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湘江株洲段氨氮污染变化趋势及规律研究
被引量:8
- 1
-
-
作者
陈小威
刘文华
文新宇
陈秋荣
郭霞
-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株洲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出处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7-19,共3页
-
基金
湖南省环保科研项目(2110307)
-
文摘
对湘江干流株洲段中氨氮在近10年来时间、空间上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全面分析。结果表明,氨氮污染的空间浓度变化较明显,霞湾断面的氨氮含量最高;通过对污染源的治理,目前氨氮污染有减轻趋势;同时对污染源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工业污染源相对畜牧业、非点源的污染较重,但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则成为湘江株洲段最重要的氨氮污染源。
-
关键词
氨氮
污染
湘江株洲段
-
Keywords
NH3-N
Pollution
Zhuzhou section of Xiangjiang river
-
分类号
X82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湘江(株洲段)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现状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0
- 2
-
-
作者
陈小威
刘文华
刘芬
文新宇
郭霞
-
机构
湖南科技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株洲市环境监测中心站
-
出处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2011年第1期42-46,共5页
-
基金
特殊类型河流污染防治与水质改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基金资助项目(2008ZX07212-001-06)
-
文摘
采集湘江(株洲段)9个断面的底泥样品,和1个柱状样品,对重金属(Cu、Pb、Zn、Cd、Ni、Cr、Hg、As)含量进行了检测;并运用地质积累指数法对底泥中重金属进行了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该江段底泥已受到较严重的重金属污染,在霞湾断面达峰值。Cu、Pb、Zn、Cd含量为湘江背景值4.6倍~58.8倍,比该江段20世纪80年代均值增高1.71倍~1.96倍;地质积累指数评价结果表明,该江段未受到Ni、Cr的污染;Cd的污染比其他重金属的污染要严重,污染级别为强-极强、极强;重金属的垂直分布表明:大体上,各重金属元素最高值出现在深度0 cm^50 cm,随深度的变化Ni、Cr的含量变化不大。
-
关键词
湘江(株洲段)
沉积物
重金属污染
生态风险评价
-
Keywords
Xiangjiang River of Zhuzhou section
Sediments
Heavy mental pollution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
-
分类号
X82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