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工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对肉鸡颗粒饲料质量、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鲁春灵 秦玉昌 +7 位作者 李俊 谷旭 张羽 董颖超 牛力斌 商方方 杨洁 李军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08-923,共1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加工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肉鸡颗粒饲料质量、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加工工艺为普通调质制粒(NCP)工艺和高温调质低温制粒(HCLP)工艺;湿态发酵... 本试验旨在研究加工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肉鸡颗粒饲料质量、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加工工艺为普通调质制粒(NCP)工艺和高温调质低温制粒(HCLP)工艺;湿态发酵豆粕的添加水平为0、5%和10%。试验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480只,按照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6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公母各占1/2)。试验期42 d,分为前期(1~21日龄)和后期(22~42日龄)2个阶段。结果表明:1)与NCP工艺相比,HCLP工艺显著提高肉鸡前期料和后期料的淀粉糊化度、颗粒耐久性(PDI)和颗粒硬度(P<0.05);随着饲粮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的提高,肉鸡后期料PDI显著提高(P<0.05);加工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对肉鸡前期料颗粒硬度以及后期料淀粉糊化度和PDI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2)与NCP工艺相比,HCLP工艺显著提高肉鸡1~21日龄平均日增重(P<0.05);肉鸡1~21日龄、22~42日龄和1~42日龄料重比随着饲粮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的提高而显著降低(P<0.05);加工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对肉鸡1~21日龄平均日采食量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3)与NCP工艺相比,HCLP工艺显著降低肉鸡胸肌红度值(P<0.05);加工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对腿肌亮度值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4)随着饲粮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的提高,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而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表明湿态发酵豆粕能提高肉鸡抗氧化能力,且加工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对肉鸡抗氧化能力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5)与NCP工艺相比,HCLP工艺显著提高肉鸡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V/C)值(P<0.05),显著降低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5),显著提高十二指肠V/C值(P<0.05)。随着饲粮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的提高,肉鸡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和V/C值显著提高(P<0.05),隐窝深度显著降低(P<0.05)。加工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对十二指肠和空肠隐窝深度和V/C值以及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有显著交互作用(P<0.05)。综上所述,在HCLP工艺下,饲粮添加5%~10%的湿态发酵豆粕可以提高肉鸡颗粒质量、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改善肠道组织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工艺 饲料颗粒质量 湿态发酵豆粕 肉鸡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态发酵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 被引量:22
2
作者 鲁春灵 李军国 +2 位作者 蒋万春 于纪宾 杨洁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162-4174,共13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比例湿态发酵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科宝肉仔鸡76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比例湿态发酵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肠道健康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科宝肉仔鸡76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6%、8%和10%湿态发酵豆粕(活菌数为4.34×10^(6)CFU/g)的试验饲粮,其中湿态发酵豆粕和玉米粉按3∶7比例预混合后再添加到配合饲料中。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1)随着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的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显著提高(P<0.05),肉鸡屠宰性能、免疫器官指数以及肉品质得到改善,但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肉鸡血清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的提高,肉鸡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血清丙二醛含量显著降低(P<0.05)。3)随着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的提高,肉鸡小肠绒毛高度和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值显著提高(P<0.05)。4)随着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的提高,肉鸡盲肠乳酸菌数量显著提高(P<0.05),盲肠沙门氏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湿态发酵豆粕可以显著提高肉鸡生长性能和抗氧化能力,改善小肠组织形态,提高盲肠乳酸菌数量,降低盲肠沙门氏菌数量,并且添加比例为10%时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态发酵豆粕 肉鸡 生长性能 抗氧化能力 肠道健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态发酵豆粕不同添加比例和预处理工艺对颗粒饲料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鲁春灵 李军国 +3 位作者 杨洁 于纪宾 梁东亮 蒋万春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9-25,共7页
试验采用4×4双因素设计研究湿态发酵豆粕不同添加比例和预处理工艺及其交互作用对颗粒饲料质量的影响。试验选择典型肉鸡饲料配方,湿态发酵豆粕的添加比例为:4%、6%、8%和10%;预处理工艺分别为:A:直接添加;B:与玉米粉按3:7比例混... 试验采用4×4双因素设计研究湿态发酵豆粕不同添加比例和预处理工艺及其交互作用对颗粒饲料质量的影响。试验选择典型肉鸡饲料配方,湿态发酵豆粕的添加比例为:4%、6%、8%和10%;预处理工艺分别为:A:直接添加;B:与玉米粉按3:7比例混合后添加;C:与玉米粉按3:7比例混合、粉碎后添加;D:与玉米粉按3:7比例混合、冷制粒、再粉碎后添加。结果表明:①随着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的提高,制粒性能降低;随着预处理工艺变化(A~D),制粒性能提高。②随着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的提高,混合粉料调质前、调质后、颗粒料水分极显著提高(P<0.01);随着预处理工艺变化(A~D),混合粉料调质前水分、颗粒料水分极显著降低(P<0.01),对混合粉料调质后水分影响不显著(P>0.05);预处理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双因素交互作用对混合粉料调质前、调质后水分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颗粒料水分无显著影响(P>0.05)。③随着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的提高,颗粒饲料硬度极显著降低(P<0.01),颗粒饲料耐久性极显著升高(P<0.01),成型率先升高再降低,添加量为8%时成型率最高(P<0.01);随着预处理工艺变化,颗粒饲料硬度、成型率极显著升高(P<0.01),对耐久性无显著影响(P>0.05);双因素交互作用对成型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硬度、颗粒饲料耐久性无显著影响(P>0.05)。④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的提高,霉菌总数有升高的趋势,湿态发酵豆粕添加4%、6%、8%、10%时,四种预处理工艺加工的颗粒饲料均能安全储存的时间分别为84、70、42、42 d。结论:通过改变预处理工艺,改善了制粒性能,提高了颗粒饲料质量,其中,D>C>B>A;提高了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湿态发酵豆粕与玉米粉按3􀏑7比例预混合、冷制粒、再粉碎预处理工艺下,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比例可以提高到10%,同时延长了颗粒饲料的储存时间,储存时间长短关系为D>B>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态发酵豆粕 预处理工艺 制粒性能 颗粒质量 储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态发酵豆粕在快大型黄羽肉鸡上代谢能和氨基酸回肠消化率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赛 刘祝英 +4 位作者 王小龙 梁恩铨 范秋丽 茅沈丽 蒋守群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904-2915,共12页
本研究旨在评价湿态发酵豆粕在快大型黄羽肉鸡上代谢能和氨基酸回肠消化率。试验1:评估湿态发酵豆粕表观代谢能(AME)和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 n)。选取48只30日龄快大型黄羽肉公鸡,随机分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2组分别饲喂基... 本研究旨在评价湿态发酵豆粕在快大型黄羽肉鸡上代谢能和氨基酸回肠消化率。试验1:评估湿态发酵豆粕表观代谢能(AME)和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 n)。选取48只30日龄快大型黄羽肉公鸡,随机分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2组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和试验饲粮。预试期3 d,全收粪期4 d。试验2:评估湿态发酵豆粕的氨基酸回肠消化率。选取72只30日龄快大型黄羽肉公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2组分别饲喂无氮饲粮和试验饲粮。试验期3 d。试验1结果表明:饲喂基础下,湿态发酵豆粕的AME和AME n均显著低于普通豆粕(P<0.05);干物质基础下,湿态发酵豆粕的AME和AME n均显著高于普通豆粕(P<0.05)。试验2结果表明,必需氨基酸表观回肠消化率(AID)前4位分别为蛋氨酸(82.55%)、精氨酸(81.66%)、酪氨酸(80.64%)、色氨酸(80.50%),必需氨基酸标准回肠消化率(SID)前4位分别为色氨酸(97.89%)、蛋氨酸(91.26%)、精氨酸(88.20%)、异亮氨酸(87.52%)。非必需氨基酸AID前3位分别为谷氨酸(80.75%)、天冬氨酸(74.17%)、脯氨酸(72.95%),非必需氨基酸SID前3位由高到低分别为脯氨酸(86.56%)、谷氨酸(84.79%)、丝氨酸(83.17%)。由于湿态发酵豆粕水分含量较高,饲喂基础下,氨基酸含量均明显低于普通豆粕。干物质基础下,湿态发酵豆粕氨基酸含量(除色氨酸外)均略低于普通豆粕。必需氨基酸中,湿态发酵豆粕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SID高于普通豆粕。由此可见,湿态发酵豆粕干物质基础的AME和AME n分别为14.38和13.20 MJ/kg,分别比普通豆粕高25.3%和27.3%,表明豆粕发酵后能提升代谢能。豆粕发酵后,蛋氨酸、苏氨酸和色氨酸SID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态发酵豆粕 表观代谢能 氮校正表观代谢能 氨基酸回肠消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