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湘南宝山铅锌多金属矿区花岗闪长斑岩及其暗色包体成因: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34
1
作者 谢银财 陆建军 +3 位作者 马东升 章荣清 高剑峰 姚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186-4214,共29页
本文对湘南宝山铅锌多金属矿区花岗闪长斑岩及其暗色包体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宝山花岗闪长斑岩成岩年龄为156~158Ma,暗色包体的形成年... 本文对湘南宝山铅锌多金属矿区花岗闪长斑岩及其暗色包体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研究,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宝山花岗闪长斑岩成岩年龄为156~158Ma,暗色包体的形成年龄为155.2±1.4Ma,与寄主岩的成岩年龄一致。宝山花岗闪长斑岩为准铝质花岗岩,富集K、Rb、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i、P等元素,Nb/Ta平均比值为11.3,(87Sr/86Sr)i值为0.7095~0.7115,εNd(t)值为-7.3^-5.0,t2DM(Nd)值为1.35~1.54Ga,锆石εHf(t)值为-14.0^-9.0。暗色包体呈细粒结构,具浑圆的外形,与寄主花岗闪长斑岩接触界线清晰,具暗色的冷凝边,常见针状磷灰石。暗色包体具较低的SiO2含量(55.46%~57.30%),较高的K2O含量(5.86%~6.90%),富集Rb、Ba、Th、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Nb、Ta、Ti等元素,Nb/Ta平均比值为15.3,(87Sr/86Sr)i值为0.7062~0.7063,εNd(t)值为-2.1^-1.9,锆石εHf(t)值为-12.1^-4.7。与寄主花岗闪长斑岩相比,暗色包体含有较高的Fe、Mg、V、Cr等相容元素。主微量元素和同位素特征表明,宝山花岗闪长斑岩是由来自经俯冲沉积物熔体交代过的富集岩石圈地幔且富水富钾的底侵基性岩浆与由其引起的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长英质岩浆发生混合形成,暗色包体则是来自该底侵基性岩浆与少量长英质岩浆发生混合形成。Sr-Nd同位素模拟表明,宝山花岗闪长质岩浆由大约20%~30%的富集地幔物质和70%~80%的地壳物质组成。892±20Ma继承锆石核的εHf(t)值为+6.0,t DM(Hf)年龄为1.21Ga,与江南造山带东段新元古代岛弧岩浆的Hf同位素特征一致,推断在花岗闪长斑岩的源岩部分熔融过程中有新元古代岛弧岩浆岩物质的加入,新元古代岛弧岩浆带及扬子与华夏陆块弧陆碰撞带从萍乡向南延伸部分可能与郴州-临武断裂相接。在燕山早期(190~150Ma),受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影响,南岭地区处于岩石圈伸展-减薄的构造环境,由于地幔玄武质岩浆底侵至古老地壳源区,诱发地壳发生部分熔融作用,伴随着壳幔岩浆混合作用,形成了该区众多花岗质岩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斑岩 暗色包体 地球化学 岩浆混合作用 湘南宝山铅锌多金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石榴子石原位成分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2
2
作者 祝干 吴鹏 +1 位作者 韩润生 杨航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1-225,共15页
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湘南钨锡多金属矿集区中西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两大构造单元的碰撞拼接地带。矿床中主要发育两类石榴子石,Ⅰ类石榴子石(Grt-Ⅰ)呈灰-灰绿色,具明显的韵律环带,Ⅱ类石榴子石(Grt-Ⅱ)呈棕红... 宝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湘南钨锡多金属矿集区中西部,大地构造位置处于扬子地块与华夏地块两大构造单元的碰撞拼接地带。矿床中主要发育两类石榴子石,Ⅰ类石榴子石(Grt-Ⅰ)呈灰-灰绿色,具明显的韵律环带,Ⅱ类石榴子石(Grt-Ⅱ)呈棕红色或浅红色,环带不发育,较为破碎,呈脉状产出。本文利用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LA-ICP-MS)分析了两类石榴子石成分,结果表明,Grt-Ⅰ主要富Fe,属于钙铁榴石(And_(91-93)Gro_(5-8)Spe+Pyr+Alm_(0.71-0.79));Grt-Ⅱ较Grt-ⅠFe含量降低,Al含量增加,以钙铝榴石组分增加为主要特征,属于钙铁榴石-钙铝榴石固溶体系列(And_(52-66)Gro_(32-47)Spe+Pyr+Alm_(1.10-1.37))。石榴子石稀土元素总量偏低(42.60×10^(-6)~201.50×10^(-6),不包括Y),Grt-ⅠΣREE、LREE/HREE值、δEu值高于Grt-Ⅱ,前者具强烈的Eu正异常、稀土配分曲线向右陡倾,而后者中等Eu负异常、稀土配分曲线向左平缓倾。两类石榴子石亏损Rb、Ba、Sr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Nb、Zr和Hf等高场强元素,Grt-Ⅰ富集程度整体低于Grt-Ⅱ。两类石榴子石不同的端员组分、Eu异常等特征,指示Grt-Ⅰ富含Fe,且形成高氧逸度、碱性环境,Grt-Ⅱ形成于弱氧化-弱还原、弱碱性的环境,说明由Grt-Ⅰ至Grt-Ⅱ氧逸度逐渐降低,由氧化转变为弱氧化-弱还原环境。金属成矿元素Cu、Zn、Mo、Pb等在两类石榴子石中的含量较低,Sn含量却高达地壳中Sn平均含量(2.00×10^(-6))的几十甚至上百倍,指示深部石榴子石矽卡岩有利于Sn的富集,具成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榴子石 原位成分 物理化学条件 多金属矿 湘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五莲七宝山铅锌多金属矿床硫化物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唐名鹰 战洪雷 +6 位作者 陈建 朱伟 类维东 王欣 丁正江 李双飞 牟征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30-846,共17页
为探讨五莲七宝山铅锌多金属矿中主要硫化物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矿床成因类型进行约束,在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以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的闪锌矿和方铅矿为研究对象,开展矿相学和矿物LA-ICPMS微量元素组成研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矿... 为探讨五莲七宝山铅锌多金属矿中主要硫化物的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对矿床成因类型进行约束,在矿床地质研究的基础上,以不同成矿阶段形成的闪锌矿和方铅矿为研究对象,开展矿相学和矿物LA-ICPMS微量元素组成研究。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矿相学研究,将五莲七宝山铅锌多金属矿床的成矿过程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分别是多金属硫化物+碎裂岩阶段(Ⅰ)、多金属硫化物+石英+白云石阶段(Ⅱ)和石英+白云石阶段(Ⅲ)。LA-ICP-MS分析结果表明,主要硫化物中闪锌矿富集Fe、Co、Mn和Cd元素,贫Ge、Se、Te、Re和Tl元素,方铅矿则主要富集Ag和Cd元素;闪锌矿中Cu、Cd、Fe、Mn、Co和In元素以类质同象的方式赋存在矿物中,偶见方铅矿显微包体,方铅矿中Ag元素以类质同象的形式赋存在矿物中,Cu、Zn和As元素则以显微包体的形式赋存在碳酸盐岩化矿石方铅矿中。闪锌矿微量元素成矿温度研究表明,Ⅰ阶段形成的碎裂—角砾岩化矿石以中温为主,Ⅱ阶段形成的碳酸盐岩化矿石则形成于低温环境。结合矿床地质和微量元素分布特征,认为七宝山铅锌多金属矿床属于与岩浆热液作用相关的中—低温热液脉型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微量元素 成矿作用 多金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西蒲阵沟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异常特征及找矿模型
4
作者 吴煜 豆贯铭 +3 位作者 许保国 岳涛 王建统 李新萍 《地质与勘探》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21-333,共13页
豫西崤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银、钼、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区内蒲阵沟铅锌矿为热液型矿床,是蒲阵沟岩体西缘发现的首个铅锌多金属矿床,伴生稀散元素铟金属量达到大型规模,铅锌矿规模有望达到中型。多学科、多手段综合找矿方法的应用... 豫西崤山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金、银、钼、铜、铅锌多金属成矿区,区内蒲阵沟铅锌矿为热液型矿床,是蒲阵沟岩体西缘发现的首个铅锌多金属矿床,伴生稀散元素铟金属量达到大型规模,铅锌矿规模有望达到中型。多学科、多手段综合找矿方法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综合异常解释的准确性。本文以豫西蒲阵沟铅锌多金属矿为例,在综合运用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种勘查手段的基础上,首次建立了东秦岭成矿带热液脉型铅锌多金属矿(伴生铟、铊、镉等稀散元素)的综合信息找矿模型,并总结了勘查工作流程,以期为区域上寻找同类型铅锌多金属矿床提供参考和依据。该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是以铅、锌、银为主的元素组合异常,伴生有金、钨、砷、钼等元素异常;地球物理特征以弱极化、低-中电阻率为主的激电异常特征。勘查工作流程及方法选择具体如下:首先,综合研究区域1∶200,000、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的各类异常,筛选重点找矿靶区。其次,选择土壤化探扫面+激电中梯剖面扫面的地球物理-地球化学找矿方法组合,对水系沉积物异常进行查证,逐步缩小重点靶区的范围;再次,选择岩石化探剖面+槽探的地质-地球化学探测方法组合,基本查明土壤异常产生的原因以及地表断裂构造蚀变带的含矿性;最后,利用大功率时间域激电测深+钻探的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方法组合,查明并验证矿体深部的延伸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蚀变带 物化探异常 找矿模型 热液脉型多金属矿 蒲阵沟 豫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翠宏山铅锌多金属矿区花岗岩锆石SHRIMP 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32
5
作者 邵军 李秀荣 杨宏智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63-170,共8页
翠宏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产在花岗岩体与下寒武统西林群铅山组变质岩系的接触带内,是一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岩浆活动强烈,具有脉动活动特点,形成的岩石类型主要有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总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二者分别具有"... 翠宏山铅锌多金属矿床产在花岗岩体与下寒武统西林群铅山组变质岩系的接触带内,是一矽卡岩型铅锌多金属矿床。岩浆活动强烈,具有脉动活动特点,形成的岩石类型主要有二长花岗岩、碱长花岗岩,总结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认为二者分别具有"I"型花岗岩和"A"型花岗岩特征,花岗岩的形成与造山后伸展作用有关。采用锆石U-Pb方法确定了岩浆岩的形成年龄,获得二长花岗岩年龄为192.8±2.5Ma、199.0±3.1Ma。研究认为,铅锌多金属成矿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成矿作用发生在印支晚期-燕山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后伸展作用 成矿年龄 印支晚期-燕早期 翠宏多金属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天根山桃花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与找矿方向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喜峰 曾普胜 +3 位作者 徐文荣 万大福 郑泊松 段云龙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55-462,共8页
桃花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地槽褶皱系与扬子地台的街接部位,该区域经历了多旋回构造运动及复杂的演化,具备有利的成矿构造地质背景与条件。本文在充分分析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和详实的矿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矿区地质特征,从矿区主... 桃花铅锌多金属矿床位于三江地槽褶皱系与扬子地台的街接部位,该区域经历了多旋回构造运动及复杂的演化,具备有利的成矿构造地质背景与条件。本文在充分分析区域构造地质背景和详实的矿区地质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矿区地质特征,从矿区主要岩性及矿化特征、矿(化)体特征、矿石特征和围岩蚀变等方面综合分析了矿床地质特征,进而从大地构造环境、地层、构造、岩浆岩与成矿作用的关系、成矿物质来源等方面研究探讨了控矿因素,初步建立了成矿模式,探讨了矿床成因,并进行了成矿预测,提出了找矿标志与找矿方向,为该矿区的下一步找矿工作指明了方向,为区域找矿工作提供了有益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控矿因素 找矿方向 天根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建水黑山钼铅锌多金属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探
7
作者 郝金华 陈建平 +2 位作者 曾敏 李伟 吴迪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93-194,共2页
云南建水黑山钼铅多金属矿区位于建水县城143°方向,水平距离约26km处。地处普雄乡下纸厂村至磨黑村一带,行政区划属建水县普雄乡管辖。黑山钼铅锌多金属矿床自古以来就存在民采矿洞,但矿区地质调查程度较低,随着近年来勘查工作的投... 云南建水黑山钼铅多金属矿区位于建水县城143°方向,水平距离约26km处。地处普雄乡下纸厂村至磨黑村一带,行政区划属建水县普雄乡管辖。黑山钼铅锌多金属矿床自古以来就存在民采矿洞,但矿区地质调查程度较低,随着近年来勘查工作的投入,黑山钼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特征、成矿规律及资源预测等方面得到较大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 地质特征 成因初探 云南建水 矿区 地质调查 区域地质背景 建水县 成矿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及成矿指示意义 被引量:26
8
作者 郭飞 王智琳 +5 位作者 许德如 于得水 董国军 宁钧陶 康博 彭尔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81,共16页
位于江南造山带中段的湘东北地区是我国华南重要的金铅锌铜钴多金属矿产地之一,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是该区近年来找矿勘查新发现的一大型矿床。该矿床位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幕阜山岩体南缘,矿体主要赋存于岩体及其与地层接触带的构造... 位于江南造山带中段的湘东北地区是我国华南重要的金铅锌铜钴多金属矿产地之一,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是该区近年来找矿勘查新发现的一大型矿床。该矿床位于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幕阜山岩体南缘,矿体主要赋存于岩体及其与地层接触带的构造破碎带内,空间上与岩体关系密切,然而目前关于该矿床的研究十分薄弱。本文采用电子探针和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仪开展了闪锌矿的原位微区微量元素分析。微量元素组成分析结果表明,闪锌矿以富集Co、Ga而贫Fe、Cd、Ge为特征,其中Fe、Mn、Cd、Co、Ga等元素以类质同象形式产出,而Cu、Pb、Ag和Sn等元素则还以包裹体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根据不同微量元素间的相关关系,认为闪锌矿中可能存在Zn^2+←→Fe^2+、4 Zn^2+←→2 Fe^2++Ge^4++□(其中□表示空位)、3 Zn^2+←→2 Cu^++Ge^4+、2 Zn^2+←→Ag^++Sb^3+等简单和复杂替代关系。闪锌矿的Zn/Fe、Ga/Ge、Ge/In、Ga/In比值和Fe温度计等指示闪锌矿形成于中低温(240~250℃)、低硫逸度(lgf(S2)=-13.3^-9.6)环境。栗山矿区闪锌矿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有别于金顶砂岩型、SEDEX型、VMS型、MVT型和夕卡岩型铅锌矿,结合低的Cd/Fe(0.03~0.14,平均0.06)、Cd/Mn(1.54~6.30,平均2.91)比值和Ge含量,暗示该矿床成矿作用与岩浆活动有关。综合矿区地质特征和区域构造岩浆演化,认为该矿床是在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引起的伸展构造背景下形成的与燕山期幕阜山岩体有关的中低温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该类型矿床闪锌矿具有鲜明的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可为判别具相似地质特征的矿床成因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多金属矿 幕阜岩体 湘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东北地区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因探讨:来自矿床地质、矿物学和硫同位素的证据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飞 王智琳 +6 位作者 许德如 董国军 宁钧陶 王展 邓腾 于得水 崔宇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66-385,共20页
湘东北大型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幕阜山岩体边部,矿体赋存于岩体及其内外接触带中的硅化构造角砾岩带内.根据野外调查和显微岩(矿)相学观察,可将栗山矿床的主成矿期——热液成矿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粗粒石英+萤石+绿泥石(Chl_Ⅰ)+少... 湘东北大型栗山铅锌铜多金属矿床位于幕阜山岩体边部,矿体赋存于岩体及其内外接触带中的硅化构造角砾岩带内.根据野外调查和显微岩(矿)相学观察,可将栗山矿床的主成矿期——热液成矿期划分为四个阶段:粗粒石英+萤石+绿泥石(Chl_Ⅰ)+少量黄铁矿+黄铜矿阶段(Ⅰ)、石英+萤石+绿泥石(Chl_Ⅱ)+黄铜矿+黄铁矿阶段(Ⅱ)、石英+萤石+绿泥石(Chl_Ⅲ)+闪锌矿+黄铜矿+方铅矿阶段(Ⅲ)、细粒石英+少量黄铜矿+黄铁矿细脉阶段(Ⅳ).EPMA分析结果表明Chl_Ⅰ为蠕绿泥石,Chl_Ⅱ和Chl_Ⅲ为鲕绿泥石-铁镁绿泥石.根据绿泥石温度计,估算出阶段Ⅰ,Ⅱ,Ⅲ的成矿温度分别为239℃~280℃,221℃~261℃和212℃~238℃.结合闪锌矿硫逸度计算,表明栗山矿床形成于中温、低氧逸度、低硫逸度的环境.硫化物的δ^(34)S(-4.7‰~1.5‰)变化较小且接近零值,表明成矿流体主要来源于岩浆热液.通过与钦杭成矿带上典型的铅锌矿床对比,提出栗山矿床为与岩浆热液有关的中温热液充填交代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 多金属矿 幕阜岩体 湘东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湘南红旗岭锡钨铅锌多金属矿区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预测 被引量:3
10
作者 何昊 王雷 +6 位作者 韩润生 许以明 赵冻 朱恩异 马跃华 蒋宗和 任雯琪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5-132,共18页
红旗岭多金属矿区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北缘东坡矿田北东侧,是湘南脉状锡钨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具有明显的平/剖面矿化分带现象。本文通过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细解析,典型控岩控矿构造力学性质鉴定,查明了锡钨矿... 红旗岭多金属矿区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北缘东坡矿田北东侧,是湘南脉状锡钨铅锌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矿体严格受构造控制,具有明显的平/剖面矿化分带现象。本文通过大比例尺构造剖面精细解析,典型控岩控矿构造力学性质鉴定,查明了锡钨矿体、铅锌矿体的控矿构造特征,总结了该矿床的构造控矿规律,提出深部有利赋矿构造部位。结果表明:①4号和101、102、103号锡钨矿体受NNE向断裂控制,具倾向相反、下钨上锡和深部交汇的空间分布特点。②F4为4号锡钨矿体的主控断裂,倾向SE,主要经历了成矿前压性→成矿期压扭性的转变过程;101、102、103号锡钨矿体受NNE向张性构造控制,倾向NW。③铅锌矿体(脉)空间展布总体受NE-NEE向断裂控制,具多期活动特征,经历了成矿期张扭性→成矿后左行扭性的转变过程,受其控制的3号矿体在平面上自南西侧至北东侧矿化元素呈现锡钨→铅锌过渡的分带规律。④矿区西侧NNE向控锡钨断裂向下延伸可与矿区东侧NE-NEE向控铅锌断裂联通。综合研究表明矿区东部控制铅锌矿体的NE-NEE向断裂深部具有较好锡钨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南红旗岭 构造控矿规律 锡钨多金属矿 矿化分带 深部找矿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中丁家山铅锌多金属矿区闪锌矿中Fe、Cd、Mn元素赋存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石得凤 陈新跃 +1 位作者 刘建平 黄敏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30-240,共11页
闪锌矿内Fe、Cd、Mn等元素含量不但影响闪锌矿的晶胞参数,而且蕴藏着丰富的矿床成因信息。闽中梅仙矿田丁家山铅锌矿区存在磁铁矿型和磁黄铁矿型两类矿石。本文通过X射线原位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分别对两类矿石中闪锌矿的晶胞参数和Zn、F... 闪锌矿内Fe、Cd、Mn等元素含量不但影响闪锌矿的晶胞参数,而且蕴藏着丰富的矿床成因信息。闽中梅仙矿田丁家山铅锌矿区存在磁铁矿型和磁黄铁矿型两类矿石。本文通过X射线原位衍射和电子探针分析分别对两类矿石中闪锌矿的晶胞参数和Zn、Fe、Cd、Mn元素含量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闪锌矿晶胞参数具有磁黄铁矿型矿石>磁铁矿型矿石>理论值的特征,引起晶胞参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闪锌矿内Fe、Mn元素的含量。此外,两类矿石闪锌矿内Fe元素含量差距悬殊,Zn、Fe、Cd元素之间的替代关系和替代强度差异明显,结合研究区地质特征,认为这两类矿石可能是两次不同成矿作用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类质同像替换 成矿作用 丁家多金属矿 闽中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硫化物微量元素组成:LA-ICPMS研究 被引量:76
12
作者 叶霖 李珍立 +4 位作者 胡宇思 黄智龙 周家喜 樊海峰 DANYUSHEVSKIY Leonid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377-3393,共17页
"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是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中铅锌矿床是否属于MVT型矿床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该矿集区中代表性矿床——四川天宝山矿床为例,通过LA-ICPMS原位元素分析,结合元素Mapping,以认识... "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是我国西南大面积低温成矿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其中铅锌矿床是否属于MVT型矿床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以该矿集区中代表性矿床——四川天宝山矿床为例,通过LA-ICPMS原位元素分析,结合元素Mapping,以认识该矿床中闪锌矿和方铅矿微量元素组成特征及其赋存状态。研究表明,矿床中闪锌矿以富集Cd、Ge贫Fe、Mn、In、Sn、Co为特征,这些元素均以类质同象形式赋存于闪锌矿中,但含量变化范围较大,这可能与其成矿流体属于低温混合流体有关,这类盆地卤水流体在长期和长距离运移过程中,流经不同基底地层,活化出其中不同微量元素,因此成分变化较大,但以低温元素为主。此外,矿床中闪锌矿Ge和Cu呈现较好正相关关系,暗示其与Zn置换方式为:nC u^(2+)+Ge^(2+)(n+1)Zn^(2+),这可能是该矿床富集Ge的重要原因之一;矿床中方铅矿以富集Ag、Sb贫Bi为特征,含微量Cd和Tl,类质同象是这些元素主要赋存形式,其置换方式为(Ag)^(1+)+(Sb)^(3+)2Pb^(2+);矿床中Ge主要赋存于闪锌矿中,而方铅矿中不含Ge。总体上,本矿床硫化物微量元素组成与MVT型矿床基本一致,明显有别于喷流沉积型矿床、岩浆热液型矿床和远源夕卡岩型矿床,其成矿温度属于低温范围,成矿流体运移方向可能为深部→浅部。结合其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本文认为天宝山铅锌矿床属于MVT型矿床,但其中闪锌矿中富集Cu,而方铅矿中富集Ag,可能暗示其形成具有一定特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硫化物 微量元素 LA—ICPMS MAPPING MVT型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分散元素镉锗镓富集规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王乾 安匀玲 +2 位作者 顾雪祥 付绍洪 李发源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95-401,共7页
由于分散元素本身在地壳中含量很低,很难形成独立矿物和独立矿床,因此对矿床中伴生的分散元素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常规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和等离子质谱分析手段,对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中矿物和矿石中的分散元素镉锗镓进... 由于分散元素本身在地壳中含量很低,很难形成独立矿物和独立矿床,因此对矿床中伴生的分散元素研究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利用常规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和等离子质谱分析手段,对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中矿物和矿石中的分散元素镉锗镓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分散元素镉锗镓在铅锌矿中的赋存状态是类质同像或机械混入物形式存在。分散元素镉、锗、镓的富集规律是:镉主要赋存于闪锌矿之中,锗和镓主要富集于方铅矿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分散元素 赋存状态 富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会理天宝山矿床深部新发现铜矿与铅锌矿的成因关系探讨 被引量:12
14
作者 孙海瑞 周家喜 +4 位作者 黄智龙 樊海峰 叶霖 罗开 高建国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3407-3417,共11页
天宝山矿床是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内的代表性铅锌矿床之一,赋存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中。近年来,该矿床深部发现了以铜为主的矿化,甚至形成铜矿体。目前,对铜矿成因及其与铅锌矿的关系尚不清晰。本文报道新发现铜矿的矿物学和同位素... 天宝山矿床是川滇黔接壤铅锌矿集区内的代表性铅锌矿床之一,赋存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中。近年来,该矿床深部发现了以铜为主的矿化,甚至形成铜矿体。目前,对铜矿成因及其与铅锌矿的关系尚不清晰。本文报道新发现铜矿的矿物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以期揭示铜矿的成矿物质来源,结合铅锌矿的相关研究,探讨铜矿形成机制及其与铅锌矿的成因关系。镜下观察和扫描电镜分析显示,铜矿石中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和银黝铜矿,其次为方铅矿和毒砂,含少量闪锌矿和黄铁矿;铅锌矿石中闪锌矿是主要金属矿物,方铅矿和黄铁矿次之,含少量黄铜矿和深红银矿。铜矿石中闪锌矿主要呈半自形-他形粒状,与黄铜矿共生或被其包裹,方铅矿主要呈细脉状充填在黄铜矿、银黝铜矿和毒砂的裂隙中或呈他形粒状分布在这些矿物中;铅锌矿石中黄铜矿主要呈浸染状分布于闪锌矿之中。两类矿石金属矿物的组构特征,显示铜矿物与铅锌矿物具有密切的共生、穿插和包裹关系,应属同期成矿。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显示,铜矿石中黄铜矿的δ34SCDT值为3.9‰~4.2‰(均值为4.1‰,n=3),铅锌矿石闪锌矿的δ34SCDT值为3.3‰~3.9‰(均值为3.5‰,n=3),十分相近,暗示它们具有相似的S源,应均属赋矿地层海相蒸发岩中硫酸盐热化学还原作用的产物。铜矿石中黄铜矿的^(206)Pb/^(204)Pb=18.441~18.476(均值为18.461,n=3),^(207)Pb/^(204)Pb=15.731~15.751(均值为15.741,n=3),^(208)Pb/^(204)Pb=38.809~38.873(均值为38.849,n=3),μ=9.72~9.76;铅锌矿石中方铅矿的^(206)Pb/^(204)Pb=18.442~18.480(均值为18.455,n=3),^(207)Pb/^(204)Pb=15.746~15.763(均值为15.752,n=3),^(208)Pb/^(204)Pb=38.793~38.892(均值为38.840,n=3),μ=9.75~9.78。两者具有相近的Pb同位素组成且其壳源特征明显,表明它们的成矿金属来源相似,均来自上地壳,与赋矿沉积岩有关。综上,矿物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证据表明,天宝山矿床深部新发现铜矿与铅锌矿具有明显的同期共生关系和相似的成矿物质来源,是同一成矿热液体系不同阶段演化的产物。天宝山铜铅锌矿床与MVT矿床的成矿特征不同,暗示其成矿作用(环境)特殊,可能与矿床所处的地质背景有关,其成因认识对川滇黔接壤区同类型矿床深部找铜矿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S和Pb同位素 铜矿成因及其与矿的关系 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喀喇昆仑多宝山铅锌矿床矿物学、地球化学及成因 被引量:7
15
作者 高永宝 赵辛敏 +5 位作者 赵晓健 李侃 滕家欣 燕洲泉 金谋顺 赵慧博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22-137,共16页
新疆喀喇昆仑多宝山铅锌矿床赋存于上白垩统铁隆滩组灰岩段中,明显受构造控制,矿体形态呈不规则囊状、脉状、透镜状等。成矿阶段可分为3期:早期硫化物成矿阶段(方铅矿、闪锌矿、方解石)、中期交代成矿阶段(菱锌矿、铁氧化物、白铅矿、石... 新疆喀喇昆仑多宝山铅锌矿床赋存于上白垩统铁隆滩组灰岩段中,明显受构造控制,矿体形态呈不规则囊状、脉状、透镜状等。成矿阶段可分为3期:早期硫化物成矿阶段(方铅矿、闪锌矿、方解石)、中期交代成矿阶段(菱锌矿、铁氧化物、白铅矿、石膏)与晚期氧化阶段(水锌矿)。硫化物阶段方铅矿的δ34 S为-14‰^-0.6‰,表明S可能来源于海相硫酸盐岩的还原。Pb同位素组成集中,具有地壳来源特征,二叠系—白垩系可能提供了金属成矿物质。方解石的δ18 C PDB为3.5‰~5.7‰,δ18 O SMOW为22.1‰~27.1‰,来源于碳酸盐岩地层的溶解作用。交代成矿阶段菱锌矿的δ18 C PDB为2.9‰~3.8‰,δ18 O SMOW为16.9‰~20.3‰;白铅矿的δ18 C PDB为2.7‰~4.4‰,δ18 O SMOW为15.8‰~20.3‰,C、O同位素漂移可能是与大气降水的混入有关。硫化物成矿阶段方解石流体包裹体的3 He/4 He值为0.72~0.93 R/Ra,40 Ar/36 Ar值为302.1~350.7,方铅矿流体包裹体的3 He/4 He值为1.17 R/Ra,40 Ar/36 Ar值为298.1,交代成矿阶段菱锌矿流体包裹体的3 He/4 He值为0.22~0.46 R/Ra,40 Ar/36 Ar值为292.6~295.8,白铅矿流体包裹体的3 He/4 He值为0.40~0.59 R/Ra,40 Ar/36 Ar值为292.9~295.4,两个阶段成矿流体均为地壳流体与大气降水混合流体。综上所述,多宝山铅锌矿床是盆地边缘褶皱逆冲+构造流体+次生交代成矿系统的产物,硫化物成矿阶段为构造热液成因,交代成矿阶段为直接交代成因,后期发生叠加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学 地球化学 矿床成因 矿床 喀喇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边天宝山矿集区晚古生代岩浆-热液成矿的年代学证据——以新兴铅锌(银)矿床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群 任云生 +4 位作者 孙振明 郝宇杰 张博 孙新浩 陆思宇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53-3166,共14页
延边天宝山矿集区已发现矽卡岩型铅锌铜矿床(立山和选厂后山)、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银)矿床(新兴)、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铜铅锌矿床(东风南山)和斑岩型钼矿床(东风北山)等四种成因类型、十余个矿床(点)。为确定矿集区内多金属成矿作用的期... 延边天宝山矿集区已发现矽卡岩型铅锌铜矿床(立山和选厂后山)、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银)矿床(新兴)、沉积变质-热液改造型铜铅锌矿床(东风南山)和斑岩型钼矿床(东风北山)等四种成因类型、十余个矿床(点)。为确定矿集区内多金属成矿作用的期次,在已有工作基础上,本文首次采用LA-ICP-MS锆石U-Pb法和金属硫化物Rb-Sr法,对新兴铅锌(银)矿床开展了同位素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与角砾岩型铅锌(银)矿化密切相关的新兴花岗闪长岩的16个锆石测点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261. 1±3. 5Ma(MSWD=0. 46),角砾岩型矿石6件金属硫化物的Rb-Sr等时线年龄为259±3Ma(MSWD=1. 05),锶同位素初始值ISr=0. 71359,表明新兴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为中二叠世晚期。结合矿集区内其它矿床的同位素测年资料分析认为,天宝山矿集区至少发生过晚古生代和早中生代两期岩浆-热液成矿事件,在中-晚二叠世形成了立山、选厂后山和新兴等多金属矿床,在早侏罗世则形成了东风北山斑岩型钼矿床。新兴矿床6件金属硫化物的Rb、Sr含量分别介于0. 1238×10-6~0. 7536×10-6和0. 3786×10-6~3. 247×10-6之间,初始Sr同位素比值(87Sr/86Sr)i介于0. 71350~0. 71371之间,均值为0. 71361,表明成矿物质以壳源为主,并有少量幔源物质的加入。综合研究表明,在中-晚二叠世(255~265Ma),受古亚洲洋俯冲作用的影响,天宝山矿集区发生了深源岩浆侵入,引发地壳物质同熔,形成富含Cu、Pb、Zn、Ag等金属元素的花岗闪长质岩浆,沿着构造裂隙上升至地壳浅部,侵位形成了矿集区内的立山、新兴、东风北山等多个晚古生代成矿(含矿)中酸性岩体。在花岗闪长岩与大理岩接触带附近,通过含矿热液交代作用,形成了立山、选厂后山等矽卡岩型铅锌铜矿床;随着岩浆期后热液在岩浆房顶部的不断聚集,挥发分的增加,当内压大于上部围岩压力时,发生隐爆作用,形成隐爆角砾岩,压力骤减引起流体不混溶,导致铅、锌、银等金属组分沉淀富集,形成新兴隐爆角砾岩型铅锌(银)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化物Rb-Sr法测年 LA-ICP-MS锆石U-Pb法测年 成矿物质来源 矿集区 新兴(银)矿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省会理县天宝山铅锌矿床Cd、Ga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付绍洪 顾雪祥 +2 位作者 王乾 李发源 章明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z1期162-164,共3页
在川南地区天宝山铅锌矿床具有典型性.区域主要地层岩石和矿床中闪锌矿元素富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区域代表性层位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富集Pb和Zn,相对富集分散元素Cd和而较贫Ga;闪锌矿中所富集的Cd和Ga也呈现出与灯影组自云岩相类似的特... 在川南地区天宝山铅锌矿床具有典型性.区域主要地层岩石和矿床中闪锌矿元素富集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区域代表性层位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富集Pb和Zn,相对富集分散元素Cd和而较贫Ga;闪锌矿中所富集的Cd和Ga也呈现出与灯影组自云岩相类似的特征.天宝山矿床的Pb、Zn等主成矿元素和Cd、Ga等微量元素来自区域分布的灯影组白云岩,热流体从灯影组白云岩中萃取出成矿物质,在物理化学条件迅速变化的环境富集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CD GA 成矿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省麻布岗地区银铅锌多金属矿找矿方向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宁 罗卫 韦龙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824-824,共1页
麻布岗地区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域西部北北东向武夷山构造带南段与南岭纬向构造带东段的交汇部位,处于武夷加里东造山带的南西端。麻布岗火山岩盆地及其周边地带相继发现金石嶂银多金属矿、贝岭铁矿、麻布岗小长沙铁多金属矿、石芬铅锌矿... 麻布岗地区位于环太平洋构造域西部北北东向武夷山构造带南段与南岭纬向构造带东段的交汇部位,处于武夷加里东造山带的南西端。麻布岗火山岩盆地及其周边地带相继发现金石嶂银多金属矿、贝岭铁矿、麻布岗小长沙铁多金属矿、石芬铅锌矿等多个矿床。本文通过对广东省龙川县麻布岗地区金属矿区矿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金属矿 南岭纬向构造带 矿床类型 构造域 加里 广东省龙川县 活动 矿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硫同位素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乾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2期168-168,共1页
1矿床地质背景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地处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中段东侧、靠近安宁河深大断裂之东侧。矿区出露地层相对简单:前震旦系下元古界会理群天宝山组(Pttb)碎屑岩,上震旦统灯影组(Zbd... 1矿床地质背景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地处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县境内,大地构造位置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康滇地轴中段东侧、靠近安宁河深大断裂之东侧。矿区出露地层相对简单:前震旦系下元古界会理群天宝山组(Pttb)碎屑岩,上震旦统灯影组(Zbd)白云岩,中寒武统西王庙组(2x)砂岩,上三叠统白果湾组(T3bg)陆相砂页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 硫同位素 矿区构造 下元古界 灯影组 康滇地轴 前震旦系 碎屑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会理天宝山铅锌矿流体包裹体研究
20
作者 余冲 毛晓冬 《矿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641-,共1页
1地质背景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攀西裂谷东部,在小江-甘洛断裂带和箐河-程海断裂带之间的安宁河断裂带中。地层由基底和盖层两部分组成(周名魁等,1988)。基底为前震旦系会理群,盖层由震旦系-中生界组成,与基底呈角度... 1地质背景四川天宝山铅锌矿床位于扬子地台西南缘、攀西裂谷东部,在小江-甘洛断裂带和箐河-程海断裂带之间的安宁河断裂带中。地层由基底和盖层两部分组成(周名魁等,1988)。基底为前震旦系会理群,盖层由震旦系-中生界组成,与基底呈角度不整合接触关系。区内最主要的构造以近南北向和近东西向,在区域性南北向边界断裂之间,有小规模北东、北西、近东西向断裂构造及产状平缓的层间剥离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程海断裂 矿床 盖层 安宁河断裂 四川会理 角度不整合 会理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