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善琏湖笔制作工艺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3
1
作者 姚丹 谢铿 梁汐 《创意与设计》 2012年第6期33-40,共8页
善琏湖笔的工艺形态是国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常独特的品类,自古以来就有"毛颖之技甲天下"的美名,最初只是农闲时贴补家用的谋生手段,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善琏湖笔厂的制笔工艺和工艺流... 善琏湖笔的工艺形态是国家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非常独特的品类,自古以来就有"毛颖之技甲天下"的美名,最初只是农闲时贴补家用的谋生手段,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善琏湖笔厂的制笔工艺和工艺流程、制笔工具和材料加工等方面进行了较为详尽地调查和系统整理,图文并茂,为善琏湖笔的进一步研究与可持续开发提供了翔实的文献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善琏湖笔 田野考察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历史经典产业复兴下的特色小镇空间更新研究——以湖笔小镇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孙以栋 陈正怡然 唐静云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6期33-35,共3页
特色小镇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以地方特色产业为依托而打造的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小镇形态。其在推动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也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开拓了一条新思路。文章以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的... 特色小镇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以地方特色产业为依托而打造的融合生产、生活、生态为一体的小镇形态。其在推动地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同时,也为地域文化的传承开拓了一条新思路。文章以湖州市南浔区善琏镇的“湖笔小镇”为例,分析善琏镇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探索如何保护和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使历史经典产业在小镇建设中发挥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历史经典产业 湖笔 空间更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善琏湖笔研究的文化生态视角 被引量:2
3
作者 姚丹 《创意与设计》 2015年第4期68-72,共5页
本文旨在探求传统善琏湖笔文化生态的内涵,揭示文化生态之于中国古代造物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为文化生态学在美国上世纪50年代的萌发、成熟和发展,尤其是90年代传入中国后有关文化哲学视角下文化生态的研... 本文旨在探求传统善琏湖笔文化生态的内涵,揭示文化生态之于中国古代造物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因为文化生态学在美国上世纪50年代的萌发、成熟和发展,尤其是90年代传入中国后有关文化哲学视角下文化生态的研究,为善湖笔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同时也拓展了湖笔研究的两个维度,即突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仅对湖笔传统制作技艺的关注和深化中国古代造物研究的研究方法,反之具有双重属性的湖笔又为完善文化生态理论提供了实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 善琏湖笔 中国古代造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传播语境下非遗文化品牌的新零售策略研究——以善琏湖笔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何琳 王莉 《传媒论坛》 2023年第8期18-20,34,共4页
在现代化进程中,提速发展的互联网数字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更多机遇与范例。“数字化”作为新零售的核心特点,使得新零售能以独特的“O2O(线上+线下)+物流”模式,与技术、平台和互联网新兴产物等结合,促进非遗文化品牌... 在现代化进程中,提速发展的互联网数字为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提供了更多机遇与范例。“数字化”作为新零售的核心特点,使得新零售能以独特的“O2O(线上+线下)+物流”模式,与技术、平台和互联网新兴产物等结合,促进非遗文化品牌激活自身造血功能,增强非遗文化品牌内生动力,推动非遗文化加快融入现代生态圈,实现可持续性发展。善琏湖笔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进行品牌建构实现活态传承的过程中,通过对于新零售策略的深入探索,能够更好地实现活态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文化 新零售 数字化 善琏湖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遗产品的IP形象盲盒设计研究——以善琏湖笔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欣怡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3年第2期36-38,共3页
在我国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年轻消费群体逐渐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提高,使盲盒设计潮流走入大众视野之中,展开了一场以盲盒为主体的文化产品革命。“善琏湖笔”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国家及各级政府的保护与传承。通过研究... 在我国经济文化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年轻消费群体逐渐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提高,使盲盒设计潮流走入大众视野之中,展开了一场以盲盒为主体的文化产品革命。“善琏湖笔”作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国家及各级政府的保护与传承。通过研究善琏湖笔非物质文化遗产,以盲盒作为善琏湖笔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和活化的媒介,对善琏湖笔进行IP形象创作。文章通过对善琏湖笔IP形象盲盒设计研究进行思考与分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新思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宣传与发展提供新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遗 善琏湖笔 IP形象 盲盒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州湖笔制作技艺工序图说
6
作者 赵宽仁(整理)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74-76,共3页
苏州湖笔制作技艺为苏州市级非遗项目,本文通过前辈老技工口述演示,详细记录制作苏州湖笔的整个工艺流程,并从“尖、齐、圆、健”四个方面,阐述了一支好的毛笔所需要达到的品质要求。
关键词 苏州湖笔 技艺 非遗 工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笔工艺技艺及文化分析
7
作者 王新凤 《鞋类工艺与设计》 2022年第18期94-96,共3页
湖笔工艺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工艺文化遗产,历经时代的演变和洗礼,湖笔在我国悠久文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湖笔文化源远流长,湖笔、湖笔文化、中国书画一脉相通。湖笔文化是农业社会和祖先智慧的产物,湖笔的工艺技艺同时有着鲜明地域特... 湖笔工艺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工艺文化遗产,历经时代的演变和洗礼,湖笔在我国悠久文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湖笔文化源远流长,湖笔、湖笔文化、中国书画一脉相通。湖笔文化是农业社会和祖先智慧的产物,湖笔的工艺技艺同时有着鲜明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为弘扬湖笔工艺这一重要文化遗产,本文就湖笔工艺技艺以及文化两方面进行重点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笔 工艺技艺 文化 弘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笔下乾坤——苏州湖笔的前世今生特展开幕
8
作者 本刊讯 《书画艺术》 2018年第6期94-94,共1页
本刊讯2018年11月16日上午,由苏州市文艺之家、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办,吴门书道馆承办的笔下乾坤——苏州湖笔的前世今生特展在吴门书道馆开幕。苏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倪彦,民进苏州市委副主委陆丽瑾,苏州市书协名誉主席华人德,中... 本刊讯2018年11月16日上午,由苏州市文艺之家、苏州市书法家协会主办,吴门书道馆承办的笔下乾坤——苏州湖笔的前世今生特展在吴门书道馆开幕。苏州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倪彦,民进苏州市委副主委陆丽瑾,苏州市书协名誉主席华人德,中国书协理事、江苏省书协副主席、苏州市文联副主席、苏州市书协主席王伟林出席了开幕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 湖笔 乾坤 书法家协会 副主席 江苏省 开幕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毛锥子论 被引量:2
9
作者 齐鲁滨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0年第3期24-26,共3页
毛笔是中国人独特的书画工具,历史久远。本文通过古籍和考古发现的相互印证,清晰地梳理出毛笔的出现、毛料的选择、造笔工艺、种类的历史发展,从另一角度揭示了书法风格与毛笔相互依存的关系。
关键词 造笔 宣笔 湖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地不律 生花妙笔——古吴三阳笔庄倪颂霖访谈
10
作者 倪颂霖 吴沿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70-73,共4页
吴沿(以下简称吴):湖笔制作技艺冠以苏州之名,是否有什么特别的缘由?倪颂霖(以下简称倪):我们都知道湖笔产自湖州,说起来,苏州湖笔制作技艺确实与湖州的湖笔制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湖笔的兴起和书画宗师赵孟頫不无关系,他居于湖州,当地... 吴沿(以下简称吴):湖笔制作技艺冠以苏州之名,是否有什么特别的缘由?倪颂霖(以下简称倪):我们都知道湖笔产自湖州,说起来,苏州湖笔制作技艺确实与湖州的湖笔制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湖笔的兴起和书画宗师赵孟頫不无关系,他居于湖州,当地文风在他的引领之下蓬勃兴盛,制笔之业也随之逐渐兴盛起来。其后元蒙退回漠北,明清两代延续一统,文化艺术中心、百工制作中心逐渐转移至吴中(苏州),制笔业界的手艺人、商户亦也随之转移至吴中。苏州文风郁馥、经济发达,文人雅士及能工巧匠云集,培育出的“湖笔”佳品在当时颇有名声。民国时期的资料显示,仅1937年后陆续迁苏州落户的原湖笔制笔技艺工人等,就有129户310人之多。苏州文林堂、苏州杨二林堂、苏州陆益元堂、苏州贝松泉笔庄等等,聚集了来自湖州、江阴、扬州、丹阳、丹徒、杭州、绍兴、无锡、进贤文港及吴县各乡的制笔艺人。因而可以推断,苏州制笔业在数百年来汇集众长,已经形成了真正的“苏州”属性,所以叫做“苏州湖笔”是比较恰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作技艺 文人雅士 湖笔 制笔业 文化艺术中心 商户 湖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颖生花
11
作者 王昉 马岭(摄影) 杨新林(图) 《中华手工》 2021年第2期52-55,共4页
没落的湖笔国营厂和新兴的笔庄善琏镇极小。古时仅福善、宝善、庆善、宜善这4座石桥将小镇环绕。镇南十里有一高丘名含山,山顶有一座“笔塔”,一座“蚕花殿”。镇上出笔工,山上村民则种桑、养蚕、织绸。沿袭千年至今。
关键词 种桑 湖笔 善琏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逄春伟书法作品 拙笔藏静气 濡墨呈风骨
12
作者 逄春伟 《书画艺术》 2021年第2期50-54,共5页
习字半生,常常觉得,我的坚守,对于历史来说,或是沧海一粟,但是对于我自身来说,则是灵魂的追寻与皈依。也曾有过困惑,虽然也曾短暂沉迷明清时期的秀雅灵秀,但终究还是固守着魏晋遗风的古拙奇崛,且,难以自弃。对于书法,我倒是更喜欢习字... 习字半生,常常觉得,我的坚守,对于历史来说,或是沧海一粟,但是对于我自身来说,则是灵魂的追寻与皈依。也曾有过困惑,虽然也曾短暂沉迷明清时期的秀雅灵秀,但终究还是固守着魏晋遗风的古拙奇崛,且,难以自弃。对于书法,我倒是更喜欢习字这带着点古朴的说法,一念叨这俩字,就仿若年幼时居住在安丘的乡村的日子,被父辈敦促着捏着一管湖笔,漆黑墨色,雪白纸帛,这一辈子的路从落笔便注定。9岁,我师从乡贤李滋厚先生。恩师启蒙,从未敢忘却。稚子捉笔,此生便与墨韵书香结缘。成年之后入得杨明臣先生门下,专攻楷则。半生学书,虽然颇有曲折,但是幸而初心不改,一路走来求教诸方家,亦有所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笔 李滋 风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冯杰作品
13
作者 冯杰 《美与时代(城市)》 2023年第1期151-151,共1页
设计说明:本系列作品分为善琏、中华、世界,从过去到未来三个视角对湖笔文化进行诠释。首先从湖笔的源头发展到湖笔目前在文化业、旅游业甚至作为外交礼品的发展状况,最后以全球视角、联合国中文日、孔子学院体现湖笔文化在全世界中得... 设计说明:本系列作品分为善琏、中华、世界,从过去到未来三个视角对湖笔文化进行诠释。首先从湖笔的源头发展到湖笔目前在文化业、旅游业甚至作为外交礼品的发展状况,最后以全球视角、联合国中文日、孔子学院体现湖笔文化在全世界中得以传播,在此基础上畅想湖笔融入电子机械产生新功能,科技赋能湖笔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机械 设计说明 湖笔 全球视角 孔子学院 系列作品 旅游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