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易地扶贫搬迁与脱贫户生计脆弱性:降低抑或加剧?——来自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的例证 被引量:6
1
作者 蒙媛 陆远权 陈莉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111,共18页
易地扶贫搬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部分脱贫户仍存在较高的脆弱性,这将是中国减贫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依据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模型,系统评估易地扶贫搬迁对脱贫... 易地扶贫搬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部分脱贫户仍存在较高的脆弱性,这将是中国减贫工作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依据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线性回归模型,系统评估易地扶贫搬迁对脱贫户生计脆弱性有何影响及如何影响,并剖析区域、安置方式、搬迁时间及生计策略的差异性作用。分析结果显示,易地扶贫搬迁对脱贫户生计脆弱性产生改善效果,此结论在经过安慰剂检验和分位数回归模型等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地区差异、安置方式与搬迁时间的交互项、生计策略对易地扶贫搬迁的脱贫户生计脆弱性降低作用存在异质性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家庭收入多样化和个体志向水平是易地扶贫搬迁降低脱贫户生计脆弱性的重要机制,而家庭收入多样化的中介效应更为突出。本文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优化、扶贫工作高质量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 脱贫户 生计脆弱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测度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1
2
作者 陆远权 张源 《经济与管理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22,共18页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有利于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基于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构建脱贫攻坚系统与乡村振兴系统耦合衔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 做好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有利于巩固脱贫成果,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基于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农户的微观调查数据,构建脱贫攻坚系统与乡村振兴系统耦合衔接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效果及影响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研究发现: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攻坚系统发展指数为0.3418,乡村振兴系统发展指数为0.3253,四省市毗邻区脱贫攻坚系统的发展指数均高于乡村振兴系统发展指数。从准则层来看,收入水平和治理有效分别成为脱贫攻坚系统和乡村振兴系统的主要拉力。区域整体两大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为0.5661,四省市毗邻区的耦合协调度差异较小,均处于勉强协调状态。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耕地持有情况、贫困退出程度、家庭经济实力、教育投入水平、政府培训、政策满意度对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整体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贫攻坚 乡村振兴 有效衔接 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区连片民族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测度及时空演变--基于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郭媛丽 仪强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3-81,共9页
基于自我发展的主体视角,构建一组指标体系测度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27个县域的自我发展能力,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经过精准扶贫后,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有较大幅度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逐顶竞争"... 基于自我发展的主体视角,构建一组指标体系测度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27个县域的自我发展能力,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研究发现,经过精准扶贫后,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有较大幅度提升,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逐顶竞争"的良性互动;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总体差异不大,但呈现出结构分异,即经济发展能力差异较大、结构优化能力差异次之、社会发展能力差异最小,并且主要表现为省市内县域之间的差异;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具有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但冷点和热点区县较少,未呈现出显著的空间失衡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 精准扶贫 乡村振兴 自我发展能力 时空演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渝黔民族地区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志国 钟学斌 +1 位作者 王树婷 张敏 《安徽农学通报》 2010年第23期150-153,共4页
地理标志是当今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湘鄂渝黔民族自治地方(5个自治州与24个自治县),具有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与文化遗产资源,实施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有28种,注册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地理标志商标17件,... 地理标志是当今世界知识产权保护普遍关注的一大热点。湘鄂渝黔民族自治地方(5个自治州与24个自治县),具有丰富的地理标志资源与文化遗产资源,实施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有28种,注册了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地理标志商标17件,登记了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有12种。该文从地理标志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等方面,介绍该民族地区地理标志知识产权保护进展,并建议加强对民族文化遗产资源的挖掘,实现地理标志与文化遗产(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的双重保护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鄂渝黔 民族地区 地理标志 知识产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湘鄂渝黔边少数民族民间舞蹈与传统体育的关系 被引量:6
5
作者 田祖国 罗婉红 +1 位作者 白晋湘 刘少英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共3页
湘鄂渝黔四省 (市 )边区为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 ,其民族舞蹈和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 ,是经过历史陶洗沉淀下来的两块文化瑰宝 ,虽然他们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不同社会活动样式 ,但他们在历史的起源、文化现状和活动的特点上都有... 湘鄂渝黔四省 (市 )边区为十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 ,其民族舞蹈和传统体育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部分 ,是经过历史陶洗沉淀下来的两块文化瑰宝 ,虽然他们是有着明显区别的不同社会活动样式 ,但他们在历史的起源、文化现状和活动的特点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笔者通过对此地区的民族文化的深入研究 ,探讨了他们的起源和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体育 历史 少数民族 民族文化 社会活动 联系 区别 湘鄂渝黔 地区 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15
6
作者 吴湘军 白晋湘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1-44,共4页
对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探讨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人口远低于我国农村体育人口比例,体育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很不完善,体育组织管理经费来源单一,思... 对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现状进行调查,探讨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发展的现状与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人口远低于我国农村体育人口比例,体育领导机构和组织机构很不完善,体育组织管理经费来源单一,思想观念落后、农民体育意识淡薄,经济基础薄弱、体育消费水平低;地理位置限制是影响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发展的主要原因。建议政府加大对农村体育活动经费的投入,建立健全保障农民享有体育活动权利的法律、法规,为农村提供专职体育工作人员编制,开展多种地方特色的文体活动,以促进湘鄂渝黔边区农村体育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体育 湘鄂渝黔边区 少数民族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鄂渝黔边特色旅游区建设研究》评介
7
作者 田孟清 《理论月刊》 2006年第7期188-188,共1页
关键词 旅游区建设 湘鄂渝黔 地区旅游业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西部民族地区 旅游资源 评介 旅游发展规划 旅游线路设计 旅游市场开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