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西北小流域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层持水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罗佳 田育新 +3 位作者 周小玲 曾掌权 牛艳东 姚敏 《湖南林业科技》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利用野外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湘西北小流域4种植被类型的枯落物层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均以叶为主要积累凋落物方式,其次是枝条,碎屑最小,而坡耕地有别于各森林植被类型,坡耕地碎屑排第三,最小的是落果... 利用野外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湘西北小流域4种植被类型的枯落物层持水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类型均以叶为主要积累凋落物方式,其次是枝条,碎屑最小,而坡耕地有别于各森林植被类型,坡耕地碎屑排第三,最小的是落果积累的方式。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总厚度以枫樟混交林最大,坡耕地的最小;枯落物总储量马尾松林最大,为18. 75 t·hm^(-2);其次是枫樟混交林,为13. 59 t·hm^(-2);坡耕地的最小,仅为5. 81 t·hm^(-2);未分解层和半分解层枯落物储量均表现为马尾松林>枫樟混交林>杜仲林>坡耕地。4种植被类型枯落物最大持水量范围在5. 59~21. 05 t·hm^(-2)之间,枫樟混交林最大持水量最大,为21. 05 t·hm^(-2),其次为杜仲林、马尾松林,坡耕地的最大持水量最小,为5. 59 t·hm^(-2)。不同植被类型最大持水率均值表现为杜仲林>枫樟混交林>马尾松林>坡耕地;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中半分解层表现为杜仲林(249. 07%)>马尾松林(234. 29%)>枫樟混交林(203. 27%)>坡耕地(195. 92%),未分解层表现为杜仲林(301. 10%)>枫樟混交林(268. 01%>马尾松林(192. 56%)>坡耕地(102. 94%);不同植被类型最大持水率表现为半分解层(220. 64%)>未分解层(216. 15%),说明半分解层的枯落物持水能力大于未分解层。不同植被类型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呈现明显的对数关系(R>0. 93),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呈现明显的幂函数关系(R>0. 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类型 枯落物 持水特性 湘西北小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