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红色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探索——以湘鄂西革命老区周老嘴镇和瞿家湾镇为例
1
作者 黎雷 李翔 《村委主任》 2024年第13期192-194,共3页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而红色旅游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文章在分析当前周老嘴镇和瞿家湾镇开展红色旅游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索红色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通过深度发掘红色资源,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创新旅游形式,... 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而红色旅游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文章在分析当前周老嘴镇和瞿家湾镇开展红色旅游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索红色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通过深度发掘红色资源,加大人才吸引力度;创新旅游形式,打造多场景旅游;丰富旅游内容,提升旅游综合吸引力;强化区域协调,助力高质量发展等路径,可以推动周老嘴镇和瞿家湾镇红色旅游的蓬勃发展,助推当地乡村振兴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区域协调 红色旅游 人才吸引力 湘鄂西 周老嘴镇 路径探索 革命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寒武系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46
2
作者 刘安 李旭兵 +2 位作者 王传尚 危凯 王保忠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22-1132,共11页
通过对湘鄂西从台地—斜坡—盆地3条典型寒武系剖面烃源岩微量元素及有机碳含量(TOC,%)的分析,V/(V+Ni)、U/Th、Ni/Co表明寒武系整体上由强还原环境—氧化环境演变,且斜坡带具多个较明显的氧化还原沉积旋回;烃源岩样品稀土元素经北美页... 通过对湘鄂西从台地—斜坡—盆地3条典型寒武系剖面烃源岩微量元素及有机碳含量(TOC,%)的分析,V/(V+Ni)、U/Th、Ni/Co表明寒武系整体上由强还原环境—氧化环境演变,且斜坡带具多个较明显的氧化还原沉积旋回;烃源岩样品稀土元素经北美页岩标准化后δEu为正异常,δCe为负异常,异常程度指示从台地—斜坡—盆地水体加深,寒武系先快速海侵后整体海退。寒武系牛蹄塘组底部烃源岩发育于高生产力、强还原的海侵环境;其有机碳高度富集可能是震旦—寒武纪之交沿伸展断裂上涌的富营养元素的还原性热液以及阵发性上升流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 寒武系 烃源岩 微量元素 古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奥陶系—志留系滑脱层古流体对页岩气保存的意义 被引量:18
3
作者 刘安 欧文佳 +3 位作者 黄惠兰 危凯 李海 陈孝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4-43,共10页
目前,对于中—上扬子地区奥陶系—志留系滑脱层古流体的研究热点集中在高密度甲烷包裹体的成因、地层压力演化过程等,而有关古流体对页岩气保存的意义则较少涉及。为此,通过观测湘鄂西地区奥陶系—志留系露头和钻探岩心的裂缝脉体地质特... 目前,对于中—上扬子地区奥陶系—志留系滑脱层古流体的研究热点集中在高密度甲烷包裹体的成因、地层压力演化过程等,而有关古流体对页岩气保存的意义则较少涉及。为此,通过观测湘鄂西地区奥陶系—志留系露头和钻探岩心的裂缝脉体地质特征,分析裂隙形成与滑脱层的关系,应用裂缝脉体包裹体组分、均一温度测试资料研究古流体的形成环境和滑脱层对页岩气保存的意义,并建立了滑脱层页岩气聚散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滑脱层岩性主要为奥陶系—志留系之交的硅质岩夹页岩,地层岩石破碎,发育小型揉皱,滑脱层上下硅质岩层共轭垂直节理较发育;(2)滑脱层脉体发育多期次、多类型包裹体,纯水溶液包裹体尤为发育;(3)研究区古大气水沿着滑脱层最大下渗深度超过4 000 m,滑脱带早期捕获了超压条件下的高密度甲烷包裹体,后期捕获常压环境的甲烷和氮气包裹体;(4)记录晚期流体活动的包裹体离子组分具有钠氯系数高、脱硫系数大、变质系数低的特点,表明滑脱层页岩封闭性变差;(5)研究区滑脱层页岩气聚散可分为向斜、宽缓背斜、紧闭背斜等3种模式。结论认为,研究区滑脱层为渗透层,滑脱构造发育的向斜、紧闭背斜不利于页岩气的富集,而宽缓背斜则相对有利于页岩气的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地区 奥陶纪 志留纪 滑脱层 古流体 包裹体 均一温度 离子组分 页岩气 保存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吸附能力主控因素 被引量:18
4
作者 陈康 张金川 +3 位作者 唐玄 于京都 刘飏 杨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3-29,共7页
利用实验测试手段剖析了湘鄂西地区龙马溪组页岩的有机质特征、矿物特征、孔隙特征以及甲烷吸附特征,发现龙马溪组页岩的甲烷吸附能力较强,在恒温30℃时平均饱和吸附气量为2.46 cm3/g,具有良好的储气能力。通过相关性分析,认为有机碳含... 利用实验测试手段剖析了湘鄂西地区龙马溪组页岩的有机质特征、矿物特征、孔隙特征以及甲烷吸附特征,发现龙马溪组页岩的甲烷吸附能力较强,在恒温30℃时平均饱和吸附气量为2.46 cm3/g,具有良好的储气能力。通过相关性分析,认为有机碳含量、适中的有机质成熟度、干酪根镜质组和惰质组含量、黄铁矿含量和微、中孔的体积与吸附能力正相关性较强,是吸附能力主要的内部控制因素。温度和压力作为外部控制因素分别与吸附能力呈负相关和正相关性,而该区构造抬升幅度大,对温度和压力具有较大影响。研究认为,构造抬升对吸附能力的影响具有阶段性特征:当地层在高压区内抬升时,温度对吸附气的影响大于压力对吸附气的影响,构造抬升使得页岩的吸附能力增强;当地层抬升幅度很大、地层进入低压区时,压力对吸附气的影响大于温度对吸附气的影响,会使得吸附气量迅速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特征 构造抬升 页岩气 龙马溪组 湘鄂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下古生界页岩气保存条件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海 白云山 +1 位作者 王保忠 张国涛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2-25,112,共4页
湘鄂西地区泥页岩具有发育层位多、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和热演化程度高等特点,具备形成页岩气的物质基础,但保存条件成为制约其富集成藏的关键。以湘鄂西地区下古生界下寒武统和上奥陶统—下志留统2套页岩层系为研究对象,从地层抬升... 湘鄂西地区泥页岩具有发育层位多、分布面积广、沉积厚度大和热演化程度高等特点,具备形成页岩气的物质基础,但保存条件成为制约其富集成藏的关键。以湘鄂西地区下古生界下寒武统和上奥陶统—下志留统2套页岩层系为研究对象,从地层抬升剥蚀强度、断层和裂缝组合、盖层发育特征、流体封闭性4个方面分析了页岩气的保存条件。结果表明,复向斜地区受构造活动改造弱,黑色页岩埋深较大,盖层分布连续,断裂不发育,流体封闭性强;而复背斜地区受构造活动改造强,盖层不完整或缺失,黑色页岩埋藏浅,甚至暴露地表,断裂发育,流体封闭性弱。利川复向斜南部、花果坪复向斜中北部和桑植—石门复向斜中部的页岩气保存条件较好,可作为下一步勘探的有利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保存条件 下古生界 抬升剥蚀强度 流体封闭性 湘鄂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特征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海 陈孝红 +3 位作者 彭中勤 陈林 刘安 罗胜元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421-1433,共13页
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发育一套有利的页岩气储层。选择不同沉积-构造单元内的典型页岩气井,通过有机地化测试、矿物X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及核磁共振等技术方法,对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页岩矿物组成受沉积相... 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发育一套有利的页岩气储层。选择不同沉积-构造单元内的典型页岩气井,通过有机地化测试、矿物X衍射、场发射扫描电镜及核磁共振等技术方法,对牛蹄塘组页岩气储层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页岩矿物组成受沉积相控制明显,浅水陆棚区页岩矿物组成表现出“低硅高钙”特征,盆地相区页岩矿物组成表现出“高硅低钙”特征;随着沉积水体的加深,页岩岩相类型由灰质页岩和混合质页岩向硅质页岩转变,储层的脆性指数也相应增大,岩石可压性更好。有机碳含量与孔隙度之间存在较好的正相关性,尤其是在有机碳含量大于2.0%的富有机质页岩段,两者相关性明显增强,表明页岩中有机质的富集对孔隙发育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区页岩主要发育纳米级孔隙,具有相对较低成熟度和埋深的宜昌地区页岩有机质孔隙的孔径较大、面孔率较高。宜页1井页岩纳米级孔隙以微孔(0~10 nm)和小孔(10~100 nm)为主,张地1井页岩纳米级孔隙以小孔为主,页岩孔隙体积主要来源于直径大于10 nm的孔隙;纵向上靠近有机质富集层段,页岩孔隙度增大的同时也会导致孔隙结构发生一定程度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储层 矿物组成 岩相特征 储集空间 下寒武统 湘鄂西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区寒武系层序划分及其对油气勘探的意义 被引量:12
7
作者 王必金 包汉勇 +1 位作者 郭战峰 陈绵琨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2-377,共6页
通过对湘鄂西区寒武系大量露头和钻井剖面的系统分析及对寒武系主要储层样品和下部暗色泥页岩样品的分析测试,认为湘鄂西区寒武系可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其层序界面主要为不整合面和岩性转换面;鲕粒云岩/灰岩是寒武系物性最好的储集岩,其... 通过对湘鄂西区寒武系大量露头和钻井剖面的系统分析及对寒武系主要储层样品和下部暗色泥页岩样品的分析测试,认为湘鄂西区寒武系可划分为6个三级层序,其层序界面主要为不整合面和岩性转换面;鲕粒云岩/灰岩是寒武系物性最好的储集岩,其主要分布于SQ5的海侵体系域,另外在SQ4和SQ5的高位体系域也有少量发育;寒武系下部暗色泥页岩中有机碳含量相差悬殊,丰度较高的暗色泥页岩主要分布于SQ1高位体系域,之上的泥页岩有机质丰度均较低。发育了较厚鲕粒云岩/灰岩的SQ5海侵体系域是常规油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而有机碳含量较高的SQ1高位体系域为页岩气勘探的主要目的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序地层 储层 页岩气 寒武系 湘鄂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构造演化特征及成因机理分析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玉明 高星星 盛贤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A01期157-162,203+12,共6页
本文基于湘鄂西地区二维地震资料,结合研究区野外地质调查资料,认为研究区是江南—雪峰造山带及其前陆冲断带和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前陆冲断带两个盆山体系联合而成的复合盆山体系,具有"两山夹一盆"的区域地质结构。自基... 本文基于湘鄂西地区二维地震资料,结合研究区野外地质调查资料,认为研究区是江南—雪峰造山带及其前陆冲断带和东秦岭—大别造山带及其前陆冲断带两个盆山体系联合而成的复合盆山体系,具有"两山夹一盆"的区域地质结构。自基底形成以来经历了多期构造运动,构造演化及构造特征复杂,发育多种类型的构造样式,整体具有对冲干涉、南北分带、纵向叠置的结构特征,部分地区存在"双层结构",本文对其演化和成因机理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地区 前陆盆地 褶皱 构造特征 构造样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油气前景探析 被引量:7
9
作者 徐言岗 贺自爱 王津义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6-361,共6页
湘鄂西地区因与威远气田具有类似的下古生界系统 ,可对比的早期沉降、晚期抬升的地质过程而被认为有良好油气前景。然而 ,湘鄂西地区的抬升幅度过大 ,超压系统已不复存在且无古构造控制油气的早期聚集 ,所以该区除秭归复向斜尚可进一步... 湘鄂西地区因与威远气田具有类似的下古生界系统 ,可对比的早期沉降、晚期抬升的地质过程而被认为有良好油气前景。然而 ,湘鄂西地区的抬升幅度过大 ,超压系统已不复存在且无古构造控制油气的早期聚集 ,所以该区除秭归复向斜尚可进一步勘探外 ,其他地区应持慎重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远气田 类比 抬升 压力系统 古构造 湘鄂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含气性测井评价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康 张金川 唐玄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0,151-152,共5页
测井评价技术具有纵向上信息连续且分辨率高的优势,利用测井技术评价页岩含气性,能经济并有效地指导页岩气勘探。遴选了与湘鄂西龙马溪组页岩地质参数密切相关的测井曲线,应用合适的计算模型对有机地球化学、储层物性和含气性参数进行... 测井评价技术具有纵向上信息连续且分辨率高的优势,利用测井技术评价页岩含气性,能经济并有效地指导页岩气勘探。遴选了与湘鄂西龙马溪组页岩地质参数密切相关的测井曲线,应用合适的计算模型对有机地球化学、储层物性和含气性参数进行预测和评价。测井评价结果显示该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有机质丰度高,孔隙度较低,含气饱和度高,吸附气含量较游离气多,总含气量较高,平均为1.705 m3/t。通过对3段页岩气层的研究,认为含气量与TOC和孔隙度成正相关关系,且单位TOC的含气量和孔隙度在页岩底部会明显升高,为页岩底部储集空间大、封闭性强、天然气逸散能力弱所致,说明该地区龙马溪组页岩层底部具有较强的页岩气富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测井评价 含气性 湘鄂西 龙马溪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寒武系娄山关组古岩溶储层及其发育控制因素 被引量:4
11
作者 曹建文 梁彬 +1 位作者 张庆玉 淡永 《中国岩溶》 CAS CSCD 2013年第3期330-338,共9页
为了掌握湘鄂西地区寒武系娄山关组储层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通过典型露头调查、岩溶充填物地球化学测试、岩石薄片鉴定及物性测试等,对该储层进行了多方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储层岩性以白云岩为主,属孔洞—裂缝型储层,储集空间主... 为了掌握湘鄂西地区寒武系娄山关组储层发育特征及其控制因素,通过典型露头调查、岩溶充填物地球化学测试、岩石薄片鉴定及物性测试等,对该储层进行了多方位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储层岩性以白云岩为主,属孔洞—裂缝型储层,储集空间主要表现为溶蚀孔洞、晶间孔隙、粒间溶孔、裂溶缝等;(2)储层溶蚀作用不受岩石组构控制,属于非组构选择性溶蚀,溶蚀孔洞多沿层面发育,分布大都在不整合面以下约20m范围内,而且随着深度的增大,孔洞丰度也越小;(3)娄关山组上部地层不整合面不仅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同时也是有机质生烃聚集成藏的有利场所;(4)储层的发育主要受地质构造、气候环境及地层岩性控制;不整合面及多期次的构造裂缝,为溶蚀孔洞发育创造了很好的条件,但由于沉积间断期气候炎热和较干旱,地表水不是非常丰富,大气淡水淋滤作用较弱,而且储层岩性本身主要为粉、细晶白云岩,不大有利于水岩作用,因而储层不具备形成大中型岩溶缝洞系统的环境物质条件;(5)尽管储层未能形成有规模的古岩溶缝洞系统,但由于其溶蚀孔洞发育并有古化壳存在,因此它仍是中上扬子海相下组合油气勘探中重要的储层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地区 娄山关组 古岩溶 不整合面 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渝东地区牛蹄塘组页岩气勘探前景评价 被引量:15
12
作者 王佳 李小刚 黄文明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98-103,共6页
综合利用沉积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湘鄂西-渝东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与水井沱组对应)黑色页岩的页岩气形成物质基础(沉积相、岩性、有机质丰度及类型、成熟度等)、储集层特征(孔隙类型、X衍射特征)进行系统性研究后... 综合利用沉积学、岩石学和地球化学分析手段,对湘鄂西-渝东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与水井沱组对应)黑色页岩的页岩气形成物质基础(沉积相、岩性、有机质丰度及类型、成熟度等)、储集层特征(孔隙类型、X衍射特征)进行系统性研究后发现:①研究区牛蹄塘组以深水陆棚相沉积的黑色页岩、硅质页岩为主,厚度较大,分布广泛;②其w(TOC)平均值达1.84%,成熟度为2%-6%不等,达到成熟-过成熟阶段;③页岩孔隙类型以粒间孔、石英粒内溶孔、黄铁矿晶间孔为主,另有少量黏土矿物溶蚀孔洞;④页岩中石英质量分数为50%-80%不等,与美国Branett页岩具有较强的相似性,均呈两段式。对于页岩气勘探前景评价而言,除了优越的页岩气物质基础条件外,后期硅化程度、埋藏深度、后期构造改造强弱等因素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黑色页岩 牛蹄塘组 下寒武统 湘鄂西-渝东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晚埃迪卡拉世-早寒武世硅质岩成因及其页岩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危凯 陈孝红 +3 位作者 王传尚 刘安 曾雄伟 李志宏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30,共11页
湖北宜昌地区在寒武系水井沱组取得页岩气重大突破后,中扬子地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为了查明这套富有机质页岩的成因及其与下伏硅质岩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采集了鄂西宜昌地区鄂宜地2井岩家河组和湘西桃源、张... 湖北宜昌地区在寒武系水井沱组取得页岩气重大突破后,中扬子地区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为了查明这套富有机质页岩的成因及其与下伏硅质岩之间的内在联系,系统采集了鄂西宜昌地区鄂宜地2井岩家河组和湘西桃源、张家界地区留茶坡组-牛蹄塘组的硅质岩,利用主量元素和稀土元素数据分析了硅质岩成因,并探讨了不同地区、不同沉积模式及其对下寒武统富有机质页岩形成的意义。结果表明:①鄂宜地2井岩家河组硅质岩的Al/(Al+Fe+Mn)值介于0.30~0.68,在Al-Fe-Mn三角判别图和Fe/Ti-Al/(Al+Fe+Mn)图解上集中分布在沉积成因区;稀土元素Eu异常不明显,配分曲线为平坦模式,且(La/Yb)N介于1.01~1.81,指示岩家河组硅质岩为沉积成因。②湘西桃源和张家界地区的硅质岩明显分为两种成因。留茶坡组硅质岩Al/(Al+Fe+Mn)值介于0.03~0.19,在Al-Fe-Mn三角图上靠近Fe一端,稀土元素表现明显的Eu正异常,且配分曲线以重稀土元素相对富集的左倾斜为主,指示明显的热液成因;牛蹄塘组硅质岩则表现相反,指示沉积成因。③埃迪卡拉纪末期,湘西斜坡地区靠近热液喷流中心,因此留茶坡组硅质岩以热液成因为主,而宜昌地区位于局限台地附近,富硅热液因受到阻隔而无法进入,因此硅质岩为沉积成因;至寒武纪早期,随着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湘西和鄂西地区海水连通,因此该时期硅质岩均为沉积成因。埃迪卡拉纪末期的热液活动为海洋生物的繁盛提供了大量的磷等无机营养元素,对下寒武统水井沱组/牛蹄塘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沉积成因的硅质页岩相很可能是页岩气的有利相带,这或许能为页岩气勘探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 晚埃迪卡拉世 早寒武世 硅质岩成因 富有机质页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中生代弧形叠加扩展的变形记录 被引量:2
14
作者 唐永 胡望水 +4 位作者 朱美衡 宋换新 孟江辉 唐文军 王鹏万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97-1214,共18页
通过对湘鄂西构造带进行大量的构造形迹测量、解析,结合研究区内构造变形年龄数据的统计分析。明确燕山中期(J;—K_(2))早期弧形构造弧顶方向为330°,并向两侧发散状分布,以大别山、黔中、黄陵隆起为约束点,湘鄂西形成了由南东侧至... 通过对湘鄂西构造带进行大量的构造形迹测量、解析,结合研究区内构造变形年龄数据的统计分析。明确燕山中期(J;—K_(2))早期弧形构造弧顶方向为330°,并向两侧发散状分布,以大别山、黔中、黄陵隆起为约束点,湘鄂西形成了由南东侧至北东侧构造迹线由NE→NEE→EW→NWW逐渐偏转的弧形构造,最大主应力方向偏转近114°。同时早期弧形构造扩展过程中,分别会在弧形构造两翼,形成近SN向(大耳山-茶园断层、乌江-大千断层)和NW向走滑断裂(仙女山断层);燕山晚期(K_(2)末期—K_(2))晚期弧形构造弧顶方向为296°,由于受到齐岳山断裂的影响,晚期弧形构造分成两幕,K_(2)末期(燕山晚期弧形一幕形成)、K_(2)(燕山晚期弧形二幕形成时期)。以大巴山、黔中、黄陵隆起为约束点,湘鄂西形成了由南东侧至北东侧构造迹线由SN向NE逐渐偏转的弧形构造,最大主应力方向偏转近86°。并逐渐向四川盆地扩展,至到华蓥山断裂。两期弧形构造影响强度范围有一定的差异,研究区北东侧以燕山中期弧形构造主控,西南侧以燕山晚期弧形构造主控,造就湘鄂西北东侧与西南侧油气藏赋存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 弧形构造叠加 构造应力场 燕山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油气藏类型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9
15
作者 胡晓凤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0-302,共3页
湘鄂西地区花果坪复向斜中北部、桑植石门复向斜中部的构造改造程度弱 ,处于古构造的斜坡上 ,是寻找原生油气藏的有利地区。花果坪复向斜南部以及桑植石门复向斜西部处于古构造斜坡下部 ,构造改造程度较弱 ,有望发现继承性油气藏。宜都... 湘鄂西地区花果坪复向斜中北部、桑植石门复向斜中部的构造改造程度弱 ,处于古构造的斜坡上 ,是寻找原生油气藏的有利地区。花果坪复向斜南部以及桑植石门复向斜西部处于古构造斜坡下部 ,构造改造程度较弱 ,有望发现继承性油气藏。宜都鹤峰复向斜中部及中央复向斜上部成油组合 ,因受构造运动强烈改造 ,志留系盖层被剥蚀 ,仅存下部含油组合 ,只能寻找重建型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地区 油气藏 类型 油气勘探方向 构造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洪湖瞿家湾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旧址保护规划 被引量:4
16
作者 董茜 张文剑 《南方建筑》 2009年第3期82-85,共4页
以湘鄂西革命根据地保护规划为例,说明其规划定位与保护范围、建筑本体的改造以及红色旅游的开发策划。认为革命根据地旧址周边的环境是其保持活力的必要条件,同时可以结合本区域的其它景点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关键词 湘鄂西革命根据地 生存环境 保护规划 红色旅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民族地区红色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现状与思考 被引量:1
17
作者 洪雁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128-130,共3页
湘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乡土德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发民族地区红色教育资源具有重大意义。要加强对民族地区有形红色资源整理的和保护以及对无形红色资源的挖... 湘鄂西少数民族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充分利用本土红色资源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乡土德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开发民族地区红色教育资源具有重大意义。要加强对民族地区有形红色资源整理的和保护以及对无形红色资源的挖掘和开发;红色资源开发要重"红色历史"的体验和"红色精神"的弘扬;本土红色教育资源开发要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民族地区 红色教育资源 开发 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五峰-龙马溪组泥页岩黄铁矿粒径特征 被引量:22
18
作者 刘子驿 张金川 +3 位作者 刘飏 余文武 何葳 李波文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6期34-41,共8页
湘鄂西地区位于中扬子板块,该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Ⅱ2型次之,具有高TOC含量(0.55%~4.28%)、高成熟度(2.4%~3.2%)的特征;且富有机质页岩中黄铁矿普遍发育。通过岩心样品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龙马溪... 湘鄂西地区位于中扬子板块,该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有机质类型以Ⅱ1型为主,Ⅱ2型次之,具有高TOC含量(0.55%~4.28%)、高成熟度(2.4%~3.2%)的特征;且富有机质页岩中黄铁矿普遍发育。通过岩心样品及扫描电镜观察发现,龙马溪组黑色页岩常发育自形-半自形黄铁矿,扫描电镜下常见草莓状黄铁矿;五峰组黑色页岩岩心观察无明显晶形,扫描电镜下常现呈微晶黄铁矿颗粒,以细小颗粒状分布在有机质中。草莓状黄铁矿通常由微晶颗粒聚集而来,其草莓状直径大小由硫复铁矿的形成和沉积水动力控制。根据草莓状黄铁矿直径D与深度关系分析出湘鄂西地区黑色页岩的沉积环境表现为五峰组闭塞环境、龙马溪组闭塞环境、龙马溪组贫氧-缺氧环境三种。由草莓状黄铁矿直径D与微晶黄铁矿直径d建立D/d的关系表明:从沉积期到成岩期,五峰组闭塞环境的还原性比龙马溪组闭塞环境的还原性强;且五峰组闭塞环境的沉积水动力要比龙马溪组闭塞环境的沉积水动力要弱,水体更稳定。此外,D与d之间的关系能侧面反映该地区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孔隙度的变化趋势。D/d值与页岩解吸气量也有良好的对应关系,龙马溪组D/d值越大,解吸气量越少。五峰组D/d值较龙马溪组普遍偏小,解吸气量远大于龙马溪组。上述结果表明水体还原环境的强弱是湘鄂西烃源岩有机质形成和保存的重要因素,从而影响页岩气的富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地区 五峰-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 草莓状黄铁矿 微晶黄铁矿 解吸气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页岩储层分布及非均质性特征 被引量:10
19
作者 胡忠贵 秦鹏 +2 位作者 胡明毅 邱小松 左滔 《中国石油勘探》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9-50,共12页
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页岩储层研究程度相对较低,而页岩储层分布的不均一性严重制约了页岩气的勘探。以湘鄂西地区水井沱组页岩为研究对象,结合剖面和钻井资料,通过薄片、矿物含量、有机地球化学、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分析了湘鄂... 湘鄂西地区下寒武统水井沱组页岩储层研究程度相对较低,而页岩储层分布的不均一性严重制约了页岩气的勘探。以湘鄂西地区水井沱组页岩为研究对象,结合剖面和钻井资料,通过薄片、矿物含量、有机地球化学、扫描电镜等分析资料,分析了湘鄂西地区水井沱组页岩储层分布和非均质性特征。研究区有利页岩储层发育的相带为深水陆棚,以碳质页岩和硅质页岩为主。水井沱组划分为两个三级层序,Sq1时期以硅质陆棚为主,Sq2时期碳质陆棚分布更广。宏观上海侵体系域主要发育硅质页岩、碳质页岩,为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段;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钙质泥页岩、粉砂质泥页岩。微观上海侵体系域中页岩储层具有黏土矿物和有机碳含量向上逐渐升高,脆性矿物含量降低的特征,储集空间由基质孔向溶蚀孔、有机质孔演变,总孔隙度向上逐渐变大;高位体系域中页岩储层变化规律则相反。页岩储层分布的非均质性特征可能受到沉积时期海平面升降变化、物源供给以及生物作用的控制,也受到成岩作用、构造作用和水文地质作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地区 水井沱组 页岩储层 非均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西苏区商业的建立和发展
20
作者 刘录开 《北京商学院学报》 CSSCI 1997年第3期45-49,共5页
湘鄂西苏区商业的建立和发展刘录开一、湘鄂西苏区的概况湘鄂西苏区位于长江、汉水之间及其附近的广大地区,南达洞庭湖和武陵山脉,北至桐柏山南麓,西抵长江三峡和神农架一带,东到武汉西部边缘。它以河北省的洪湖为中心,包括湖南、... 湘鄂西苏区商业的建立和发展刘录开一、湘鄂西苏区的概况湘鄂西苏区位于长江、汉水之间及其附近的广大地区,南达洞庭湖和武陵山脉,北至桐柏山南麓,西抵长江三峡和神农架一带,东到武汉西部边缘。它以河北省的洪湖为中心,包括湖南、湖北两省西部交界地区,由大小不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西苏区 商业经济史 商业政策 税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