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用染色机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5
1
作者 孙道华 胡月琳 +1 位作者 王海涛 李清彪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4-148,共5页
印染废水因水量大、色度高、碱性强、有机污染物含量高且成分复杂、含少量有毒物质等特点,一直是国内外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以实验室研究成果为基础,尝试采用商用染色机CAS-85-4气垫式筒子纱染色机作为反应器,以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处... 印染废水因水量大、色度高、碱性强、有机污染物含量高且成分复杂、含少量有毒物质等特点,一直是国内外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以实验室研究成果为基础,尝试采用商用染色机CAS-85-4气垫式筒子纱染色机作为反应器,以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处理高浓度染液,寻求适用于此类大型反应器的反应条件,实现一机二用,直接在线处理染色废液.结果表明,较优的处理条件为:pH值为3左右;温度130℃;反应时间为180min.在此条件下,对于质量浓度为0.5g/L的活性艳蓝染液,色度去除率高于99.7%,化学需氧量(CODCr)去除率为89.46%,均满足GB 8978—88一级标准.与分散染料相比,活性染料更容易被氧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 染色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处理酸性橙Ⅱ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岳能 赵彬侠 +5 位作者 李志亮 骆海东 任海月 贺贝贝 叶维 刘林学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9,31,共6页
采用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CWPO)处理酸性橙Ⅱ染料废水,研究催化氧化过程中酸性橙Ⅱ的反应动力学。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反应温度、初始pH值、H2O2浓度、催化剂量对酸性橙Ⅱ降解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初始pH=3,H2O... 采用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CWPO)处理酸性橙Ⅱ染料废水,研究催化氧化过程中酸性橙Ⅱ的反应动力学。通过正交试验考察反应温度、初始pH值、H2O2浓度、催化剂量对酸性橙Ⅱ降解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60℃,初始pH=3,H2O2浓度24 mmol/L及催化剂0.050 g,酸性橙Ⅱ脱色率接近100%,COD去除率为77.66%。各反应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顺序为:反应温度>初始pH>H2O2浓度>催化剂量。过氧化氢催化氧化酸性橙Ⅱ过程符合Fermi方程动力学模型,通过Marquardt-Levenberg算法回归计算得到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 酸性橙Ⅱ 动力学 Fermi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u/AC非均相催化剂制备及CWPO法深度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5
3
作者 李遥 费会 +4 位作者 骆沁沁 张敏 戴鸿军 殷璐 史惠祥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76-680,共5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Fe-Cu/活性炭非均相催化剂,利用EDS、XPS、BET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Fe和Cu主要以Fe2O3和CuO形式分布在活性炭的微孔内.Fe-Cu/活性炭非均相催化剂用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CWPO)对印染废水进... 采用浸渍法制备Fe-Cu/活性炭非均相催化剂,利用EDS、XPS、BET等测试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表面Fe和Cu主要以Fe2O3和CuO形式分布在活性炭的微孔内.Fe-Cu/活性炭非均相催化剂用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CWPO)对印染废水进行深度处理时,CWPO工艺处理出水CODCr去除效率比普通AC/H2O2工艺高,去除率可从普通工艺的17.03%提高到34.84%,出水水质基本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8978-2002)一级B标准.得到的最佳处理工艺条件为:双氧水质量分数0.075%,水力停留时间(HRT)2h,反应塔每周冲洗1次,每次冲洗3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相催化剂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 印染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Ce-O/γ-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及CWPO法处理酸性大红-3R废水 被引量:3
4
作者 陆磊 冯贵颖 +2 位作者 郭文姬 王燕洁 呼世斌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73-178,共6页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分层浸渍法制备Cu-Ce-O/γ-Al2O3催化剂,将其用于常温常压条件下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Catalytic Wet Hydrogen Peroxide Oxidation,CWPO)降解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并探讨催化剂制备过程... 以γ-Al2O3为载体,采用分层浸渍法制备Cu-Ce-O/γ-Al2O3催化剂,将其用于常温常压条件下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Catalytic Wet Hydrogen Peroxide Oxidation,CWPO)降解质量浓度为1 000 mg/L的酸性大红-3R染料废水,并探讨催化剂制备过程中Ce(NO3)3溶液浓度、Cu(NO3)2溶液浓度、吸附次数、焙烧温度和时间、升温速率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Ce-O/γ-Al2O3催化剂最佳制备工艺为0.2mol/L Ce(NO3)3溶液浸渍吸附2次、450℃下焙烧4 h预处理、1.0 mol/L Cu(NO3)2溶液浸渍吸附1次、550℃下焙烧3 h、升温速率为8℃/min;处理工艺为常压、反应温度30℃、进水pH3.0、双氧水投加量0.18mol/L、催化剂用量0.18 mol/L、反应3 h,可使酸性大红-3R的降解率达到98.16%,铜流失量控制在2.76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 酸性大-红3R 铜流失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间硝基苯磺酸钠CWPO降解条件优化
5
作者 胡艳 郑爽 +1 位作者 董国华 李鱼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9-52,共4页
为了对电镀废水中的间硝基苯磺酸钠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降解条件进行模拟及优化,建立了间硝基苯磺酸钠CWPO降解过程BP神经网络模型。经验证,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 81%,相关系数r和Nash-Suttcliffe模拟效率系数NS... 为了对电镀废水中的间硝基苯磺酸钠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降解条件进行模拟及优化,建立了间硝基苯磺酸钠CWPO降解过程BP神经网络模型。经验证,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0 81%,相关系数r和Nash-Suttcliffe模拟效率系数NSC分别为0.992 5和0.983 9。相对灵敏度分析表明,影响间硝基苯磺酸钠去除率(以TOC表示)的顺序从大到小为:反应温度、间硝基苯磺酸钠质量浓度、pH值、H_2O_2用量、反应时间、初始氧分压、催化剂用量。结合遗传算法以TOC去除率最高作为优化目标,分别对降解条件进行优化。经对比,带成本约束的优化降解结果(99.36%)比试验中的TOC去除率平均值(85.51%)提高了 10%以上,同时,优化后的降解成本(2.03元)相比无成本约束条件下的降解成本(2.38元)降低了近15%(0.35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间硝基苯磺酸钠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 BP神经网络 数学模拟与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n-Zn复合物的制备及其处理含酚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胡婉玉 肖正辉 崔芹芹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976-980,共5页
文章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Cu-Mn-Zn复合金属氧化物,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合成的Cu-Mn-Zn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采用湿式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法(CWPO)催化氧化模拟苯酚废水。进行了单因素条件... 文章通过共沉淀法制备了Cu-Mn-Zn复合金属氧化物,并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其进行了表征。以合成的Cu-Mn-Zn复合金属氧化物作为催化剂,采用湿式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法(CWPO)催化氧化模拟苯酚废水。进行了单因素条件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当模拟苯酚废水初始质量浓度为1 000mg/L时,较适宜的催化氧化工艺条件为:催化剂投加量为0.5g/L、20%H2O2投加量为35mL/L、反应时间为2h、反应温度为50℃。此条件下的4次重复实验结果显示,废水中挥发酚的平均去除率高达98.48%,CODCr的平均去除率高达93.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金属氧化 催化剂 共沉淀 湿式催化过氧化氢氧化 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deep desulfurization methods in alumina production process 被引量:5
7
作者 刘战伟 李旺兴 +2 位作者 马文会 尹中林 武国宝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3745-3750,共6页
Several methods of deep desulfurization in alumina production process were studied, and the costs of these methods were compared. It is found that most of the S2- in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can be removed by adding ... Several methods of deep desulfurization in alumina production process were studied, and the costs of these methods were compared. It is found that most of the S2- in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can be removed by adding sodium nitrate or hydrogen peroxide in digestion process, and in this way the effect of S2- on alumina product quality is eliminated. However, the removal efficiency of 2?32OS in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is very low by this method. Both S2- and 2?32OS in sodium aluminate solution can be removed completely by wet oxidation method in digestion process. The cost of desulfurization by wet oxidation is lower than by adding sodium nitrate or hydrogen peroxide. The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reveal that wet oxidation is an economical and feasible method for the removal of sulfur in alumina production process to improve alumina quality, and provide valuable guidelines for alumina production by high-sulfur bauxi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ulfur bauxite alumina production DESULFURIZATION wet oxi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