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湿地稻-鸭复合系统的CH_4排放规律
被引量:61
- 1
-
-
作者
黄璜
杨志辉
王华
胡泽友
陈仕贵
陈灿
-
机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学学院
-
出处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29-934,共6页
-
基金
国家 8 63资助项目 (863 -3 0 6-ZD0 5 -3 -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 9670 1 4 2 )
湖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OONKY1 0 0 1 )~~
-
文摘
采用小区试验 ,大田试验研究湿地稻 -鸭复合生态系统甲烷排放规律。稻鸭复合生态系统中甲烷排放随季节变化 ,在早稻 -晚稻耕作制度条件下 ,6月上旬和 7月底分别有 2个高峰。早稻与晚稻的排放规律也各异 ,早稻甲烷排放峰值出现在水稻幼穗分化期 ,最高值为 1 3 .6 93 mg/(m2 .h) ,晚稻峰值出现在分蘖盛期 ,可达 2 3 .1 45~ 1 0 5 .5 95 mg/(m2 .h)。养鸭处理与常规栽培甲烷排放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稻田养鸭的早稻生育期间甲烷排放总量为 5 .5 1 7g/m2 ,传统栽培为 9.89g/m2 。稻田养鸭的晚稻生育期间排放总量为 1 0 .1 1 3 g/m2 ,传统栽培为 1 7.0 5 4 g/m2 。稻田养鸭与传统栽培比较 ,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增加 1 5 .3 m V,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总量、活性有机还原物质总量分别降低 0 .3 6 5 cmol/kg、0 .2 4 2 cmol/kg和 0 .1 80 cmol/kg。土壤氧化还原特性影响甲烷排放通量 ,土壤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及活性有机还原物质数量与甲烷排放通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0 5、0 .791、0 .76 9。
-
关键词
湿地稻
鸭
复合生态系统
甲烷
排放规律
稻田
-
Keywords
wetland
rice
duck
eco-planting and breeding
methane emission
-
分类号
S181
[农业科学—农业基础科学]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