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现场喷射成型双掺硅粉和钢纤维湿喷混凝土弯曲韧性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程伟峰 杨虹 +3 位作者 仝德华 张鹏 丁建彤 李海达 《岩土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73-1081,共9页
针对强岩爆、高突涌水、高地应力硐室,采用弓形排状新型钢纤维、新型液态无碱速凝剂、大型湿喷台车+机械臂及钢纤维新型添加工艺系统开展了掺硅粉及钢纤维湿喷混凝土的现场弯曲韧性试验研究。这种能够真实反应湿喷混凝土现场附着硬化性... 针对强岩爆、高突涌水、高地应力硐室,采用弓形排状新型钢纤维、新型液态无碱速凝剂、大型湿喷台车+机械臂及钢纤维新型添加工艺系统开展了掺硅粉及钢纤维湿喷混凝土的现场弯曲韧性试验研究。这种能够真实反应湿喷混凝土现场附着硬化性能的大规模生产性试验研究在中国尚属首次。结果表明:随着硅粉和钢纤维的掺入,附着硬化后的湿喷混凝土初裂荷载和极限荷载提高,弯曲韧性指数、承载能力变化系数及残余强度因子明显改善,开裂后未发生脆性断裂,峰值荷载后的承载力下降缓慢,且作用效果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而增强,其中40 kg掺量下荷载-挠度曲线有二次硬化现象,材料去脆性化迹象明显,抑制围岩破坏和与围岩同步变形能力得到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粉 钢纤维 湿喷混凝土 现场弯曲韧性 射成型 大型湿台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耦合因素影响下尾砂湿喷混凝土强度与预测研究
2
作者 贾住平 胡亚飞 +2 位作者 张博 王堃 韩斌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77,共8页
尾砂粒级、胶凝材料和掺和料是影响尾砂湿喷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的重要因素,针对5种尾砂、2种胶凝材料和2种掺合料设计63组配合比并开展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获得了各因素及耦合因素对尾砂湿喷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与机理,并利用ANFIS... 尾砂粒级、胶凝材料和掺和料是影响尾砂湿喷混凝土单轴抗压强度的重要因素,针对5种尾砂、2种胶凝材料和2种掺合料设计63组配合比并开展单轴抗压强度试验,获得了各因素及耦合因素对尾砂湿喷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与机理,并利用ANFIS建立了尾砂湿喷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单一影响因素下,尾砂粒度、粉煤灰掺量与尾砂湿喷混凝土抗压强度均呈正相关关系,而尾砂湿喷混凝土强度则随硅灰掺量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当胶凝材料掺量不超过570 kg/m^(3)时,胶固粉对湿喷强度的提升效果较好;当胶凝材料掺量高于570 kg/m^(3)时,水泥对湿喷强度的提升效果较好。水泥掺量与尾砂湿喷混凝土抗压强度间遵循Logistic曲线规律,胶固粉则遵循Log-Normal曲线规律;基于ANFIS构建的尾砂湿喷混凝土强度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高于90%,平均预测精度为98.2%,最高预测精度可达99.8%,实现了尾砂湿喷混凝土强度的高精度预测。研究结果对尾砂湿喷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砂湿喷混凝土 配合比 尾砂粒度 影响规律 强度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和室内实验的固废湿喷混凝土性能研究
3
作者 王小平 冯亮 胡亚飞 《金属矿山》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99-312,共14页
针对中国西北地区某镍矿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难题,以废石和戈壁砂为复合骨料,协同利用钢渣、高炉矿渣及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物制备胶凝材料,研发了适用于地下岩体支护的固体废物基湿喷混凝土(Solid Waste Based Wet Shotcrete,SWC)。... 针对中国西北地区某镍矿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难题,以废石和戈壁砂为复合骨料,协同利用钢渣、高炉矿渣及脱硫石膏等工业固体废物制备胶凝材料,研发了适用于地下岩体支护的固体废物基湿喷混凝土(Solid Waste Based Wet Shotcrete,SWC)。采用响应面法进行试验方案设计,系统揭示了不同因素对SWC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借助多种微观表征方法揭示了SWC的力学性能形成机制。同时,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建立了SWC配合比智能优化模型。结果表明:SWC抗压强度随钢渣掺量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钢渣掺量为30%时抗压强度达到最大35.2MPa),胶砂比与抗压强度呈正相关关系,戈壁砂占比则与抗压强度呈负相关关系。微观机理研究表明,戈壁砂占比会影响骨料堆积体系的孔隙结构(戈壁砂占比为0.4时骨料堆积密实度最大),钢渣掺量则调控胶凝体系的水化反应进程,二者均通过改变材料密实度影响SWC的力学性能。建模结果显示,通过哈里斯鹰算法(Harris Hawks Optimization,HHO)对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模型进行参数寻优,显著提升了预测精度(R2> 0.99,RMSE<0.20,VAF>99.80),结合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构建的HHO-SVR-GA智能模型实现了SWC配合比的精确设计(误差低于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废物 地下支护 湿喷混凝土 机器学习 配合比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变学参数表征湿喷混凝土工作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隋伟 宁逢伟 +2 位作者 肖阳 褚文龙 都秀娜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5-110,共6页
为提高工作性对湿喷混凝土施工性能(可输送性、可喷性)的指导作用,归纳了现有各种技术规范的工作性要求,回顾了流变特性与可喷性相关性研究进展,探讨了流变性能时变机制,总结了时变模型发展现状。结果表明,坍落度无法协调可输送性与可... 为提高工作性对湿喷混凝土施工性能(可输送性、可喷性)的指导作用,归纳了现有各种技术规范的工作性要求,回顾了流变特性与可喷性相关性研究进展,探讨了流变性能时变机制,总结了时变模型发展现状。结果表明,坍落度无法协调可输送性与可喷性工作性需求矛盾,流变学参数应用效果优于坍落度;屈服剪切应力增加,一次喷射厚度变大,回弹率减小;塑性黏度降低,管道输送压力减小,可输送性变好,但屈服剪切应力、塑性黏度与密实度的相关性尚需深入研究;主流的流变性能时变模型为指数、对数、线性、幂函数等经验公式,应加强有物理意义的模型推导;时变预测模型缺乏有效验证手段,应重点研发速凝体系下湿喷混凝土流变性能的原位评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喷混凝土 流变特性 工作性 屈服剪切应力 塑性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喷混凝土可泵性、强度和回弹率的关键影响因素 被引量:26
5
作者 韩斌 姚松 +2 位作者 于少峰 吴建勋 李佳梦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37-41,共5页
为了更好地推广湿喷混凝土在矿山的应用,以提高湿喷混凝土的支护效果,基于大量室内实验及多年现场经验,对影响湿喷混凝土可泵性及强度、回弹率的关键因素开展了深入研究。详细阐述了水泥掺量、砂石原材料强度及粒级组成、微硅粉掺量、... 为了更好地推广湿喷混凝土在矿山的应用,以提高湿喷混凝土的支护效果,基于大量室内实验及多年现场经验,对影响湿喷混凝土可泵性及强度、回弹率的关键因素开展了深入研究。详细阐述了水泥掺量、砂石原材料强度及粒级组成、微硅粉掺量、纤维类型及其掺量、速凝剂和减水剂类型及掺量,以及水灰比等因素对湿喷混凝土可泵性及强度的影响;分析了料浆水灰比、速凝剂掺量、喷枪与受喷面距离、喷枪与受喷面夹角等因素与湿喷混凝土回弹率的内在关系;根据板庙子金矿现场实践,回弹率一般为10%,湿喷混凝土28 d单轴抗压强度为36.2 MPa,抗弯拉强度为3.2 MPa,与干喷混凝土进行对比,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明显占优,可见湿喷混凝土是喷射混凝土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喷混凝土 可泵性 强度 回弹率 工程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喷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分析及高应力巷道支护应用 被引量:16
6
作者 任禹 成云海 +3 位作者 王贯东 刘大同 赵国金 朱萌萌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8-130,133,共4页
针对目前煤矿深井巷道干喷混凝土易开裂、掉渣问题,结合高应力巷道支护结构高强、高韧的要求,开展湿喷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工程应用研究。首先对干、湿喷混凝土材料进行了对比,选择了适宜高应力巷道支护的喷混凝土材料,然后通过对比试... 针对目前煤矿深井巷道干喷混凝土易开裂、掉渣问题,结合高应力巷道支护结构高强、高韧的要求,开展湿喷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及工程应用研究。首先对干、湿喷混凝土材料进行了对比,选择了适宜高应力巷道支护的喷混凝土材料,然后通过对比试验,研究试验室配置以及现场喷射干、湿喷混凝土之间的力学性能差异,结果表明:相对于干喷混凝土,湿喷混凝土的抗压、抗拉、抗折、黏结强度都得到显著提高,且第一天强度提高尤其明显,对避免混凝土体开裂、掉渣非常有效。最后经过一段时间试验巷道的观测,干喷混凝土巷道已经出现开裂,而湿喷混凝土巷道依然完好,取得了良好的支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井巷道 混凝土 开裂 湿喷混凝土 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喷混凝土回弹率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7
作者 宁逢伟 丁建彤 +2 位作者 白银 张丰 雷英强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9-155,共7页
为了理清湿喷混凝土回弹率的主要控制因素,提高喷射支护技术的经济性,从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三个方面综述了各因素对回弹率的影响。从原材料角度,掺加掺合料、掺加纤维、提高掺合料细度、降低骨料最大粒径等措施均可降低混... 为了理清湿喷混凝土回弹率的主要控制因素,提高喷射支护技术的经济性,从混凝土原材料、配合比、施工工艺三个方面综述了各因素对回弹率的影响。从原材料角度,掺加掺合料、掺加纤维、提高掺合料细度、降低骨料最大粒径等措施均可降低混凝土在喷射传输过程中的分散性,降低回弹率;从配合比角度,增加胶凝材料用量、提高混凝土稠度、调整适宜的坍落度和凝结时间等措施均可提高喷射混凝土的粘附效率,降低回弹率;从施工工艺角度,适当提高一次喷射厚度、取直角作为喷射角、控制合理的工作风压等措施均可显著降低回弹率。目前研究多针对单一因素进行考察,忽略了各因素对回弹率的耦合作用。今后应进一步加强耦合作用相关理论研究,建立各因素间的内在联系,强化动态调控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喷混凝土 回弹率 原材料 配合比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良岩体巷道的湿喷混凝土支护技术 被引量:50
8
作者 韩斌 王贤来 文有道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381-2385,共5页
通过分析传统支护理论与实践存在的不足,提出湿喷混凝土在不良岩体巷道支护中的支撑作用、充填与隔离作用以及应力转化作用;根据具体的工程背景,应用Barton的Q岩体分级及支护方法,提出采用湿喷混凝土+树脂锚杆的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 通过分析传统支护理论与实践存在的不足,提出湿喷混凝土在不良岩体巷道支护中的支撑作用、充填与隔离作用以及应力转化作用;根据具体的工程背景,应用Barton的Q岩体分级及支护方法,提出采用湿喷混凝土+树脂锚杆的支护方案。研究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案实现了对不良岩体巷道的有效支护;湿喷混凝土直接成本与干喷混凝土直接成本近似相等,相同材料的湿喷混凝土平均强度比干喷混凝的平均强度高45%~85%,实现了对不良岩体巷道的支护需要;湿喷混凝土+树脂锚杆支护技术可替代传统的干喷混凝土+钢网+锚杆工艺,对不良岩体的支护具有独特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喷混凝土 不良岩体 支护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湿喷混凝土受载力学特性及破坏机制 被引量:12
9
作者 白金超 成云海 +3 位作者 郑强强 李峰辉 李波 吴斐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777-2786,共10页
目前湿喷混凝土正逐步取代干喷混凝土,但相关支护机理及设计依据缺乏研究。为了探究湿喷混凝土的力学特性与破坏机制,基于干、湿喷混凝土的力学试验,采用声发射(AE)装置监测试样的单轴抗压、轴心抗压及巴西劈裂失稳的全过程。获得了试... 目前湿喷混凝土正逐步取代干喷混凝土,但相关支护机理及设计依据缺乏研究。为了探究湿喷混凝土的力学特性与破坏机制,基于干、湿喷混凝土的力学试验,采用声发射(AE)装置监测试样的单轴抗压、轴心抗压及巴西劈裂失稳的全过程。获得了试样破坏全过程的声发射能量、撞击数等数据,以及试样破坏点出现的时空特征。根据试验结果,探究干、湿喷混凝土的破坏机制,对比分析了两者不同龄期下的单轴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并进一步研究了两者AE参数中的应力、撞击数、能量与应变4者之间的关系,通过AE试件定位结果定量分析损伤变量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建立干、湿喷混凝土损伤变量的本构模型。结果表明:相对于干喷混凝土,湿喷混凝土的早期和长期力学性能均有显著的提升,且均质性也明显提高。以AE能量表示的损伤变量随应变的增加而增大,在各自特定的应变下试样内部裂纹均开始逐步贯通,但在达到峰值应变前湿喷混凝土损伤变量的增长率较为缓慢,而在达到峰值应变后增长率则较快。通过对比干、湿喷混凝土的试验曲线和计算曲线,表明该本构模型可以适用于干、湿喷混凝土破裂能量的损伤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湿喷混凝土 AE监测 破坏机制 损伤变量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喷混凝土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0
作者 何文敏 陈华鑫 +2 位作者 王闯 张小利 关博文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8-120,127,共4页
湿喷混凝土因具有改善施工作业环境、便于混凝土集中生产及质量控制、有利于发展成高性能喷射混凝土等优越性而备受关注。总结湿喷混凝土工作性、硬化后特性、性能改善措施方面的研究进展,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
关键词 湿喷混凝土 性能 研究进展 工作性 硬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掺合料和粗合成纤维对湿喷混凝土回弹率的影响 被引量:13
11
作者 宁逢伟 丁建彤 +2 位作者 白银 杨森 雷英强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9,共8页
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可提高支护效率、降低地下空间的坍塌及岩爆风险。为分析纳米级掺合料、粗合成纤维对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影响,基于湿喷工艺对比了纳米级掺合料与同掺量硅灰在改善湿喷混凝土回弹率方面的差异;比较了不同纳米级掺合... 降低喷射混凝土回弹率可提高支护效率、降低地下空间的坍塌及岩爆风险。为分析纳米级掺合料、粗合成纤维对喷射混凝土回弹率的影响,基于湿喷工艺对比了纳米级掺合料与同掺量硅灰在改善湿喷混凝土回弹率方面的差异;比较了不同纳米级掺合料掺量、细度条件下各湿喷混凝土的回弹率区别;研究了粗合成纤维掺量、长径比、混杂方式等对回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纳米级掺合料有助于降低湿喷混凝土的回弹率;与同掺量硅灰相比,纳米级掺合料湿喷混凝土的回弹率降低了17%~25%,且回弹率随纳米级掺合料掺量提高、细度增加而降低。粗合成纤维可降低湿喷混凝土的回弹率,但受材质影响较小,存在较低回弹率的最佳长径比和掺量,分别为38和10 kg/m^3。长径比76和长径比30的2种粗合成纤维混杂使用时,可进一步降低回弹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喷混凝土 回弹率 纳米级掺合料 粗合成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掺合料粗合成纤维湿喷混凝土施工及抗裂性能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宁逢伟 丁建彤 +2 位作者 陈波 杨森 胡海明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3-126,共4页
为考察纳米级掺合料粗合成纤维湿喷混凝土的施工及抗裂性能,开展了凝结时间、回弹率、抗压强度、干缩、平板开裂和温度应力试验,并将其与同配制强度的硅粉钢纤维湿喷混凝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硅粉钢纤维湿喷混凝土相比,纳米级掺合料... 为考察纳米级掺合料粗合成纤维湿喷混凝土的施工及抗裂性能,开展了凝结时间、回弹率、抗压强度、干缩、平板开裂和温度应力试验,并将其与同配制强度的硅粉钢纤维湿喷混凝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与硅粉钢纤维湿喷混凝土相比,纳米级掺合料粗合成纤维湿喷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变化不大;回弹率下降了27%;1d抗压强度提高了45%;干缩测值接近,平板总开裂面积降低,温度应力开裂时间延长,开裂敏感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喷混凝土 纳米级掺合料 粗合成纤维 施工性能 抗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双模式湿喷混凝土工艺流程及配合比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邹成松 成云海 +2 位作者 田厚强 王维德 张超超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34-136,141,共4页
制约湿喷混凝土技术在煤矿推广的关键问题是工艺流程不合理、材料配合比不稳定,设计合理的湿喷混凝土工艺流程及研究定量配合比技术至关重要。针对立井、斜井(胶轮车运输)两种不同矿井开拓形式的工程背景,设计了"地面配料+井下搅... 制约湿喷混凝土技术在煤矿推广的关键问题是工艺流程不合理、材料配合比不稳定,设计合理的湿喷混凝土工艺流程及研究定量配合比技术至关重要。针对立井、斜井(胶轮车运输)两种不同矿井开拓形式的工程背景,设计了"地面配料+井下搅拌和湿喷"、"地面配料、搅拌+井下湿喷"两种湿喷混凝土模式,满足了矿井的不同开拓方式,研究了外加剂性能及配合比定量控制技术。与干喷混凝土技术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研究表明湿喷工艺明显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混凝土强度,降低了回弹率及施工现场粉尘浓度。研究成果可为湿喷混凝土技术在类似条件下的煤矿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喷混凝土 外加剂 配合比 工艺流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性能湿喷混凝土的抗冻性能及气泡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戈 安明喆 王月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51-157,共7页
通过借鉴混凝土快冻法,对比研究高性能湿喷混凝土(HPS)、掺速凝剂的模筑混凝土(HPS-Cast)及普通喷射混凝土(NSC)的抗冻性能,并对其内部气泡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下,NSC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显著下降。冻融循环12... 通过借鉴混凝土快冻法,对比研究高性能湿喷混凝土(HPS)、掺速凝剂的模筑混凝土(HPS-Cast)及普通喷射混凝土(NSC)的抗冻性能,并对其内部气泡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冻融循环作用下,NSC相对动弹性模量和抗压强度显著下降。冻融循环125次后,NSC相对动弹性模量仅为51.34%,冻融循环200次后,抗压强度损失率已达到53.30%,相比之下,HPS、HPS-Cast抗冻性能明显优于NSC,其中HPS抗冻性能最好。HPS-Cast由于采用模筑成型,成型方式与HPS不同,造成HPS-Cast气泡分布特征与HPS明显不同。冻融循环过程中,HPS-Cast平均气泡直径、平均气泡面积、气泡间隔系数均明显高于HPS,同时在0~200μm范围内孔体积率下降速率明显高于HPS,而200~500、500~1200μm及大于1200μm孔体积增长速率明显高于HPS。因此在冻融循环过程中,HPS-Cast抗冻性能较HPS下降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湿喷混凝土 冻融循环 耐久性 强度 气泡结构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拌湿喷混凝土内聚力测试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何文敏 陈华鑫 +2 位作者 李祖仲 盛燕萍 关博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725-2730,共6页
新拌湿喷混凝土内聚力是决定湿喷混凝土一次喷射厚度的关键因素。设计直剪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新拌湿喷混凝土内聚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拌混凝土内聚力与流动性线性负相关性显著;影响新拌湿喷混凝土内聚力的因素排序为砂率>... 新拌湿喷混凝土内聚力是决定湿喷混凝土一次喷射厚度的关键因素。设计直剪试验,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分析了新拌湿喷混凝土内聚力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新拌混凝土内聚力与流动性线性负相关性显著;影响新拌湿喷混凝土内聚力的因素排序为砂率>速凝剂掺量>粉煤灰掺量>水胶比。砂率由50%增大到70%时,新拌混凝土内聚力逐渐降低;水灰比从0.4增大至0.5时,新拌混凝土内聚力先增大、后减小;粉煤灰掺量不超过20%时,可提高新拌混凝土内聚力;新拌混凝土内聚力随速凝剂掺量增大,超过最佳掺量后新拌混凝土内聚力增值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喷混凝土 新拌混凝土 内聚力 直剪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加矿物细粉料和高效减水剂湿喷混凝土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胜利 廖金福 +2 位作者 琚宏昌 张鹏 李红远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36-138,共3页
通过掺加矿物细粉料和高效减水剂湿喷混凝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降低了水胶比,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极大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黏聚度高,更易于喷射;同时这些掺合料在混凝土中可使后期强度持续增长,减少因掺速凝剂而产生的后期强... 通过掺加矿物细粉料和高效减水剂湿喷混凝土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降低了水胶比,提高混凝土密实度和强度,极大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黏聚度高,更易于喷射;同时这些掺合料在混凝土中可使后期强度持续增长,减少因掺速凝剂而产生的后期强度损失,并得出湿喷混凝土的设计理论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细粉料 高效减水剂 湿喷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机械化湿喷混凝土技术及其在地下矿山的应用 被引量:26
17
作者 韩斌 武拴军 李宏业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3-26,共4页
介绍了湿喷混凝土的特点及作用机理,阐述了水泥、砂石料、硅粉、速凝剂、减水剂等各湿喷混凝土物料组分的特点、掺量、对湿喷混凝土可泵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外加剂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分析了湿喷机和带机械手及行... 介绍了湿喷混凝土的特点及作用机理,阐述了水泥、砂石料、硅粉、速凝剂、减水剂等各湿喷混凝土物料组分的特点、掺量、对湿喷混凝土可泵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外加剂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等,分析了湿喷机和带机械手及行走系统湿喷车的各自优势、适用范围和湿喷工艺,介绍了锦丰金矿湿喷混凝土的最优配合比和湿喷工艺,并与干喷混凝土进行了技术经济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喷混凝土 特点及作用机理 生产工艺 工程实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喷混凝土回弹率影响因素 被引量:22
18
作者 姜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70-273,共4页
为解决喷射混凝土回弹率过高的问题,根据碰撞能量守恒原理,对喷射混凝土回弹机理进行了分析,结合某隧道工程进行了具体的湿喷试验,针对湿喷角度、湿喷距离和速凝剂掺入质量分数三个影响因素对湿喷混凝土回弹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为解决喷射混凝土回弹率过高的问题,根据碰撞能量守恒原理,对喷射混凝土回弹机理进行了分析,结合某隧道工程进行了具体的湿喷试验,针对湿喷角度、湿喷距离和速凝剂掺入质量分数三个影响因素对湿喷混凝土回弹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喷射混凝土施工中,应尽量保持喷射角大于70°,以获得良好的密实性和较低的回弹率;若喷射距离小,刚刚喷射的混凝土易被冲掉,喷射距离过大,混凝土又易脱落,喷射距离1 m左右时为最佳;速凝剂掺入质量分数过少时,混凝土凝结速度慢,易被冲掉,掺入质量分数过大,喷射面上的混凝土迅速凝结硬核,回弹率增加,掺入质量分数最佳为5%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湿喷混凝土 回弹率 试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长保坍湿喷混凝土用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温金保 唐修生 +2 位作者 黄国泓 祝烨然 马进南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32-137,共6页
主要通过正交法进行了超长保坍湿喷混凝土用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试验以坍落度损失率及扩展度损失率为主要考察指标,以此对减水剂进行长时间保坍性能的评价,且辅之以抗压强度测试。最终通过各因素水平的影响规律研究,确定... 主要通过正交法进行了超长保坍湿喷混凝土用聚羧酸系减水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试验以坍落度损失率及扩展度损失率为主要考察指标,以此对减水剂进行长时间保坍性能的评价,且辅之以抗压强度测试。最终通过各因素水平的影响规律研究,确定了减水剂配合比的最佳方案,并对该减水剂配合比进行了混凝土性能检测及由该减水剂配制的湿喷混凝土长时间保坍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减水剂具有高减水,在掺量为1.0%时减水率高达34.7%;同时在高缓凝(初、终凝结时间差分别为575、650 min)的条件下实现了高增强,3 d抗压强度比高达191%,28 d抗压强度比高达156%;高保坍,该减水剂配制的湿喷混凝土6.5 h坍落度损失率和扩展度损失率分别仅为3.8%、14.9%,保坍效果非常显著,并在境外工程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喷混凝土 聚羧酸系减水剂 超长保坍 坍落度损失率 扩展度损失率 抗压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丙烯纤维网湿喷混凝土隧道衬砌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勇 宋玉香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3-86,共4页
针对传统喷射混凝土用于隧道衬砌存在的质量离散性大、抗拉强度低、密实性和耐久性差等问题,研究采用在混凝土中掺入聚丙烯纤维网的解决方案。通过对不同掺量的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试件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体积掺量... 针对传统喷射混凝土用于隧道衬砌存在的质量离散性大、抗拉强度低、密实性和耐久性差等问题,研究采用在混凝土中掺入聚丙烯纤维网的解决方案。通过对不同掺量的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试件进行实验分析,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掺入体积掺量为0.1%~0.2%的聚丙烯纤维网,可使抗拉强度提高50%以上,抗渗性能提高55.6%以上。在宝兰铁路东巨寺沟隧道直接喷射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并对喷层厚度测量和外观质量观察表明,喷层厚度均匀,表面平整;3个分段试件的强度值离散性小,平均抗压强度分别为43.2,44.3,44.2MPa,平均抗折强度分别为5.7,5.9,5.9MPa。聚丙烯纤维网混凝土既可用于隧道开挖后的支护,又能用于隧道的永久衬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纤维网 湿喷混凝土 隧道衬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