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单湿化学方法制备ZnO压敏电阻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剑 王豫 +1 位作者 柳继锋 彭麟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19-22,共4页
采用无机可溶性盐类为原料 ,通过相对简单的化学共沉淀方法 ,制备了 Zn O压敏电阻材料 .与传统的制备方法相比 ,化学方法得到的压敏电阻具有更低的烧结温度 ,更优良的非线性和更高的电压梯度 ,是一种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压敏陶瓷制备新方... 采用无机可溶性盐类为原料 ,通过相对简单的化学共沉淀方法 ,制备了 Zn O压敏电阻材料 .与传统的制备方法相比 ,化学方法得到的压敏电阻具有更低的烧结温度 ,更优良的非线性和更高的电压梯度 ,是一种具有重要实用价值的压敏陶瓷制备新方法 .同时 ,利用 XRD和 SEM分析技术 ,对其显微结构也进行了表征和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化学方法 制备 ZNO压敏电阻 显微结构 半导体陶瓷材料 烧结温度 电压梯度 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学方法制备纳米Bi_2Te_3系热电材料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谢振 杨君友 +3 位作者 樊希安 朱文 鲍思前 段兴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F11期33-35,共3页
热电材料因自身的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但热电性能普遍不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应用的关键。随着热电理论和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热电材料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热电领域的一大热点。在分析介绍国内外湿化学方法制备纳米Bi2Te3系热电材... 热电材料因自身的优点而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但热电性能普遍不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应用的关键。随着热电理论和纳米技术的不断发展,纳米热电材料的研究成为近年来热电领域的一大热点。在分析介绍国内外湿化学方法制备纳米Bi2Te3系热电材料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展望了纳米热电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2TE3 湿化学方法 纳米热电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锂离子电池CaSnO_3负极材料的湿化学制备与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5
3
作者 何则强 熊利芝 +3 位作者 麻明友 肖卓炳 吴显明 黄可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311-1315,共5页
采用湿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CaSnO3,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湿化学方法制备的锡酸钙,粒度分布集中、平均粒径在500nm左右,在0 ̄1.0V之间以0.1C倍率充放电时,其可逆容量达到469mAh... 采用湿化学方法合成了具有钙钛矿结构的CaSnO3,将其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研究了其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湿化学方法制备的锡酸钙,粒度分布集中、平均粒径在500nm左右,在0 ̄1.0V之间以0.1C倍率充放电时,其可逆容量达到469mAh·g-1,而且循环性能良好。经80次循环后的容量衰减率只有0.57%。从首次放电容量和可逆容量来看,锡酸钙的储锂机制与锡基氧化物材料相似,即:首先是结构的还原并形成金属锡;然后金属锡与锂发生可逆的合金化与去合金化过程。锡酸钙的可逆容量、循环性能都比文献报道的块状锡氧化物或者是无定型锡基复合氧化物好,这说明钙钛矿结构和钙离子的存在可能对改善锡基负极材料的性能是有益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锡酸钙 湿化学方法 负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湿化学法制备超细钛酸钡粉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甘世宇 陈芳 +2 位作者 古映莹 董兴镖 陈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F11期173-176,共4页
钛酸钡是一种重要的功能介电材料,近年来对其合成技术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综述了几种液相法合成钛酸钡粉体的工艺及其影响因素,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并介绍了几种新型的合成方法。
关键词 钛酸钡粉体 湿化学方法 合成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型LiMn_2O_4的制备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杨景海 宫杰 +2 位作者 王春忠 王雅新 宗占国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0-53,共4页
 将LiNO3和以沉淀法制备的Mn3O4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样品,在空气气氛中分别以不同温度(300℃,400℃,500℃和700℃)进行烧结合成.利用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能谱及Raman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及其随烧结温度变化情况进行...  将LiNO3和以沉淀法制备的Mn3O4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样品,在空气气氛中分别以不同温度(300℃,400℃,500℃和700℃)进行烧结合成.利用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电子能谱及Raman光谱等测试手段对材料的结构及其随烧结温度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首次观察到尖晶石型LiMn2O4的Ra man特征峰.研究表明,低温烧结得到的样品为富氧的尖晶石型LiMn2O4;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结构中多余的氧逐渐放出,晶胞参数增大,晶体的结合能和晶格振动能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尖晶石型结构 LIMN2O4 XRD RAMAN 锂离子二次电池 正极材料 湿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荧光素的溶胶-凝胶膜的性质
6
作者 申小爱 刘玉艳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2-582,592,共2页
关键词 溶胶-凝胶膜 荧光素 掺杂 溶胶-凝胶技术 凝胶基质 性质 湿化学方法 化学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8×128短波/中波双色红外焦平面探测器 被引量:11
7
作者 叶振华 尹文婷 +8 位作者 黄建 胡伟达 陈路 廖亲君 陈洪雷 林春 胡晓宁 丁瑞军 何力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15-418,共4页
首次在国内报道了128×128面阵短波/中波(SW/MW)双色碲镉汞(HgCdTe)红外焦平面探测器(infraredfocal plane arrays,IRFPAs)的研究成果.基于由采用分子束外延(MBE)和原位掺杂技术生长的p-p-P-N型碲镉汞(Hg1-xCdxTe)多层异质结材料,通... 首次在国内报道了128×128面阵短波/中波(SW/MW)双色碲镉汞(HgCdTe)红外焦平面探测器(infraredfocal plane arrays,IRFPAs)的研究成果.基于由采用分子束外延(MBE)和原位掺杂技术生长的p-p-P-N型碲镉汞(Hg1-xCdxTe)多层异质结材料,通过B+注入、台面腐蚀、台面侧向钝化和爬坡金属化,以及双色探测芯片与读出电路(Readout Integrated Circuit,ROIC)混成互连等工艺,得到了128×128面阵双色焦平面探测器.通过湿化学腐蚀方法的优化,将光敏元尺寸为(50×50)μm2的双色微台面探测器的占空比提高了一倍.该面阵双色红外焦平面探测器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正常的光电特性.在液氮温度下,二个波段的光电二极管截止波长λc分别为2.7μm和4.9μm,对应的峰值探测率Dλ*p分别为1.42×1011cmHz1/2/W和2.15×1011cmHz1/2/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CDTE 湿化学腐蚀方法 双色微台面隔离 峰值探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科院过程工程所制备出高电催化性能纳米合金
8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82-282,共1页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军团队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教授Mansoo Choi团队合作研发了具有较好普适性的"电火花"技术制备合金纳米颗粒,并利用该技术制备出包括互溶金属、不互溶金属和高熵纳米合金在内的平均粒径为... 近日,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员杨军团队与韩国首尔国立大学教授Mansoo Choi团队合作研发了具有较好普适性的"电火花"技术制备合金纳米颗粒,并利用该技术制备出包括互溶金属、不互溶金属和高熵纳米合金在内的平均粒径为5nm的55种不同的合金纳米颗粒。该制备方式突破了湿化学方法在不互溶金属和高熵纳米合金合成中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合金 国立大学 金纳米颗粒 湿化学方法 电催化性能 团队合作 制备方式 电火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利技术
9
《无机盐工业》 CAS 2004年第6期62-62,共1页
关键词 氧化锌纳米线 湿化学方法 制备 高活化度活性纳米碳酸钙 无机阻燃剂粉体 表面处理 偶联剂 纳米级氢氧化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奶研所饲料检测中心成功通过美国(NFTA)认证
10
作者 本刊辑 《中国乳业》 2014年第2期59-59,共1页
[本刊辑]2014年2月7日,美国国家粗饲料测试协会(NFTA)正式通知,上海市奶牛研究所饲料检测中心以湿化学方法总评分A的优异成绩,成功通过NFTA认证,这是中国首家通过NFTA认证的检测实验室,也是继2012年该检测中心获得的国家认证认... [本刊辑]2014年2月7日,美国国家粗饲料测试协会(NFTA)正式通知,上海市奶牛研究所饲料检测中心以湿化学方法总评分A的优异成绩,成功通过NFTA认证,这是中国首家通过NFTA认证的检测实验室,也是继2012年该检测中心获得的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授权的实验室资质认定(CMA)后的又一项认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测中心 粗饲料 上海市 认证 美国 奶牛 检测实验室 湿化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O上AuPd合金和Au阵列图案的制备及电催化活性的SECM表征 被引量:1
11
作者 苏通裕 肖孝建 +3 位作者 叶梦薇 田晓春 林建航 汤儆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5-330,共6页
利用电化学湿法印章技术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上制备AuPd合金和Au的双组分阵列图案.采用具有微浮雕图案的琼脂糖印章存储足够多的溶液,并通过控制电沉积的时间来控制图案厚度.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谱分析(EDX)... 利用电化学湿法印章技术在氧化铟锡(ITO)导电玻璃上制备AuPd合金和Au的双组分阵列图案.采用具有微浮雕图案的琼脂糖印章存储足够多的溶液,并通过控制电沉积的时间来控制图案厚度.应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能谱分析(EDX)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别对ITO表面上的AuPd合金和Au的形貌和组分进行表征,并通过循环伏安(CV)技术和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研究比较了Au和AuPd合金的催化活性.利用扫描电化学显微镜(SECM)的针尖产生-基底收集(TG-SC)模式和氧化还原竞争(RC)模式,发现Au电极对二茂铁甲醇氧化物(FcMeOH+)电催化还原能力高于AuPd合金电极,而在AuPd合金上催化还原H2O2的能力显著高于A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琼脂糖 AuPd合金阵列 化学湿印章方法 扫描电化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