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Bi催化剂催化湿法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中的氨氮 被引量:15
1
作者 李鱼 张荣 +4 位作者 李海生 董德明 刘亮 刘光辉 刘鸿亮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0-435,共6页
采用催化湿法氧化 (CWAO)技术 ,以 Co/ Bi为催化剂 ,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 (NH3-N)进行降解处理 ,并利用 GC-MS检测了垃圾渗滤液中含氮有机物的相对含量 .结果表明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CWAO对NH3-N的降解能力逐渐增强 ,在 2 2 0 ,2 40 ,... 采用催化湿法氧化 (CWAO)技术 ,以 Co/ Bi为催化剂 ,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 (NH3-N)进行降解处理 ,并利用 GC-MS检测了垃圾渗滤液中含氮有机物的相对含量 .结果表明 ,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CWAO对NH3-N的降解能力逐渐增强 ,在 2 2 0 ,2 40 ,2 60和 2 80℃条件下 ,NH3-N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动力学反应 (r>0 .93 ,n=6) .在升温过程 (2 0~ 3 0 0℃ )中 ,NH3-N浓度变化经历了先升后降两个阶段 ,并在 2 2 0℃时达到最大值 .GC-MS检测结果表明 ,在第一阶段 ,垃圾渗滤液中几种含氮有机物因催化氧化而生成 NH3-N;第二阶段 ,NH3-N逐渐被氧化降解 ,达到了 CWAO技术同时降解有机物和 NH3-N的目的 .同时 ,选取垃圾渗滤液中一种含氮有机物 2 -巯基苯并噻唑进行含氮有机物氮降解机理的验证实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湿氧化 垃圾渗滤液 氨氮 Co/B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值对催化湿法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的影响 被引量:11
2
作者 李海生 刘亮 +5 位作者 李鱼 刘光辉 王健 王月 刘鸿亮 陈复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7-149,共3页
研究了不同初始pH值对催化湿法氧化降解垃圾渗滤液总有机碳(TOC)去除率的影响及其原因,分析了催化剂溶解与反应液pH值变化的对应关系,并利用Elovich方程描述了降解反应的动力学过程,建立了速率常数k值与初始pH值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PH值 催化湿氧化 降解 垃圾渗滤液 卫生填埋 废水处理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湿法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中Co/Bi催化剂的回收与再生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鱼 王健 +5 位作者 李海生 刘亮 王月 王晓丽 张荣 刘鸿亮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6-59,共4页
   利用硝酸盐熔融法制备Co/Bi催化剂,用于催化湿法氧化(CWAO)处理垃圾渗滤液。对一次利用后的 Co/Bi催化剂进行回收和再生,在反应温度260 ℃、催化剂用量 2 g、氧分压 0. 5 MPa条件下,催化剂的回收率可达到(97. 09±0. 74)%。利...    利用硝酸盐熔融法制备Co/Bi催化剂,用于催化湿法氧化(CWAO)处理垃圾渗滤液。对一次利用后的 Co/Bi催化剂进行回收和再生,在反应温度260 ℃、催化剂用量 2 g、氧分压 0. 5 MPa条件下,催化剂的回收率可达到(97. 09±0. 74)%。利用XRD、BET分析方法对新鲜制备、一次回收、一次再生、二次回收的催化剂进行表征,根据表征结果可知催化剂的活性为:新鲜制备>一次再生>二次回收>一次回收。利用上述催化剂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降解垃圾渗滤液,在 280 ℃、300 ℃条件下,催化剂的活性为新鲜制备≈一次再生>一次回收,而在220 ℃、240 ℃、260 ℃条件下,则是新鲜制备>一次再生≈一次回收,表明低温条件下,一次再生的催化剂和一次回收的催化剂出现失活现象,并分析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回收 催化湿氧化 再生 催化剂用量 降解 硝酸盐 制备 表征 熔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_2O_3/CNT催化湿法H_2O_2氧化苯酚 被引量:7
4
作者 赵松林 梁华定 琚晓敏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7-200,共4页
通过化学沉积法和热处理得到多壁碳纳米管(CNT)负载Fe2O3催化剂Fe2O3/CNT,Fe2O3的负载质量分数约为15.1%,XRD表征显示,负载的Fe2O3存在α-和γ-这2种晶型。考察了Fe2O3/CNT催化湿法H2O2氧化去除废水中苯酚催化性能,通过苯酚的去除率及... 通过化学沉积法和热处理得到多壁碳纳米管(CNT)负载Fe2O3催化剂Fe2O3/CNT,Fe2O3的负载质量分数约为15.1%,XRD表征显示,负载的Fe2O3存在α-和γ-这2种晶型。考察了Fe2O3/CNT催化湿法H2O2氧化去除废水中苯酚催化性能,通过苯酚的去除率及反应过程中催化剂活性组分的溶出总量,研究了催化剂制备过程中添加聚乙烯醇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苯酚和H2O2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350和1500mg/L、催化剂投加量为1.0g/L、温度80℃条件下,经过240min的反应,苯酚去除率达100%,COD去除率为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碳纳米管 氧化 催化湿氧化 氧化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剂对甘蔗渣碱木质素催化湿空气氧化降解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姚向荣 詹怀宇 周生飞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8-52,共5页
选取5种不同的催化剂对甘蔗渣碱木质素进行了催化湿空气氧化降解。结果表明,甘蔗渣碱木质素催化湿空气氧化降解的主要产物为对羟基苯甲醛、香草醛、丁香醛、丁香酸、香草酸和乙酰丁香酮;在实验条件下,反应时间对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较... 选取5种不同的催化剂对甘蔗渣碱木质素进行了催化湿空气氧化降解。结果表明,甘蔗渣碱木质素催化湿空气氧化降解的主要产物为对羟基苯甲醛、香草醛、丁香醛、丁香酸、香草酸和乙酰丁香酮;在实验条件下,反应时间对催化剂催化效果的影响较大,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大部分小分子酚醛类化合物的浓度逐渐升高;使用催化剂能较大幅度地提高小分子酚醛类化合物的浓度。以Co2O3为催化剂,丁香醛、乙酰丁香酮、香草醛的浓度分别为400.2 mg/L、351.4 mg/L、248.7 mg/L,与未添加催化剂相比较,香草醛浓度提高了82.6%;当以AQ为催化剂时,香草醛浓度为344.9 mg/L,与空白样相比其浓度提高了1.5倍以上。在甘蔗渣碱木质素的催化湿空气氧化法降解过程中,以Co2O3、CuSO4、MnO2、AQ、Fe2O3作催化剂降解甘蔗渣碱木质素所得的酚醛类化合物总浓度分别为1696 mg/L、1658 mg/L、1584 mg/L、1347 mg/L和1250 mg/L,实验选用的5种催化剂中,Co2O3催化效果最理想,CuSO4和MnO2次之,而AQ和Fe2O3仅对少量小分子酚醛类化合物的浓度贡献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渣 碱木质素 催化湿空气氧化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子碱木素催化湿空气氧化降解生成芳香醛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周生飞 詹怀宇 付时雨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1,共5页
对竹子碱木素进行了催化湿空气氧化降解。结果表明,竹子碱木素催化湿空气氧化的主要降解产物为3种芳香醛,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香草醛、对羟基苯甲醛和丁香醛。芳香醛浓度随降解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催化剂的使用对芳香醛浓度有显著的... 对竹子碱木素进行了催化湿空气氧化降解。结果表明,竹子碱木素催化湿空气氧化的主要降解产物为3种芳香醛,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香草醛、对羟基苯甲醛和丁香醛。芳香醛浓度随降解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催化剂的使用对芳香醛浓度有显著的影响,但不改变3种芳香醛的含量相对大小顺序;催化剂能较大地提高芳香醛的最高浓度,且能明显缩短芳香醛浓度达到极大值的时间;与无催化剂或蒽醌(AQ)作为催化剂相比,CuSO4/FeCl3作为催化剂时,能使芳香醛的浓度提高1倍以上,香草醛、对羟基苯甲醛、丁香醛的最高浓度分别为1.34、1.07、0.59 g/L,总芳香醛的最高浓度为2.87 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香醛 催化湿空气氧化 竹子 碱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蜜酒精废液治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9
7
作者 陈孟林 吴颖瑞 +1 位作者 倪小明 何星存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S1期170-173,共4页
评述了糖蜜酒精废液目前采用的主要治理方法,总结了催化湿式氧化、超临界水氧化与催化超临界水氧化等高效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催化湿式氧化、催化超临界水氧化是治理糖蜜酒精废液的潜在技术,而以竞争力强的产品为中心的资源化... 评述了糖蜜酒精废液目前采用的主要治理方法,总结了催化湿式氧化、超临界水氧化与催化超临界水氧化等高效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指出催化湿式氧化、催化超临界水氧化是治理糖蜜酒精废液的潜在技术,而以竞争力强的产品为中心的资源化组合治理方法是治理糖蜜酒精废液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蜜酒精废液 湿法催化氧化 催化超临界水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emoval of SO_2 from flue gas using Bayer red mud:Influence factors and mechanism 被引量:8
8
作者 TAO Lei WU Heng +3 位作者 WANG Jie LI Bin WANG Xue-qian NING P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2期467-478,共12页
The absorbent composing of Bayer red mud and water was prepared and applied to removing SO2 from flue gas.Effects of the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L/S),the absorption temperature,the inlet SO2 concentration,the O2 conc... The absorbent composing of Bayer red mud and water was prepared and applied to removing SO2 from flue gas.Effects of the ratio of liquid to solid(L/S),the absorption temperature,the inlet SO2 concentration,the O2 concentration,SO4^2-and other different components of Bayer red mud on desulfurization were conducted.The mechanism of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as also established.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L/S was the prominent factor,followed by the inlet SO2 concentration and the temperature was the least among them.The optimum condition was as follows:L/S,the temperature and the SO2 concentration were 20:1,25℃and 1000 mg/m^3,respectively,under the gas flow of 1.5 L/min.Th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 was not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when O2 concentration was above 7%.The accumulation of SO4^2-inhibited the desulfurization efficiency.The alkali absorption and metal ions liquid catalytic oxidation were involved in the process,which accounted for 98.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ayer red mud flue gas desulfurization wet catalytic oxidation iron cataly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版摘要
9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8-80,共3页
关键词 干电池 水生动物 磁性交联壳聚糖 吸附性能 管道分质供水管材 催化湿氧化 垃圾渗滤液 《环境污染与防治》 网络版 摘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