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矿物掺合料复掺对超高性能湿接缝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 1
-
-
作者
盖珂瑜
龙勇
陈露一
李信
刘开志
王宇
孙涛
-
机构
桥梁智能与绿色建造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铁桥研科技有限公司
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建筑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48-955,共8页
-
基金
湖北省科技厅创新发展项目(2021BLB155)
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2020-25-重点)。
-
文摘
采用石灰石粉和粉煤灰微珠作为调节超高性能湿接缝混凝土性能的矿物掺合料,通过设置石灰石粉和粉煤灰微珠的不同复掺比例,研究了两种矿物掺合料对超高性能湿接缝混凝土流变性能、力学性能、收缩性能和抗渗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水化热分析了超高性能湿接缝混凝土的水化特性。结果表明:当石灰石粉掺量高于30%(质量分数)时,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超高性能湿接缝混凝土的塑性黏度先增大后减小,复掺50%石灰石粉和50%(质量分数)粉煤灰微珠时,混凝土塑性黏度可降低38.0%;掺入石灰石粉可以促进水泥的早期水化,提高超高性能湿接缝混凝土的早期抗压强度,3 d抗压强度最大涨幅为11.6%;复掺石灰石粉和粉煤灰微珠可以降低超高性能湿接缝混凝土的自收缩;当复掺30%石灰石粉时,超高性能湿接缝混凝土的抗渗性能最优,28 d氯离子扩散系数为0.15×10^(-12)m^(2)/s。
-
关键词
超高性能湿接缝混凝土
石灰石粉
粉煤灰微珠
塑性黏度
水化热
抗压强度
收缩性能
抗渗性能
-
Keywords
ultra high performance wet-joint concrete
limestone powder
fly ash microbead
plastic viscosity
hydration heat
compressive strength
shrinkage property
impermeability property
-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现浇应力吸收层湿接缝混凝土性能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张明
刘新权
董健
李潜
-
机构
湖北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
出处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26,共4页
-
文摘
结合工程实践,采用密实骨架堆积法设计应力吸收层湿接缝混凝土配合比,从而达到了减少胶凝材料用量、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的目的。配制出了现浇应力吸收层湿接缝混凝土,并对其力学性能、抗裂性能、体积稳定性以及抗冲击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7 d强度到达56.3 MPa,28 d强度到达63.4 MPa,满足7 d张拉施工。混凝土28 d自由膨胀率为2.0×10-4,28 d之后,膨胀率趋于稳定。聚丙烯腈纤维和钢纤维会明显提高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属于防裂等级的一级,并具有优良的体积稳定性和抗冲击性能。
-
关键词
现浇
应力吸收层
纤维增强
湿接缝混凝土
-
Keywords
cast-in-situ
stress absorbing layer
fiber reinforcement
concrete in wet-joint
-
分类号
TU528.01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纤维增强微膨胀湿接缝混凝土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6
- 3
-
-
作者
杨晓明
王爱国
刘开伟
经验
孙道胜
-
机构
安徽建筑大学安徽省先进建筑材料重点实验室
安徽高速公路试验检测科研中心有限公司
-
出处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974-1978,共5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778003
51308004)
+1 种基金
高校优秀中青年骨干人才国内外访学研修项目(gxfx ZD2016134)
安徽省高等教育人才项目(皖教高[2014]11号文)
-
文摘
研究了钢纤维、新型镁质膨胀剂(MEA)及其复合对湿接缝混凝土性能的影响。采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混凝土中钢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结构,利用压汞法测定混凝土中砂浆的孔结构。结果表明:MEA的掺入有利于补偿混凝土的收缩。随着钢纤维掺量的增加,膨胀混凝土的膨胀率呈下降趋势。钢纤维与MEA复合能有效改善混凝土的体积变形。钢纤维与MEA复合协同效应改善了混凝土的微结构,提高了基体及钢纤维与基体之间的密实程度,增加了基体对钢纤维的握裹力,更有利于改善湿接缝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渗透性能。
-
关键词
湿接缝混凝土
纤维增强
微膨胀
微结构
-
Keywords
wet joint concrete
fiber reinforcement
micro-expansion
microstructure
-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
-
题名高性能湿接装配式长型浮置板静动力性能研究
被引量:7
- 4
-
-
作者
李奇
李兴
吴迪
段桂平
陈高峰
-
机构
同济大学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隔而固(青岛)振动控制有限公司
-
出处
《铁道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2-36,65,共6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501)
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科研计划项目(JS-KY20R027-2)。
-
文摘
研究目的:综合现浇长板和预制短板两种浮置板轨道的优点,提出一种通过高性能混凝土湿接缝将预制短板连接成长板的浮置板设计方案。通过对该方案和对比方案的车轨耦合动力计算及对其不利状态下的静动力分析,从多方面验证该方案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并为其设计及应用提供依据。研究结论:(1)长板正弯矩相比短板有所增大,湿接缝位置相对于其他预制部位弯矩无明显区别;(2)长板在整体动力性能上要优于短板,带剪力铰湿接长板在降低浮置板振动加速度方面有明显优势;(3)浮置板结构在地铁运行车速下动力放大作用较小,隔振器阻尼对板的振动加速度有较大影响;(4)基础沉降和隔振器失效不利状态对长型浮置板响应有明显不利影响,应通过合理配筋设计予以解决;(5)本文研究可为该新型浮置板轨道系统的进一步设计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
关键词
高性能混凝土湿接缝
装配式长型浮置板
列车-浮置板轨道耦合振动
静动力性能
列车安全性与舒适性
-
Keywords
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wet joints
assembled long floating slab
train-floating slab track coupling vibration
static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safety and comfort of train
-
分类号
U24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