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碳包覆型铁基非均相催化剂制备及其湿法氧化再生脱硫富液性能
1
作者
陈鸿元
张顺昆
+5 位作者
王雪凝
李星
牟星
黄杨
罗秀彬
邱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7-1284,共8页
为了解决天然气高含硫脱除工艺中硫磺沉积并堵塞管道问题,开发出一种非均相催化剂,将其加入脱硫富液中,在通入氧气条件下进行湿法氧化再生,可有效避免在吸收高浓度H2S阶段产生硫磺堵塞问题。探究碳源比例、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
为了解决天然气高含硫脱除工艺中硫磺沉积并堵塞管道问题,开发出一种非均相催化剂,将其加入脱硫富液中,在通入氧气条件下进行湿法氧化再生,可有效避免在吸收高浓度H2S阶段产生硫磺堵塞问题。探究碳源比例、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用量对脱硫富液再生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碳源质量比mY/mF为1/1(Y表示间苯二酚,F表示甲醛水溶液)、最佳焙烧温度为550℃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效果;该催化剂最佳用量为0.1 g时对脱硫富液再生的效果最好。经过3次重复再生实验,脱硫溶液的脱硫时间均大于未添加催化剂的空白实验组。空白实验组脱硫时间仅为4 min,而添加催化剂的实验组脱硫时间为12~24 min。实验结果证实了碳包覆型铁基催化剂可以作为一种应用到湿法氧化再生脱硫富液工艺中的非均相催化剂,为解决脱硫阶段硫磺堵塞设备问题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包覆
H2S
催化剂
湿法氧化再生
脱硫富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碳包覆型铁基非均相催化剂制备及其湿法氧化再生脱硫富液性能
1
作者
陈鸿元
张顺昆
王雪凝
李星
牟星
黄杨
罗秀彬
邱奎
机构
重庆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出处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77-1284,共8页
基金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2020年科技项目(120049-1)基金资助。
文摘
为了解决天然气高含硫脱除工艺中硫磺沉积并堵塞管道问题,开发出一种非均相催化剂,将其加入脱硫富液中,在通入氧气条件下进行湿法氧化再生,可有效避免在吸收高浓度H2S阶段产生硫磺堵塞问题。探究碳源比例、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性能的影响,以及催化剂用量对脱硫富液再生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碳源质量比mY/mF为1/1(Y表示间苯二酚,F表示甲醛水溶液)、最佳焙烧温度为550℃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催化氧化效果;该催化剂最佳用量为0.1 g时对脱硫富液再生的效果最好。经过3次重复再生实验,脱硫溶液的脱硫时间均大于未添加催化剂的空白实验组。空白实验组脱硫时间仅为4 min,而添加催化剂的实验组脱硫时间为12~24 min。实验结果证实了碳包覆型铁基催化剂可以作为一种应用到湿法氧化再生脱硫富液工艺中的非均相催化剂,为解决脱硫阶段硫磺堵塞设备问题提供了思路。
关键词
碳包覆
H2S
催化剂
湿法氧化再生
脱硫富液
Keywords
carbon-coated
H2S
catalyst
wet oxidation regeneration
desulfurization rich liquid
分类号
TE646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加工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碳包覆型铁基非均相催化剂制备及其湿法氧化再生脱硫富液性能
陈鸿元
张顺昆
王雪凝
李星
牟星
黄杨
罗秀彬
邱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