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eDNA技术的湘江长沙段丰水期鱼类物种多样性研究
1
作者 赵文玉 刘梦月 +2 位作者 林本平 郭珊 刘祯 《水生态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34-143,共10页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湘江长沙段表层水及底泥样品中鱼类DNA片段测序,可补充湘江长沙段鱼类资源调查数据,并验证eDNA技术用于鱼类资源调查的可行性。2021年8月14日沿湘江长沙段流向采集表层水与底泥样品各18份,采用E.Z.N.A.®土壤DN...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湘江长沙段表层水及底泥样品中鱼类DNA片段测序,可补充湘江长沙段鱼类资源调查数据,并验证eDNA技术用于鱼类资源调查的可行性。2021年8月14日沿湘江长沙段流向采集表层水与底泥样品各18份,采用E.Z.N.A.®土壤DNA提取试剂盒,以线粒体基因的12S rRNA为靶点,采用鱼类特异性引物Tele 02进行PCR扩增,与MitoFish和NCBI核酸数据库比对并经人工核实。结果显示,调查共获得淡水鱼8目13科32属39种;鲤形目(Cypriniformes)最多,共计27种,OTU相对丰度占比最高为48.56%;其次是鲇形目(Siluriformes)占22.87%,胡瓜鱼目(Osmeriformes)占17.65%,鰕鯱目(Gobiiformes)占8.48%,鳉形目(Cyprinodontiformes)占1.48%,鲈形目(Perciformes)占0.83%,鲟形目(Acipenseriformes)占0.08%,攀鲈目(Anabantiformes)占0.05%;属分类水平下,草鱼属(Ctenopharyngodon)、银鱼属(Salanx)、拟鲿属(Pseudobagrus)、䱗属(Hemiculter)、鲤属(Cyprinus)和吻鰕鯱属(Rhinogobius)为优势属。表层水与底泥中的Alpha多样性指数分布较为均匀,且中下游鱼类多样性水平稍高于上游,可能与水源地保护措施改善了水生态质量及禁渔政策有关。研究表明,eDNA技术可作为鱼类生物多样性监测和大数据统计的重要手段,与传统调查方法结合,可用于快速监测流域鱼类资源变化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DNA 鱼类多样性 丰水期 湘江长沙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和GIS的湘江长沙段水域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叶帮玲 杨波 +6 位作者 曾扬 司云瑞 胡可 唐涛 李永刚 李景保 于丹丹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18年第6期41-46,52,共7页
利用2016年9景Landsat影像以及相应时期的实测水质参数数据对湘江长沙段进行水质参数的遥感反演,并引入灾害风险中的危险性及易损性相关概念,通过Arc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湘江长沙段水域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风险区主要分布... 利用2016年9景Landsat影像以及相应时期的实测水质参数数据对湘江长沙段进行水质参数的遥感反演,并引入灾害风险中的危险性及易损性相关概念,通过Arc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功能对湘江长沙段水域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高风险区主要分布于湘江的两岸,并且位于风险源较密集的区域;较高风险区主要位于湘江的两侧以及饮用水源区桥梁所处的位置;中等风险区主要分布于饮用水源区;较低风险区和低风险区主要位于过渡区以及景观娱乐用水区。在传统的水域风险评估中引入遥感技术使得评估方法更为多样且影响因子考虑的更为全面。研究结果对于河流水利管理部门进行水域风险评估、相关水域风险预警与整治方案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水域风险评估 水质反演 湘江长沙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年湘江长沙段仔稚鱼资源现状及其对水文环境的响应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启藩 高峰 +6 位作者 彭治桃 左之良 李金龙 程小飞 苏东旭 李跃辉 向劲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05,共7页
研究仔稚鱼资源时空分布及其与水文环境的关系,为湘江仔稚鱼资源监测及长江十年禁渔效果评估提供本底数据及理论参考。2020年5-6月,在湘江下游长沙香炉洲江段进行为期57 d的仔稚鱼资源调查,以弶网采集鱼卵及仔稚鱼,每周采样2 d,每次采... 研究仔稚鱼资源时空分布及其与水文环境的关系,为湘江仔稚鱼资源监测及长江十年禁渔效果评估提供本底数据及理论参考。2020年5-6月,在湘江下游长沙香炉洲江段进行为期57 d的仔稚鱼资源调查,以弶网采集鱼卵及仔稚鱼,每周采样2 d,每次采样时长15min。结果显示:(1)采集点共出现苗汛7次,第一次为5月22日,最后一次为6月29日,7次鱼汛平均水温为(26.5±0.57)℃,网口平均流速为(0.237±0.095)m/s;(2)共采集仔稚鱼547831尾,隶属5目8科41种,以产沉性卵鱼类(23种)和广适性鱼类(24种)为主,分别占56.1%、58.5%,鲤科鱼类31种、占比75.6%,优势种9种:子陵吻虾虎鱼(Rhinogobius giurinus)、飘鱼(Pseudolaubuca sinensis)、大鳍鱊(Acheilognathus macropterus)、银鲴(Xenocypris argentea)、鲤(Cyprinus carpio)、䱗(Hemiculter leucisculus)、黄尾鲴(Xenocypris davidi)、鲫(Carassius auratus)和麦穗鱼(Pseudorabora parva);(3)白天时段仔稚鱼总密度(0.093尾/m^(3))仅为夜间(0.567尾/m^(3))的1/6,鲴类的昼夜差异更加明显,夜晚为白天的25倍,大鳍鱊、子陵吻虾虎鱼、银鲴及草鱼(Ctenopharyngodon diellus)昼夜分布存在显著差异;(4)表层仔稚鱼密度(0.548尾/m^(3))为中下层(1.048尾/m^(3))的1/2,且子陵吻虾虎鱼、银鲴、鲤(Cyprinus carpio)及草鱼垂直分布存在显著差异;(5)流速对方差的贡献率为90.8%,与仔稚鱼总密度变化呈显著性相关(P=0.042),但与优势种及家鱼种类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水温贡献率为9.2%,未表现出显著相关性。应进一步完善湘江长沙段仔稚鱼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及其对水文环境响应的调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仔稚鱼 资源监测 水文环境 湘江长沙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江长沙枢纽工程建设对湘江长沙段水质状况变化的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苏珊 蒋飞红 梅鹍 《湖南水利水电》 2016年第1期91-94,共4页
文章收集了湘江长沙段4个常年水质监测断面数据,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标准,采用单项标准指标法评价水源地水质状况,发现各监测断面水质类别基本符合相应目标要求。研究表明,湘江长沙段仍存在水质污染问题,且该流域... 文章收集了湘江长沙段4个常年水质监测断面数据,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标准,采用单项标准指标法评价水源地水质状况,发现各监测断面水质类别基本符合相应目标要求。研究表明,湘江长沙段仍存在水质污染问题,且该流域各污染物浓度与湘江水位关系密切,但整体水质未见恶化,工程的建设对其影响不大,工程运营后该段水体营养化污染的风险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江长沙段 水质监测 湘江长沙综合枢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江长沙大坝库区水域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研究
5
作者 徐大建 耿相昌 +2 位作者 刘鲩 康洋 王志明 《当代水产》 2020年第9期84-87,共4页
2019年3月、6月、9月和11月对湘江长沙综合水利枢纽水域橘子洲头、浏阳河口、三汊矶大桥、蔡家坝水利枢纽坝前和坝后5个监测断面进行了水质、浮游动植物和底栖动物采样,并对3月份、9月份和11月份的水质进行分析检测,对6月份、9月份和11... 2019年3月、6月、9月和11月对湘江长沙综合水利枢纽水域橘子洲头、浏阳河口、三汊矶大桥、蔡家坝水利枢纽坝前和坝后5个监测断面进行了水质、浮游动植物和底栖动物采样,并对3月份、9月份和11月份的水质进行分析检测,对6月份、9月份和11月份各断面水生生物的区系组成及特点、种类密度及生物量变化进行分析。1库区水域生态环境现状1.1水质情况我站于2019年3月份、9月份和11月份次对湘江长沙段筑坝口的上坝口、下坝口、三汊矾大桥、浏阳河大桥、橘子洲头等5个断面的水质进行现场采样固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采样 生态环境现状 水质情况 湘江长沙段 水域生态环境 水生生物 浮游动植物 底栖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