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法研磨制备改性HMX及其机械感度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肖春 祝青 +2 位作者 谢虓 郑保辉 李尚斌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1-24,共4页
通过湿法研磨制备出不同粒度的改性HMX晶体,采用折光匹配法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并测试了改性HMX的机械感度。讨论了研磨速率对HMX粒径的影响,以及改性前后HMX的机械感度,分析了湿法研磨对HMX机械感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研磨速率为0.524... 通过湿法研磨制备出不同粒度的改性HMX晶体,采用折光匹配法对其形貌进行表征,并测试了改性HMX的机械感度。讨论了研磨速率对HMX粒径的影响,以及改性前后HMX的机械感度,分析了湿法研磨对HMX机械感度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研磨速率为0.524m/s时得到的HMX粒度最小,为43.1μm,改性后的HMX摩擦感度降低60%,撞击感度降低68%,且研磨晶体粒度越小,晶体特性落高数值越大。晶体粒度及内部缺陷对机械感度的影响机制主要是研磨后晶体粒度减小且晶体内部缺陷减少,受到外力作用时,晶体内部热点产生和传播的概率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研磨 晶体粒度 内部缺陷 机械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研磨制备纳米氧化锌颗粒的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2
2
作者 万志友 王春维 祝爱侠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3-34,38,共3页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以氧化锌产品的粒径为评价指标,筛选湿法研磨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最佳工艺条件。经分析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悬浮液浓度为1%,研磨时间为1 h,转轴转速为2600 r/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氧化锌颗粒平均粒径为121... 本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方法,以氧化锌产品的粒径为评价指标,筛选湿法研磨制备纳米氧化锌的最佳工艺条件。经分析得到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悬浮液浓度为1%,研磨时间为1 h,转轴转速为2600 r/min,在此条件下制备的氧化锌颗粒平均粒径为121 nm。通过扫描电镜和XRD对产品进行形态表征和晶型分析,结果显示产品颗粒大小均一,晶型未发生改变。说明用湿法研磨的方法制备纳米氧化锌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锌 湿法研磨 纳米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云石湿法研磨制备造纸填料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车元勋 景宜 张凤山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2,共5页
研究了以白云石矿粉为原料制备造纸填料的湿法研磨工艺,通过在砂磨机转速为3000 r/min下对研磨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影响研磨效果的因素依次为研磨介质与白云石质量比、研磨时间、分散剂用量。最佳研磨条件为:矿浆浓度60%,研... 研究了以白云石矿粉为原料制备造纸填料的湿法研磨工艺,通过在砂磨机转速为3000 r/min下对研磨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的研究表明,影响研磨效果的因素依次为研磨介质与白云石质量比、研磨时间、分散剂用量。最佳研磨条件为:矿浆浓度60%,研磨介质与白云石质量比6∶1,研磨时间45 min,分散剂用量0.5%;研磨后的白云石粒径分布均匀,粒径小于2μm的微粒可以达到66.2%,满足了造纸填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云石 湿法研磨 造纸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冷却系统湿法研磨砂磨机 被引量:1
4
作者 位世阳 程广振 +2 位作者 马佳航 谷艳春 尤奇峰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34-36,共3页
设计一种湿法研磨微细颗粒物料的砂磨机,由搅拌磨碎机构、冷却循环系统、物料输送系统三部分组成,转子及其棒销采用整体铸造结构,加工成本低,锥形棒销提高抗弯强度;缸筒和缸套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缸筒冷却水通道,分别与进水管和回水管连... 设计一种湿法研磨微细颗粒物料的砂磨机,由搅拌磨碎机构、冷却循环系统、物料输送系统三部分组成,转子及其棒销采用整体铸造结构,加工成本低,锥形棒销提高抗弯强度;缸筒和缸套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缸筒冷却水通道,分别与进水管和回水管连通;空心主轴、内水管、管接头与转子内腔形成转子冷却水通道,双重冷却效果好;壳套固定在缸筒上,转动手柄螺母,其螺纹与活塞上的外螺纹相互作用,推动活塞轴向移动,用以调节砂磨机工作容积和工作压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研磨砂磨机 整体转子 锥形棒销 双冷却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细重质碳酸钙湿法研磨工艺简介 被引量:3
5
作者 周甫铭 《无机盐工业》 CAS 1999年第4期20-22,共3页
阐述了超细重质碳酸钙的4种基本湿法研磨工艺,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从设备投资、原材料消耗、产品质量等方面对4种工艺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 重质碳酸钙 湿法研磨 工艺 研磨 超细粉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研磨结合喷雾干燥制备苦荞麸皮超微粉工艺优化 被引量:1
6
作者 许青莲 王丽 +4 位作者 吴林 张萍 周光朝 吕光远 邢亚阁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24-131,共8页
研究苦荞麸皮超微粉的制备工艺,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正交实验优化确定湿法研磨最佳工艺条件;以集粉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响应面实验对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研磨转速2600 r/min,研磨时间1.0 h,料液比1∶7(... 研究苦荞麸皮超微粉的制备工艺,以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正交实验优化确定湿法研磨最佳工艺条件;以集粉率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响应面实验对喷雾干燥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研磨转速2600 r/min,研磨时间1.0 h,料液比1∶7(g/mL)时,测得麸皮粉的总黄酮含量为8.55 g/100 g,高于对照组的4.93 g/100 g。采用响应面优化后的干燥工艺进行验证实验,即进口温度164℃、进风量0.43 m 3/min、料液浓度5.85%和进样流量620 mL/h,苦荞麸皮粉的集粉率为68.72%。扫描电镜结果显示最佳制备工艺制备的超微粉粒径更小,组织结构受到严重破坏,淀粉、蛋白质等小颗粒得到释放。湿法研磨结合喷雾干燥制备苦荞麸皮超微粉,集粉率较高,总黄酮含量有显著增加,超微粉微观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荞麸皮超微粉 湿法研磨 喷雾干燥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外加剂对粉煤灰湿法细化活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谭洪波 孔祥辉 +4 位作者 贺行洋 李懋高 苏英 蹇守卫 杨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4-190,共7页
将粉煤灰(FA)作为矿物掺合料使用,是降低胶凝材料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早期活性低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在湿磨过程中引入化学功能组分来提升FA细化活化效率的技术思路;通过激光粒度仪(PSD)、pH仪、全谱直读等离子体... 将粉煤灰(FA)作为矿物掺合料使用,是降低胶凝材料碳排放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早期活性低是学者们普遍关注的问题。本研究提出在湿磨过程中引入化学功能组分来提升FA细化活化效率的技术思路;通过激光粒度仪(PSD)、pH仪、全谱直读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XRD、SEM和TG-DTG等测试手段评价了FA的物化性能及活性指数,揭示了液相研磨机械力和化学溶蚀协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引入TIPA、TEA、NaOH、Na_(2)SO_(4)及电石渣(CS)化学功能组分优化了湿磨的液相环境介质,可显著提升湿磨效率;当FA的中值粒径降低至2μm时,TIPA+CS作用效果最为显著,研磨时间由原来的120 min缩短至40 min,缩短67%。从活性指数的角度来看,1 d龄期时,Na_(2)SO_(4)作用效果最为显著,湿磨FA的活性指数达到60.1%;3 d、7 d、28 d龄期时,TIPA+CS作用效果较好,湿磨FA的活性指数分别可达到81.3%、89.1%、97%。在液相研磨机械力作用过程中,液相环境介质可溶蚀粉煤灰表面,促进表面[AlO_(4)]和[SiO_(4)]的解聚,加速离子溶出,形成钙矾石、C-S-H凝胶等水化产物,显著提升FA的湿磨细化活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煤灰 湿法研磨 液相环境 掺合料 活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超细研磨工艺制备硅纳米材料 被引量:3
8
作者 李倩倩 康宗维 +1 位作者 彭辰波 杨龙奎 《电池》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47-550,共4页
研磨是制备硅碳材料的关键工序。采用湿法超细研磨工艺对硅粉进行纳米化,研究分级研磨、浆料固含量、循环流量、研磨转速和研磨设备对硅粉纳米化过程中研磨比能耗的影响。磨球直径越小,达到目标粒径(D_(50)<0.12μm)所需的比能耗越小... 研磨是制备硅碳材料的关键工序。采用湿法超细研磨工艺对硅粉进行纳米化,研究分级研磨、浆料固含量、循环流量、研磨转速和研磨设备对硅粉纳米化过程中研磨比能耗的影响。磨球直径越小,达到目标粒径(D_(50)<0.12μm)所需的比能耗越小;浆料固含量越高,比能耗越小;循环流量和研磨转速对比能耗的影响较小;LabStar Neos型砂磨机研磨硅颗粒达到目标粒径所需的比能耗低于LabStar Zeta型砂磨机,说明不同研磨设备能量利用效率不同。制备的硅碳负极材料以0.1 C的电流在0.005~2.000 V充放电,首次充电比容量为930.3 mAh/g,首次库仑效率为81.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碳负极材料 砂磨机 湿法研磨 比能耗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步检测头发中2′-氯地西泮等5种新型滥用药物
9
作者 叶小兰 刘红梅 +3 位作者 陈实 肖蓉 钱荣敬 唐超群 《分析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460,共6页
建立了快速定量检测头发中2′-氯地西泮等5种新型滥用药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PLC-MS/MS)。头发样品用高速湿法研磨提取后,以含5 mmol乙酸铵和0.1%甲酸的水溶液和含5 mmol乙酸铵和0.1%甲酸的甲醇作为流动相,通过Por... 建立了快速定量检测头发中2′-氯地西泮等5种新型滥用药物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UPLC-MS/MS)。头发样品用高速湿法研磨提取后,以含5 mmol乙酸铵和0.1%甲酸的水溶液和含5 mmol乙酸铵和0.1%甲酸的甲醇作为流动相,通过Poroshell 120 EC-C18色谱柱(100 mm×3.0 mm,2.7μm)分离。质谱采用带喷射流技术的电喷雾离子源(ESI),在多重反应监测(MRM)模式下扫描定量2′-氯地西泮等5种新型滥用药物。结果表明,目标化合物峰面积与浓度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回归系数(R^(2))均≥0.9990,检出限为0.5~1.0 pg/mg。在低、中、高3个浓度添加水平下,回收率为84.2%~103%,日内和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均≤5.2%。该方法采用效率高、溶剂消耗量少的前处理手段和喷射流离子聚焦电喷雾离子化技术,具有检测灵敏度高、准确性好等优点,为监控5种新型滥用药物提供了高效、可行的检测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湿法研磨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 喷射流技术 新型滥用药物 头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纳米研磨制备药物纳米晶体--铝碳酸镁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小康 张扬 +2 位作者 FALOLA Akinola 何运良 王学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699-5707,共9页
低溶出速率和溶解度严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和药效,是造成药物研发候选化合物不能成药的首要因素。近年的研究发现,当颗粒粒径减小到100~200nm,其溶出速率和溶解度会出现显著提升。本文研究了利用湿法纳米研磨技术制备铝碳酸镁药物纳米晶... 低溶出速率和溶解度严重影响其生物利用度和药效,是造成药物研发候选化合物不能成药的首要因素。近年的研究发现,当颗粒粒径减小到100~200nm,其溶出速率和溶解度会出现显著提升。本文研究了利用湿法纳米研磨技术制备铝碳酸镁药物纳米晶体的工艺。铝碳酸镁是治疗胃病的有效药物,其纳米颗粒悬浮液抗酸效果更好,起效速度更快。本文选择了六偏磷酸钠为分散剂,利用湿法研磨机,考察了分散剂用量、研磨转速、铝碳酸镁含量、研磨时间等参数对颗粒粒度分布的影响规律,获得了在最佳的工艺操作条件为研磨转速3000r/min、研磨时间105min、主药体积分数2%、分散剂为固含量质量分数的1.5%时,成功得到粒径D_(10)(76.4nm)、D_(50)(161nm)、D_(90)(352nm)的铝碳酸镁纳米悬浮液。制酸力实验结果证明纳米铝碳酸镁悬浮液比微米级悬浮液在盐酸中的溶出速率快5倍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药物 湿纳米研磨 铝碳酸镁 制酸力 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力化学法制备硅烷接枝高岭石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乾 张白梅 +1 位作者 张玉德 陆银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42-946,共5页
采用湿法研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了硅烷接枝改性高岭石。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物理吸附仪等对湿法研磨高岭石及硅烷表面修饰高岭石样进行表征,并通过结晶度指数、Scherrer公式等方法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尺寸大小进行计算分析... 采用湿法研磨机械力化学法制备了硅烷接枝改性高岭石。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物理吸附仪等对湿法研磨高岭石及硅烷表面修饰高岭石样进行表征,并通过结晶度指数、Scherrer公式等方法对样品的晶体结构尺寸大小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经研磨处理高岭土颗粒比表面积增大,粒径减小,高岭石晶体结构无序性增强,堆垛体被剥离成微小高岭石片层,晶粒尺寸明显减小。相比直接改性高岭石,湿法研磨改性高岭石的红外光谱发生显著变化,出现了-CH_3、-CH_2、C=O和Si-C键等硅烷偶联剂的红外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岭石 硅烷 湿法研磨 机械力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法白炭黑的分散性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鹏宇 周梅芳 +1 位作者 姜海波 李春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36-41,共6页
提高白炭黑在轮胎橡胶中的分散性,有利于提高轮胎橡胶拉伸强度并降低其滚动阻力。本文利用高速湿法研磨,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研磨过程工艺参数对白炭黑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锆球直径对白炭黑的分散性影响最大,在转速5 000r/min,分散... 提高白炭黑在轮胎橡胶中的分散性,有利于提高轮胎橡胶拉伸强度并降低其滚动阻力。本文利用高速湿法研磨,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研磨过程工艺参数对白炭黑分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锆球直径对白炭黑的分散性影响最大,在转速5 000r/min,分散时间80 min,锆球直径0.9mm,白炭黑质量20g,六偏磷酸钠(SHMP)质量分数2%的条件下白炭黑分散最佳,中位径(D50)可降至112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炭黑 湿法研磨 分散 中位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球磨机研磨石墨的工程放大 被引量:1
13
作者 干路平 田少勤 程起林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2-325,共4页
以天然鳞片状石墨原料粉 ( 32 5目 ) ,通过搅拌球磨机湿法磨细至 d50 =0 .2 μm( d1 0 0 <1 μm)的超细颗粒 ,并保持良好的片状形貌。研究了该过程从小试一步放大 1 50~ 2 0 0倍到中试的规律 ,提出了在几何相似的前提下 ,摩擦力相... 以天然鳞片状石墨原料粉 ( 32 5目 ) ,通过搅拌球磨机湿法磨细至 d50 =0 .2 μm( d1 0 0 <1 μm)的超细颗粒 ,并保持良好的片状形貌。研究了该过程从小试一步放大 1 50~ 2 0 0倍到中试的规律 ,提出了在几何相似的前提下 ,摩擦力相似或粉碎功相似的准则。实验数据验证了上述放大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放大 超细石墨 湿法研磨 石墨 搅拌球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硃砂不同炮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天爱 朱天琪 +2 位作者 梁宏 周秀梅 贾梅 《中成药》 CAS 1985年第7期20-21,共2页
目前各地药厂对朱砂的炮制方法各异。作者分析了水飞法、湿法研磨等5种不同炮制方法。结果表明,以水飞法炮制后之朱砂含有之游离录和可溶性汞盐的含量最低。另外对朱砂的水提取液和酸性提取液进行分析,结果证实,用稀酸溶液提取朱砂,溶... 目前各地药厂对朱砂的炮制方法各异。作者分析了水飞法、湿法研磨等5种不同炮制方法。结果表明,以水飞法炮制后之朱砂含有之游离录和可溶性汞盐的含量最低。另外对朱砂的水提取液和酸性提取液进行分析,结果证实,用稀酸溶液提取朱砂,溶出之有毒汞的含量为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制方 药厂 湿法研磨 水飞 提取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鲁替尼纳米晶的制备工艺研究
15
作者 周洁 刘云 +3 位作者 冯菊红 汪诗雨 葛燕丽 胡学雷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4,63,共6页
为改善依鲁替尼(IBR)的水溶性和溶出度,采用湿法介质研磨法制备了依鲁替尼纳米晶(IBR-NC),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了IBR-NC的制备工艺,并通过粒径分析、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PD)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及溶出度实验对IBR-N... 为改善依鲁替尼(IBR)的水溶性和溶出度,采用湿法介质研磨法制备了依鲁替尼纳米晶(IBR-NC),采用单因素实验优化了IBR-NC的制备工艺,并通过粒径分析、扫描电镜(SEM)、X-射线粉末衍射(XRPD)分析、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及溶出度实验对IBR-NC的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以PVP-K30-SDS为稳定剂,在物料比(IBR、PVP-K30、SDS的质量比)为10∶4∶1、IBR用量为120 mg、氧化锆珠规格为0.3 mm、氧化锆珠用量为40 g、研磨转速为150 r·min^(-1)、研磨时间为2.0 h的最优条件下,制备的IBR-NC的粒径为(224.7±5.7)nm、PDI为0.151±0.017,累积溶出率在10 min能达到99.49%,溶出效果良好,且放置90 d后依然具有良好的溶出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鲁替尼 湿介质研磨 纳米晶 累积溶出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ZnO纳米复合防腐剂对杨木抑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16
作者 许民 李凤竹 +1 位作者 王佳贺 李坚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87-92,共6页
以普通CuO、ZnO粉体为原料,在分散剂柠檬酸铵作用下,用纳米研磨机,通过湿法研磨技术制备CuO-ZnO纳米复合防腐剂,用激光粒度仪检测不同浓度纳米粒子粒径及其分布,参照LY/T 1283—2011研究CuO-ZnO纳米复合防腐剂的抑菌性能,借助扫描电子... 以普通CuO、ZnO粉体为原料,在分散剂柠檬酸铵作用下,用纳米研磨机,通过湿法研磨技术制备CuO-ZnO纳米复合防腐剂,用激光粒度仪检测不同浓度纳米粒子粒径及其分布,参照LY/T 1283—2011研究CuO-ZnO纳米复合防腐剂的抑菌性能,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木材腐朽12周后菌丝生长情况,分析复合防腐剂中药物浓度与木材抑菌性的关系以及防腐剂在木材中的留存率。结果表明:测定纳米复合防腐剂的最小平均粒径为41.7 nm;CuO-ZnO纳米复合防腐剂对白腐菌和褐腐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性,其处理后木材的防腐性和抗流失性能均较好;药剂浓度达到1.25%时即可达到强耐腐Ⅰ级标准,此时平均载药量为4.81 kg/m3,质量损失率8.2%,符合性能优良的木材防腐剂指标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O—ZnO纳米复合防腐剂 分散剂 湿法研磨 木材抑菌性能 抗流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超细粉体的制备与生物矿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晓峰 郭常亮 +1 位作者 赵娜如 谢林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27-1032,共6页
通过溶胶-凝胶和湿法研磨工艺制备了粒径分布在1μm以下的生物活性玻璃超细粉体.采用XRD、FTIR、SEM测试方法对研磨前后粉体在模拟生理溶液(SBF)中的生物矿化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在SBF中两种粉体表面都生成了碳酸羟基磷... 通过溶胶-凝胶和湿法研磨工艺制备了粒径分布在1μm以下的生物活性玻璃超细粉体.采用XRD、FTIR、SEM测试方法对研磨前后粉体在模拟生理溶液(SBF)中的生物矿化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在SBF中两种粉体表面都生成了碳酸羟基磷灰石(HCA),并且经湿法研磨后的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超细粉体的生物矿化速度显著提高.通过对不同浸泡时间SBF溶液的pH值测定可知,在同样反应时间情况下,超细粉体浸泡液的pH值低于研磨前颗粒.浸泡液的ICP测试也表明研磨前后玻璃样品的离子溶出规律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生物活性玻璃 湿法研磨 模拟人体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钒铁超细微粒及含钒铁涂料的制备和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辉 王华昌 +2 位作者 黎东涛 曾素琼 林承超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5,9,共3页
采用ND-6行星式球磨机,对53μm左右的钒铁颗粒进行处理,用干法可以将钒铁研磨至7μm左右,继续研磨需用湿法,可以达到2.5μm。经试验得出粒度不同的钒铁颗粒具有不同的熔点,颗粒越小,熔点越低。在此基础上制备出含钒铁超细微粒的金属涂料... 采用ND-6行星式球磨机,对53μm左右的钒铁颗粒进行处理,用干法可以将钒铁研磨至7μm左右,继续研磨需用湿法,可以达到2.5μm。经试验得出粒度不同的钒铁颗粒具有不同的熔点,颗粒越小,熔点越低。在此基础上制备出含钒铁超细微粒的金属涂料,该涂料良好的渗透性和低熔点,有助于采用铸渗法制作梯度硬度模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钒铁微粒 湿法研磨 低熔点 梯度硬度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粉防己碱纳米晶体的制备及质量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薛飞 程炳铎 +4 位作者 刘喜纲 常金花 刘沛 薛禾菲 王汝兴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098-3103,共6页
目的制备粉防己碱纳米晶体,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湿法研磨法制备纳米晶体,测定溶出度、粒径、Zeta电位,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形态,X射线衍射进行晶型分析。以稳定剂种类、粉防己碱与稳定剂比例、研磨时间、粉防己碱与研磨珠比例、研磨珠规... 目的制备粉防己碱纳米晶体,并进行质量评价。方法湿法研磨法制备纳米晶体,测定溶出度、粒径、Zeta电位,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形态,X射线衍射进行晶型分析。以稳定剂种类、粉防己碱与稳定剂比例、研磨时间、粉防己碱与研磨珠比例、研磨珠规格为影响因素,粒径、PDI为评价指标,单因素试验优化制备工艺。结果最佳条件为粉防己碱与稳定剂(泊洛沙姆407)比例1∶1,研磨时间120 min,粉防己碱与研磨珠(氧化锆珠)比例2∶1,研磨珠规格0.2~0.3 mm,冻干保护剂2.5%甘露醇,所得纳米晶体为棒状白色粉末,质地疏松,色泽均匀,平均粒径为(128.22±6.25)nm,PDI为0.13±0.02,Zeta电位为(7.57±0.42)mV,60 min内累积溶出度为(95.83±1.58)%。粉防己碱以无定形状态存在。结论该方法简便、合理、可行,可用于制备溶出度较高的粉防己碱纳米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防己碱 纳米晶体 制备 质量评价 湿法研磨 扫描电镜 X射线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