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温常压条件下辉钼矿的湿法浸出 被引量:17
1
作者 符剑刚 钟宏 +1 位作者 吴江丽 卜向明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35-38,共4页
评述了辉钼矿的传统提钼工艺和湿法分解工艺。指出传统工艺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综合回收率低及不适合处理非标准钼精矿等方面的问题。认为随着资源、环保要求和现代工业的发展 ,常温常压条件下钼的湿法提取已成为钼工业发展的主流方向 。
关键词 钼工业 发展 条件 现代工业 对策及建议 环保要求 资源 湿法浸出 辉钼矿 常温常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浸出粘土钒矿中钒的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罗小兵 冯雅丽 +3 位作者 李浩然 杜竹玮 王宏杰 刘巍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50,53,共4页
针对钠化熔烧法提钒能耗较大,且污染环境问题,开展了以二氧化锰为氧化剂,硫酸直接酸浸法从淅川含钒粘土矿中浸出五氧化二钒的可行性研究。对酸浸提钒阶段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浸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MnO2用量3%... 针对钠化熔烧法提钒能耗较大,且污染环境问题,开展了以二氧化锰为氧化剂,硫酸直接酸浸法从淅川含钒粘土矿中浸出五氧化二钒的可行性研究。对酸浸提钒阶段各种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同时对浸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MnO2用量3%、温度90℃、液固比2∶1、反应时间9 h、硫酸的浓度为20%、搅拌速度为1 500 r/m in的优化条件下,五氧化二钒浸出率为92%,比钠盐焙烧工艺高出10%以上,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也得到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浸出 五氧化二钒 粘土钒矿 二氧化锰 直接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冶金固废中铟的湿法浸出技术 被引量:8
3
作者 申星梅 吴成志 +2 位作者 武杏荣 王平 李辽沙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0-66,共7页
我国再生铟主要从冶金固废中湿法提取,浸出工艺直接影响着铟回收率。通过对冶金固废中铟湿法浸出技术的介绍,对每种浸出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其中,以酸性浸出为主,再辅以其他手段强化,铟浸出率基本达到90%以上。但是,... 我国再生铟主要从冶金固废中湿法提取,浸出工艺直接影响着铟回收率。通过对冶金固废中铟湿法浸出技术的介绍,对每种浸出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其中,以酸性浸出为主,再辅以其他手段强化,铟浸出率基本达到90%以上。但是,浸出后伴随铁、锌、钙、镁等组分后续处理存在分离困难等问题,使得纯化提铟工艺存在流程长、工艺复杂、能耗高等缺点。碱性浸出能够使铟等少量两性物质进入溶液,剩余组分保留在浸出渣中,从而简化分离过程。如能采用合适的强化手段破坏含铟晶格结构,为铟的浸出打开通道,则可以实现铟的高效碱性浸出和铟铁分离。因此,该方法可作为短流程、低能耗提铟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冶金固废 湿法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铅灰湿法浸出过程铅与杂质迁移规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伟 唐港 +3 位作者 高雨霏 张丽迎 彭赵旭 于鲁冀 《无机盐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54-57,共4页
再生铅冶炼企业冶炼过程产生的含铅烟道灰一般经收集后采用火法进行重复冶炼,易造成小颗粒铅尘扩散,污染周围环境。以铅合金冶炼过程产生的含铅烟道灰为原料,采用不同投加量的硝酸直接浸出废铅灰中的铅,主要分析浸出过程中铅与主要金属... 再生铅冶炼企业冶炼过程产生的含铅烟道灰一般经收集后采用火法进行重复冶炼,易造成小颗粒铅尘扩散,污染周围环境。以铅合金冶炼过程产生的含铅烟道灰为原料,采用不同投加量的硝酸直接浸出废铅灰中的铅,主要分析浸出过程中铅与主要金属杂质的迁移规律,浸出后的含铅浸出液可进一步回收处理。研究结果表明:随硝酸投加量的增加,含铅烟道灰中铅的浸出率呈上升趋势,铅的浸出率由n(硝酸)/n(铅)为1.5时的54%提高至n(硝酸)/n(铅)为2.5时的89%,浸出过程中主要杂质铁、锌、镉和铝的去除率分别可达98.3%、41.5%、84.6%和43.3%。铅灰主要组分在硝酸浸出体系的热力学分析结果可为探究湿法浸出废铅灰重金属迁移规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铅灰 硝酸 湿法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铅膏中铜、锌杂质湿法浸出过程的热力学研究
5
作者 张伟 张丽迎 +3 位作者 唐港 尤章超 左其亭 刘露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45-147,共3页
铅酸蓄电池报废后的破碎过程因破碎设备与电池活性物质的接触会导致铅膏中杂质的引入。分析了废铅膏中Cu、Zn杂质在柠檬酸钠-乙酸湿法浸出回收体系的热力学行为,为实现杂质分离提供理论基础。以Medusa热力学分析软件进行优势组份相图和F... 铅酸蓄电池报废后的破碎过程因破碎设备与电池活性物质的接触会导致铅膏中杂质的引入。分析了废铅膏中Cu、Zn杂质在柠檬酸钠-乙酸湿法浸出回收体系的热力学行为,为实现杂质分离提供理论基础。以Medusa热力学分析软件进行优势组份相图和Fraction组份分布图的绘制。结果表明,在电位大于零、pH小于2. 6时,Cu主要以Cu^(2+)为稳定存在物相;当pH为2. 6~3. 8时,Cu主要以Cu_2(cit)_2^(2-)为稳定存在物相;随pH继续增加,主要以Cu_2(cit)_2OH^(3-)形式稳定存在。在pH小于2. 2时,Zn主要以Zn^(2+)形式稳定存在;当pH为2. 2~4. 1时,主要以Zn(Hcit)的形式稳定存在。该研究可为分析铅膏中杂质与铅的分布与迁移规律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铅膏 湿法浸出 杂质 热力学分析 优势物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电脑主板中Cu、Al的湿法浸出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占华 顾帼华 锁军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6-38,共3页
首先采用电选对破碎后的电脑主板实现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离,其中金属导体产率为25%,非金属产品产率为75%。然后以硫酸和双氧水为反应试剂,从电选的金属产品中浸出铜和铝,考察了浸出时间、硫酸和双氧水用量、浸出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 首先采用电选对破碎后的电脑主板实现金属与非金属的分离,其中金属导体产率为25%,非金属产品产率为75%。然后以硫酸和双氧水为反应试剂,从电选的金属产品中浸出铜和铝,考察了浸出时间、硫酸和双氧水用量、浸出温度等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固液比为1∶100,浸出时间为4h,双氧水用量为0.2mol,硫酸用量为0.5mol,温度为70℃,铜的浸出率可达到100%,铝的浸出率可达到97.5%,实现了资源的再生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电脑主板 湿法浸出 CU A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线路板中贵金属湿法浸出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7
作者 王志辉 苑舒琪 +2 位作者 刘景昊 吴玉锋 俞嘉梅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86-895,共10页
废旧线路板(WPCB)的数量逐年增长,妥善处理废旧线路板不仅体现其回收利用价值,并且具有可观的环境效益.湿法处理废旧线路板工艺成熟,具有流程短、效率高的优点.本文综述了废旧线路板中贵金属(主要以金为例)浸出方法的研究状况,并从效率... 废旧线路板(WPCB)的数量逐年增长,妥善处理废旧线路板不仅体现其回收利用价值,并且具有可观的环境效益.湿法处理废旧线路板工艺成熟,具有流程短、效率高的优点.本文综述了废旧线路板中贵金属(主要以金为例)浸出方法的研究状况,并从效率、环境影响、成本等方面对不同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硫脲法和碘化法浸出效率高、环境影响小、成本可控,是较优的浸出方法.合理、有效地处置废旧线路板,减少处置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并高效回收贵金属,需要考虑不同方面的因素,多种浸出与富集回收方法共同使用,以达到最佳贵金属回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物处理 环境 回收 废旧线路板 贵金属 湿法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炉布袋灰湿法浸出脱氯迁移规律及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苏航 毛瑞 +1 位作者 王飞 邵久刚 《烧结球团》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9-105,131,共8页
脱除高炉布袋灰中较高质量分数的氯盐是其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某钢铁企业的高炉布袋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化学成分,并对湿法浸出前、后布袋灰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组成进行表征,探索湿法脱除机理,进一步研究液固比、浸出时间、... 脱除高炉布袋灰中较高质量分数的氯盐是其资源化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以某钢铁企业的高炉布袋灰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化学成分,并对湿法浸出前、后布袋灰的微观形貌和晶体组成进行表征,探索湿法脱除机理,进一步研究液固比、浸出时间、搅拌速率、浸出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氯离子脱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炉布袋灰中的氯主要以氯化锌、氯化钠和氯化钾形式存在;湿法浸出脱氯迁移过程主要是将可溶性氯盐溶解而被脱除的过程,其中液固比对氯盐脱除率的影响最大;在液固比为2,浸出温度为50℃,浸出时间为10 min,搅拌速率为200 r/min的最佳工艺参数条件下,布袋灰中的氯离子可达90%以上的脱除率;氯盐脱除主要受扩散条件的影响,其初始反应的表观活化能为3.24k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炉布袋灰 湿法浸出 氯脱除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机酸浸出电解后三元正极粉末工艺研究
9
作者 王燕 李金辉 +2 位作者 欧阳剑 何莹 郑卓群 《中国有色冶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5,共9页
针对目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工艺的高酸耗和高能耗问题,本文以电解后的废旧523型镍钴锰正极材料为原料,硫酸+盐酸羟胺作为浸出剂,进行了镍钴锰浸出试验,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前后的正极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还对浸出... 针对目前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工艺的高酸耗和高能耗问题,本文以电解后的废旧523型镍钴锰正极材料为原料,硫酸+盐酸羟胺作为浸出剂,进行了镍钴锰浸出试验,考察了各工艺条件对浸出率的影响,并对浸出前后的正极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还对浸出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该体系较优浸出条件为盐酸羟胺浓度1.5 mol/L、硫酸浓度1 mol/L、浸出温度75℃、液固比25 mL/g、浸出时间60 min,此时镍、钴、锰的浸出率分别为96.84%、99.87%、97.35%;XRD谱图分析表明,浸出后的物质几乎没有峰,只有微弱的NiO和MnO_(2)的峰偏移,SEM图分析表明,浸出后正极材料呈现出小块的破碎粉末,表明其中的有价金属已被浸出;浸出动力学研究表明,本试验的浸出过程适合采用Avrami方程进行拟合,镍、钴、锰的活化能分别为8.3779 kJ/mol、4.6836 kJ/mol、4.9614 kJ/mol,浸出温度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不大,浸出过程受扩散控制。本研究结果为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提供了有效的湿法浸出工艺,并为相关领域的理论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锂离子电池 废旧523型镍钴锰电池 镍钴锰回收 湿法浸出 硫酸+盐酸羟胺 酸耗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某石煤湿法浸钒试验 被引量:10
10
作者 危青 戴子林 +1 位作者 李桂英 吴海鹰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87-89,102,共4页
湖北某石煤矿中钒主要赋存于铝硅酸盐矿物中,单独使用硫酸浸出,钒的浸出率只有30%左右。考察了单独添加助浸剂A或B以及同时添加这2种助浸剂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添加助浸剂A或B时,钒的浸出率均有所提高;在硫酸浓度为30%,矿... 湖北某石煤矿中钒主要赋存于铝硅酸盐矿物中,单独使用硫酸浸出,钒的浸出率只有30%左右。考察了单独添加助浸剂A或B以及同时添加这2种助浸剂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别添加助浸剂A或B时,钒的浸出率均有所提高;在硫酸浓度为30%,矿石粒度为-0.178 mm,浸出温度为90℃,浸出时间为8 h,液固比为1∶1,助浸剂A添加量为4%、B添加量为2%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可达到88.5%,为实现该矿石的全湿法提钒提供了技术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钒矿 湿法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磨辅助柠檬酸-过氧化氢体系浸出废旧锂电池中有价金属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红亮 陈燕彬 +3 位作者 玉日泉 周梦轩 谷姝甜 席莉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2-135,共4页
采用球磨辅助柠檬酸-过氧化氢体系浸出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结果表明:球磨对反应液体施加机械能,诱导其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诱发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速率,缩短浸出时间;在浸出时间30 min、浸出温度60℃、柠檬酸浓度0.8 m... 采用球磨辅助柠檬酸-过氧化氢体系浸出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中有价金属,结果表明:球磨对反应液体施加机械能,诱导其结构及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变化,诱发化学反应,提高反应速率,缩短浸出时间;在浸出时间30 min、浸出温度60℃、柠檬酸浓度0.8 mol/L、H_(2)O_(2)质量分数20%、液固比6∶1、球磨机转速60 r/min条件下,锂浸出率99.6%、镍浸出率99.5%、钴浸出率99.3%、锰浸出率98.5%。该方法成本低、效率高,可为废旧锂电池回收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活化 球磨 柠檬酸 湿法浸出 废旧锂电池 正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l-CuCl_2-NaClO湿法浸取手机元器件中的钯、金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江铃 张小平 +2 位作者 朱亚茹 张天雨 刘竞辉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3711-3716,共6页
通过HCl-Cu Cl2-Na Cl O湿法浸出体系对手机元器件中金属钯(Pd)、金(Au)进行浸出实验,研究不同因素对于Pd、Au浸出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mol/L HCl、体积分数5%Na Cl O、0.075mol/L Cu Cl_2、固液比1%,反应温度60℃条件下,2h后Pd、Au浸... 通过HCl-Cu Cl2-Na Cl O湿法浸出体系对手机元器件中金属钯(Pd)、金(Au)进行浸出实验,研究不同因素对于Pd、Au浸出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在2mol/L HCl、体积分数5%Na Cl O、0.075mol/L Cu Cl_2、固液比1%,反应温度60℃条件下,2h后Pd、Au浸出率均可达85%;结果表明,Cu^(2+)、Cl-、温度对于Pd的浸出率起很大作用,Na Cl O的加入可加快Pd浸出反应达到平衡速率;Na Cl O、温度对于Au的浸出率起关键作用,HCl、Cu^(2+)的加入可促进Au的浸出.因此,HCl-Cu Cl_2-Na Cl O湿法浸出体系对于Pd、Au具有良好的浸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废弃物 铜-氯体系 湿法浸出 手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赞比亚低品位难处理铜钴矿湿法冶金新工艺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媛媛 杨洪英 +1 位作者 佟琳琳 金哲男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285-1288,共4页
以赞比亚某低品位难处理铜钴矿石为研究样本,采用全湿法冶金方法,开展新工艺研究.研究可知:矿石Cu,Co和S质量分数分别为1.270%,0.071%,0.022%.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为假孔雀石和少量的孔雀石.钴矿物主要为钴锰矿和水钴矿,在褐铁矿和黑云母... 以赞比亚某低品位难处理铜钴矿石为研究样本,采用全湿法冶金方法,开展新工艺研究.研究可知:矿石Cu,Co和S质量分数分别为1.270%,0.071%,0.022%.矿石中铜矿物主要为假孔雀石和少量的孔雀石.钴矿物主要为钴锰矿和水钴矿,在褐铁矿和黑云母晶体中有少量铜、钴,矿石中铜钴元素赋存状态极其复杂.最佳的浸出条件为粒度小于74μm的矿粒所占比例70%、浸出温度65℃、浸出时间4 h、矿浆质量分数30%、硫酸加入量55 kg·t-1.该条件下铜浸出率可达74.34%左右,钴浸出率可达43.32%左右.充分利用萃余液中的硫酸可降低酸耗,硫酸用量减少20%以上.在搅拌浸出过程中加入适量还原剂Na_2SO_3或FeSO_4,可将钴的浸出率从43%提高到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品位 铜钴矿 湿法浸出 假孔雀石 赞比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冲体系中辉钼矿电氧化浸出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占芳 钟宏 +3 位作者 邱朝辉 符剑刚 刘广义 王帅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1期16-18,共3页
主要对缓冲体系中辉钼矿电氧化浸出行为进行了考察,最优的浸出工艺参数为液固比25∶1,搅拌速度400r/min,NaCl浓度4mol/L,Na2CO3浓度10g/L,pH=9,室温,Mo浸出率可达到99.5%,且电流效率达到61%,而非缓冲体系电流效率仅为39%;浸出动力学表明... 主要对缓冲体系中辉钼矿电氧化浸出行为进行了考察,最优的浸出工艺参数为液固比25∶1,搅拌速度400r/min,NaCl浓度4mol/L,Na2CO3浓度10g/L,pH=9,室温,Mo浸出率可达到99.5%,且电流效率达到61%,而非缓冲体系电流效率仅为39%;浸出动力学表明,浸出过程表观活化能为8.56kJ/mol,反应界面有固体产物生成,过程受固膜扩散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辉钼矿 电氧化 湿法浸出 动力学 电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旧合金刀头中有价组分高效湿法分离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良玉 韩俊伟 +2 位作者 焦芬 刘维 覃文庆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098-1110,共13页
针对废旧金刚石刀头有价组分高效分离难的问题,提出了“两段浸出−分步结晶−物理分选”的选冶联合清洁处理技术。本文研究了浸铁过程和浸铜过程各工艺参数对有价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同时进行了金刚砂的物理分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硫... 针对废旧金刚石刀头有价组分高效分离难的问题,提出了“两段浸出−分步结晶−物理分选”的选冶联合清洁处理技术。本文研究了浸铁过程和浸铜过程各工艺参数对有价金属浸出行为的影响,同时进行了金刚砂的物理分选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130 g/L、液固比12:1、搅拌速度300 r/min、浸出温度60℃和时间36 h的条件下,废旧金刚石刀头中铁的浸出率为97.6%,且99%以上的铜和100%的金刚砂进入渣中,实现了铁的选择性分离。在硫酸浓度250 g/L、硝酸浓度23 g/L、液固比10:1、搅拌速度300 r/min、浸出温度80℃和时间26 h的条件下,铁浸渣中铜的浸出率达到99.9%以上,同时94%以上的锡和所有的金刚石进入尾渣中,实现了铜的高效浸出。浸铜尾渣经摇床分选可以实现金刚砂的高效回收。工业化试验不仅验证了实验室研究结果的正确性,还表明湿法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可以循环利用,整个工艺过程无废水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旧合金 湿法浸出 资源回收 铜回收 金刚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酸浸出-仲针铁矿工艺回收中浸渣中铜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吴钧 曾鹏 +3 位作者 张少博 杨全胜 邱伟佳 姜艳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5-39,48,共6页
锌精矿中普遍含有0.5%~1.0%的铜,常规湿法浸出过程中残留在浸出渣中50%~70%的铜在火法挥发工序无法回收,只能残留在窑渣或炉渣中被贱卖。云南某湿法炼锌厂采用常规湿法浸出+回转窑挥发工艺处理浸出渣,产生的回转窑渣在铜价高时采用鼓风... 锌精矿中普遍含有0.5%~1.0%的铜,常规湿法浸出过程中残留在浸出渣中50%~70%的铜在火法挥发工序无法回收,只能残留在窑渣或炉渣中被贱卖。云南某湿法炼锌厂采用常规湿法浸出+回转窑挥发工艺处理浸出渣,产生的回转窑渣在铜价高时采用鼓风炉工艺处理,铜价低时外卖,利润较低。为回收浸出渣中的铜,该厂在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论证了热酸浸出-仲针铁矿工艺取代常规湿法浸出工艺的可行性,得出以下结论:热酸浸出-仲针铁矿工艺处理锌焙烧矿中浸渣,采用锌焙烧矿作为中和剂,试验结果为渣率32.51%、锌浸出率92.29%、铜浸出率74.33%,而常规湿法浸出工艺渣率46%、锌浸出率85%、铜浸出率40%;采用次氧化锌粉替代锌焙烧矿作为中和剂不经济;高酸浸出后增加一道超高酸浸出工序,铜回收率可提高5.72%,但投资回报率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炼锌 回转窑渣 常规湿法浸出 热酸-仲针铁矿工艺 铜回收 锌焙烧矿 次氧化锌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浸硫酸镍工艺中锰、铁、镍的分离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天才 党敏灵 《湿法冶金》 CAS 1997年第3期29-30,31,共3页
在湿法浸出硫酸镍工艺中 ,加入氧化剂 Na Cl O,依次从镍浸出液中分离铁、锰的中试及生产实践表明 ,该工艺的生产效率不高 ,氧化剂耗量较大 ,生产成本较高 ,而且不便于生产操作和管理。通过现象及理论分析 ,对该工艺进行改进 ,先沉淀锰... 在湿法浸出硫酸镍工艺中 ,加入氧化剂 Na Cl O,依次从镍浸出液中分离铁、锰的中试及生产实践表明 ,该工艺的生产效率不高 ,氧化剂耗量较大 ,生产成本较高 ,而且不便于生产操作和管理。通过现象及理论分析 ,对该工艺进行改进 ,先沉淀锰后沉淀铁。实践证明 ,新工艺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法浸出 过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工业产出赤泥脱钠新工艺 被引量:15
18
作者 王云山 杨刚 张金平 《有色金属》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1-64,共4页
采用绿色化学新工艺脱除赤泥中的钠。试验条件下氯化铵浸出赤泥中钠的较适宜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4h、氯化铵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5倍、赤泥粒度为94~150μm。赤泥不溶性残渣中的Na2O含量可以降低到1%以下,满足作水泥材料... 采用绿色化学新工艺脱除赤泥中的钠。试验条件下氯化铵浸出赤泥中钠的较适宜工艺参数为: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4h、氯化铵用量为理论用量的1.5倍、赤泥粒度为94~150μm。赤泥不溶性残渣中的Na2O含量可以降低到1%以下,满足作水泥材料要求。钙、镁、钠通过体系中NH3和CO2及烟道气中提取的CO2与氯化铵分离,氯化铵循环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色金属冶金 赤泥 脱钠 湿法浸出 资源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盐酸浸提海洋锰结核中有价金属
19
作者 郭学益 张多默 +2 位作者 刘志宏 葛荣德 陈慧光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42-45,共4页
对在稀盐酸中以黄铁矿作还原剂的太平洋锰结核浸出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黄铁矿与锰结核的质量比(R)、初始盐酸浓度、液固比(L/S)和浸出温度等诸因素对锰结核中有价金属元素Cu、Ni、Co、Mn及Fe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 对在稀盐酸中以黄铁矿作还原剂的太平洋锰结核浸出过程进行了研究,探讨了黄铁矿与锰结核的质量比(R)、初始盐酸浓度、液固比(L/S)和浸出温度等诸因素对锰结核中有价金属元素Cu、Ni、Co、Mn及Fe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当R为03,C初(HCl)15mol/L,L/S10∶1,90℃及浸提90min的情况下,Cu、Ni、Co、Mn、Fe浸出率分别为9577%、9380%、9680%、8909%、4906%;而当C初(HCl)为10mol/L,其它条件相同,金属提取率分别为9184%、8960%、8667%、8083%、063%。锰结核原料中Si、Al等杂质元素浸出后存留在浸出渣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结核 黄铁矿 海洋 稀盐酸 湿法浸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资源化回收利用:从基础到实践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佳峰 田磊 +2 位作者 刘贵清 张卫清 肖雷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67-478,466,共13页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带动了动力锂离子电池数量的指数级增长,从而致使大量电池废弃物产生,浪费资源的同时对环境产生潜在风险。因此,退役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主要的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及...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逐渐普及带动了动力锂离子电池数量的指数级增长,从而致使大量电池废弃物产生,浪费资源的同时对环境产生潜在风险。因此,退役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利用成为目前研究热点之一。综述了主要的退役锂离子电池回收利用技术及其研究现状。首先,介绍了锂离子电池的分类及特征,讨论了其回收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其次,总结了锂离子电池预处理及分离方法,包括机械粉碎、磁选、筛分、化学溶解、热处理等,着重分析了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传统回收利用技术,包括火法冶金、湿法浸出、材料再生等。最后,剖析了高效利用退役锂离子电池的新技术,包括生物浸出技术、机械化学处理方法、电化学方法、超临界流体技术以及微波/超声波技术等。基于以上分析,总结和展望了退役锂离子电池的回收和利用发展方向,为相关科研工作者和生产工作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回收利用 冶金 湿法浸出 生物 材料再生 超临界流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