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性膨胀土的路用性能与微观机制 被引量:22
1
作者 王东星 张子伟 +1 位作者 王协群 邹维列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306-316,共11页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动回弹模量、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等试验,分析在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性膨胀土的强度特性与微观结构随初始含水率、水泥掺量、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和初始... 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动回弹模量、核磁共振、扫描电镜等试验,分析在干湿−冻融循环作用下,水泥改性膨胀土的强度特性与微观结构随初始含水率、水泥掺量、干湿循环和冻融循环次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和初始含水率增加,水泥改性膨胀土的抗压强度和动回弹模量降低;随着水泥掺量增大,膨胀土的抗压强度和动回弹模量增大,但水泥掺量存在着临界值;随着干湿、冻融循环次数增加,膨胀土中的大孔隙数量大幅增加,使得膨胀土的强度和动回弹模量降低,而掺加水泥能够有效抑制膨胀土中大孔隙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水泥改性 湿−冻融循环 动回弹模量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区膨胀土渠道边坡性能演变规律 被引量:14
2
作者 蔡正银 朱洵 +1 位作者 张晨 黄英豪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50,共30页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高寒区的供水渠道大多数面对极端寒冷、异常干旱、复杂地质环境等恶劣自然条件,为了防止冻胀往往冬季不供水,渠道每年经历湿干−冻融循环过程。为了研究膨胀土渠道在反复湿干−冻融循环过程中的劣化机理,分别从湿干−冻融... 位于我国西北地区高寒区的供水渠道大多数面对极端寒冷、异常干旱、复杂地质环境等恶劣自然条件,为了防止冻胀往往冬季不供水,渠道每年经历湿干−冻融循环过程。为了研究膨胀土渠道在反复湿干−冻融循环过程中的劣化机理,分别从湿干−冻融循环下膨胀土的裂隙损伤、强度衰减及渠道劣化演变3个方面阐述高寒区膨胀土渠道边坡破坏情况,具体包括:揭示湿干−冻融循环下膨胀土的裂隙空间演化规律,提出基于三维裂隙分布特征的膨胀土裂隙网络结构评价方法及相应的细观结构劣化模型;阐明湿干−冻融循环作用对膨胀土有效抗剪强度指标的影响规律,建立湿干−冻融循环下的渠基土强度衰减方程;研发能够模拟冻融及湿干−冻融循环过程的超重力场大型模拟试验平台,揭示高寒区膨胀土渠道在湿干−冻融反复循环下的长期性能演变规律。该研究成果可为我国高寒区膨胀土渠道工程的设计及长期安全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干−冻融循环 膨胀土渠道 裂隙演化 强度衰减 离心模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