱硫的反应机理。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固液质量比可以通过升高pH的方式来提升穿透时间、SO_(2)总吸附量与单位粉煤灰浆液吸附SO_(2)量,但当固液质量比超过1∶1后会出现穿透时间与SO_(2)吸附量下降的现象。随着SO_(2)体积分数增加,粉煤灰浆液对SO_(2)的吸附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SO_(2)体积分数为750×10^(-6)时取得最大吸附量64.35 mg,高SO_(2)体积分数能显著降低穿透时间。提升气体流量,穿透时间、SO_(2)总吸附量与单位质量粉煤灰浆液吸附SO_(2)量均有所降低。以A、B、C分别表示因素固液质量比、SO_(2)体积分数和气体流量,AB、AC、BC分别表示其是交互项进行响应面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穿透时间因素的主次顺序为C、B、A、BC、AC、AB;影响SO_(2)总吸附量因素的主次顺序为B、A、C、AB、BC、AC;影响单位质量粉煤灰浆液吸附SO_(2)量因素的主次顺序为A、B、C、AB、AC、BC。最佳脱硫工艺条件为固液质量比为0.87、SO_(2)体积分数为472×10^(-6)、气体流量为1500 mL/min。对脱硫前后粉煤灰的XRF和SEM分析显示:脱硫后粉煤灰硫氧化物含量显著增多,原表面板状Ca(OH)_(2)生成了块状和针棒状物的CaSO_(4)·2H_(2)O和CaO·Al_(2)O_(3)·3CaSO_(4)·32H_(2)O。可能的脱硫机理为:粉煤灰在水中溶出大量Ca^(2+)和OH^(-)。SiO_(2)和Al2O_(3)在强碱条件下与Ca(OH)_(2)反应,生成水化硅酸钙、水化铝酸钙等胶凝物质(C-S-H和C-A-H凝胶)。当含硫烟气通入粉煤灰浆液中,SO_(2)转移至液相,形成H^(+),HSO_(3)^(-)和SO_(2)^(2-),H^(+)与粉煤灰浆液反应,使粉煤灰中含有的Ca^(2+)、Fe^(3+)等元素浸出并催化氧化溶解于粉煤灰浆液中的SO_(2)气体,生成H2SO4与CaSO_(4),CaSO_(4)与浆液中水分子结合后以CaSO_(4)·2H_(2)O形式析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湿 固液质量比 响应面分析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煤锅炉湿法脱硫系统喷淋塔流场优化数值模拟
2
作者 史松伟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1-37,共7页
针对燃煤电厂脱硫塔阻力过高,导致脱硫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增大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喷淋塔内气液两相流动,计算了阻力并利用现场测试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喷淋浆液改善了吸收塔烟气进出口处的流场均匀... 针对燃煤电厂脱硫塔阻力过高,导致脱硫效率降低、污染物排放浓度增大等问题,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喷淋塔内气液两相流动,计算了阻力并利用现场测试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喷淋浆液改善了吸收塔烟气进出口处的流场均匀性;吸收塔的塔内阻力与锅炉负荷、喷淋层间距、液气比、烟气平均流速呈正相关。进一步通过加装液体再分配装置、设置入口倾角和烟气入口挡板可以优化吸收塔内的流场,提高吸收塔的脱硫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燃煤锅炉 湿 喷淋塔 流场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石渣-石膏湿法脱硫中亚硫酸钙氧化研究
3
作者 武广龙 《化工环保》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1-405,共5页
以某电厂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为研究对象,采用电石渣-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进行处理,考察了影响浆液中亚硫酸钙氧化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锅炉负荷为46~105 t/h、脱硫系统运行正常的条件下,氧化塔浆液中亚硫酸钙含量、氯离子含量... 以某电厂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烟气为研究对象,采用电石渣-石膏湿法脱硫工艺进行处理,考察了影响浆液中亚硫酸钙氧化的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在锅炉负荷为46~105 t/h、脱硫系统运行正常的条件下,氧化塔浆液中亚硫酸钙含量、氯离子含量和浆液密度均略高于吸收塔浆液,pH则基本一致;随着氧化风压的提高,进入吸收塔内的空气量增大,加快了空气中氧气在浆液中的扩散速率,促进了亚硫酸钙氧化;当pH为6.17~7.68时,随着pH的升高,吸收塔浆液中的HSO_(3)^(-)逐渐转化为SO_(3)^(2-),中断了HSO_(3)^(-)与O_(2)之间的反应路径,导致亚硫酸钙含量上升,建议吸收塔浆液pH不高于7.68;为了促进亚硫酸钙氧化,吸收塔浆液密度不宜高于1160 kg/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石渣 湿 酸钙 氧化 石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中多硫离子分离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康 张弦 +4 位作者 陈帅军 武喜明 申峻 王玉高 牛艳霞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210-2218,共9页
多硫离子S_(x)^(2-)是湿式催化氧化脱硫技术中H2S向单质硫转化的中间产物,在脱硫环境中,析硫反应和副盐反应存在平行竞争关系,S_(x)^(2-)的存在形态及浓度是评价两个竞争反应程度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液... 多硫离子S_(x)^(2-)是湿式催化氧化脱硫技术中H2S向单质硫转化的中间产物,在脱硫环境中,析硫反应和副盐反应存在平行竞争关系,S_(x)^(2-)的存在形态及浓度是评价两个竞争反应程度的前提条件。本文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液相色谱-质谱仪(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方法可实现对S_(x)^(2-)的存在形态及各形态浓度定量测定的目标。结果表明:UV-vis法可测定出S_(x)^(2-)的总浓度;甲基化法可将S_(x)^(2-)的各个形态进行捕捉,LC-MS和HPLC法可将各形态的甲基化多硫化物分离,且S_(x)^(2-)的硫原子数(2—10)越大保留时间越长;结合UV-vis建立的标准曲线和HPLC上各个形态S_(x)^(2-)出峰的相对强度,推算出溶液中各形态S_(x)^(2-)的绝对浓度;多硫化钠溶液主要以S_(4)^(2-)、S_(5)^(2-)、S_(6)^(2-)、S_(10)^(2-)为主,其中浓度和pH对S_(x)^(2-)的影响较小,而温度过高不利于S_(x)^(2-)的生成,从而不利于单质硫的生成。这一项工作为进一步从源头上研究副盐成因及加快析硫反应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湿 化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WFGD)喷淋塔内烟气流场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林永明 高翔 +4 位作者 施平平 钟毅 张涌新 骆仲泱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9,共4页
借助商用Fluent软件,针对3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喷淋塔内烟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考察了几何结构尺寸和运行参数对喷淋塔内烟气流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喷淋塔内烟气流场总体趋势大体上一致,几何结构尺寸和运行参... 借助商用Fluent软件,针对3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WFGD)系统喷淋塔内烟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详细考察了几何结构尺寸和运行参数对喷淋塔内烟气流场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喷淋塔内烟气流场总体趋势大体上一致,几何结构尺寸和运行参数对塔内烟气流场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CFD) 湿烟气(wfgd) 烟气流场 数值模拟 喷淋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0MW机组湿法烟气脱硫(WFGD)吸收塔内气液流场模拟 被引量:15
6
作者 林永明 高翔 +4 位作者 施平平 钟毅 张涌新 骆仲泱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21-24,41,共5页
利用Fluent软件平台,对某300MW机组WFGD吸收塔内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考察喷淋浆液滴对塔内烟气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液滴喷淋后对烟气流场具有整合作用,模拟的塔内平均压降(850Pa)与实际现场测试数据的平均压降(909Pa)... 利用Fluent软件平台,对某300MW机组WFGD吸收塔内气液两相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着重考察喷淋浆液滴对塔内烟气流场的影响。结果表明,浆液滴喷淋后对烟气流场具有整合作用,模拟的塔内平均压降(850Pa)与实际现场测试数据的平均压降(909Pa)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00 MW机组 湿烟气 吸收塔 气液流场 数值模拟 液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脱硫灰的理化性质及其在湿法脱硫中的应用试验 被引量:1
7
作者 张煜尧 黄亚继 +4 位作者 李志远 高嘉炜 刘俊 祁帅杰 赵佳琪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44-154,共11页
为解决大型钢铁企业焦炉脱硫灰与半干法脱硫灰的处置难题,本文将两者掺混作为脱硫剂替代部分石灰石用于“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通过粒度检测以及SEM、XRF、XRD、TG-DTG等表征方法分析脱硫灰的理化特性,并进行不同脱硫灰掺混比例... 为解决大型钢铁企业焦炉脱硫灰与半干法脱硫灰的处置难题,本文将两者掺混作为脱硫剂替代部分石灰石用于“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通过粒度检测以及SEM、XRF、XRD、TG-DTG等表征方法分析脱硫灰的理化特性,并进行不同脱硫灰掺混比例下烟气温度、入口SO_(2)浓度、烟气流量、液气比和浆液pH值对脱硫效率的影响试验,探究最优脱硫石膏品质下脱硫灰的最佳掺混比例。结果表明:焦炉脱硫灰的粒度分布均匀,孔隙结构疏松,主要成分碳钠矾中Na_(2)SO_(4)和Na_(2)CO_(3)都对湿法脱硫起促进作用;两种脱硫灰掺混使用可以提高脱硫浆液的均匀性和流动性,解决半干法脱硫灰直接用于湿法脱硫存在的脱硫效率较低的问题;此外,脱硫效率随烟气温度、入口SO_(2)浓度、烟气流量的升高而降低,随液气比、pH的升高而升高。掺混适当比例的焦炉脱硫灰可以提升脱硫性能,尤其在低温、高SO_(2)浓度和烟气流速较快时脱硫性能提升效果突出。综合而言,当焦炉脱硫灰掺混比为5%时,脱硫剂的脱硫效果和产生的石膏品质最好,平均脱硫效率可达96%以上,脱硫石膏品质仍可满足国家三级石膏标准和国家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石膏 湿工艺 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基脱硫灰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李乃霞 韩飞 刘翠甜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118,共6页
钙基脱硫灰的资源化利用一直是行业应用难题。本文为验证钙基脱硫灰替代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原用脱硫剂(石灰石粉)的脱硫效果,进行在混合脱硫剂中添加不同比例钙基脱硫灰的实验室和工业应用试验,分析脱硫效率、SO_(2)排放质量浓度... 钙基脱硫灰的资源化利用一直是行业应用难题。本文为验证钙基脱硫灰替代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原用脱硫剂(石灰石粉)的脱硫效果,进行在混合脱硫剂中添加不同比例钙基脱硫灰的实验室和工业应用试验,分析脱硫效率、SO_(2)排放质量浓度、吸收塔浆液和石膏的化学成分、脱硫污泥量等主要工艺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对钙基脱硫灰添加前、后湿法脱硫系统的生产运行方式变化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当钙基脱硫灰替代占比在50%以下时,吸收塔浆液的化学成分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系统脱硫效率均在95%以上;SO_(2)排放质量浓度均在10 mg/Nm 3以下,小于35 mg/Nm^(3)的国家排放标准,满足行业超低排放要求;石膏的化学成分基本没有发生变化,满足石膏的社会化应用标准;污泥产生量没有增加,吸收塔内的Cl-浓度有所上升但可通过增大废水排放量来解决;湿法脱硫系统的操作调整变化不大,运行成本没有明显增加。采用钙基脱硫灰替代石灰石粉可为干法、半干法脱硫灰的综合利用提供一种经济、环保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基 石灰石粉 湿系统 资源化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声波团聚净化火电300 MW机组湿法脱硫后烟气试验
9
作者 魏泽坤 黄亚继 +8 位作者 刘宇清 王圣 张荣初 丁雪宇 李雨欣 李金壘 张雪伟 朱志成 李志远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51-58,共8页
目前国内火电燃煤机组广泛采用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会产生大量颗粒物,传统除尘除雾装置对粒径较小的颗粒物尤其是PM_(10)的脱除效果比较有限。声波团聚对于控制细小颗粒物尤其是PM_(10)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烟尘预处理环节... 目前国内火电燃煤机组广泛采用的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会产生大量颗粒物,传统除尘除雾装置对粒径较小的颗粒物尤其是PM_(10)的脱除效果比较有限。声波团聚对于控制细小颗粒物尤其是PM_(10)的排放具有重要意义,可作为烟尘预处理环节与传统除尘除雾器组合使用。为解决火电机组湿法脱硫后烟气中粉尘特别是PM_(10)的逃逸问题,对烟道进行工程改造试验,配置3200、1600和800 Hz频率的不同组合方案,探究其对PM_(10)数量浓度、粒径分布的影响,选取其中团聚效果最好的声波组合方案,分别测试背景工况、声波单独作用、声波耦合喷雾作用时的除尘效率。结果表明:未开启声波时PM_(10)数量浓度较高,为2.75×10^(4) cm^(-3),峰值粒径在0.05μm左右,声波开启后PM_(10)的数量浓度明显降低,且峰值粒径增大,多种组合方案中3200 Hz×4+1600 Hz×2的声波组合方案PM_(10)的数量浓度最低,为2.26×10^(4) cm^(-3),代表此方案团聚效率最高,为17.82%。除尘效率的测试中,除雾器单独作用时除尘效率较低,仅为34.3%,配合上述声波可将除尘效率提升至52.1%,再辅助喷雾时除尘效率最高,达到60.4%,此时除雾器出口烟尘质量浓度降至5 mg/m^(-3)以下,满足超低排放要求。此外,对于试验中的低质量浓度PM_(10)环境,声波团聚规律依然适用,但颗粒物碰撞概率较低,可采用高低频声波组合的方案弥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波团聚 湿 PM_(10) 频率 喷雾 除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烧结烟气的特点及其治理技术开发与应用
10
作者 张鑫 张烁 张金成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55-162,170,共9页
为确保烧结烟气中SO_(2)、NO_(x)和粉尘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需在钢铁企业原有湿法脱硫系统基础上新建或改造脱硝系统。针对烟气处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以湿法脱硫烧结烟气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技术系统能源消耗高、设备腐蚀与堵塞等问题... 为确保烧结烟气中SO_(2)、NO_(x)和粉尘达到超低排放标准,需在钢铁企业原有湿法脱硫系统基础上新建或改造脱硝系统。针对烟气处理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文以湿法脱硫烧结烟气为研究对象,针对现有技术系统能源消耗高、设备腐蚀与堵塞等问题,分析影响烟气含湿量的因素,开发余热驱动脱硫塔浆液冷却、双加热SCR脱硝、分列式模块化流场混合等烟气治理技术。结果表明:湿法脱硫后,烧结烟气为饱和湿烟气,含湿量为10%~12%,露点温度为65~80℃,烟气中存在较多雾滴,且溶融盐含量较高;降低烟气温度可以增加SO_(2)分压力,有利于提高脱硫效率;当温度下降区间为7~11℃时,系统运行成本最低,约为0.3817元/t(铁矿);双加热SCR脱硝反应系统将带水湿烟气调质为微过热干烟气,使得加热过程无堵塞,并可实现在线高效清灰。混风装置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混风单元数量的增多,温度偏差逐渐变小;随着长宽比的增大,温度偏差逐渐变小,且切分数量对混合效果的影响减弱;采用11个混风单元的多点阵列混风装置具有十分优异的强化混合效果。本文开发的湿法脱硫烧结烟气治理成套技术,使得烟气中颗粒物、SO_(2)、NO_(x)三项指标,由脱硫系统入口处的250、754、219 mg/m^(3)降低为烟囱排放口的1.4、8.2、35 mg/m^(3),均实现超低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烟气 超低排放 湿 SCR 流场混合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祥鹏 《林业科技情报》 2024年第3期222-224,共3页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长期的烟气排放过程对大气污染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大气污染中的尘和酸雨所带来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为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及加强节能减排成效,对此更需要做好燃气排放过程中的SO 2的脱硫工作,从而改...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长期的烟气排放过程对大气污染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在大气污染中的尘和酸雨所带来的危害是最为严重的。为了“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及加强节能减排成效,对此更需要做好燃气排放过程中的SO 2的脱硫工作,从而改善其对大气的污染程度。该文针对当前脱硫技术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常用的湿法脱硫技术,并进一步阐述了烟气脱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同时也对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技术 烟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磷酸改性铁基空心玻璃微珠催化剂用于天然气湿法氧化脱硫
12
作者 宣玉娜 陈鸿元 +5 位作者 王星渝 杨春韩 袁波 彭锐 刘志豪 邱奎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22,共8页
目的为了避免常规天然气湿法氧化脱硫工艺中硫磺沉积引发的设备堵塞问题,开发了一种氨基-磷酸双官能团改性的铁基空心玻璃微珠(HGB)催化剂,用于脱硫-再生分步进行方案中脱硫富液的非均相催化氧化再生。方法采用红外光谱表征催化剂的结... 目的为了避免常规天然气湿法氧化脱硫工艺中硫磺沉积引发的设备堵塞问题,开发了一种氨基-磷酸双官能团改性的铁基空心玻璃微珠(HGB)催化剂,用于脱硫-再生分步进行方案中脱硫富液的非均相催化氧化再生。方法采用红外光谱表征催化剂的结构。通过静态脱硫实验研究了硅烷偶联剂KH-550的配比、焙烧温度、FeCl 3投加量等因素对脱硫剂再生及脱硫效果的影响,并考查了催化剂的重复使用性能。结果氨基-磷酸改性铁基HGB催化剂可实现脱硫富液的有效再生,且能在酸性的脱硫液中保持稳定,在温度为300℃下焙烧6 h、HGB与KH-550质量比为1∶8、HGB与FeCl_(3)·6H_(2)O质量比为1∶5的条件下制备的铁基HGB催化剂具有最佳催化性能,对脱硫液重复再生3次后,脱硫液性能基本保持稳定。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催化剂结构保持完好。结论氨基-磷酸改性铁基HGB催化剂在天然气湿法氧化脱硫领域中对脱硫富液的再生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为目前脱硫富液的再生提供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磷酸 双官能团 天然气 铁基 空心玻璃微珠 湿氧化 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除雾器不同工艺长周期运行对比解析
13
作者 张新旭 蒋恒 +1 位作者 贾西部 孙若晨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4,79,共7页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中,如何稳定地控制除雾器差压,是其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某坑口电厂4台机组脱硫系统的配置现状,在规避机组之间差异化的前提下,对4台机组脱硫除雾器相关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归纳统计,通过纵向分析说明每...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中,如何稳定地控制除雾器差压,是其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某坑口电厂4台机组脱硫系统的配置现状,在规避机组之间差异化的前提下,对4台机组脱硫除雾器相关的历史运行数据进行归纳统计,通过纵向分析说明每台机组除雾器的历史运行状况,并通过横向分析指出运行调整和工艺设计两个层面实际存在的问题。设计层面主要存在除雾器选型配置不合理、冲洗水系统设计考虑不全面等问题;运行层面主要存在除雾器平均水耗量、除雾器冲洗频率、除雾器冲洗水泵的平均流量、吸收塔浆液密度控制等问题。研究内容有助于除雾器运行现状的预判,并对实际生产中的运行调整具有最直接的指导和优化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 除雾器差压 历史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流体力学(CFD)在大型湿法烟气脱硫系统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 被引量:18
14
作者 林永明 高翔 +4 位作者 俞保云 施平平 钟毅 骆仲泱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4-37,62,共5页
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外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在湿法烟气脱硫(WFGD)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指出该项研究目前需要考虑的问题并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CFD技术 湿烟气(wfgd) 数值模拟 燃煤电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强化钙基湿法烟气脱硫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惠挺 丁红蕾 +5 位作者 姚国新 张涌新 郑成航 高翔 骆仲泱 岑可法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50-55,共6页
为了满足我国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针对大量燃煤电厂已安装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亟待提高的难题,研究添加剂强化钙基湿法烟气脱硫(WFGD)方法.利用双搅拌反应器研究添加剂强化湿法烟气脱硫吸收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SO2吸收速率随着... 为了满足我国日益严格的环保标准,针对大量燃煤电厂已安装脱硫装置的脱硫效率亟待提高的难题,研究添加剂强化钙基湿法烟气脱硫(WFGD)方法.利用双搅拌反应器研究添加剂强化湿法烟气脱硫吸收速率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SO2吸收速率随着添加剂质量分数、入口SO2体积分数、反应温度、气液相搅拌速率比的增大而增加;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SO2吸收速率逐渐变小.通过对实验结果的进一步分析可知,使用添加剂可以提高脱硫反应增强因子和传质系数,从而促进了SO2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烟气(wfgd) 双搅拌釜反应器 添加剂 吸收速率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液相系统分析与计算 被引量:7
16
作者 钟毅 高翔 +2 位作者 林永明 骆仲泱 岑可法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11-13,22,共4页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WFGD)工艺是我国电站锅炉烟气脱硫的最主要技术,其液相系统的设计对于整个工艺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系统能量平衡与液相平衡对石灰石-石膏喷淋塔WFGD液相系统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计算方法。采用该方...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WFGD)工艺是我国电站锅炉烟气脱硫的最主要技术,其液相系统的设计对于整个工艺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系统能量平衡与液相平衡对石灰石-石膏喷淋塔WFGD液相系统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计算方法。采用该方法对4个实际WFGD项目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与国外WFGD技术提供商给出的计算结果比较吻合。所提出的计算方法可以用于石灰石-石膏喷淋塔WFGD项目的设计与运行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站锅炉 湿烟气(wfgd) 石灰石-石膏 液相系统 喷啉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厂湿法脱硫系统对烟气中细颗粒物及SO_3酸雾脱除作用研究 被引量:56
17
作者 潘丹萍 吴昊 +4 位作者 鲍静静 黄荣廷 胡斌 张亚平 杨林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6期4356-4362,4519,共7页
对2家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系统前后细颗粒及SO_3酸雾进行了测试分析,对比分析了单塔、双塔脱硫工艺、燃煤组分等与细颗粒物和SO_3酸雾脱除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塔WFGD系统对细颗粒物和SO_3酸... 对2家燃煤电厂湿法烟气脱硫(wet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WFGD)系统前后细颗粒及SO_3酸雾进行了测试分析,对比分析了单塔、双塔脱硫工艺、燃煤组分等与细颗粒物和SO_3酸雾脱除作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双塔WFGD系统对细颗粒物和SO_3酸雾的脱除效率明显高于单塔系统。WFGD系统入口细颗粒物粒径分布相似,脱硫后细颗粒物粒径分布向小粒径方向迁移,同时PM_(2.5)相对比例有所增加,双塔脱硫系统更为明显。WFGD系统在脱除燃煤烟气中颗粒物的同时,本身也会形成新的细颗粒物,其主要成分为硫酸钙,呈板状及棱柱状。单塔、双塔WFGD系统对燃煤烟气中SO_3酸雾的脱除效率范围分别介于30%~40%、50%~65%,随着塔入口烟气中SO_3及颗粒物浓度的增加,其脱除效率有所提高;燃用高硫煤时,会出现蓝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烟气 细颗粒物 SO_3酸雾 燃煤电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研究 被引量:41
18
作者 张凡 张伟 +3 位作者 杨霓云 王红梅 崔平 王山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0-64,共5页
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点。根据影响该技术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验,较系统地研究了温距与喷嘴布局、入塔烟温、Ca/S 摩尔比、脱硫灰循环利用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对脱硫灰制砖的成分配制也进... 在实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半干半湿法烟气脱硫技术的优点。根据影响该技术脱硫效率的主要因素,通过实验,较系统地研究了温距与喷嘴布局、入塔烟温、Ca/S 摩尔比、脱硫灰循环利用等对脱硫效率的影响,并对脱硫灰制砖的成分配制也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在整体Ca/S 摩尔比为1-5 ~1-7 时,该技术工艺可以达到8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半湿 烟气 废气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脱硫工艺对烟气中二价汞吸收特性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姚沅君 陈进生 +1 位作者 佟磊 许绿丝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9-94,共6页
利用湿法脱硫模拟实验装置,研究脱硫剂(CaO)、有机硫化物(TMT-15)以及不同实验因素(包括SO32-的浓度、反应温度、初始pH值、曝气条件中的O2浓度、初始Hg2+浓度以及Cl-的浓度)对溶液中Hg2+还原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CaO会抑制Hg2+向Hg0... 利用湿法脱硫模拟实验装置,研究脱硫剂(CaO)、有机硫化物(TMT-15)以及不同实验因素(包括SO32-的浓度、反应温度、初始pH值、曝气条件中的O2浓度、初始Hg2+浓度以及Cl-的浓度)对溶液中Hg2+还原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CaO会抑制Hg2+向Hg0的还原转化,当CaO的加入量从0.3%增至0.7%时,Hg0的释放率会由51.6%降至19.9%;TMT-15对于Hg2+的还原具有明显的影响,TMT-15加入量从0增至0.06 mg/L时,Hg0的释放率可降低10倍左右;溶液中SO32-的浓度是Hg2+还原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SO32-浓度的增加会明显促进Hg2+的还原;此外,温度和初始Hg2+的增加对Hg2+的还原亦具有促进作用,而初始pH值、O2百分含量以及Cl-浓度则对Hg2+的还原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湿烟气(wfgd) Hg2+还原 Hg0释放 吸附 沉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烟气脱硫系统对细颗粒脱除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6
20
作者 鲍静静 杨林军 +2 位作者 颜金培 刘锦辉 宋士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260-1267,共8页
针对石灰石-石膏法、双碱法、氨法等典型湿法烟气脱硫(WFGD)工艺,在喷淋脱硫塔中实验研究了WFGD系统对细颗粒的脱除作用;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WFGD系统前后烟气中细颗粒的浓度、粒径分布、形态、元素及... 针对石灰石-石膏法、双碱法、氨法等典型湿法烟气脱硫(WFGD)工艺,在喷淋脱硫塔中实验研究了WFGD系统对细颗粒的脱除作用;采用电称低压冲击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等对WFGD系统前后烟气中细颗粒的浓度、粒径分布、形态、元素及物相组成进行了测试分析,考察了脱硫剂、液气比对WFGD系统脱除细颗粒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利用蒸汽相变原理促进细颗粒凝结长大并高效脱除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脱硫剂对WFGD系统脱除细颗粒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由于形成无机盐气溶胶细颗粒,采用CaCO3、NH3.H2O脱硫剂时,WFGD系统对细颗粒的脱除效果明显不及Na2CO3脱硫剂和水洗涤,且颗粒形貌特征及元素组成发生明显变化;除NH3.H2O脱硫剂外,液气比对WFGD系统脱除细颗粒的影响不明显;在脱硫塔进口烟气、塔内脱硫液进口上方添加适量蒸汽建立蒸汽相变所需的过饱和水汽环境可显著促进细颗粒的脱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烟气 细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