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舞蹈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以湘西土家族摆手舞为例
1
作者 李瑶钿 《艺术科技》 2024年第3期88-90,共3页
目的:传承、发展、创新民族舞蹈文化资源,提升专业课程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舞蹈教育机会,同时完善现有的民族舞蹈教学系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土家族摆手舞,培养更多热爱湖湘文化的青年才俊,为民族舞蹈文化的繁荣作出贡献。方法:为... 目的:传承、发展、创新民族舞蹈文化资源,提升专业课程的多样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舞蹈教育机会,同时完善现有的民族舞蹈教学系统,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土家族摆手舞,培养更多热爱湖湘文化的青年才俊,为民族舞蹈文化的繁荣作出贡献。方法:为实现上述目标,需要编制专门的教材,在舞蹈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设置专门的土家族文化课程,并纳入土家族摆手舞。在师资方面,招聘具有土家族文化背景和舞蹈专业知识的教师,或对现有教师开展培训。另外,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提高他们的理解和表演技能。鼓励师生研究和创新也至关重要,要不断丰富土家族舞蹈的表现形式,从而推动该文化的发展。结果:通过不断努力,学生将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土家族摆手舞,成为传承湖湘文化的主要力量,同时吸引更多学生,激发、提高他们对湖湘文化的热爱和认同度。学生将具备更丰富的舞蹈教育和实践经验,提高舞台表现能力。结论:将湘西土家族文化融入舞蹈专业的教学系统中,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土家族摆手舞,还可以为湖湘文化的传承和繁荣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促进多元文化传播,为学生提供更多在舞台上展示才华的机会,使他们为相关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摆手舞 舞蹈教育 传承 创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华秋沙鸭栖息地适宜性评价
2
作者 米邵平 郑小君 康剑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4年第5期21-26,共6页
为了评估物种栖息地适宜性,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栖息地管理策略,研究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研究区域,结合2021年该地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的实地观测记录,利用MaxEnt模型对该物种的栖息地适宜性... 为了评估物种栖息地适宜性,提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栖息地管理策略,研究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作为研究区域,结合2021年该地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Mergus squamatus的实地观测记录,利用MaxEnt模型对该物种的栖息地适宜性进行了评估,并进一步通过叠加分析,展示了该物种在实际保护过程中存在的空间空缺,以此提出了未来在该地区保护中华秋沙鸭的建议。结果显示,中华秋沙鸭的平均AUC(Area under curve)值为0.890±0.102,表明利用MaxEnt模型得到的预测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海拔、坡度和年降水量是影响该物种分布的主要因素。该物种主要分布于东南部等海拔较低,水源充沛的地方。湘西州境内中华秋沙鸭的高适宜区面积约为1948 km^(2),建议在该范围进行相应的保护试点建设,从而进一步加强对该地区中华秋沙鸭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秋沙鸭 栖息地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MaxEnt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吉祥纹样在当代视觉语言下的传播与应用
3
作者 龙美玲 赵忠鼎 《湖南包装》 2024年第6期137-139,205,共4页
湘西土家族的吉祥纹样不仅是其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象征。通过视觉语言的视角,并结合当代数字化技术与设计理念,探讨如何将湘西土家族的吉祥纹样有效融入当代传播和应用中。旨在为这一杰出的民族文化的保护和... 湘西土家族的吉祥纹样不仅是其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象征。通过视觉语言的视角,并结合当代数字化技术与设计理念,探讨如何将湘西土家族的吉祥纹样有效融入当代传播和应用中。旨在为这一杰出的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开辟新路径,同时为当代视觉设计提供新的灵感与创意。致力于推动文化遗产的广泛传播,也努力确保其传统精髓得以保存,进而促进文化的持续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 吉祥纹样 视觉语言 传播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土家织锦艺术传承与保护研究——评《湘西土家族织锦技艺》 被引量:6
4
作者 陆垚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I0003-I0004,共2页
土家织锦,其意为土家打花。土家语把花叫“卡普”。织锦、打花,土家语叫“卡普拓”,后因这种织锦多用于做被面,土家语把被子叫“西兰”,这种用土家织锦做成的被面便叫“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由于“土花铺盖”是土家织锦中最典型... 土家织锦,其意为土家打花。土家语把花叫“卡普”。织锦、打花,土家语叫“卡普拓”,后因这种织锦多用于做被面,土家语把被子叫“西兰”,这种用土家织锦做成的被面便叫“西兰卡普”,即“土花铺盖”。由于“土花铺盖”是土家织锦中最典型的用品,也为了方便日常生活中的交流,“西兰卡普”慢慢也就成了土家织锦的代名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家织锦 西兰卡普 湘西土家族 土家 传承与保护 土花铺盖 织锦技艺 日常生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民歌旋法探微 被引量:9
5
作者 熊晓辉 《民族音乐》 2009年第1期30-32,共3页
湘西土家族民歌是独具魅力的歌种,是土家族多种音乐形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鲜明地体现了湘西土家族人的生活情趣。湘西土家族民歌以其丰富的内容、优美的旋律、精辟的诗句深深扎根于土家族人心中,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着他们... 湘西土家族民歌是独具魅力的歌种,是土家族多种音乐形式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鲜明地体现了湘西土家族人的生活情趣。湘西土家族民歌以其丰富的内容、优美的旋律、精辟的诗句深深扎根于土家族人心中,与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反映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是土家族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湘西土家族民歌因其个性化、色彩化,旋律是土家族地区土家语方言民歌音乐特征中最具代表性的主导要素,湘西土家族居住的地区属于西南官话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独特的语言声调,可以说湘西土家族民歌的旋律就是这种语言声调的音乐化。湘西土家族民歌经过了几千年世世代代传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 民歌 旋法 生活情趣 语言声调 土家族文化 土家族地区 音乐形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巫、傩民间祭祀文化的聚合体——湘西土家族梯玛信仰“集成”式描述及其仪式音声环境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赵书峰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21-26,共6页
梯玛仪式,这种巫、傩文化结合的土家族"民间仪式类"传统文化,一直长期地支配着土家族的信仰活动与社会生活。无论是在仪式行为、艺术形态还是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着浓厚的土家族巫师祭祀的民族特色。通过对其仪式行为及音声环... 梯玛仪式,这种巫、傩文化结合的土家族"民间仪式类"传统文化,一直长期地支配着土家族的信仰活动与社会生活。无论是在仪式行为、艺术形态还是文化内涵等方面都有着浓厚的土家族巫师祭祀的民族特色。通过对其仪式行为及音声环境的简要描述和分析,发现其隐含的土家族社会、文化、历史、民俗、民间信仰等方面的文化意义广泛而深厚。特别是梯玛神歌所用的土家语,是反映土家族历史、文化的"百科全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 梯玛信仰 梯玛神歌 音声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民歌与鄂西土家族民歌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熊晓辉 《民族音乐》 2008年第2期9-11,共3页
土家族民歌是中国民族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其内容和形式来看,它和生产劳动、日常生活、宗教祭祀等有着直接的联系,是人们抒发内心感情和传达思想情意的特殊形式。土家族民歌主要流传于湘、鄂、渝、黔四省(市)边邻地区。
关键词 土家族民歌 湘西土家族 湖南湘西 鄂西土家族 汉族民歌 土家族地区 衬词 重要组成部分 土家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苗族服务文化的生态属性 被引量:1
8
作者 刘新荣 《船山学刊》 2005年第2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服务文化 湘西土家族 苗族 属性 生态 少数民族 人口总数 文化构成 家族传统 当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湘西土家族民歌及艺术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潘存奎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0年第6期45-47,共3页
湘西土家族民歌是湘西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各种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的旋律自由洒脱;歌声悲壮豪迈、慷慨低回,却又很优美和动听;歌词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情感朴实、爱憎分明,能够使人亢奋,是充满... 湘西土家族民歌是湘西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家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及各种社会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它的旋律自由洒脱;歌声悲壮豪迈、慷慨低回,却又很优美和动听;歌词通俗易懂、生动有趣、情感朴实、爱憎分明,能够使人亢奋,是充满哲理、能雅俗共赏的词句与诗歌。它记录着土家族人民的生活故事和土家族的发展历程,再现着土家族的历史文化、民间艺术和民俗风情。如何传承保护土家族民歌这一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应该引起政府部门及众多专家重视和关注的问题,这是需要我们共同研究和探索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 湘西民歌 艺术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 社会实践 生产生活 雅俗共赏 生活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傩戏的音乐特征与传承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开来 《当代音乐》 2020年第12期64-66,共3页
湘西土家族分布在我国中南部地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该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人民将其作为自身的信仰,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特色的土家族傩戏,成为历史发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并将其称... 湘西土家族分布在我国中南部地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少数民族,该民族文化的发展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家族人民将其作为自身的信仰,形成了一种独具风格特色的土家族傩戏,成为历史发展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并将其称之为中国"戏剧艺术之源""中国戏剧的活化石"。傩戏深深地扎根在湘西这片土地上,为中国戏曲源头的研究提供了非凡的参考价值。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傩戏只是一种祭祀驱鬼的宗教活动,并不被人们所熟悉。但是随着湘西地区的不断发展,促使这门艺术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并且得到了重视与继承发展。传承和促使傩戏艺术不断流传发展,需要在不断地保护继承中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 傩戏 音乐特征及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民歌的词情风格 被引量:1
11
作者 付晓玲 《民族音乐》 2013年第3期47-49,共3页
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毕兹卡”(即“本地人”),迄今为止已有830多万人口,主要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重庆4省市毗邻的大巴山和武陵山区方圆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据考证,他们的祖先是2500多年前定居在这个地区的... 土家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之一,自称“毕兹卡”(即“本地人”),迄今为止已有830多万人口,主要居住在湖南、湖北、贵州、重庆4省市毗邻的大巴山和武陵山区方圆1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据考证,他们的祖先是2500多年前定居在这个地区的古代巴人。从元代开始,由于大量的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的不断迁人,为了区分“本地人”和“外地人”,因而就把“本地人”称为“土家”,“外地人”称为“客家”,这就是把巴人的后代定为“土家族”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 风格 民歌 少数民族 古代巴人 武陵山区 外地人 毕兹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音乐的特色与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娉婷 《北方音乐》 2020年第12期42-43,共2页
土家族是音乐文化非常浓厚的少数民族之一,经过长时间发展,不同地域的土家族人出现了文化和语言方面的差异,也逐渐构成了特有的文化形式.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湘西土家族民间艺术保护依然比较完整,并且具有原生态音乐特点,所以对此... 土家族是音乐文化非常浓厚的少数民族之一,经过长时间发展,不同地域的土家族人出现了文化和语言方面的差异,也逐渐构成了特有的文化形式.根据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湘西土家族民间艺术保护依然比较完整,并且具有原生态音乐特点,所以对此进行研究有着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湘西土家族音乐具有的特点进行了介绍,之后对湘西土家族音乐艺术具有的价值进行了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 音乐艺术 音乐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视角下湘西土家族民歌传承人现状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于国良 《黄河之声》 2019年第22期8-9,共2页
由于受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工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造成众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濒临消失。湖南湘西土家族民歌是宝贵的非遗文化,当前湘西土家族民歌传承发展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本文结合土家... 由于受经济发展,地理环境等因素制约,我国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非遗保护工作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保护,造成众多优秀的民族文化濒临消失。湖南湘西土家族民歌是宝贵的非遗文化,当前湘西土家族民歌传承发展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本文结合土家族民歌传承发展现状,分析现阶段非遗保护措施,对土家族非遗文化保护传承研究提供参考。促进湘西土家族民歌的传承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保护 湘西土家族 民歌传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贫困地区教育扶贫效率分析——以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为例
14
作者 吴雄周 金惠双 +1 位作者 杨婵 陈帆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23期234-237,共4页
以湘西州为例,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湘西州2014—2019年教育扶贫的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不考虑环境及随机误差等情况下,湘西州教育扶贫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整体偏低。SFA回归分析表明,外部环境因素对教育扶贫的效率有显著影响,其中... 以湘西州为例,运用三阶段DEA模型,对湘西州2014—2019年教育扶贫的效率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在不考虑环境及随机误差等情况下,湘西州教育扶贫的综合技术效率水平整体偏低。SFA回归分析表明,外部环境因素对教育扶贫的效率有显著影响,其中人均生产总值有利于提高教育扶贫的效率水平,而城镇化率和财政预算一般收入会降低教育扶贫的效率水平。应该正视地方政府在教育扶贫中的主导作用,提升教育扶贫资源投入的可持续性;合理配置资源,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将教育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实施后脱贫时代教育脱贫新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扶贫 效率 三阶段DEA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毛古斯舞探密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晓娅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09年第1期110-112,共3页
毛古斯舞是湘西土家族古老的民间祭祀性舞蹈,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 毛古斯舞是湘西土家族古老的民间祭祀性舞蹈,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毛古斯舞是一种具有人物、对白、简单的故事情节和一定的表演程式的原始戏剧舞蹈。它以近似戏曲的写意、虚拟、假定等艺术手法,表演土家先民渔、猎、农耕等生产内容,其表演粗犷豪放,能让人领略到上古"五荒"时代的原始艺术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 祭祀性舞蹈 表演程式 原始戏剧 故事情节 艺术手法 原始艺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湘西土家族歌曲的演唱特色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治国 《音乐时空》 2014年第4期169-169,共1页
土家族作为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集在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贵州铜仁等地。土家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其中以其歌曲和建筑最为著名。湘西作为土家族的一个重要的聚集地,彰显着土家族人民的不可比拟的特色。土家族的歌曲包括山歌、... 土家族作为中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聚集在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贵州铜仁等地。土家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其中以其歌曲和建筑最为著名。湘西作为土家族的一个重要的聚集地,彰显着土家族人民的不可比拟的特色。土家族的歌曲包括山歌、小调、风俗歌、劳动歌和摇儿歌等多种形式,均各具特色。其演唱方式和内容和其他的歌曲类也有很大的区别,可以说是特点鲜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 歌曲演唱 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红歌”刍论
17
作者 舒达 《民族音乐》 2015年第1期18-20,共3页
湘西土家族人民素以大山的民族著称于世,吃苦耐劳,剽勇强悍,重义尚武,朴实善良,爱国爱家。从土家先民助周武王伐纣,到随刘邦平定三秦之乱;从明代土司率湘鄂西4万土兵慷慨悲歌抗击倭寇,到清代刘明灯等镇守台湾拒荷、英、日殖民... 湘西土家族人民素以大山的民族著称于世,吃苦耐劳,剽勇强悍,重义尚武,朴实善良,爱国爱家。从土家先民助周武王伐纣,到随刘邦平定三秦之乱;从明代土司率湘鄂西4万土兵慷慨悲歌抗击倭寇,到清代刘明灯等镇守台湾拒荷、英、日殖民者于国门之外,乃至孙道元,罗荣光为抗英抗日保国壮烈捐躯;从覃子斌、张国勋、戴晓南为抗日战死台儿庄、密支那丛林、长城南天门,到宋绪清、金珍彪等两万多人参加志愿军,随47军赴朝参战,英勇杀敌,视死如归。国家每有灾难,必有土家人为之抛头颅酒热血,冲锋陷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 吃苦耐劳 武王伐纣 慷慨悲歌 湘鄂西 殖民者 台儿庄 志愿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红歌”刍论
18
作者 舒达 《民族音乐》 2015年第3期49-51,共3页
湘西“红歌”起源 湘西土家族人民素以大山的民族著称于世,吃苦耐劳,剽勇强悍,重义尚武,朴实善良,爱国爱家。从土家先民助周武王伐纣,到随刘邦平定三秦之乱;从明代土司率湘鄂西4万土兵慷慨悲歌抗击倭寇,到清代刘明灯等镇守台湾拒荷、... 湘西“红歌”起源 湘西土家族人民素以大山的民族著称于世,吃苦耐劳,剽勇强悍,重义尚武,朴实善良,爱国爱家。从土家先民助周武王伐纣,到随刘邦平定三秦之乱;从明代土司率湘鄂西4万土兵慷慨悲歌抗击倭寇,到清代刘明灯等镇守台湾拒荷、英、日殖民者于国门之外,乃至孙道元、罗荣光为抗英抗日保国壮烈捐躯;从覃子斌、张国勋、戴晓南为抗日战死台儿庄、密支那丛林、长城南天门,到宋绪清、金珍彪等两万多人参加志愿军,随47军赴朝参战,英勇杀敌,视死如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 刘明灯 土家族民歌 孙道元 张国勋 武王伐纣 土兵 湘鄂西 送郎当红军 民间歌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西土家族“九子鞭”的艺术形态
19
作者 熊晓辉 《民族音乐》 2010年第5期15-17,共3页
"九子鞭"是产生于土家族地区的民间艺术,俗称"金钱板"、"天神鞭",因其通俗易懂,贴近生活而在土家族地区广为流传。"九子鞭"具有强烈的民族性质,常用于祭祀、年节等重大场合,用来热闹场面,渲染气氛,是土家族人最喜爱的艺术之一。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 艺术形态 土家族地区 民间艺术 贴近生活 渲染气氛 爱的艺术 家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析湘西土家族山歌的艺术特征
20
作者 高雄 《北方音乐》 2018年第12期50-50,共1页
湘西土家族山歌,从诞生之际到今天,一直以来是劳动人民用来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土家族地区广泛流传着形式短小而又具有独特韵律的山歌,这些山歌是土家族地区所特有的一种音乐形式,反映出土家族人民在田间劳作时的自由生活,是土家族地... 湘西土家族山歌,从诞生之际到今天,一直以来是劳动人民用来表达情感的重要载体。土家族地区广泛流传着形式短小而又具有独特韵律的山歌,这些山歌是土家族地区所特有的一种音乐形式,反映出土家族人民在田间劳作时的自由生活,是土家族地区特定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西土家族 山歌 艺术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