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法合成LiNi_(0.8)Co_(0.2)O_2及其性能表征
1
作者 钟耀东 张亚非 +3 位作者 强颖怀 方亮 孙智 江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14-517,533,共5页
LiNi0.8Co0.2O2是极为看好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湿法合成可得到成分均匀、颗粒尺寸一致的材料,有效提高电池性能,所以采用共沉法与微粒溶胶凝胶法(PSG)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共沉法先形成-β(Ni,Co)(OH2),然... LiNi0.8Co0.2O2是极为看好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以湿法合成可得到成分均匀、颗粒尺寸一致的材料,有效提高电池性能,所以采用共沉法与微粒溶胶凝胶法(PSG)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0.8Co0.2O2。共沉法先形成-β(Ni,Co)(OH2),然后与计量比的锂混匀,煅烧获得材料。PSG法在制得凝胶的同时发生酯化反应,将当中的镍与钴还原为金属,锂则以碳酸锂形态存在;随后煅烧得到LiNi0.8Co0.2O2。两种方法所得材料进行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及XRD精修结构分析、电化学阻抗谱、循环性能等检测。其中X射线衍射鉴定出这两种方法合成物相结晶都良好,XRD精修结构分析、电化学阻抗谱、循环性能测试都表明PSG结构比较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电化学阻抗 Rietveld分析 湿法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法合成ZnO压敏陶瓷材料烧结缺陷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邢怀民 张瑞英 +3 位作者 戴宪起 程国生 朱铭炜 张金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5-67,共3页
研究了湿法合成ZnO压敏陶瓷材料的烧结缺陷.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有两类微空洞型缺陷存在,它们分别由存在于晶粒表面的ZnO和晶界中的Bi_2O_3分解挥发产生,这种缺陷的存在是造成ZnO晶粒极向生长的主要原因。同时讨论了烧结缺陷... 研究了湿法合成ZnO压敏陶瓷材料的烧结缺陷.结果表明。随着烧结温度的提高,有两类微空洞型缺陷存在,它们分别由存在于晶粒表面的ZnO和晶界中的Bi_2O_3分解挥发产生,这种缺陷的存在是造成ZnO晶粒极向生长的主要原因。同时讨论了烧结缺陷的产生机理及其对压敏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敏陶瓷 湿法合成 烧结缺陷 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润湿法合成β沸石的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宁 赵天波 +1 位作者 徐文国 李凤艳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13,共5页
采用表面润湿法,以微球硅胶为硅源,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合成β沸石。系统地研究了投料n(SiO2)/n(Al2O3),n[N(C2H5)4OH]/n(SiO2),n(H2O)/n(SiO2),n(Na2O)/n(SiO2)对合成β沸石的影响,并对恒温和分段两种晶化方法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各... 采用表面润湿法,以微球硅胶为硅源,四乙基氢氧化铵为模板剂合成β沸石。系统地研究了投料n(SiO2)/n(Al2O3),n[N(C2H5)4OH]/n(SiO2),n(H2O)/n(SiO2),n(Na2O)/n(SiO2)对合成β沸石的影响,并对恒温和分段两种晶化方法进行了对比,得出了各种因素对合成β沸石的影响和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分段晶化法更有利于在较短的时间内合成高相对结晶度的β沸石;采用分段晶化法时,120℃下晶化8h就可形成足够的前驱物。无论采用恒温或是分段晶化,合成体系在150℃下的晶化时间应大于36h。通过对不同温度下晶化时间的控制有可能缩短合成β沸石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合成 结晶度 湿法合成 Β沸石 表面 四乙基氢氧化铵 晶化时间 相对结晶度 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尖晶石LiNiVO_4的湿法低温合成 被引量:2
4
作者 赖琼钰 卢集政 +1 位作者 梁兴龙 吉晓洋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90-192,共3页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a new kind of moist chemical method for preparing LiNiVO 4 which can be used to prepare lithium ion battery for the cathode active materials with a very high battery voltage(48 V vs. Li). Li 2... In this paper, we report a new kind of moist chemical method for preparing LiNiVO 4 which can be used to prepare lithium ion battery for the cathode active materials with a very high battery voltage(48 V vs. Li). Li 2CO 3, NiCO 3 and NH 4VO 3 were used as row materials, and H 2C 2O 4 saturated solution was used both as a precipitate agent and as a complex agent. The precursor gel composed of (NH 4) 2(VO) 2(C 2O 4) 4·6H 2O, NiC 2O 4·2H 2O and Li 2C 2O 4 can be obtained, and after sintering the dry gel we got the products. The results of XRD show that the product sintered at 400 ℃ for 2 h exists in a cubic crystal, single phase, inverse LiNiVO 4 and the average sizes (by Scherrer formula ) were 40—50 nm(400 ℃, 2 h ) and 65—70 nm(700 ℃, 2 h) , respectively, a=0.822 3(1) nm. The TG and DTA curves implied that the dry gel underwent water loss, decompositions of oxalates and complex oxalate, the solid state reactions finished at 377 ℃. The results of XPS proved that the valence in LiNiVO 4 would be Li+,V 5+ , Ni 2+ (in the main), respectively. From ICP analysis we also knew that the sample corresponded basically to stoichiometry LiNiVO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尖晶石 LiNiVO4 湿法合成 尖晶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淀粉(CMS)干法合成工艺研究
5
作者 秦长裕 《西部探矿工程》 CAS 1995年第6期56-58,67,共4页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对影响羧甲基淀粉干法合成各因素及其产品的泥浆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湿法工艺产品泥浆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MS干法合成生产设备简单、工艺参数易于控制、产品性能稳定,比湿法工艺生产成本降低7... 通过正交设计试验方法,对影响羧甲基淀粉干法合成各因素及其产品的泥浆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与湿法工艺产品泥浆性能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CMS干法合成生产设备简单、工艺参数易于控制、产品性能稳定,比湿法工艺生产成本降低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淀粉 合成 湿法合成 泥浆
全文增补中
基于单片机与PC机的湿法人造革生产过程自动监控系统的构建 被引量:11
6
作者 苟金华 《中国皮革》 CAS 2023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温湿度、二甲基甲酰胺(DMF)浓度和废水pH值等是湿法人造革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监测指标。人造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成分复杂、危害严重,如不加强监控和处理,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地面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本文介绍了湿法人造革生产工艺过... 温湿度、二甲基甲酰胺(DMF)浓度和废水pH值等是湿法人造革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监测指标。人造革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成分复杂、危害严重,如不加强监控和处理,会危害人体健康、造成地面水污染和空气污染。本文介绍了湿法人造革生产工艺过程,探究了人造革生产工艺的发展方向。基于单片机与PC机设计一种自动化湿法人造革生产监控系统,确定了系统总体结构、硬件选型与软件设计方案等。该系统主要硬件包括温湿度传感器、DMF浓度自动检测仪、pH值计、显示器等,采用的主控单元是AT89C52单片机,将采集的各种环境参数送入单片机进行处理计算,利用VB6.0软件编程对数据进行存储、显示,实现湿法人造革生产过程中多种环境参数的自动采集和实时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89C52单片机 PC机 湿PU合成 采集器 监控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温度和碱度对纳米羟基磷灰石形成的影响
7
作者 刘冬梅 李慕勤 马臣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84-286,共3页
采用湿法合成的方法,利用Ca(OH)2和H3PO4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pH大小,探讨形成HA相的纯度、粒子的尺寸和形貌.试验表明:初期产物的胶体溶液形貌为竹叶状,干燥后呈小颗粒的团聚状,烧结后HA呈六方晶体形貌.在pH=8,25℃/10h合成时,主要... 采用湿法合成的方法,利用Ca(OH)2和H3PO4反应,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和pH大小,探讨形成HA相的纯度、粒子的尺寸和形貌.试验表明:初期产物的胶体溶液形貌为竹叶状,干燥后呈小颗粒的团聚状,烧结后HA呈六方晶体形貌.在pH=8,25℃/10h合成时,主要形成β-Ca3(PO4)2,并有Ca8H2(PO4)6的残留和Ca9HPO4(PO4)5OH生成.随着温度提高,主要相为HA,当温度为60℃时,可生成纯HA.当pH=10时,生成HA相与反应温度关系不大,均为纯HA.纳米HA的晶粒大小随着温度升高,粒子长大加剧,分散效果下降.可以通过温度来控制纳米HA的大小,通过提高碱度来提高反应合成HA的纯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合成温度 CA3(PO4)2 CA(OH)2 石形 羟基 H3PO4 湿法合成 反应温度 胶体溶液 晶体形貌 温度关系 温度升高 晶粒大小 分散效果 反应合成 HA 小颗粒 高碱度 控制 纯度 粒子 团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光硫纳米点的合成、光学性质与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马金珠 张淼 +3 位作者 史玉娥 杨大清 李伟 王振光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627-1637,共11页
硫纳米点(Sulfur nanodots,简称S-dots)具有无毒、原料来源丰富、易于溶液加工等优点,是一种新兴发光纳米材料。与广泛研究的Ⅱ-Ⅵ族半导体量子点、钙钛矿量子点以及碳点相比,S-dots的合成、光学性质及其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详细总... 硫纳米点(Sulfur nanodots,简称S-dots)具有无毒、原料来源丰富、易于溶液加工等优点,是一种新兴发光纳米材料。与广泛研究的Ⅱ-Ⅵ族半导体量子点、钙钛矿量子点以及碳点相比,S-dots的合成、光学性质及其应用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详细总结S-dots研究的相关进展将极大地推动该材料的基础研究与应用发展。本文综述了S-dots的合成、光学性质表征及其在分析传感、生物成像以及光电器件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S-dots发展方向与前景进行了展望,希望能为该领域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纳米点 湿法合成 荧光 分析传感 光电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成革用环保型水基颜料浆的性能要求概述 被引量:3
9
作者 伍金平 石一磊 +1 位作者 杜长森 高鹏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15-18,共4页
介绍了湿法合成革用环保型水基颜料浆的组成、制备工艺、获得颜色覆盖的色域空间、尽可能大的系列颜料浆的颜料品种。在设计生产颜料浆的过程中,必须考虑颜料浆的重金属含量、有机挥发分(VOCs)含量、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含量(APEO)、表... 介绍了湿法合成革用环保型水基颜料浆的组成、制备工艺、获得颜色覆盖的色域空间、尽可能大的系列颜料浆的颜料品种。在设计生产颜料浆的过程中,必须考虑颜料浆的重金属含量、有机挥发分(VOCs)含量、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的含量(APEO)、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颜料是否含有或降解成多氯联苯。对用于合成革着色的颜料浆,提出了性能指标要求和测试混容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 湿法合成 水基颜料浆 性能指标 混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香丹磷酸氢钙的研究
10
作者 李茂红 赵菊梅 +3 位作者 姚宁 王玉锁 李国庆 屈树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6-18,共3页
研究了湿法合成对香丹和磷酸氢钙的影响,以及温度和香丹添加量对磷酸氢钙载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合成对香丹和磷酸钙氢钙均无明显影响,温度对香丹载入量影响较小,香丹载入量与合成体系中香丹添加量成正比。通过湿法合成制备载不同... 研究了湿法合成对香丹和磷酸氢钙的影响,以及温度和香丹添加量对磷酸氢钙载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湿法合成对香丹和磷酸钙氢钙均无明显影响,温度对香丹载入量影响较小,香丹载入量与合成体系中香丹添加量成正比。通过湿法合成制备载不同浓度香丹磷酸氢钙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氢钙 香丹 湿法合成 性质 载药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非对称反应构筑双节点有机金属网格
11
作者 朱俊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297-1298,共2页
非对称反应是指有机分子中的等价反应活性位点差异化地发生不同的反应。这类反应使得利用简单前驱体制备结构复杂的产物成为可能,因而在合成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湿法合成化学中,受限于反应环境的均一性和不可控... 非对称反应是指有机分子中的等价反应活性位点差异化地发生不同的反应。这类反应使得利用简单前驱体制备结构复杂的产物成为可能,因而在合成化学和材料科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传统的湿法合成化学中,受限于反应环境的均一性和不可控性,非对称反应很难实现。幸运的是,表面化学合成作为一种有效的自下而上的制备手段1–4,为实现非对称反应提供了新的思路。固体表面各向异性的晶格结构及多种多样的表面位点为分子提供了非均一的反应环境5,6;表面特有的二维限域效应和模板效应则进一步提高了反应的可控性7,8—这些都有利于非对称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化学 金属网格 不可控性 晶格结构 限域效应 表面各向异性 模板效应 湿法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