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式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与发展概况 被引量:36
1
作者 杨少霞 冯玉杰 +1 位作者 万家峰 蔡伟民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40-544,共5页
湿式空气氧化技术是在高温、高压下处理高浓度、有毒、有害、生物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有效的高级氧化技术 .概述了湿式空气氧化技术的发展、机理和动力学 ,并讨论了湿式催化氧化技术中催化剂的组成、分类、特点和失活原因以及它在废... 湿式空气氧化技术是在高温、高压下处理高浓度、有毒、有害、生物难降解有机污染物的一种有效的高级氧化技术 .概述了湿式空气氧化技术的发展、机理和动力学 ,并讨论了湿式催化氧化技术中催化剂的组成、分类、特点和失活原因以及它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和应用现状 ,指出湿式催化氧化技术是较有发展前景的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空气氧化 湿式催化氧化 废水处理 催化 湿式氧化机理 高级氧化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催化氧化法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岳刚 严莲荷 +1 位作者 周进 周申范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58-360,共3页
本文研究了湿式催化氧化法 (Catalytic Wet Oxidation,CWO)处理高浓度有机水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优化。在优选催化剂中共计制备十四种催化剂并进行实验 ,得出 Ce、Cu复合催化剂活性最高。在实验条件优化中根据对正交实验数据结... 本文研究了湿式催化氧化法 (Catalytic Wet Oxidation,CWO)处理高浓度有机水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优化。在优选催化剂中共计制备十四种催化剂并进行实验 ,得出 Ce、Cu复合催化剂活性最高。在实验条件优化中根据对正交实验数据结果进行的极差分析发现 CWO法处理废水时的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是 :H2 O2 用量 >Ce、Cu复合催化剂用量 >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催化氧化 FENTON试剂 催化 COD 实验条件 优化选择 有机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催化氧化法在处理分散染料废水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3
3
作者 严莲荷 董岳刚 +1 位作者 周申范 赵晓蕾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0年第11期22-24,共3页
研究了湿式催化氧化法 (CWO)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优化。在优选催化剂中共计制备 13种催化剂并进行了实验 ,得出Al、Cu复合催化活性最高 ,在实验条件优化中 ,根据对正交实验数据结果进行的极差分析发现CWO法处... 研究了湿式催化氧化法 (CWO)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优化。在优选催化剂中共计制备 13种催化剂并进行了实验 ,得出Al、Cu复合催化活性最高 ,在实验条件优化中 ,根据对正交实验数据结果进行的极差分析发现CWO法处理废水时的各影响因素的主次关系是 :Al、Cu复合催化剂用量 >反应时间>H2 O2 用量 ,并得到最佳条件是 :1.0mLH2 O2 (30 % ) ,0 .2gAl、Cu氧化物复合催化剂和 1.5h反应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催化氧化 试剂 催化 分散染料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催化氧化法废水处理中催化剂和实验条件的优选 被引量:7
4
作者 董岳刚 严莲荷 +1 位作者 赵晓蕾 周申范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49-151,157,共4页
研究了湿式催化氧化法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优化。在催化剂选择实验中以分子筛为载体共制备一元催化剂、二元催化剂和三元催化剂共计 16种 ,并以之分别处理分散黄、分散蓝、分散红、活性红和活性黑 5种染料... 研究了湿式催化氧化法在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中催化剂的选择和实验条件的优化。在催化剂选择实验中以分子筛为载体共制备一元催化剂、二元催化剂和三元催化剂共计 16种 ,并以之分别处理分散黄、分散蓝、分散红、活性红和活性黑 5种染料以及甲基橙 ,得出了Ce系列和Cu系列的催化剂活性最高 ,COD和浊度的去除率最高可达 90 0 %以上。在以活性红染料为处理对象进行了条件的优化实验中 ,得到了最佳的条件是每 10 0mL活性红染料废水应加入H2 O2 溶液1 0mL ,催化剂 1 0g ,处理时间为 2 0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催化氧化 废水处理 催化 实验条件 优选 FENTON试剂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氰(腈)类废水湿式催化氧化处理理论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韦朝海 王刚 谢波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29-132,共4页
通过对现有关于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含氰 (腈 )废水的反应机理分析研究 ,剖析了催化剂对WAO工艺的动力学、热力学等方面的影响 ,讨论了催化剂类型、温度、p H值、反应器类型等因素对氰 (腈 )类物质氧化过程的影响。并对 CWAO工艺处理含... 通过对现有关于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含氰 (腈 )废水的反应机理分析研究 ,剖析了催化剂对WAO工艺的动力学、热力学等方面的影响 ,讨论了催化剂类型、温度、p H值、反应器类型等因素对氰 (腈 )类物质氧化过程的影响。并对 CWAO工艺处理含氰 (腈 )废水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为建立含氰 (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氰(腈)废水 湿式催化氧化 动力学 热力学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催化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6
作者 蔡建国 李爱民 张全兴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326-331,共6页
湿式催化氧化法是在湿式氧化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处理高浓度、有毒、有害、生物难降解污染物的有效的高级氧化方法.本文概述了湿式催化氧化法的基本概念、反应机理与动力学、分类以及在废水治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 湿式催化氧化 湿化氧化 催化 废水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系催化剂湿式催化氧化处理炼油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高晓明 付峰 +1 位作者 樊世科 王继武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7-70,共4页
采取共沉淀法制备了四组分铜系列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XRD表征;利用催化氧化技术,以炼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为目标,用铜系列催化剂催化氧化处理炼油废水,探讨了活性组分配比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同时对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考... 采取共沉淀法制备了四组分铜系列催化剂,并对其进行了XRD表征;利用催化氧化技术,以炼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为目标,用铜系列催化剂催化氧化处理炼油废水,探讨了活性组分配比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催化活性的影响,同时对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Cu-Ni-Zn-Fe催化剂的最佳焙烧温度为500℃,适宜的组分摩尔比为(nCu):(nNi):(nZn):(nFe)=1:1:2:1,Cu-Ni-Zn-Fe催化剂在温度为240℃、氧气分压为1.8MPa、反应时间为60min时对炼油废水COD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并且催化剂有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催化氧化 催化 炼油废水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含酚清洗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11
8
作者 李桂菊 朱丽香 何迎春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41,共4页
针对化工集装罐清洗废水中含酚废水浓度大的特点,采用湿式催化氧化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硝酸铜-AC制备CuO/AC催化剂过程中的浸渍液浓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用该催化剂催化氧化降解模拟苯酚废水,对反应温度、氧... 针对化工集装罐清洗废水中含酚废水浓度大的特点,采用湿式催化氧化法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对硝酸铜-AC制备CuO/AC催化剂过程中的浸渍液浓度、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用该催化剂催化氧化降解模拟苯酚废水,对反应温度、氧化剂投加量、催化剂投加量、反应时间等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反应条件并进行了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硝酸铜-AC制备CuO/AC催化剂的最佳条件为:硝酸铜质量分数为3%,浸渍温度为30℃,浸渍时间为6 h,焙烧温度为300℃,焙烧时间为3 h。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苯酚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170℃,反应时间为1 h,催化剂投加质量浓度为2 g/L,氧化剂H2O2按m(H2O2)∶m(COD)=3投加,含酚清洗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95%以上,处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废水 湿式催化氧化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催化氧化降解焦化废水 被引量:5
9
作者 马建超 郭精茂 +3 位作者 任凯文 张晓朋 鲍卫仁 马清亮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2112-2119,共8页
以Cu(NO3)2·3H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MgLa/Al2O3催化剂,TEM和N2吸附-脱附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介孔结构,主活性组分CuO的粒径约为25nm。以喹啉为降解目标污染物,考察了温度、催化剂质量浓度等对湿式催化氧化降解喹啉效果... 以Cu(NO3)2·3H2O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CuMgLa/Al2O3催化剂,TEM和N2吸附-脱附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介孔结构,主活性组分CuO的粒径约为25nm。以喹啉为降解目标污染物,考察了温度、催化剂质量浓度等对湿式催化氧化降解喹啉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喹啉模拟废水质量浓度为1000mg/L,催化剂质量浓度为0.2 g/L,反应温度为240℃,O2分压为0.53 MPa,反应60 min时,喹啉去除率接近100.0%,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达到94.8%。通过UV光谱、LC-MS分析喹啉降解生成的中间体,结合叔丁醇淬灭实验,发现·OH氧化在湿式催化氧化降解喹啉体系中起主导作用,推测了喹啉可能的降解路径。在最优工艺条件下,COD质量浓度为7000mg/L的模拟焦化废水COD的去除率达94.6%;而COD质量浓度为4740.0 mg/L,NH3-N质量浓度为884.2 mg/L的实际焦化废水COD去除率为69.6%,NH3-N去除率为2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催化氧化 喹啉 淬灭实验 降解路径 焦化废水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罐式集装箱清洗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雷岗星 李桂菊 朱丽香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89-92,共4页
针对罐式集装箱清洗废水种类多、浓度大的特点,采用湿式催化氧化法进行了处理效果的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的用量、氧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诸多因素对湿式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并对含不同污染物的8种清洗废水进行了应用研究。... 针对罐式集装箱清洗废水种类多、浓度大的特点,采用湿式催化氧化法进行了处理效果的研究。探讨了催化剂的用量、氧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等诸多因素对湿式催化氧化反应的影响,并对含不同污染物的8种清洗废水进行了应用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操作条件为:反应温度170℃,反应时间1h,H2O2用量:COD值为0.6,催化剂用量为0.8g·L-1。8种清洗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95%以上,处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洗废水 湿式催化氧化 FENTON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辅助湿式催化氧化处理腈纶废水的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赵国峥 颜廷广 +1 位作者 戚益 李长波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22-25,共4页
将微波与湿式催化氧化技术相结合,以硫酸改性纳米氧化铈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降解腈纶废水。研究了催化剂和氧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50 m L腈纶废水(COD 635 mg/L)投加0.25 ... 将微波与湿式催化氧化技术相结合,以硫酸改性纳米氧化铈为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降解腈纶废水。研究了催化剂和氧化剂的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有机物去除率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50 m L腈纶废水(COD 635 mg/L)投加0.25 g酸化纳米Ce O2催化剂和0.3 m L 6%的H2O2,室温下搅拌3 h,微波辐射140℃下反应60 min,COD平均去除率达到8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湿式催化氧化 酸改性纳米CeO2 腈纶废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湿式催化氧化中H_2O_2的分解 被引量:11
12
作者 罗平 范益群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4期65-67,共3页
为了考察催化湿式氧化中H2O2分解的影响因素,以CuO/γ-Al2O3为催化剂,模拟苯酚废水为对象,实验研究了该体系中H2O2分解的动力学规律,系统考察了H2O2加入量、催化剂加入量、溶液pH和温度对H2O2分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4个因素对H2O2... 为了考察催化湿式氧化中H2O2分解的影响因素,以CuO/γ-Al2O3为催化剂,模拟苯酚废水为对象,实验研究了该体系中H2O2分解的动力学规律,系统考察了H2O2加入量、催化剂加入量、溶液pH和温度对H2O2分解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4个因素对H2O2的分解均有较大影响,在实际过程中应加以控制,以达到最佳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催化氧化 H2O2 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催化氧化技术处理高浓度工业废水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孙珮石 郝玉昆 +3 位作者 杨英 钱彪 洪品杰 原田吉明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12-214,共3页
采用日本大阪煤气公司先进的湿式催化氧化技术及其 2 0 0 L/ d小型工业试验装置对高浓度焦化废水、造纸黑液 (原水CODCr分别为 1180 0和 5 0 0 0 0 mg/ L )进行处理试验 ,结果 CODCr去除速率分别达到 5 40 mg/ ( L· min)和 2 412 m... 采用日本大阪煤气公司先进的湿式催化氧化技术及其 2 0 0 L/ d小型工业试验装置对高浓度焦化废水、造纸黑液 (原水CODCr分别为 1180 0和 5 0 0 0 0 mg/ L )进行处理试验 ,结果 CODCr去除速率分别达到 5 40 mg/ ( L· min)和 2 412 mg/ ( L· m in)。应用国产化湿式催化氧化技术和 2 0 m3/ d工业装置对同样两种高浓度工业废水进行处理 ,结果 CODCr和 NH3-N的去除率均达 99%以上 ,并使废水经处理后连续稳定地达标排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催化氧化技术 废水处理工艺 COD CWO处理技术 硫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催化氧化处理炼油碱渣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孙珮石 杨英 +4 位作者 陈嵩 李富华 郝玉昆 钱彪 原田吉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6-49,共4页
采用200L/d湿式催化氧化(CWO)小型工业试验装置对碱渣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WO技术装置对处理碱渣废水(COD39600~139200mg/L、挥发酚3900~34500mg/L)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在270℃、9MPa的条件下,该废水经处理后(催化反应时... 采用200L/d湿式催化氧化(CWO)小型工业试验装置对碱渣废水进行处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CWO技术装置对处理碱渣废水(COD39600~139200mg/L、挥发酚3900~34500mg/L)具有良好的技术可行性。在270℃、9MPa的条件下,该废水经处理后(催化反应时间60~90min),废水中COD、挥发酚的去除率可达到98%以上,处理水中的COD浓度可低于1000mg/L、挥发酚浓度可低于排放标准值(0.5mg/L),而且脱色除臭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废水 湿式催化氧化 CWO 挥发酚 COD浓度 去除率 脱色 处理 MP 技术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常压湿式催化氧化催化剂及废水脱臭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英 丁建魏 +2 位作者 纪龙 石雄伟 陈东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1年第6期538-542,共5页
炼油焦化废水中主要的恶臭物质为硫化物,本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湿式氧化催化剂Fe2O3-CeO2-TiO2/γ-Al2O3,并在室温常压下对模拟焦化废水进行了催化氧化脱臭处理。研究表明,适宜组成的Fe2O3-CeO2-TiO2/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室温... 炼油焦化废水中主要的恶臭物质为硫化物,本文用沉淀-浸渍法制备了湿式氧化催化剂Fe2O3-CeO2-TiO2/γ-Al2O3,并在室温常压下对模拟焦化废水进行了催化氧化脱臭处理。研究表明,适宜组成的Fe2O3-CeO2-TiO2/γ-Al2O3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室温常压湿式催化氧化去除废水中硫化物的能力,Fe2O3、CeO2和TiO2等组分的适宜组成分别为3.5 wt%、1.6wt%和8.3 wt%。在废水pH为9~10、催化剂用量3 wt%、空气流量0.6 L.min-1/100 mL废水、反应时间90 min条件下,模拟焦化废水的硫化物转化率可达90%以上。废水的臭气强度可下降一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催化氧化催化 室温常压 硫化物 废水脱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MgLa/γ-Al2O3湿式催化氧化降解苯酚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建超 任凯文 +2 位作者 张晓朋 郭精茂 马清亮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5-662,共8页
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CuMgLa/γ-Al2O3催化剂,以反应温度、苯酚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和转速为单因素,研究苯酚和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80℃、苯酚初始质量浓度2000 mg/L、催化剂用量0.2 g/L、反应... 采用共沉淀法成功制备了CuMgLa/γ-Al2O3催化剂,以反应温度、苯酚初始浓度、催化剂用量、反应压力、反应时间和转速为单因素,研究苯酚和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180℃、苯酚初始质量浓度2000 mg/L、催化剂用量0.2 g/L、反应压力1.8 MPa、反应时间120 min、转速500 r/min时,苯酚去除率接近100%,COD去除率达90.65%.从XRD、XPS、NH3-TPD和TG-DTA研究发现,添加Mg和La后,CuO的平均粒径从51 nm分别降至37和25 nm,表明CuMgLa/γ-Al2O3中CuO分散得更好,可提供更多的反应位点。掺杂Mg和La减弱了Cu/γ-Al2O3中强酸位,减少了CuMgLa/γ-Al2O3湿式催化氧化降解苯酚过程积碳行为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催化氧化 CuMgLa/γ-Al2O3 苯酚 降解 积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催化氧化/膜过滤组合工艺膜过滤机理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晓祎 吴嗣骏 孙德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642-1650,共9页
采用湿式催化氧化/膜过滤组合工艺,以Mo-Zn-Al-O粉末作为催化剂降解阳离子红GTL模拟染料废水,探讨在膜过滤过程中平均孔径为0.1μm的微滤和0.022μm的超滤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的过滤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膜过滤组合工艺对染... 采用湿式催化氧化/膜过滤组合工艺,以Mo-Zn-Al-O粉末作为催化剂降解阳离子红GTL模拟染料废水,探讨在膜过滤过程中平均孔径为0.1μm的微滤和0.022μm的超滤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的过滤机理。实验结果表明,两种膜过滤组合工艺对染料的降解效果均优于单独湿式催化氧化,0.01MPa恒压条件下运行120min后微滤和超滤的膜通量分别衰减了26.63%和16.48%,其原因是粉末催化剂可在微滤膜孔内部沉积形成中间阻塞过滤,后在表面形成滤饼层;而在超滤膜表面仅形成滤饼层。通过实验结果对膜阻力进行计算,可知在相同反应过程后微滤膜产生的不可逆阻力大于超滤膜。在不同反应条件下,催化剂的沉积量与膜阻力呈现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催化氧化 膜过滤 粉末催化 微滤 超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催化氧化处理乙烯废碱液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久萌 乐清华 +1 位作者 徐菊美 谭浩天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898-901,共4页
以一种鞣酸为催化剂,空气为氧化剂,采用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乙烯废碱液。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气流量、溶液pH值、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硫化钠转化率的影响,并据此优选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0℃,反应压... 以一种鞣酸为催化剂,空气为氧化剂,采用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乙烯废碱液。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空气流量、溶液pH值、催化剂浓度等因素对硫化钠转化率的影响,并据此优选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适宜的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为90℃,反应压力为0.7 MPa,空气流量为20 L/h,溶液pH值为10,催化剂添加量为0.8 g/L,在此条件下,硫化钠的转化率达到94%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催化氧化 废碱液 鞣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高盐毒死蜱废水 被引量:5
19
作者 胡诗越 原金海 +3 位作者 唐倩 覃余 慎琪琦 周婧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19-827,共9页
以γ-Al_(2)O_(3)为载体,通过超声浸渍法制备了Mn-Ce/γ-Al_(2)O_(3),以其为催化剂采用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高盐毒死蜱废水。通过FTIR、XRD、S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反应温度、pH、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对... 以γ-Al_(2)O_(3)为载体,通过超声浸渍法制备了Mn-Ce/γ-Al_(2)O_(3),以其为催化剂采用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高浓度高盐毒死蜱废水。通过FTIR、XRD、SEM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通过单因素实验探讨了反应温度、pH、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对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法对湿式催化氧化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在进水COD质量浓度为13550mg/L时,最优处理条件为反应温度230℃,反应时间2h,进水pH=7,质量分数30%过氧化氢5.5mL,Mn-Ce/γ-Al_(2)O_(3)用量0.4g。在该条件下,COD去除率达到90.63%;各因素影响结果的主次顺序为: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氧化剂用量>pH>反应时间。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FT)方法计算了毒死蜱分子的量子化学参数,初步探讨了湿式催化氧化降解毒死蜱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γ-Al_(2)O_(3)上负载了MnO_(2)、CeO_(2)活性组分,Mn-Ce/γ-Al_(2)O_(3)能较好地促进H_(2)O_(2)产生·OH。湿式催化氧化对废水COD的降解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式催化氧化 毒死蜱废水 工艺优化 催化 降解机理 水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油墨污泥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缪佳 李永辉 +4 位作者 毛妙杰 王蓓 顾萍 龚云 沈峥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509-1514,共6页
选用了4种硝酸盐均相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投加量、氧化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湿式催化氧化油墨污泥的影响,并且对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油墨污泥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硝酸锌、硝酸镍、硝酸铜和硝酸... 选用了4种硝酸盐均相催化剂,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催化剂投加量、氧化剂投加量、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湿式催化氧化油墨污泥的影响,并且对湿式催化氧化法处理油墨污泥的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硝酸锌、硝酸镍、硝酸铜和硝酸钴4种常见金属盐催化剂中,硝酸铜的催化效果最好,其最佳反应条件:5 g的油墨污泥中加入20 mL蒸馏水,催化剂(硝酸铜)投加量为40 mg,氧化剂(H 2 O 2(30%,体积分数))投加量为0.4 mL,反应温度为200℃,反应时间为60 min。此时,化学需氧量(COD)仅为240 mg/L左右,悬浮固体(SS)和可挥发性悬浮固体(VSS)的去除率在80%左右或者更佳,污泥比阻也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相催化 油墨污泥 湿式催化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