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型人工湿地模型对污水厂尾水的深度净化效果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安娜 柯凡 +3 位作者 郭萧 冯慕华 潘继征 李文朝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9-585,共7页
采用由一级垂直流湿地、连续的4级沉水植物氧化塘和二级垂直流湿地组成的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结果表明,在0.13 m3.m-2.d-1水力负荷条件下,模型出水仅ρ(CODCr)和ρ(氨氮)(以NH4+-N计)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GB 3838—... 采用由一级垂直流湿地、连续的4级沉水植物氧化塘和二级垂直流湿地组成的复合型人工湿地处理小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结果表明,在0.13 m3.m-2.d-1水力负荷条件下,模型出水仅ρ(CODCr)和ρ(氨氮)(以NH4+-N计)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GB 3838—2002);但当进水ρ(TP)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时,出水ρ(TP)亦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当二级垂直流湿地水力负荷调整为0.06 m3.m-2.d-1时,出水ρ(TP)和ρ(TN)最终都达到地表Ⅲ类水标准。认为水体中TN主要通过一级垂直流湿地的过滤吸附和二级垂直流湿地的反硝化作用去除,而TP则主要以一级垂直流湿地中石灰石的吸附沉降方式来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型人工湿地模型 污水处理厂 尾水 深度处理 N 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湿地模型净水效果与基质酶活性相关性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王林 李冰 +2 位作者 余家辉 朱加宾 朱健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92-699,共8页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和基质组合的小型湿地模型净水效果及其与基质酶活性(脲酶和磷酸酶)之间的相关性,并选出净水效果最佳的模型,通过对两种植物(茭白和慈姑)和两种基质(石榴石和磁铁矿)进行组合构建不同的湿地模型,对不同湿地模型进出水... 为了研究不同植物和基质组合的小型湿地模型净水效果及其与基质酶活性(脲酶和磷酸酶)之间的相关性,并选出净水效果最佳的模型,通过对两种植物(茭白和慈姑)和两种基质(石榴石和磁铁矿)进行组合构建不同的湿地模型,对不同湿地模型进出水口水质和基质酶活性进行测定并加以分析进行优化选择。结果表明:湿地模型对亚硝态氮的去除率最高,最高能达到98.87%,最低也能达到58.06%,对高锰酸盐的去除率最低,最高37.91%,最低2.51%;湿地模型X5-X6对各污染物的去除率基本上都比X1-X4高,总氮去除率平均高3%,氨氮去除率平均高10%,亚硝态氮去除率平均高10%,总磷去除率平均高15%,正磷酸盐去除率平均高20%,高锰酸盐去除率平均高8%;在相同种植数量的情况下,茭白和慈姑混合种植的湿地模型总体上比茭白和慈姑单一种植的湿地模型具有更好的净水效果,是实验中的最佳湿地模型;湿地模型的脲酶活性与总氮去除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03—0.980),脲酶可作为判定人工湿地去除养殖水体中总氮效能的指标,湿地模型磷酸酶活性与高锰酸盐去除率总体上具有显著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821—0.992),磷酸酶可作为判定人工湿地去除养殖水体中高锰酸盐效能的指标。研究为人工湿地植物和基质优化选择和基质酶活性评价净水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模型 净水效果 脲酶活性 磷酸酶活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海平面影响湿地模型的海平面上升影响海岸湿地景观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崇贤 杨潇豪 夏宇 《风景园林》 2019年第9期75-82,共8页
科学客观评估海平面上升对海岸生态环境带来的风险是实现合理利用和开发海岸资源的关键。运用海平面影响湿地模型(SLAMM)定量模拟预测近期(2017—2030年)、中期(2017—2050年)和远期(2017—2100年)海平面上升3个不同阶段对广州海岸湿地... 科学客观评估海平面上升对海岸生态环境带来的风险是实现合理利用和开发海岸资源的关键。运用海平面影响湿地模型(SLAMM)定量模拟预测近期(2017—2030年)、中期(2017—2050年)和远期(2017—2100年)海平面上升3个不同阶段对广州海岸湿地景观空间分布和面积变化的影响,并对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进行定量评估。结果显示:1)近期海平面上升导致海岸湿地空间分布呈显著破碎化趋势,中期和远期的影响相对趋于稳定;2)盐沼、芦苇沼泽和红树林面积减少量变化显著,河口水域面积持续扩大,滩涂面积出现波动性变化;3)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呈现“减少(近期)—增加(中期)—减少(远期)”的波动性变化特征,但最终总量减少,减少约435492.59万元,其中渔业生产和教育科研价值减少量变化显著,污染净化价值增加量变化显著,干扰调节价值波动性变化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海平面 海岸湿地 生态系统服务 海平面影响湿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Stella和R语言的湿地氮素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
4
作者 董越洋 徐波 +1 位作者 王鹏 华祖林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8-205,共8页
通过Stella软件的可视化建模环境,快速开发构建了一种适用于表流型人工湿地的氮素循环动力学模型,并将模型翻译成R语言,可实现编程计算、数据分析及空间分析等多种算法和功能与动力学模型的集成,能大大提高模型的分析和预测能力,加强模... 通过Stella软件的可视化建模环境,快速开发构建了一种适用于表流型人工湿地的氮素循环动力学模型,并将模型翻译成R语言,可实现编程计算、数据分析及空间分析等多种算法和功能与动力学模型的集成,能大大提高模型的分析和预测能力,加强模型的实用性和应用能力.以大沙河人工湿地氨氮污染负荷最大削减能力为例,本文基于此模型,集成R语言强大的编程和计算能力,建立了进水水质与水量的调度函数关系,并确定了人工湿地最优进水水量、水质和污染负荷最大削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LLA R语言 人工湿地模型 污染负荷削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37)Cs剖面的沉积信息提取——以香港贝澳湿地为例 被引量:9
5
作者 潘少明 郭大永 刘志勇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5-660,共6页
通过建立模型,对采自香港大屿山岛贝澳湿地三个站位的沉积样品的137Cs实测剖面与模型计算剖面的比较分析,得出三个站位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24cm/a、0.21cm/a、0.34cm/a,除P1站位外,P2、P3站位由于受到潮水的作用,表层沉积物受到侵蚀,侵... 通过建立模型,对采自香港大屿山岛贝澳湿地三个站位的沉积样品的137Cs实测剖面与模型计算剖面的比较分析,得出三个站位的沉积速率分别为0.24cm/a、0.21cm/a、0.34cm/a,除P1站位外,P2、P3站位由于受到潮水的作用,表层沉积物受到侵蚀,侵蚀量分别为4.8cm和7cm。该结果与常用的时标方法所的结果进行了比较,P1站位由上述模型所得的结果与常用的时标方法所得的结果一致。可以看出,在稳定的沉积环境下,常用的确定时标的方法可以较准确地计算出沉积速率,而在堆积与侵蚀变化的沉积环境下,常用的确定时标的方法就存在一定的缺陷。该工作为137Cs剖面的沉积信息提取进行了有益的尝试。但上述模型中,由于采用日本东京地区的137Cs大气沉降通量记录替代香港地区的137Cs大气沉降通量记录,并没有考虑137Cs的扩散效应,所以该模型还有待进一步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7CS 香港贝澳湿地模型沉积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研究浅探 被引量:8
6
作者 牛明香 赵庚星 李尊英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86-589,共4页
湿地由于其特殊性和重要性,近年来在国际上受到众多学者的关注。本文较系统地讨论了湿地分类、湿地评价、湿地模型以及湿地的开发、保护、恢复与重建,在对已有成果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湿地研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湿地保护 湿地分类 湿地评价 湿地模型 湿地恢复 土地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人工湿地处理效果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王茂玉 胡树超 +3 位作者 曾立云 法林萃 黄利 秦赏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79-82,共4页
针对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的特点,在对基质材料、填料深度、填料结构、布集水系统和水位调整、导淤方式进行优化创新的基础上,建造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试模型;并采取了预处理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调节各季节运行效果;经过两年多的连续运... 针对北方地区冬季气候寒冷的特点,在对基质材料、填料深度、填料结构、布集水系统和水位调整、导淤方式进行优化创新的基础上,建造了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中试模型;并采取了预处理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调节各季节运行效果;经过两年多的连续运行试验,研究了模型湿地运行的工艺条件(深度、水力负荷、污染负荷)。为寒冷地区人工湿地的设计、运行管理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经验和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垂直潜流 生活污水 湿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47
8
作者 章光新 武瑶 +1 位作者 吴燕锋 刘雪梅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737-749,共13页
基于湿地生态水文研究文献计量分析,透视国内外有关湿地水文、生态水文和水资源等领域的重大研究计划和重要学术会议,系统总结了湿地生态水文学发展历程,可分为萌芽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研究探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和快速... 基于湿地生态水文研究文献计量分析,透视国内外有关湿地水文、生态水文和水资源等领域的重大研究计划和重要学术会议,系统总结了湿地生态水文学发展历程,可分为萌芽起步阶段(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研究探索阶段(20世纪90年代)和快速发展阶段(21世纪以后) 3个阶段,列举了重要代表性研究成果,并重点阐述了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基于对国际湿地生态水文学发展历程、研究进展及热点的综合分析,未来湿地生态水文学研究主要向基于"多要素、多过程、多尺度"的湿地生态水文相互作用机理及耦合机制、气候变化对湿地生态水文的影响机理及适应性调控、湿地"水文-生态-社会"耦合系统互作机理及互馈机制和基于湿地生态需水与水文服务的流域水资源综合管理等方向发展。最后,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提出了未来中国湿地生态水文学优先发展方向及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生态水文过程 湿地生态水文模型 湿地生态水文调控 气候变化 水资源综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对沿海湿地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宝强 苏珊 +1 位作者 彭仲仁 杨飞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69-575,共7页
以美国佛罗里达州Hillsborough县为例,假设2010年~2100年海平面上升1 m,考虑淹没、侵蚀、冲积、饱和、吸积等物理作用,运用海平面上升的湿地影响模型(SLAMM)进行用地的变化模拟计算,从面积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两方面评估海平面上... 以美国佛罗里达州Hillsborough县为例,假设2010年~2100年海平面上升1 m,考虑淹没、侵蚀、冲积、饱和、吸积等物理作用,运用海平面上升的湿地影响模型(SLAMM)进行用地的变化模拟计算,从面积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两方面评估海平面上升对湿地的影响.结果表明:(1)旱地面积将减少30.37km2;湿地面积增加30.37 km2,其中河口开放水域、滩涂、盐沼、定期洪水沼泽面积大量增加,分别增加了394.29%、380.62%、141.93%、121.41%,季节性洪水沼泽、潮汐淡水沼泽、河流潮汐、河口沙滩、内陆海岸受海平面上升影响较大,分别减少了95.52%、91.31%、59.29%、37.59%、21.44%;红树林、内陆开放水域、一般沼泽、内陆淡水沼泽、柏树沼泽受影响较小,分别减少了6.67%、4.05%、2.35%、0.90%、0.10%.(2)尽管湿地总面积增加,但是由于河口沙滩和净水湿地的损失,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总体减少的趋势,从2010年的61 672万美元减少到2100年的61 548万美元,其中艺术娱乐、水调节、气候调节、文化精神价值将下降,水供应、栖息地保护、干扰调节和废物处理价值将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湿地变化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海平面上升的湿地影响模型(SLAM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整治中生态沟渠建设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董晓亮 陈克勤 李正兵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22期59-61,共3页
随着山东省农村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的日益增强、大规模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农村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化学农药、肥料等过度使用,牲畜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落后,山东省农村面源性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维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就显得... 随着山东省农村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的日益增强、大规模畜牧业的迅速发展以及农村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农业化学农药、肥料等过度使用,牲畜粪便污水的无害化处理落后,山东省农村面源性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维护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生态沟渠的建立不但能够有效遏制灌区内农田的环境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保障灌区内生态平衡,也是解决农村面源污染严重问题、打造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措施。建设生态沟渠,实现自然净化,减少农业污染,对山东省实现生态灌区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灌区 生态沟渠 生态田间工程 湿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mechanical system to predict wet grip potential of pavements
11
作者 陈先华 B.Steinauer A.Ueckerman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1年第5期1750-1756,共7页
A precise friction model is essential for the prediction of tyre wet grip performance and optimization of pavement surface texture design.A mechanical system for predicting the wet grip potential of asphalt pavement w... A precise friction model is essential for the prediction of tyre wet grip performance and optimization of pavement surface texture design.A mechanical system for predicting the wet grip potential of asphalt pavement was systematically presented using an extended rubber material model by a time step integration scheme.This analytical approach was transferred to a 2D numerical multi-body system consisting of interconnected masses,coupling spring and elementary rubber element of a generalized Maxwell model of rubber tyre tread.The system consists of two basic modules with the same program structure and algorithm,considering the frequency-,temperature-,and strain-dependency behaviors of the complex dynamic modulus of rubber element.The dependence of penetration depth and friction coefficient on the velocity was simulated and validated.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is system can be used for predicting the wet grip potential of asphalt pave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 grip rubber tyre rim penetration depth friction coefficient dynamic mode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