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王静 万晓莉 +3 位作者 刘俊丽 王燕 姚国 史宝海 《中国医学工程》 2021年第3期76-81,共6页
目的探究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HFNC)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诊断为RDS的早产儿129例。根据随... 目的探究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HFNC)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初始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泰安市中心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收治并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诊断为RDS的早产儿129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HHHFNC辅助呼吸,对照组给予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辅助呼吸。治疗过程中根据患儿胸片检查情况及患儿吸入气体氧浓度分数(FiO_(2)),将患儿分为两组。A组:胸片提示RDS Ⅰ~Ⅲ级且FiO_(2)≤0.4(轻中度组),B组:胸片提示RDS Ⅳ级或FiO_(2)>0.4(重度组)。比较两大组中各自的实验组与对照组患儿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共分析数据125例。A组(HHHFNC组42例,NCPAP组39例),HHHFNC组在鼻损伤发生率上较NCPAP组低(2.38%vs.20.51%,P=0.009),HHHFNC组在腹胀发生率上较NCPAP组低(4.76%vs.20.51%,P=0.031),两组在其他各项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HHHFNC组20例,NCPAP组24例),治疗效果上HHHFNC组患儿气管插管发生率较NCPAP组高(40.00%vs.12.50%,P=0.036),HHHFNC组患儿无创通气时间较NCPAP组患儿高(t=2.219,P=0.032),住院时间上HHHFNC组较NCPAP组高(Z=-2.414,P=0.016);并发症上HHHFNC组患儿鼻损伤发生0例,NCPAP组患儿鼻损伤发生6例,发生率为25.00%,P=0.0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其他各项指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HFNC可作为轻中度早产儿RDS初始治疗的一线治疗方案,但对于重度RDS早产儿,HHHFNC作为初始治疗方案时,选择应慎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早产儿 窘迫综合征 持续正压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在成人患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40
2
作者 魏文举 夏金根 +1 位作者 石妮 关晶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3期2141-2145,共5页
临床常用的吸氧方式包括鼻导管和面罩吸氧。但当普通鼻导管氧流量大于6L/min时,未达到理想湿化的干冷高流量气体将会给患者带来不适,包括额窦的疼痛及鼻腔黏膜干燥,甚至出血。而流量的限制又直接影响患者的吸入氧浓度(FiO2),
关键词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生理学效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及血气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4
3
作者 何中倩 李晓东 +1 位作者 李启婵 张升荣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35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FNC)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作用。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呼吸暂停早产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观察组在常规治疗...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FNC)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及对血气指标作用。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呼吸暂停早产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观察组在常规治疗上给予HHFNC。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临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2 h,两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较治疗前均降低,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升高,观察组指标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组间、不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HFNC和nCPAP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疗效相似,HHFNC治疗同样可有效改善血气指标,HHFNC治疗的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暂停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血气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新生儿疾病的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黄炳鹏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第35期188-189,共2页
本研究探讨了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FNC)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呼吸暂停、预防拔管失败中的进展HHFNC属于一种呼吸支持模式,能够促进患儿代谢功能的降低,提供气道正压,最终有效实现呼吸支持,且具有简便的操作及护理,患儿... 本研究探讨了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HHFNC)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早产儿呼吸暂停、预防拔管失败中的进展HHFNC属于一种呼吸支持模式,能够促进患儿代谢功能的降低,提供气道正压,最终有效实现呼吸支持,且具有简便的操作及护理,患儿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 新生儿疾病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疗法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 被引量:2
5
作者 齐静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1年第2期260-262,共3页
目的观察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疗法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开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参照组接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目的观察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疗法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3月开封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4例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各42例。参照组接受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研究组接受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疗法。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咳痰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前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经皮血氧饱和度(TcSO2)、呼吸频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62%(41/42)]高于参照组[78.57%(33/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咳痰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供氧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cSO2、PaO2、PaCO2、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研究组TcSO2、PaO2高于参照组,PaCO2、呼吸频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鼻中隔损伤发生率[2.38%(1/42)]、腹胀发生率[11.90%(5/42)]低于参照组[23.81%(10/42)]、[71.43%(3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碳酸血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疗法治疗毛细支气管炎患儿可改善呼吸状况,促进患儿康复,且鼻中隔损伤、腹胀等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支气管炎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吴盛桥 区发强 黄建聪 《中国社区医师》 2021年第8期72-73,共2页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研究组实施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价值。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毛细支气管炎患儿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鼻导管吸氧治疗;研究组实施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症状消失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三凹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吸氧治疗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促进患儿康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温湿 流量导管 毛细支气管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NRDS的研究
7
作者 李金嫦 高维凤 陈志云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7期33-35,共3页
目的:探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择取2022年6月到2024年2月云浮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NRDS患儿纳入研究的范围,将所有的患儿随机划分成两组,即观察组(30例,... 目的:探析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择取2022年6月到2024年2月云浮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NRDS患儿纳入研究的范围,将所有的患儿随机划分成两组,即观察组(30例,行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对照组(30例,行CPA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后康复指标、血气分析指标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呼吸暂停发生率和需有创通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3.33%,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NRDS患儿实施CPAP序贯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的治疗后,患儿的缺氧状态得到显著缓解,氧疗的时间显著缩短,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窘迫综合征 序贯 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流量导管湿 暂停 有创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辅助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有效性
8
作者 李容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5期23-25,共3页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为“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数量为88例,均于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由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随机分为两组。低流量氧疗... 目的:观察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为“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数量为88例,均于2021年5月至2022年6月由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随机分为两组。低流量氧疗组(44例)进行经鼻导管低流量吸氧治疗。高流量湿化氧疗组(44例)进行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高流量湿化氧疗组的临床病情控制优良率高于低流量氧疗组(P<0.05)。高流量湿化氧疗组治疗6 h后、24 h后、48 h后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PaO2/吸入氧浓度(FiO2)高于低流量氧疗组(P<0.05),平均动脉压低于低流量氧疗组(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辅助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可以获得良好的临床病情控制效果,提高呼吸功能,有利于维持良好的平均动脉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衰竭 流量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应用效果研究
9
作者 张爱梅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为“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98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为“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六盘水市钟山区人民医院于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收治的98例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均分为对照组(49例,实施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与试验组(49例,实施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比较两组的血气指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心率、炎症因子、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治疗48 h的各项血气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48h的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心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48h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阻肺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效果优于实施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衰竭 无创呼机通气治疗 流量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0
作者 黄健彬 魏川 +2 位作者 黎妮 张雄峰 古柠华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9期54-56,共3页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于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 目的:分析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8月—2022年8月于重庆市垫江县人民医院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0例。对照组采用面罩吸氧治疗,观察组采用HFNC。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拔管后,观察组生命体征指标、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ICU治疗时间短于对照组,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呼吸衰竭率、再插管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FNC在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和血气指标,改善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机械通气 流量湿 面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与鼻导管纯吸氧对肥胖无痛胃镜受检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11
作者 刘云霞 彭辉辉 丁立峰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5期1022-1024,1070,共4页
目的:观察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与鼻导管纯吸氧对肥胖无痛胃镜受检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用2021年3月~2023年3月南城县人民医院接收的68例肥胖无痛胃镜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 目的:观察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与鼻导管纯吸氧对肥胖无痛胃镜受检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用2021年3月~2023年3月南城县人民医院接收的68例肥胖无痛胃镜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区组随机化分组法将其分为纯吸氧组和高流量通气组,各34例。纯吸氧组受检时接受鼻导管纯吸氧,高流量通气组受检时接受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对比麻醉期间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胃镜检测情况(胃镜检查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离院时间),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麻醉时、胃镜检查时、胃镜检查5min,两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无明显差异(P>0.05),检查结束时,高流量通气组平均动脉压、心率均明显低于纯吸氧组(P<0.05)。两组麻醉苏醒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高流量通气组胃镜检查时间、离院时间均明显低于纯吸氧组(P<0.05)。检查期间,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高流量通气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纯吸氧组(P<0.05)。结论:对肥胖无痛胃镜受检者实施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可有效维持其血流动力学稳定,还能减少无痛胃镜检查时间,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充式经湿流量通气 导管 肥胖受检者 无痛胃镜检查 血流动力学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及规范化护理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解晓旭 梁丽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8期321-324,共4页
目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及规范化护理效果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收入的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 目的: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在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中的应用及规范化护理效果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2022年1月到2023年6月收入的呼吸衰竭低氧血症患者中随机抽取7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接受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以及规范化护理。结果:对照组综合满意29例(76.32%),观察组综合满意36例(94.74%),观察组综合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气指标结果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并发症10例(26.32%),观察组并发症3例(7.89%),观察组并发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联合规范化护理方式可以稳定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体征,改善血气指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湿 衰竭低血症患者 规范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6
13
作者 杨小花 何凤珍 +1 位作者 刘雪 袁晓梅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3期447-451,共5页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伴有Ⅱ型呼吸衰竭(Ⅱ-R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80例AECOPD合并Ⅱ-RF患者,依据通气方式分为HFNC组及NIPPV组,各40例,对比... 目的 探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与无创正压通气(NIPPV)治疗伴有Ⅱ型呼吸衰竭(Ⅱ-R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80例AECOPD合并Ⅱ-RF患者,依据通气方式分为HFNC组及NIPPV组,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氧饱和度、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结果 HFNC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NIPPV组(75.00%)(P<0.05);治疗后,与NIPPV组及治疗前相比,HFNC组血氧饱和度(Sa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更高,动脉血二氧化碳(PaCO_(2))更低(P<0.05);治疗后HFNC组CRP、IL-6、WBC水平低于NIPPV组及治疗前(P<0.05);治疗后HFNC组MDA、MPO低于NIPPV组及治疗前,SOD高于NIPPV组及治疗前(P<0.05);HFNC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NIPPV组(P<0.05)。结论 经HFNC治疗后可改善AECOPD合并Ⅱ-RF患者血气功能,减轻患者机体炎症状态,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提高患者舒适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促进患者病情较快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Ⅱ型呼衰竭 流量湿 无创正压通气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14
作者 曹昌强 刘忠凤 +1 位作者 胡兴丽 杨菊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21期44-47,共4页
目的 探讨在急性心力衰竭(AHF)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实施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低流量氧疗,观察组... 目的 探讨在急性心力衰竭(AHF)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实施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低流量氧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24 h的有效率、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与血清C反应蛋白(CRP)、B型脑钠肽(BNP)水平,气管插管率与1个月内死亡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1、24 h的有效率分别为79.49%、97.44%,均高于对照组的51.28%、79.49%(P<0.05)。治疗后1、24 h,观察组患者的心率、呼吸频率分别为(105.47±3.36)、(23.42±2.36)次/min和(91.31±2.54)、(19.45±2.86)次/min,均低于对照组的(116.72±3.52)、(27.58±3.52)次/min和(96.30±3.52)、(22.61±4.01)次/min(P<0.05)。治疗后1、24 h,观察组患者的PaO_(2)分别为(89.94±1.54)、(93.94±2.70)mm Hg(1 mm Hg=0.133 kPa),均高于对照组的(84.19±2.27)、(89.86±1.53)mm Hg, PaCO_(2)分别为(40.84±4.32)、(35.84±2.37)mm Hg,均低于对照组的(45.84±3.56)、(44.62±1.38)mm Hg(P<0.05)。治疗后24 h,观察组患者血清CRP(28.42±4.52)mg/L、BNP(2342.92±24.59)pg/ml均低于对照组的(35.98±5.27)mg/L、(3876.65±34.19)pg/ml(P<0.05)。观察组气管插管率5.13%低于对照组的20.51%(P<0.05);两组1个月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早期采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患者气管插管率,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湿 急性心力衰竭 衰竭 血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治疗中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与呼吸功能锻炼联合应用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斌 李丽英 +5 位作者 廖艺 莫艳菊 黄汉灿 唐艳萍 刘若岚 谭永仙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6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RF)治疗中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联合呼吸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COPD合并Ⅱ型R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HFNC组67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RF)治疗中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联合呼吸功能锻炼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COPD合并Ⅱ型R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HFNC组67例和对照组53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抗炎、抗感染等基础治疗及呼吸功能锻炼,在此基础上,对照组采取无创正压通气(NPPV)治疗,HFNC组采取HFNC治疗,共治疗28 d。治疗28 d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及治疗28 d后,采用6 min步行试验(6MWT)评估患者运动功能,采用COPD评估测试(CAT)评价病情严重程度,采用呼吸困难评分(mMRC)评价呼吸困难程度;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采用全自动血气分析仪检测氧分压(PaO_(2))、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OI);记录治疗28 d内不良反应发生率、气管插管率及ICU住院时间。结果HFNC组总有效率为97.01%,高于对照组的81.13%(P<0.05)。治疗后,HFNC组6MWT、FEV1、FVC、FEV1/FVC、PaO_(2)、OI高于对照组,CAT评分、mMRC评分、PaCO_(2)低于对照组(P均<0.05)。HFN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气管插管率及ICU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HFNC联合呼吸功能锻炼可有效缓解COPD合并Ⅱ型RF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肺功能及动脉血气指标,增强运动耐力,且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衰竭 流量湿 功能锻炼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导管联合面罩吸氧与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在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静 王晓亮 +3 位作者 徐亚杰 曹媛媛 史宏伟 尹加林 《中国内镜杂志》 2023年第7期8-14,共7页
目的探讨鼻导管联合面罩吸氧与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THRIVE)在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150例行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级或Ⅱ级,年龄65~80岁,随机将患者分为鼻导管组(C组)、鼻... 目的探讨鼻导管联合面罩吸氧与快充式经鼻湿化高流量通气(THRIVE)在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150例行无痛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级或Ⅱ级,年龄65~80岁,随机将患者分为鼻导管组(C组)、鼻导管联合面罩组(M组)和THRIVE组(T组),每组50例。3组患者分别给予鼻导管吸氧、鼻导管吸氧联合面罩吸氧及THRIVE设备吸氧。比较3组患者呼吸相关不良事件及干预措施、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痛肠镜检查情况、患者、麻醉医生及内镜医生满意度。结果M组和T组亚临床呼吸抑制及缺氧发生率较C组低,托下颌、增加氧流量及面罩通气等气道干预措施使用率较C组低,患者体动发生率较C组低,麻醉医生及内镜医生满意度较C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组与T组呼吸相关不良事件、气道干预措施及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导管联合面罩吸氧及THRIVE可减少老年患者无痛肠镜操作过程中呼吸相关不良事件及干预措施,减少患者体动,提高麻醉医生及内镜医生满意度。鼻导管联合面罩吸氧操作便捷,可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联合面罩 快充式经湿流量通气 老年患者 无痛肠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及鼻导管氧疗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 被引量:61
17
作者 张艳喜 尚龙梅 芮晓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7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索研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及鼻导管氧疗(NCO)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 目的探索研究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FNC)及鼻导管氧疗(NCO)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安徽省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收治的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HFNC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增加NCO治疗。两组患者总治疗时间均≥3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呼吸频率、平均动脉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并于患者出院时进行治疗舒适度调查。结果治疗3 d后,两组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和平均动脉压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后,两组患者PaO_(2)和PaO_(2)/FiO_(2)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显著升高,PaCO_(2)较本组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3 d后两组患者PaO_(2)、PaCO_(2)和PaO_(2)/FiO_(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舒适度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FNC及NCO对于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均有着较为稳定的疗效,但HFNC相较于NCO有着更好的治疗缓解率和治疗舒适度,临床实践中可针对氧疗需求患者广泛开展HFNC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Ⅱ型呼衰竭 流量湿 导管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对呼吸暂停早产儿鼻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6
18
作者 赵磊 田园园 +2 位作者 侯钰佩 张耀东 石彩晓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6年第7期5-7,共3页
目的比较湿化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HHFNC)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过程中对鼻部的损伤程度。方法 65例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HHFNC组(n=32)和NCPAP组(n=33),2组均行常规护理,HHFNC组采用HHFNC治疗,NCPAP组采... 目的比较湿化高流量双鼻导管吸氧(HHFNC)与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过程中对鼻部的损伤程度。方法 65例呼吸暂停早产儿随机分为HHFNC组(n=32)和NCPAP组(n=33),2组均行常规护理,HHFNC组采用HHFNC治疗,NCPAP组采用NCPAP治疗。观察2组鼻部损伤情况。结果除人中部位,HHFNC组鼻内部左右侧、鼻外部左右侧及鼻中隔5个部位的损伤均显著低于NCPAP组(P<0.05或P<0.01)。结论 HHFNC在早产儿呼吸暂停治疗过程中对鼻部影响较少,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早产儿 流量导管 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 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的护理 被引量:9
19
作者 何丽兰 李冰肖 +1 位作者 徐燕芳 陈伟菊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6期543-545,共3页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和总结1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正确连接呼吸回路,维持通畅的高流量鼻导管给氧的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 目的总结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和总结1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正确连接呼吸回路,维持通畅的高流量鼻导管给氧的护理,严密的病情观察,合理的呼吸道护理是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护理的关键。结果 1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治疗及护理后,气促、呼吸暂停、三凹征等呼吸困难症状改善,能顺利撤机,鼻周皮肤无破损。结论对应用呼吸机加温湿化高流量鼻导管给氧的极低出生体重儿,使用鼻导管给氧,局部皮肤压伤的发生较低,患儿使用鼻导管更加舒适,正压辅助通气的依从性增高,无腹胀、鼻周皮肤破损等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儿 加温湿 流量导管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8
20
作者 喻聪 陈丽萍 陶莉 《现代医院》 2018年第12期1785-1788,共4页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高流量组50例,采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低流量组50例,采用... 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0例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儿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高流量组50例,采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治疗;低流量组50例,采用普通吸氧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治疗,对比各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高流量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低流量组(P <0. 05),但高流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且与低流量组对比,高流量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气促、肺部啰音及三凹征、紫绀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低流量组(P <0. 05),高流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高流量组患者治疗后12 h、24 h呼吸频率、血氧分压(Pa O2)等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均无较大差异性(P> 0. 05),但均明显优于低流量组(P <0. 05);与对照组比较,高流量组与低流量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降低(P <0. 05);但高流量组与低流量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经鼻高流量鼻导管湿化氧疗方式治疗新生儿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量导管湿 新生儿肺炎 衰竭 分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