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1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式过氧化氢催化氧化降解喹啉及其机理 被引量:11
1
作者 邹寒 王树涛 +2 位作者 尤宏 王志申 王未青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400-4405,共6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铜铁氧化物催化剂,并以喹啉为目标污染物,建立了湿式过氧化氢催化氧化(CWPO)体系。研究了反应温度、初始pH、H2O2和催化剂投加量对喹啉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CWPO体系中iOH的作用及喹啉的降解路径。结果表明,C...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负载型铜铁氧化物催化剂,并以喹啉为目标污染物,建立了湿式过氧化氢催化氧化(CWPO)体系。研究了反应温度、初始pH、H2O2和催化剂投加量对喹啉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分析了CWPO体系中iOH的作用及喹啉的降解路径。结果表明,CWPO对喹啉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反应30 min喹啉的去除率可达到100%,反应60 min矿化率可达到88.34%。确定了最佳反应温度为80℃,初始pH为7,H2O2和催化剂投加量分别为29.15mmol·L-1和4 g·L-1。iOH氧化在CWPO降解喹啉体系中起主导作用,其平均产生速率为1.69×10-6mmol·L-1·min-1。推测了CWPO降解喹啉的4种可能路径,在中性和酸性条件下,分别生成以吡啶环或苯环为主的中间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过氧化氢催化氧化 喹啉 催化 自由基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掺杂碳纳米管包覆金属钴催化剂的制备及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性能研究
2
作者 刘强 邓橙 +4 位作者 李海云 商怡然 胡恩源 朱孟府 耿宏章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165-170,共6页
采用固相热解法制备出包覆金属钴(Co)的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催化剂(NCNT@Co),对其形态和结构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及溶液pH值等因素对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C... 采用固相热解法制备出包覆金属钴(Co)的氮掺杂碳纳米管(NCNT)催化剂(NCNT@Co),对其形态和结构进行表征,并以亚甲基蓝(Methy-lene blue,MB)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催化剂用量及溶液pH值等因素对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金属Co成功嵌入碳纳米管结构,形成碳纳米管包覆Co的壳-核结构;当NCNT@Co催化剂加入量为20 mg、反应15 min时,其展现出优异的催化过氧化氢氧化活性,MB的降解率高达91.31%;NCNT@Co催化剂在pH为3~9范围内均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此外,NCNT@Co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使用稳定性,五次循环实验后,对MB的降解率仍保持在初始值的80.89%。本研究可为高性能催化过氧化氢氧化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过氧化氢氧化 碳纳米管 壳-核结构 氮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菌菇等物质催化分解过氧化氢的实验探究
3
作者 刘婉倩 张超逸 +1 位作者 陈洪 赵云辉 《化学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3-76,共4页
探究木耳、平菇、金针菇、香菇、红砖、土豆、酵母粉七种物质在使用医用过氧化氢制氧过程中的催化效果,研究发现酵母粉与平菇两者的催化效果最佳。基于这两种催化剂的作用特点分别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且装置所用材料常规易得、组装简... 探究木耳、平菇、金针菇、香菇、红砖、土豆、酵母粉七种物质在使用医用过氧化氢制氧过程中的催化效果,研究发现酵母粉与平菇两者的催化效果最佳。基于这两种催化剂的作用特点分别设计了相应的实验装置,且装置所用材料常规易得、组装简单、可行性强,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制氧 催化剂筛选 实验装置设计 实验探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碳材料在光催化制备过氧化氢方面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张慧如 孙斌 +1 位作者 张晓昕 赵俊琦 《应用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67-472,共6页
综述了基于氮化碳材料光催化生产过氧化氢的研究进展,主要聚焦于对催化剂进行设计与改性,旨在通过增加反应活性位点、扩大光吸收范围、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等手段,提高氮化碳光催化生产过氧化氢的效率。最后展望了氮化碳光催化生产过... 综述了基于氮化碳材料光催化生产过氧化氢的研究进展,主要聚焦于对催化剂进行设计与改性,旨在通过增加反应活性位点、扩大光吸收范围、促进光生载流子的分离等手段,提高氮化碳光催化生产过氧化氢的效率。最后展望了氮化碳光催化生产过氧化氢技术的未来研究和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催化 氮化碳 催化剂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催化两电子水氧化制备过氧化氢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林柳 孙泽民 +7 位作者 陈华添 赵莲 孙明月 杨逸涛 廖振升 吴鑫宇 李欣欣 唐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5,共15页
过氧化氢(H_(2)O_(2))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化学氧化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医疗消毒、化学合成等工业领域。电催化两电子水氧化反应(2e^(-)WOR)是一种可以在温和条件下直接从水中生产H_(2)O_(2)的方法。然而,受限于反应机理认识和催化材料... 过氧化氢(H_(2)O_(2))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化学氧化剂,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医疗消毒、化学合成等工业领域。电催化两电子水氧化反应(2e^(-)WOR)是一种可以在温和条件下直接从水中生产H_(2)O_(2)的方法。然而,受限于反应机理认识和催化材料设计的不足,2e^(-)WOR的催化选择性和活性仍然较低。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通过2e^(-)WOR反应路径电合成H_(2)O_(2)的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2e^(-)WOR的催化机理和研究方法,强调了理论计算加速高选择性、高活性和高稳定性催化剂研究的作用,并讨论了电合成H_(2)O_(2)的不同定量方法和原位表征手段;然后详细总结了高性能2e^(-)WOR电催化剂的调控策略,包括缺陷、掺杂、晶面和界面工程,同时指出了反应器创新设计的重要性;最后展望了电合成H_(2)O_(2)的研究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反应 过氧化氢 催化剂设计 电化学机理 理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叔丁基过氧化氢催化分解制备丙酮及催化剂失活原因
6
作者 李宁 袁孟真 +4 位作者 徐家乐 李修仪 王国玮 祝晓琳 李春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95-1803,共9页
以催化异丁烷和氧气为原料生成的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分解来制备丙酮。对制备丙酮的最优反应条件、催化体系、催化剂稳定性、循环利用性以及催化剂失活的原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酸性对反应的活性有明显的影响,β分子筛具有... 以催化异丁烷和氧气为原料生成的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分解来制备丙酮。对制备丙酮的最优反应条件、催化体系、催化剂稳定性、循环利用性以及催化剂失活的原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催化剂的酸性对反应的活性有明显的影响,β分子筛具有最优的催化性能(TBHP转化率为100%),且主要产物丙酮的选择性为49%;在28 h的反应周期内,丙酮的选择性明显下降(降低21%),说明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差,但多次(5次)再生活性仍可恢复。通过不同产物预处理催化剂,确定了丙酮的进一步反应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使用无水乙醇稀释TBHP后反应28 h的稳定性明显提高,并且催化剂的反应性能及重复利用性并未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叔丁基过氧化氢 催化分解 β分子筛催化 丙酮制备 稳定性 丙酮聚合 重复利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Cu-C@MS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过氧化氢异丙苯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云峰 刘东方 +3 位作者 陈茜 龙宇涵 王常艳 吴蔚然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7-61,共5页
过氧化氢异丙苯(CHP)作为一种典型的有机过氧化物,其废水会抑制生化系统活性,在实际处理中存在技术困难。本研究通过水热-浸渍法在球形分子筛表面负载Fe/HKUST-1,将其作为前驱体在350℃下碳化制备Fe/HKUST-1衍生碳@分子筛催化剂(FeCu-C@... 过氧化氢异丙苯(CHP)作为一种典型的有机过氧化物,其废水会抑制生化系统活性,在实际处理中存在技术困难。本研究通过水热-浸渍法在球形分子筛表面负载Fe/HKUST-1,将其作为前驱体在350℃下碳化制备Fe/HKUST-1衍生碳@分子筛催化剂(FeCu-C@MS)。利用SEM、EDS、XRD等技术对催化剂进行表征,考察臭氧浓度、催化剂投加量、pH、初始CHP浓度等对FeCu-C@MS/O_(3)体系降解CHP的影响。结果表明:FeCu-C@MS/O_(3)体系在臭氧浓度为20 mg/L、催化剂投加量为50 g/L、pH为7、CHP初始浓度为12 mg/L的条件下,经过120 min反应CHP去除率可以达到65.47%,比O_(3)体系提高35.80%;经过5次循环使用后,CHP去除率仍可达到55.19%,表明FeCu-C@MS可以高效催化臭氧氧化降解过氧化氢异丙苯,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可重复利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催化 臭氧催化氧化 过氧化氢异丙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碱催化过氧化氢体系降解四环素的作用规律与机制解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寇梦瑶 郑芳菲 +2 位作者 胥雯 郭娜 廖兵 《化工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62-2374,共13页
在碱催化过氧化氢降解污染物时,不同的碱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降解污染物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选取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作为不同的碱催化剂,以四环素作为目标污染物,探究碱催化过氧化氢体系降解四环素的作用规律与机制... 在碱催化过氧化氢降解污染物时,不同的碱催化剂催化过氧化氢降解污染物的作用机制有所不同。选取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磷酸氢二钠作为不同的碱催化剂,以四环素作为目标污染物,探究碱催化过氧化氢体系降解四环素的作用规律与机制,考察了pH、四环素浓度、H_(2)O_(2)浓度、缓冲物质投加量、缓冲物质种类、预反应时间对四环素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H对四环素降解效果影响最为显著,在pH为10.00~10.50时效果最佳,其余影响因素在本研究梯度范围内未产生显著影响。同时发现不同碱催化过氧化氢体系的pH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不同,在其他体系中随反应进行pH不断降低,而在NaHCO_(3)-H_(2)O_(2)体系降解四环素过程中pH不断升高,经过碳转换机制分析推测该现象是由HCO4-产生过程造成的。四环素的降解分为脱色与矿化两个过程,自由基淬灭实验证明其对四环素脱色过程贡献度不高。CO_(2)通入实验证实HCO4-不氧化四环素,四环素脱色的主要作用物质是HO_(2)-。对NaOH-H_(2)O_(2)体系与NaHCO_(3)-H_(2)O_(2)体系的TOC检测结果对比发现,NaOH-H_(2)O_(2)体系的矿化度高于NaHCO_(3)-H_(2)O_(2)体系。EPR电子顺磁共振实验发现,NaOH-H_(2)O_(2)体系中HO^(·)与O_(2)^(·-)信号高于NaHCO_(3)-H_(2)O_(2)体系,矿化过程中自由基是主要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环素 碳酸氢盐 过氧化氢 催化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导体材料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歌兰 李培贺 +3 位作者 李青光 陈辰 杜超 刘景海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93,共5页
过氧化氢(H_(2)O_(2))作为一种高效且绿色的氧化剂,在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常用蒽醌法合成H_(2)O_(2),但该方法需要高温高压和贵金属催化剂,存在能耗较高和副产物较多的不足。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技术,具... 过氧化氢(H_(2)O_(2))作为一种高效且绿色的氧化剂,在有机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工业上常用蒽醌法合成H_(2)O_(2),但该方法需要高温高压和贵金属催化剂,存在能耗较高和副产物较多的不足。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环境友好的绿色技术,具有催化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等优点,将其用于H_(2)O_(2)的合成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基于光催化产H_(2)O_(2)的反应机理,系统阐述了半导体光催化材料在光催化合成H_(2)O_(2)领域的最新进展,为设计高效光催化合成H_(2)O_(2)的催化剂提供新思路,并对光催化材料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 过氧化氢 半导体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复合石墨相氮化碳增强光催化合成过氧化氢的研究
10
作者 单天赏 李家澍 +3 位作者 吴圣烨 吴慧 黄六莲 肖禾 《林产化学与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3,共9页
以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为双前驱体,通过水热、热缩合两步法合成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CN),与羧甲基纤维素(CMC)通过多重氢键作用进行自组装结合,构建新型CN/CMC复合光催化材料。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 以三聚氰胺和三聚氰酸为双前驱体,通过水热、热缩合两步法合成石墨相氮化碳(g-C_(3)N_(4),CN),与羧甲基纤维素(CMC)通过多重氢键作用进行自组装结合,构建新型CN/CMC复合光催化材料。分别采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UV-Vis DRS)和电子顺磁共振(EPR)等方法对CN/CMC复合光催化材料的微观形貌、晶体结构、化学组成、光电性质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CN中引入CMC后,CMC比较均匀地复合于CN表面,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增加了其中C、N元素的电子密度,而未对CN的晶体及能带结构造成影响,但有助于氮化碳光生电子的快速迁移,在氙灯模拟太阳光(可见光)的照射下CN/CMC的光电流可达0.08μA/cm^(2),相比CN提升了约33%。对不同CMC用量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的探讨中,当CMC用量为10%(以CN的质量计)时,可见光下,未添加任何牺牲剂时,CN/CMC的光催化合成H_(2)O_(2)的产量高达42μmol/(L·h),约是单纯CN的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氮化碳 催化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污泥炭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降解间甲酚模拟废水 被引量:10
11
作者 赵颖 王亚旻 +2 位作者 卫皇曌 于杨 孙承林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516-525,共10页
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制备硝酸改性活性炭,用于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处理间甲酚模拟废水,以实现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使用物理吸附、程序升温脱附(TPD)、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表征方法对污泥炭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测定.而... 以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为原料制备硝酸改性活性炭,用于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处理间甲酚模拟废水,以实现剩余污泥的资源化利用.使用物理吸附、程序升温脱附(TPD)、X射线荧光光谱(XRF)等表征方法对污泥炭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测定.而后采用响应面法(RSM)优化污泥炭CWPO降解间甲酚的反应条件,选取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初始pH值、过氧化氢(H_2O_2)投加量及催化剂投加量为影响因子,总有机碳(TOC)去除率为响应值,应用中心组合设计(CCD)建立响应值与各影响因子之间关系的二次多项式数学模型,采用后退回归法进行模型精简,并通过方差分析对模型进行可信程度检验.优化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20 min,初始pH=3.00,H_2O_2投加量为2.03 g·L^(-1),催化剂投加量为0.78 g·L^(-1)的条件下,可达到最佳效果,此时预测模型的TOC去除率为44.6%,间甲酚转化率为100%.通过模型验证实验得到的TOC去除率为46.6%,仅与理论值相差2.0%,在95%的置信区间内,说明该模型具有可靠性.最后采用GC-MS对污泥炭CWPO降解间甲酚中间产物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 间甲酚 响应面法 污泥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降解间硝基苯磺酸钠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6
12
作者 郑爽 董国华 +2 位作者 王健 刘建林 李鱼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60-564,共5页
采用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CWPO)对间硝基苯磺酸钠溶液进行降解,比较了不同的催化剂(Co/Bi,Mn/Ce,Cu/Mn/Ce,Cu(NO3)2,活性炭)和氧化剂(过氧化氢和氧气)对间硝基苯磺酸钠的降解效率,并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初始氧分压、间硝基苯磺酸钠浓... 采用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法(CWPO)对间硝基苯磺酸钠溶液进行降解,比较了不同的催化剂(Co/Bi,Mn/Ce,Cu/Mn/Ce,Cu(NO3)2,活性炭)和氧化剂(过氧化氢和氧气)对间硝基苯磺酸钠的降解效率,并研究了催化剂用量、初始氧分压、间硝基苯磺酸钠浓度、过氧化氢用量、反应温度对去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Cu(NO3)2为催化剂的CWPO法对间硝基苯磺酸钠具有较理想的降解效果,反应温度、过氧化氢用量和间硝基苯磺酸钠的浓度对降解反应具有显著的影响,氧气和催化剂的加入能提高反应效率,此外,升温过程也对CWPO降解间硝基苯磺酸钠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 退镀废水 间硝基苯磺酸钠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Mn/AC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间甲酚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森 于杨 +5 位作者 卫皇曌 王亚旻 李旭宁 杨旭 孙承林 安路阳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78-684,共7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种新型Fe-Mn/AC催化剂,应用于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间甲酚废水.通过SEM和XRF表征了其表面形态结构和元素组成,通过穆斯堡尔谱分析了催化剂中铁离子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新型Fe-Mn/AC催化剂中的铁以二价...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种新型Fe-Mn/AC催化剂,应用于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间甲酚废水.通过SEM和XRF表征了其表面形态结构和元素组成,通过穆斯堡尔谱分析了催化剂中铁离子的存在形态,结果表明,新型Fe-Mn/AC催化剂中的铁以二价铁、三价铁以及四氧化三铁的形式存在.通过正交实验考察了CWPO降解间甲酚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间甲酚转化率影响的大小顺序依次为:底物初始p H值>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投加量.通过正交实验得到CWPO降解间甲酚的最佳反应条件.当间甲酚浓度为100 mg·L-1、反应温度为40℃、反应时间为40 min、催化剂投加量为0.6 g·L-1及底物初始p H值为3时,间甲酚转化率为99.8%,TOC去除率为28.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没有检测到中间产物,气相色谱检测到CWPO降解间甲酚中间产物主要为乙酸和丙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相催化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 活性炭 间甲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辐照-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技术处理酸性大红GR染料废水 被引量:5
14
作者 涂盛辉 朱细平 +2 位作者 梁海营 钟观华 吴林华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1-114,共4页
采用自制的负载型CuO-ZnO-CeO2/γ-Al2O3催化剂,常温常压下通过紫外辐照-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酸性大红GR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催化剂加入量、H2O2加入量、废水pH、反应时间、初始酸性大红GR质量浓度等对废水脱色率的影响。实验得到最... 采用自制的负载型CuO-ZnO-CeO2/γ-Al2O3催化剂,常温常压下通过紫外辐照-催化湿式氧化技术处理酸性大红GR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催化剂加入量、H2O2加入量、废水pH、反应时间、初始酸性大红GR质量浓度等对废水脱色率的影响。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酸性大红GR质量浓度200 mg/L,催化剂加入量10.0 g/L,H2O2加入量2.0 mL/L,废水pH 4,反应时间2 h。最佳工艺条件下废水脱色率达99.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大红GR 紫外辐照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 催化 脱色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钯纳米催化剂上过氧化氢直接合成理论研究
15
作者 张智淇 李攀 杨永鹏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7-75,共9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二氧化钛载体和氧化程度对钯纳米催化剂在过氧化氢直接合成中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极小跳跃全局搜索方法得到了不同氧化程度的Pd_(n)/TiO_(2)和(PdO_(0.5))_(n)/TiO_(2)(n=4、12和19)的全局最稳定结构。计算了氧...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研究了二氧化钛载体和氧化程度对钯纳米催化剂在过氧化氢直接合成中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极小跳跃全局搜索方法得到了不同氧化程度的Pd_(n)/TiO_(2)和(PdO_(0.5))_(n)/TiO_(2)(n=4、12和19)的全局最稳定结构。计算了氧化程度对H、O、H_(2)、O_(2)、OH、OOH和H_(2)O_(2)在Pd/TiO_(2)催化剂上吸附性质的影响。结果显示,负载型Pd_(12)和Pd_(19)团簇氧化后对H_(2)、H、O和OH的吸附能有所降低。研究了Pd_(n)/TiO_(2)和(PdO_(0.5))_(n)/TiO_(2)上过氧化氢直接合成的反应机理,发现在Pd_(4)/TiO_(2)和Pd_(19)O_(10)/TiO_(2)上,直接合成过氧化氢的决速步骤是O_(2)的第一次加氢,而在Pd_(4)O_(2)/TiO_(2)、Pd_(12)/TiO_(2)和Pd_(12)O_(6)/TiO_(2)上,决速步骤是OOH的加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钯纳米催化 氧化 过氧化氢直接合成 反应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温常压下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刘琰 孙德智 李磊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3-86,共4页
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了几种负载型催化剂,以偶氮染料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这几种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工艺中的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Feγ/-A l2O3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最好。处理质量浓度为500m g/L的甲基橙模... 采用浸渍焙烧法制备了几种负载型催化剂,以偶氮染料模拟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这几种催化剂在常温常压下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工艺中的催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Feγ/-A l2O3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最好。处理质量浓度为500m g/L的甲基橙模拟废水,当Feγ/-A l2O3和H2O2加入量分别为30g/L和330m g/L时,处理3h后,废水的脱色率为79.67%,COD去除率为80.92%,总有机碳去除率达72.88%。在上述相同工艺条件下,分别处理质量浓度为500m g/L的甲基橙、酸性橙和活性黑模拟废水,其中,甲基橙较易被降解,酸性橙次之,活性黑最难被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 常温常压 催化 偶氮染料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基催化剂用于两电子氧还原合成过氧化氢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许琴 王保国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55-6172,共18页
电化学两电子氧还原反应(2e-ORR)制备过氧化氢(H_(2)O_(2))是一种可替代工业蒽醌法的绿色环保且安全高效的技术路线,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然而,受限于缓慢的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以及竞争的四电子反应过程,开发具有高氧还原反应活性以及... 电化学两电子氧还原反应(2e-ORR)制备过氧化氢(H_(2)O_(2))是一种可替代工业蒽醌法的绿色环保且安全高效的技术路线,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然而,受限于缓慢的氧还原反应(ORR)动力学以及竞争的四电子反应过程,开发具有高氧还原反应活性以及两电子选择性的高性能催化剂是目前研究的核心关键。近年来,碳基材料因其储量丰富、成本低廉、结构易于调控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2e-ORR合成H_(2)O_(2)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氧还原过程的基本原理以及催化剂的一般评价方法,指出了构建高效催化剂的基本设计指导原则;其次重点综述了近年来碳基催化剂用于2e-ORR制备H_(2)O_(2)的最新研究进展,针对非金属碳基材料和过渡金属碳基材料两大类,细致讨论并总结了异相原子掺杂、缺陷工程、孔结构工程、单原子局部微环境调控等催化剂活性位点优化策略对提升催化性能的作用效果;最后,针对H_(2)O_(2)生产介质、催化剂结构-性能关系以及在工业级电流密度下稳定生产H_(2)O_(2)三方面,展望了两电子氧还原合成H_(2)O_(2)领域未来发展的挑战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电子氧还原反应 过氧化氢 电化学合成 碳基催化 选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耐尔蓝体系催化动力分光光度法测定冶炼废水中微量铜 被引量:1
18
作者 许维 龙青梅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6-291,共6页
随着水土环境的日益恶化,监控包括铜在内的重金属污染对水土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以有害浓度在人体内积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基于在柠檬酸缓冲溶液反应介质中,过氧化氢在Cu(Ⅱ)的催化下能氧化耐尔蓝褪色,其... 随着水土环境的日益恶化,监控包括铜在内的重金属污染对水土环境的危害越来越受到重视,有的重金属通过食物链以有害浓度在人体内积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基于在柠檬酸缓冲溶液反应介质中,过氧化氢在Cu(Ⅱ)的催化下能氧化耐尔蓝褪色,其褪色程度与Cu(Ⅱ)含量成正比,从而建立了催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Cu(Ⅱ)的新方法。选择的反应介质柠檬酸缓冲溶液具有某些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浅析了柠檬酸缓冲溶液在工作中对耐尔蓝起增敏作用的原因,且柠檬酸作为植物提取物,具有无毒环保,易于分解,可调节酸度和化学性质稳定等优点。通过实验确定了方法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35 nm,柠檬酸缓冲溶液的最佳使用量为1.0 mL,耐尔蓝和过氧化氢的最佳用量分别为1.75和1.0 mL,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分别为11 min和90℃,Cu(Ⅱ)含量在0~0.32μg/mL内与吸光度的差值呈线性关系。对铜标准溶液和标准物质进行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误差在2.8%~3.8%,相对标准偏差在3.8%~4.7%,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5.0×10^(6)L/(mol•cm)。方法用于废水中微量Cu(Ⅱ)的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5.6%~102%。方法具有操作简便、选择性较好、有较灵敏度高、分析成本低、使用的试剂较为环保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耐尔蓝 催化动力分光光度法 微量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Al-MMT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处理焦化废水 被引量:3
19
作者 罗晋朝 赵彬侠 +2 位作者 张小里 艾先立 章毅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62-365,共4页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Fe-Al交联蒙脱土(Fe-Al-MMT)催化剂,通过BET、XRD对催化别进行了表征。采用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法处理模拟焦化废水。讨论了初始pH值、H_2O_2的浓度和反应温度对焦化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焙烧温... 采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Fe-Al交联蒙脱土(Fe-Al-MMT)催化剂,通过BET、XRD对催化别进行了表征。采用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CWPO)法处理模拟焦化废水。讨论了初始pH值、H_2O_2的浓度和反应温度对焦化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焙烧温度为350℃时,催化剂比表面积较大,活性组分在载体上分散均匀,在初始pH=3,H_2O_2浓度为3150 mg/L条件下反应3 h,COD去除率可达87.11%,活性组分铁离子溶出量为4.78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 Fe-Al-蒙脱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农药废水Cu-Ni-Ce/SiO2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彬侠 白伟利 +3 位作者 李红亚 王进 张小里 金奇庭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9-43,共5页
研究了Cu-Ni-Ce/SiO2催化剂的载体粒度、负载量、焙烧温度和Ce添加量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其最佳制备条件为:80—100目SiO2载体、4%负载量,700℃焙烧温度,0.16%Ce添加量.利用BET比表面积、XRD和金属溶出量对催化剂进行了表... 研究了Cu-Ni-Ce/SiO2催化剂的载体粒度、负载量、焙烧温度和Ce添加量等因素对催化剂活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其最佳制备条件为:80—100目SiO2载体、4%负载量,700℃焙烧温度,0.16%Ce添加量.利用BET比表面积、XRD和金属溶出量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u-Ni-Ce/SiO2催化剂催化湿式过氧化氢氧化降解处理吡虫啉农药废水,在催化剂用量10g.l-1,反应温度110℃,双氧水用量为理论需用量,进水pH值为9.0,反应60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为88.7%,活性组分溶出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过氧化氢氧化 农药废水 催化 Cu-Ni-Ce/S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