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0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湿地松增脂剂筛选与不同起割林龄的采脂产量分析
1
作者 黄逢龙 周日巍 +4 位作者 吴茂隆 龚伟 周序言 罗亨龙 杨曙刚 《浙江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52-56,共5页
为开发安全环保的新型湿地松Pinus elliotti采脂剂和探索适宜的湿地松采脂起割林龄,本文通过采脂试验分析了8种不同增脂剂处理的增产率差异和3种不同起割林龄(9 a、13 a和15 a)的采脂产量和生长差异。结果显示:(1)不同增脂剂处理的松脂... 为开发安全环保的新型湿地松Pinus elliotti采脂剂和探索适宜的湿地松采脂起割林龄,本文通过采脂试验分析了8种不同增脂剂处理的增产率差异和3种不同起割林龄(9 a、13 a和15 a)的采脂产量和生长差异。结果显示:(1)不同增脂剂处理的松脂增产率差异显著。5号增脂剂的松脂增产率为30.69%,仅次于最高的对照CK1,两者没有显著差异,但5号增脂剂绿色环保、无腐蚀性。(2)不同起割林龄的湿地松林的采脂产量差异显著。起割林龄15 a湿地松林的单刀产脂量在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为86.18 g和76.49 g,均显著高于起割林龄13 a、9 a的湿地松林。经2 a采脂后,各林龄的采脂树与对照树的树径生长率均差异显著。起割林龄15 a的采脂树的树径受2 a采脂的影响最小,其生长率只减少了4.15%。以上结果表明,5号增脂剂是本试验中湿地松采脂安全环保的最佳增脂剂。综合考虑采脂产量和树径生长率,湿地松采脂起割林龄以15 a为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采脂 增脂剂 起割林龄 采脂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点试验的湿地松半同胞家系早期选择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谢金文 靳藏馥 +6 位作者 张露 万振和 朱柯帆 陈彬 孙世武 肖玉花 潘俊彬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4-425,共12页
【目的】探究多地点湿地松半同胞家系幼林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开展湿地松优良家系早期选择。【方法】以江西省三地营建的湿地松2年生子代测定林为对象,调查其苗高和地径。利用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开发的HalfsibMS程... 【目的】探究多地点湿地松半同胞家系幼林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开展湿地松优良家系早期选择。【方法】以江西省三地营建的湿地松2年生子代测定林为对象,调查其苗高和地径。利用南京林业大学林木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开发的HalfsibMS程序包估算遗传参数。通过育种值估算、多重比较法、综合选择指数法并结合整齐度指标进行联合选择,对18个湿地松家系进行综合评估及早期选择。【结果】2年生湿地松家系子代测定林树高和地径性状变异幅度分别为43~198 cm和0.8~6.2 cm,遗传变异系数为22.81%~45.83%,家系间树高、地径生长差异极显著(P<0.01),家系生长性状在三地间存在交互效应;遗传参数估算结果显示,树高和地径家系遗传力分别为0.5739和0.6476,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1089和0.1847,反映出其家系遗传力较高,遗传稳定,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小。育种值估算结果表明,湿地松家系生长性状育种值存在差异,其中树高排名前5的家系为3、4、6、1、5号家系;地径排名前5的家系为4、1、3、2、6号家系。根据育种值和综合指数联合选择,3号、4号、2号和6号等4个家系为优良家系;在此基础上再结合整齐度进行复选结果表明,3号、4号和6号为最终选择出的优良家系。对最终入选的3个优良家系进行遗传增益估算,其树高遗传增益和现实增益分别为12.98%、12.1%和11.6%;20.04%、18.6%和17.94%,地径遗传增益和现实增益分别为14.29%、9.13%和10.34%;24.9%、15.9%和17.97%,反映出其遗传优势和实际应用潜力。【结论】以育种值为主,并结合其他方法开展综合评价和早期选择能够较好地筛选出符合选育目标的优良家系。结合育种值、综合选择指数及整齐度指标的联合选择结果,遗传增益较高、综合评价较好、育种值高且整齐度较优的优良半同胞家系为3号、4号和6号,为后续湿地松遗传改良和林分营建提供了较好的种质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多地点子代测定 早期选择 遗传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补无性系对湿地松种子园遗传多样性的影响
3
作者 覃先玉 冯源恒 +2 位作者 谢俊康 蒙兰杨 杨章旗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89-701,共13页
对于建园无性系较少或缺株较多的种子园增补无性系是种子园科学管理的重要措施。该研究以南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增补无性系对该园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作用,以期为种子园科学管理提供参考建议。采用16对SS... 对于建园无性系较少或缺株较多的种子园增补无性系是种子园科学管理的重要措施。该研究以南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湿地松无性系种子园为研究对象,分析增补无性系对该园遗传多样性的影响作用,以期为种子园科学管理提供参考建议。采用16对SSR标记对该园增补无性系前后的遗传多样性变化进行分析,并通过构建指纹图谱和遗传聚类分析解析建园材料的遗传特异性与近缘性。结果表明:(1)通过将该无性系由18个增补至50个,遗传位点多态信息含量提高了2.37%,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提高了14.07%,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提高了1.23%,Shannon指数提高了3.51%。(2)采用11对SSR标记即可鉴定全部50个建园无性系,并以此构建50份湿地松无性系的指纹图谱。(3)50个无性系间遗传距离为0.018~0.670,UPGMA聚类图以0.251为阈值,可将50个无性系分为7组。综上认为,增补无性系可以提高湿地松种子园遗传多样性,但提升幅度有限;通过构建指纹图谱可为湿地松优良无性系鉴定及种子园子代亲本分析提供可靠工具;建园无性系遗传聚类结果可为湿地松杂交试验的亲本选配提供参考依据,能够有效避免近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EST-SSR 遗传多样性 无性系扩充 遗传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品系湿地松硫酸盐法制浆性能研究
4
作者 唐珲军 刘永丰 +4 位作者 何江林 梁龙 银辉 贠童童 朱宏伟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15-121,共7页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品系/树龄湿地松在硫酸盐法制浆过程中的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品系湿地松在木材密度、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制浆得率及漂白性能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树龄20年的A05品系的湿地松纤维素含量为42.15%,硫酸盐法... 本研究探讨了不同品系/树龄湿地松在硫酸盐法制浆过程中的性能。结果表明,不同品系湿地松在木材密度、纤维素含量、木质素含量、制浆得率及漂白性能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树龄20年的A05品系的湿地松纤维素含量为42.15%,硫酸盐法制浆后的细浆得率为46.1%、卡伯值为22.5,漂白后可在最少的磨浆转数下达到较高的打浆度,表现出最优的制浆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品系 硫酸盐法 制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输入改变对湿地松人工成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5
作者 李威 于珍珍 +2 位作者 何徽 赵佳璐 刘西军 《林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32-242,共11页
【目的】探究凋落物和根系碳输入改变对湿地松人工成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为湿地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亚热带北缘的湿地松人工成熟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根系去除(NR)、凋落物去除(NL)、... 【目的】探究凋落物和根系碳输入改变对湿地松人工成熟林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为湿地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亚热带北缘的湿地松人工成熟林为研究对象,设置对照(CK)、根系去除(NR)、凋落物去除(NL)、凋落物加倍(DL)、根系和凋落物去除(NRNL)5种处理,在凋落物处理4年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0~20 cm土层的土壤细菌16S rDNA和真菌ITS基因进行测序,结合土壤理化特征探讨碳输入改变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1)土壤测序共获得3496个细菌操作分类单元,隶属30门186属,优势菌门为酸杆菌门、变形菌门和绿弯菌门;获得2547个真菌操作分类单元(OTUs),隶属13门248属,优势菌门为担子菌门、子囊菌门和被孢霉门。与对照相比,根系去除显著降低变形菌门和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而碳输入改变对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影响不显著。2)与对照相比,根系去除显著降低了土壤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指数(P<0.05),凋落物加倍处理显著降低土壤细菌Pielou均匀度指数、ACE指数;根系去除、根系和凋落物去除处理均显著降低土壤真菌ACE指数。3)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和硝态氮(NO_(3)^(-)-N)含量与细菌群落的变形菌门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与真菌群落的被孢霉门相对丰度呈显著负相关,但与毛霉门相对丰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根系去除与凋落物加倍显著改变了湿地松人工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Alpha多样性指数,根系去除、根系和凋落物去除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真菌ACE指数。土壤可溶性有机碳、硝态氮含量可能是湿地松林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限制因子,土壤pH值、可溶性有机氮含量可能是土壤真菌群落的限制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凋落物 根系 细菌和真菌群落 Alpha多样性指数 湿地松人工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抗褐变和易褐变无性系胚性愈伤团的生理生化特征
6
作者 刘阳 郭文冰 +5 位作者 薛蕾 王哲 曾明 欧阳曦 伍彩云 车晓亮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5年第1期9-21,共13页
为明确湿地松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胚性愈伤团褐变的原因,解析褐变的发生机制,研究系统探究了湿地松Pinus elliottii胚性愈伤团的生理生化特征,特别是抗褐变和易褐变无性系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胚性愈伤团中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查... 为明确湿地松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中胚性愈伤团褐变的原因,解析褐变的发生机制,研究系统探究了湿地松Pinus elliottii胚性愈伤团的生理生化特征,特别是抗褐变和易褐变无性系之间的差异。通过对胚性愈伤团中总酚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内源激素含量以及黄酮/酚类化合物等的综合分析,揭示了这些因素与褐变之间的潜在关联。结果表明,尽管总酚含量在不同无性系间无显著差异,但CHI活性在易褐变无性系中更高,可能与某些特定黄酮类物质的积累有关。内源激素分析显示IAA、iP+iPR、GA3和JA-me的水平变化可能与褐变密切相关。最后,研究分析了58种黄酮/酚类化合物的积累模式,并进一步挖掘获得了儿茶素、香橙素、原花青素B3、原花青素B1、金丝桃苷、乔松素等褐变特异积累物质。研究发现特定的酶活性、内源激素及黄酮/酚类化合物的变化与胚性愈伤团褐变密切相关,为开发新型褐变调控策略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体细胞胚胎发生 胚性愈伤团 褐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坡位对湿地松林分生长影响分析
7
作者 罗良才 唐建友 +4 位作者 夏琳 刘敏 谭雪康 彭伟 刘欲晓 《河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23-26,共4页
为了解不同坡位对湿地松林分生长的影响,以湖南省攸县菜花坪12年生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林分的上坡位、中坡位和下坡位设置观测样地,观测湿地松林分的胸径、树高和冠幅,并计算单株材积。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对湿地松林分树高、... 为了解不同坡位对湿地松林分生长的影响,以湖南省攸县菜花坪12年生湿地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林分的上坡位、中坡位和下坡位设置观测样地,观测湿地松林分的胸径、树高和冠幅,并计算单株材积。结果表明:不同坡位对湿地松林分树高、胸径、单株材积生长有极显著影响。随着坡位的降低,湿地松林分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增大。下坡位湿地松林分平均树高达12.57m,平均胸径达19.37cm,单株材积达0.37 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坡位 树高 胸径 冠幅 单株材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林方式对湿地松幼苗生长情况的影响
8
作者 张云华 《中国林副特产》 2025年第3期37-38,共2页
湿地松是一种阳性树种,喜光,忌荫蔽,既耐寒又能抗高温。其根系发达,抗风力强,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得益于其所拥有的诸多特征。为研究不同苗木规格、造林密度以及施肥用量对湿地松幼苗生长所带来的影响,将湿地松幼苗分为裸苗... 湿地松是一种阳性树种,喜光,忌荫蔽,既耐寒又能抗高温。其根系发达,抗风力强,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得益于其所拥有的诸多特征。为研究不同苗木规格、造林密度以及施肥用量对湿地松幼苗生长所带来的影响,将湿地松幼苗分为裸苗和容器苗两种不同类型,针对其在不同造林密度、施肥量下的幼苗生长情况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苗木大小、造林密度以及施肥量对于湿地松苗木的生长有着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幼苗 造林方式 生长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北湿地松人工林生物量分配格局与碳汇潜力研究
9
作者 王辽阔 何介南 《湖南林业科技》 2025年第2期10-18,共9页
湿地松作为常见的针叶树种,在我国南方被广泛种植,其碳汇能力一直备受关注。在湖南省华容县设置了17个湿地松固定样地,估算了各样地的森林植被生物量、生态系统各层碳储量及植被碳汇能力。结果表明:不同龄组湿地松人工林林分的生物量范... 湿地松作为常见的针叶树种,在我国南方被广泛种植,其碳汇能力一直备受关注。在湖南省华容县设置了17个湿地松固定样地,估算了各样地的森林植被生物量、生态系统各层碳储量及植被碳汇能力。结果表明:不同龄组湿地松人工林林分的生物量范围为25.04~323.55t·hm^(-2),随林龄的增长呈增加趋势,且各龄组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乔木层生物量占比最高,超过60%;林下植被和枯死物生物量占比分别为4.9%~22.4%和5.9%~10.9%。湿地松林分不同龄组的碳密度为101.32~264.14t·hm^(-2),随林龄的增加也呈增长趋势,且各龄组间差异显著(P<0.05)。不同龄组植被的碳储量为2.79~7.33t·hm^(-2)·a-1,湿地松碳汇能力在近熟林阶段达到顶峰。该研究揭示了湿地松林分生物量、碳汇能力的变化与湿地松生长的关系,为优化湿地松人工林经营模式、提高森林碳汇能力、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碳密度 碳汇能力 湿地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性湿地松体细胞胚的发育、成熟及萌发
10
作者 程方 叶建仁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66-174,共9页
为加快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进程,本文研究了肌醇浓度、脱落酸(ABA)及其添加方式、基本培养基、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琼脂糖种类及浓度、活性炭浓度、液体悬浮培养等因素对抗性湿地松体细胞胚的发育、... 为加快抗松针褐斑病湿地松体细胞胚胎发生技术的产业化应用进程,本文研究了肌醇浓度、脱落酸(ABA)及其添加方式、基本培养基、聚乙二醇(PEG-6000)浓度、琼脂糖种类及浓度、活性炭浓度、液体悬浮培养等因素对抗性湿地松体细胞胚的发育、成熟及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8 g/L肌醇较适宜,过高浓度的肌醇则不利于湿地松体细胞胚发育;ABA可以采用高压灭菌;基本培养基、ABA、PEG-6000互作对湿地松体细胞胚的成熟影响很大,基本培养基以LP为最佳,ABA的最适浓度为10m g/L,PEG-6000以添加25、50 g/L为宜;在湿地松体细胞胚的成熟培养过程中,PEG-6000的浓度不能高于100 g/L;在湿地松体细胞胚的成熟培养基中,添加60 g/L蔗糖最合适;湿地松体细胞胚的成熟培养基中添加0.5 g/L或1 g/L的活性炭较适宜;培养基状态对体细胞胚的高频率诱导具有一定的影响,悬浮培养以100 mL三角瓶装培养液30 mL、摇床转速130 r/min为宜,液体转固体时吸取培养液1 mL为宜;未建立成熟的体细胞胚发生体系前,以采用固体培养为佳。最佳成熟培养基、激素及部分添加物组合为LP+10 mg/L ABA+50 g/L PEG-6000+60 g/L蔗糖+1.0 g/L活性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性湿地松 体细胞胚胎发生 胚性愈伤组织 发育培养基 成熟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无性系松脂组分分析及评价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娟 丁伟 +4 位作者 付宇新 张志红 周光 李火根 杨春霞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15,共9页
为从湿地松种子园现有的速生材用无性系中选择产脂力强、松脂品质高的优良无性系,并高效利用湿地松良种资源。该研究以湿地松第一代种子园内36个无性系为材料,测定其树脂质量流速以及胸径生长量,进一步采用GC-MS分析其松脂组分,并基于... 为从湿地松种子园现有的速生材用无性系中选择产脂力强、松脂品质高的优良无性系,并高效利用湿地松良种资源。该研究以湿地松第一代种子园内36个无性系为材料,测定其树脂质量流速以及胸径生长量,进一步采用GC-MS分析其松脂组分,并基于上述指标利用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对参试的36个无性系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共鉴别出了21种松脂成分,包括8种单萜成分和13种二萜成分。(2)相关性分析显示,树脂质量流速(RMR)与单萜含量显著正相关,与枞酸型树脂酸呈弱的负相关,与海松酸型树脂酸无明显关联。(3)从松节油含量、树脂质量流速、枞酸型树脂酸、海松酸型树脂酸4个维度对参试无性系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6个无性系分为三大类,并且各类型间差异显著,第1类的表现要远好于其他两类。(4)在产脂力高的基础上,6-44、4-11-1、1-38、3-64四个无性系单萜含量高,4-11-1、3-64、2-0420、3-468四个无性系海松酸型树脂酸含量高,而无性系2-173枞酸型树脂酸含量较高。该研究定性分析了湿地松的松脂组分,定量评估了36个无性系的产脂力与组分含量,为湿地松脂用无性系的选择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松脂组分 相关性 聚类分析 产脂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湿保水沟对采脂湿地松木材纸浆特性和松脂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欲晓 程勇 +7 位作者 魏志恒 廖德志 刘炳材 彭翠英 洪需要 谭雪康 陈桂荣 王旭军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63-68,共6页
以16年生的湿地松林分为试验对象,设置3种处理方法进行对照分析,探讨不同处理下保湿保水沟对采脂湿地松木材纸浆特性及松脂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木材基本密度外,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综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及松脂成... 以16年生的湿地松林分为试验对象,设置3种处理方法进行对照分析,探讨不同处理下保湿保水沟对采脂湿地松木材纸浆特性及松脂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木材基本密度外,管胞长度、管胞宽度、管胞长宽比、综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及松脂成分含量在不同处理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随着保湿保水沟深度的增加,采脂湿地松植株的木材基本密度、管胞长度、管胞长宽比、综纤维素、纤维素含量逐渐增加,但木质素含量逐渐减少;保湿保水沟处理的湿地松松脂成分组成与对照完全一致,但湿地松松脂各种成分的含量随着保湿保水沟深度的增加,其变化趋势并不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保湿保水沟 采脂 纸浆特性 松脂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石漠化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研究
13
作者 王迤翾 朱宁华 +4 位作者 周光益 袁星明 江岱 董妍妍 颜润芝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7-487,共11页
为探究湘西石漠化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该研究以湘西石漠化地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针阔混交林为对象,利用植物群落学分析和野外取样检测的方法,分析林分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运用Winklemass 1.0计算林分空间... 为探究湘西石漠化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林分结构及土壤理化性质,该研究以湘西石漠化地区湿地松-马褂木人工针阔混交林为对象,利用植物群落学分析和野外取样检测的方法,分析林分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运用Winklemass 1.0计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并用三维离散随机变量分析了优势种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林分内胸径(DBH)≥2 cm的林木株数为897 plants·hm^(-2),隶属于15科16属。主林层为湿地松,平均DBH为32.3 cm,重要值为44.2%;次林层为阔叶树,中幼龄林木居多,其中樟树、马褂木为优势树种,重要值分别为17.1%和13.2%。此外,还存在较多处于劣势生态位的天然更新种。(2)林木的水平分布格局偏向于随机分布(W=0.503);林分整体趋向于中庸偏劣势过渡的态势(U=0.505);种间隔离程度较高(M=0.689),林木混交状况良好。空间结构参数的三维离散随机变量表明,湿地松87.3%为优势和亚优势,马褂木41.7%为亚优势、26.9%为中庸态势,樟树23.5%为中庸态势、56.8%为劣势和绝对劣势。(3)林分土壤pH值趋于中性;与撂荒地相比,林分土壤的容重、持水量、孔隙度、有机碳、全钾、全氮、全磷等因子均明显改善,但整体而言,林分土壤仍然较为贫瘠,局部土壤紧实,保水能力差。综上表明,湿地松、马褂木作为先锋树种生长43年后,林分有向异龄林、强度混交林演替的趋势;林分内中幼龄阔叶树株数占比较大,近熟林出现断层,老龄针叶树占据优势生态区位,需抽针补阔、间针育阔,择伐劣势木,促使林分向阳生性阔叶树为主、中生性和耐阴性阔叶树为次的林分结构演替。该研究结果为湘西石漠化区的植被恢复、人工林结构优化和土壤改良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湿地松-马褂木人工混交林 林分组成 林分空间结构 土壤理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杉木和湿地松容器育苗轻基质配方优选 被引量:5
14
作者 徐清福 吴仙花 +1 位作者 程红田 赵敏 《浙江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48-53,共6页
为了降低容器育苗轻基质成本,提高林区易获取轻基质比例,将泥炭、蛭石、珍珠岩、发酵牛粪、发酵松鳞、发酵木屑、砻糠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7种不同配方基质,每立方米基质施加N、P2O5、K2O含量分别为18%、6%和12%的控释肥4 kg,研究其对杉木... 为了降低容器育苗轻基质成本,提高林区易获取轻基质比例,将泥炭、蛭石、珍珠岩、发酵牛粪、发酵松鳞、发酵木屑、砻糠按不同体积比配制成7种不同配方基质,每立方米基质施加N、P2O5、K2O含量分别为18%、6%和12%的控释肥4 kg,研究其对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1年生实生容器苗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配方基质对1年生实生容器苗苗高、地径生长量和成活率均有显著影响,综合生长性状和成本,筛选出适合培育1年生杉木和湿地松实生容器苗的最优基质配方均为泥炭∶珍珠岩∶发酵牛粪∶发酵木屑∶发酵松鳞=0.3∶0.1∶0.2∶0.15∶0.25。尽管筛选的配方与传统配方(泥炭∶蛭石∶珍珠岩=0.4∶0.3∶0.3)在苗木生长量和成活率上没有显著差异,但育苗成本降低了25%。以上研究结果可为南方地区杉木和湿地松容器苗高效培育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湿地松 容器育苗 轻基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析的湿地松遗传测定
15
作者 余雪琴 徐梁 +4 位作者 杨少宗 石从广 周芳伟 翟帅 吴永强 《南方林业科学》 2024年第3期16-21,共6页
该研究通过对湿地松自由授粉半同胞子代试验林的生长性状进行遗传测定,并估算家系及单株育种值筛选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结果表明:试验点空间微环境效应显著,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模型可有效提高遗传参数估算的准确性。湿地松树高、胸径... 该研究通过对湿地松自由授粉半同胞子代试验林的生长性状进行遗传测定,并估算家系及单株育种值筛选优良家系和优良单株。结果表明:试验点空间微环境效应显著,选择合适的空间分析模型可有效提高遗传参数估算的准确性。湿地松树高、胸径和单株材积的生长受中等偏弱的遗传控制,其单株狭义遗传力分别为0.12、0.13和0.12。根据参试家系的育种值排名筛选出3号、1号和42号3个优良家系,入选家系较对照家系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遗传增益分别为1.14%、1.92%和4.62%。按1%的单株入选率并考虑其家系来源进行选择,共有238号、87号、45号、151号和184号5个优良单株入选,入选单株较试验林分群体的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遗传增益分别为2.23%、3.60%和10.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空间分析 遗传力 育种值 遗传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气候条件下湿地松产脂量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犁月 周青 +2 位作者 甘青 熊郁华 胡如芳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7期170-172,共3页
湿地松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产脂树种,其松脂产量与当地的小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为探究不同气候条件下湿地松产脂量的变化规律,该研究选取江西省泰和县不同林场的12块湿地松林地作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对样地内的湿地松进行统一的采脂处理,结... 湿地松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产脂树种,其松脂产量与当地的小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为探究不同气候条件下湿地松产脂量的变化规律,该研究选取江西省泰和县不同林场的12块湿地松林地作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对样地内的湿地松进行统一的采脂处理,结合采脂期内的气温、降水、光照等气象数据,分析湿地松产脂量与主要气候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湿地松单株年平均产脂量在泰和县内不同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西南部禾氏林场湿地松的单株年平均产脂量最高,东北部百记林场次之;在各区域内部,湿地松单株年平均产脂量均与采脂期的平均气温和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量呈不显著负相关,与日照时数相关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松脂产量 小气候因子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数据的湿地松密码子使用偏好性分析
17
作者 胡蓉 赖猛 +3 位作者 张露 陈婷萱 黄文丁 易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50-59,共10页
研究湿地松转录组编码序列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明确密码子使用频率,探究湿地松异源表达受体的最佳选择,为湿地松分子育种奠定基础。以筛选到的13932条湿地松转录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为研究对象,利用CodonW 1.4.2、EMBOSS在... 研究湿地松转录组编码序列的密码子使用偏好性,明确密码子使用频率,探究湿地松异源表达受体的最佳选择,为湿地松分子育种奠定基础。以筛选到的13932条湿地松转录组编码序列(coding sequence,CDS)为研究对象,利用CodonW 1.4.2、EMBOSS在线分析程序、MEGA 7等软件进行湿地松密码子组成分析,计算同义密码子相对使用度(relative synonymous codon usage,RSCU)、不同位置GC含量和有效密码子数(effective number of codon,ENc)等指标,同时展开中性绘图分析和偏倚性分析等,系统地探究影响密码子偏好性的主导因素,从而筛选出最优密码子,并选择合适的遗传转化受体。研究结果表明,湿地松转录组密码子中的平均GC含量为43.72%,其中GC1含量最大,为50.78%,其次是GC2和GC3,含量分别为40.68%和39.71%,表明不同位置的碱基组成存在差异,第3位上是A/U碱基的概率更大;ENc值在25.94~61.00之间,平均值为53.58,CAI均值较低,为0.20,表明密码子整体偏好性较弱。中性绘图、PR2-plot绘图和ENc-GC3s关联分析结果均表明,自然选择是大多数湿地松基因密码子存在使用偏好性的主要原因;以高频率高表达的标准筛选出25个湿地松最优密码子,均以A/U结尾。通过将湿地松与大肠杆菌、拟南芥、烟草、酵母菌、水稻等5种生物的密码子使用频率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烟草、拟南芥是湿地松基因进行遗传转化功能验证的理想选择。综上所述,湿地松转录组密码子整体偏好性弱,第3位碱基偏好使用A/U,自然选择是其产生密码子偏好性的关键原因,烟草、拟南芥可作为湿地松基因异源表达的理想植物受体。结果有利于湿地松功能基因的异源表达,也为进一步研究湿地松遗传背景及高产脂分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转录组 最优密码子 密码子使用偏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体细胞胚胎发生过程的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8
作者 薛蕾 曾明 +4 位作者 王哲 郭文冰 伍彩云 郭业皇 刘阳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5期10-20,共11页
为提高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体细胞胚胎发生效率,探究湿地松体胚发生的分子机理,利用SMRT(Single molecule real-time)第三代测序技术对湿地松体胚发生过程进行了全长转录组测序。测序总共生成了77.99 Gb原始数据,经多步筛选、矫正及... 为提高湿地松Pinus elliottii体细胞胚胎发生效率,探究湿地松体胚发生的分子机理,利用SMRT(Single molecule real-time)第三代测序技术对湿地松体胚发生过程进行了全长转录组测序。测序总共生成了77.99 Gb原始数据,经多步筛选、矫正及去冗余后,获得了63334条高质量非冗余全长转录本,平均长度为2070 bp,N50为2317 bp,总注释率可达97.27%。GO功能注释及KEGG代谢通路分析表明,湿地松体胚发生过程中表达的基因多与细胞及细胞器的生长、次生代谢物质的生物合成碳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以及植物激素相关。根据全长转录本数据,预测了62177条完整编码序列、2668个转录因子、4570个简单序列重复和1432个可变剪切事件。研究获得了湿地松体胚发生过程的全长转录组序列、完整的功能注释和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体细胞胚胎发生 SMRT三代测序 全长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地松育苗造林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左毅文 《园艺与种苗》 CAS 2024年第9期32-34,共3页
湿地松作为一种引种栽培树种,不仅有园林绿化作用,还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在松脂和木材方面都有较好的收益,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栽植。该文结合安徽泾县地区的实际,从露地苗床育苗与容器育苗2个方面介绍了湿地松的育苗技术,并总结了其造林技... 湿地松作为一种引种栽培树种,不仅有园林绿化作用,还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在松脂和木材方面都有较好的收益,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栽植。该文结合安徽泾县地区的实际,从露地苗床育苗与容器育苗2个方面介绍了湿地松的育苗技术,并总结了其造林技术,包括选地、整地、造林、造林后管理等,以期为进一步扩大湿地松人工林的面积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特征特性 育苗 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量对湿地松松脂产量的影响
20
作者 周日巍 郭亚男 +3 位作者 龚伟 周琴 黄玫 陈琦辉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年第11期43-45,74,共4页
为改善湿地松施肥方式、提高地力、改善林地养分,以江西省吉安市区域内种植10年以上的湿地松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缓释肥施用水平对地力及湿地松脂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省吉安市湿地松种植生产中,施用缓释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 为改善湿地松施肥方式、提高地力、改善林地养分,以江西省吉安市区域内种植10年以上的湿地松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缓释肥施用水平对地力及湿地松脂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江西省吉安市湿地松种植生产中,施用缓释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升土壤速效养分含量,进而提升松脂产量,其中以缓释肥高肥处理下松脂产量提升效果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松 缓释肥 松脂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