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裂隙演化规律 被引量:39
1
作者 蔡正银 朱洵 +1 位作者 黄英豪 张晨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381-1389,共9页
裂隙的发生与演化是膨胀土在各种外部条件作用下的显著特征。针对北疆高寒地区膨胀土渠道边坡劣化问题,以渠基土每年经历通水、停水及冻结、融化过程为研究条件,开展了单向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裂隙试验。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 裂隙的发生与演化是膨胀土在各种外部条件作用下的显著特征。针对北疆高寒地区膨胀土渠道边坡劣化问题,以渠基土每年经历通水、停水及冻结、融化过程为研究条件,开展了单向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裂隙试验。采用计算机断层扫描(CT扫描)及三维重建技术,对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下膨胀土试样内部裂隙演化特征进行定量描述,研究了不同湿干冻融耦合循环次数对膨胀土三维裂隙演化规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下的试样内部裂隙发育存在明显的区域性分布特征,裂隙的发育深度在5次循环后逐渐趋于稳定,对应于试样初始总高度的40%。对比不同循环次数作用下试样内部裂隙的发育形态可知,试样内部裂隙发育模式由循环初期浅层分散分布向后期深层汇聚偏转进行转化。采用切片裂隙率、弯曲度、分支数及死端点4个指标能较好地定量描述裂隙空间分布及连通性随循环次数的演化规律。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揭示干湿冻融耦合作用下膨胀土渠道的劣化过程和破坏机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湿干冻融耦合循环 CT扫描 定量分析 裂隙演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侵-冻融-干湿耦合作用下天然浮石混凝土的耐久性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王萧萧 冯蓉蓉 +2 位作者 荆磊 刘曙光 闫长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13972-13979,共8页
内蒙古河套灌区渠道“重灌轻排”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严重影响了水工建筑的使用寿命。研究河套灌区渠道中盐侵-冻融-干湿耦合作用下天然浮石混凝土耐久性,以天然浮石混凝土(natural pumice concrete,NPC)作为衬砌材料,模拟河套灌区渠道... 内蒙古河套灌区渠道“重灌轻排”导致土壤盐碱化严重,严重影响了水工建筑的使用寿命。研究河套灌区渠道中盐侵-冻融-干湿耦合作用下天然浮石混凝土耐久性,以天然浮石混凝土(natural pumice concrete,NPC)作为衬砌材料,模拟河套灌区渠道水工建筑实际排水工程环境进行室内加速试验。以相对动弹模量以及质量损失率为损伤评价参数,分析天然浮石混凝土的宏观损失规律;借助环境扫描电镜和能谱成分分析揭示其退化机理;最后采用Weibull分布对天然浮石混凝土的相对动弹模量的退化轨迹构建模型,获得寿命可靠度函数,并预测出其极限失效次数。结果表明:在盐侵-冻融-干湿耦合作用下天然浮石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相对动弹模量呈现出下降趋势;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盐溶液与混凝土水化产物进行化学反应形成侵蚀产物,侵蚀产物膨胀引起混凝土内部孔隙变大、裂缝扩展,天然浮石混凝土劣化速率提高;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天然浮石混凝土的可靠度为三阶段退化模型,其失效机制为耗损型失效。研究成果可为天然浮石混凝土在河套灌区渠道水工建筑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浮石混凝土 盐侵--湿耦合 退化机理 可靠性分析 耐久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耦合作用下碱渣固化轻质土动力特性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杨爱武 王斌彬 姜帅 《工程地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962-1973,共12页
为研究复杂气候条件对碱渣固化轻质土动力特性的影响,针对碱渣固化轻质土开展了干湿冻融耦合作用下的动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碱渣固化轻质土累积应变曲线展示出3种不同形态,即稳定型、临界型和破坏型;固化土轴向应变随着干湿冻融耦... 为研究复杂气候条件对碱渣固化轻质土动力特性的影响,针对碱渣固化轻质土开展了干湿冻融耦合作用下的动三轴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碱渣固化轻质土累积应变曲线展示出3种不同形态,即稳定型、临界型和破坏型;固化土轴向应变随着干湿冻融耦合次数的增加和冻结温度的下降而增大,其中前3次的影响较大,在5次以后基本达到稳定;根据固化土轴向应变规律,建立了累积动应变预测模型;随着冻结温度的降低,碱渣固化轻质土动强度逐渐减小,减小趋势先快后慢,最终趋于稳定;并且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动强度减小速率先快后慢,前3次的动强度减小量较大,5次之后变化量较小;结合动强度的发展规律,提出干湿冻融耦合次数、冻结温度与动强度的关系式,可在工程实际应用中提供一定意义上的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固化轻质土 湿耦合循环 动三轴试验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冻融-干湿作用的非饱和重塑黄土强度试验 被引量:9
4
作者 丑亚玲 张庆海 郏书胜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18-125,共8页
冻融循环和干湿交替作为两种典型的风化作用,对土体强度有着显著的影响.为了探讨二者对土体强度影响的差异及吸力机制,对不同含水量的非饱和重塑黄土开展冻融及冻融干湿耦合作用下的直剪试验,同时测试基质吸力.结果表明:冻融条件下,黏... 冻融循环和干湿交替作为两种典型的风化作用,对土体强度有着显著的影响.为了探讨二者对土体强度影响的差异及吸力机制,对不同含水量的非饱和重塑黄土开展冻融及冻融干湿耦合作用下的直剪试验,同时测试基质吸力.结果表明:冻融条件下,黏聚力随冻融次数呈指数函数减小,内摩擦角随冻融次数呈指数函数增大,抗剪强度随冻融次数增加而增大.冻融干湿耦合下,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均随着冻融干湿耦合次数呈指数函数减小,抗剪强度随冻融干湿耦合次数增加而减小;干湿路径对抗剪强度具有一定的影响,先吸湿后脱湿的抗剪强度和强度参数大于先脱湿后吸湿的抗剪强度和强度参数.基于试验数据分别给出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冻融-干湿耦合次数变化的定量表达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饱和黄土 循环 湿耦合 抗剪强度 基质吸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冻融过程对膨胀土裂隙演化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4
5
作者 蔡正银 朱洵 +1 位作者 黄英豪 张晨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4555-4563,共9页
干湿与冻融耦合作用是构成高寒地区恶劣气候条件的基本形式之一,对高寒区膨胀土输水渠道的正常运行产生严重影响。以北疆供水工程渠道现场渠基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单向湿干及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下的裂隙试验,探讨了冻融过程对膨... 干湿与冻融耦合作用是构成高寒地区恶劣气候条件的基本形式之一,对高寒区膨胀土输水渠道的正常运行产生严重影响。以北疆供水工程渠道现场渠基膨胀土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单向湿干及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下的裂隙试验,探讨了冻融过程对膨胀土裂隙演化规律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试验条件下的膨胀土试样进行CT扫描及三维重构,获得了不同循环次数作用下膨胀土内部裂隙的演化特征。试验结果表明:湿干及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作用下试样内部裂隙均呈现出由表层向内部的发展规律,裂隙的区域性分布明显。对比不同试验条件下试样内部裂隙的演化特征可知,湿干冻融耦合循环中的冻融过程对试样裂隙的开展深度影响显著,冻融过程造成试样内部裂隙的破碎断裂,宏观表现为非水平向长裂隙向短裂隙的转化。此外,研究还发现采用裂隙体积分数能较好地评价膨胀土试样经受不同循环次数作用下的裂隙发育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湿循环 湿干冻融耦合 CT扫描 定量分析 裂隙 演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冻融作用下碱渣固化轻质土三维力学特性研究
6
作者 杨爱武 周楷文 赵绪 《自然灾害学报》 2025年第4期140-149,共10页
为了研究碱渣固化轻质土在不同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强度特性,对不同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碱渣固化轻质土进行了真三轴试验研究。在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维应力条件下的邓肯-张模型的适用性,并进行了邓肯-张E-μ模... 为了研究碱渣固化轻质土在不同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后的强度特性,对不同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的碱渣固化轻质土进行了真三轴试验研究。在邓肯-张非线性弹性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三维应力条件下的邓肯-张模型的适用性,并进行了邓肯-张E-μ模型修正及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循环次数N相同的条件下,碱渣固化轻质土的初始段曲线随着b值的增大其破坏应力增大,在相同b值条件下,土体的应力应变曲线随着N的增大其破坏应力逐渐减小。碱渣固化轻质土的c、φ值随着干湿冻融耦合循环次数增大呈指数型下降趋势,并最终渐趋于稳定。通过分析计算,得出了考虑三维力学和干湿冻融循环作用条件下修正后的邓肯-张模型,对比验证了修正后的邓肯-张双曲线E-B模型的准确性,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相应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渣固化轻质土 湿耦合 真三轴试验 三维力学特性 邓肯-张修正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细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多工况耐久性能 被引量:1
7
作者 姚占全 高猛 王海龙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95-603,共9页
为了了解不同细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多工况耐久性能,利用河砂、机制砂和风积沙制备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和不同工况下耐久性能试验研究,并结合微观结构试验,探究不同细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机制砂可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 为了了解不同细骨料混凝土力学性能及多工况耐久性能,利用河砂、机制砂和风积沙制备混凝土进行力学性能和不同工况下耐久性能试验研究,并结合微观结构试验,探究不同细骨料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机制砂可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风积沙则降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二者均降低了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在硫酸盐冻融干湿耦合条件下,风积沙混凝土的质量损失率呈指数型增长,大幅度降低了混凝土的耐久性;机制砂增加了水泥基质强度并且强化孔隙结构使闭口孔隙占比相对增多,弱化了混凝土在硫酸盐冻融干湿耦合条件下冻胀力和结晶压力对孔隙结构的破坏作用,提升了混凝土的耐久性;通过对损伤数据拟合进行寿命预测得出,机制砂提升了混凝土在不同工况条件下的耐久性,而风积沙只能提升混凝土在硫酸盐冻融工况下的耐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骨料 力学性能 硫酸盐侵蚀 循环 湿耦合 微观结构 寿命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