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鄱阳湖湖泊流域系统水文水动力联合模拟
被引量:
25
1
作者
李云良
张奇
+1 位作者
姚静
李相虎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7-235,共9页
本文以鄱阳湖湖泊流域系统为研究对象,鉴于该湖泊流域系统尺度较大,下垫面自然属性呈现高度空间异质性且具有流域-平原区-湖泊不同机制的水文水动力过程,为了真实描述湖泊流域间的水文水动力联系及反映不同过程间的作用机制,构建了鄱阳...
本文以鄱阳湖湖泊流域系统为研究对象,鉴于该湖泊流域系统尺度较大,下垫面自然属性呈现高度空间异质性且具有流域-平原区-湖泊不同机制的水文水动力过程,为了真实描述湖泊流域间的水文水动力联系及反映不同过程间的作用机制,构建了鄱阳湖湖泊流域联合模拟模型.该模型基于自主研发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和湖滨平原区产流模型以及水动力模型MIKE 21 3个不同功能子模型的连接来实现该复杂系统的模拟.模型的联合采用输入-输出驱动及子模型的顺序执行进程,即将五大子流域与平原区入湖径流量作为输入条件来驱动湖泊水动力模型,模拟湖泊水位对流域入湖径流量的响应.以2000-2005年鄱阳湖流域6个水文站点的河道径流量、流域基流指数以及湖泊4个站点的水位资料来率定模型,其中各站点日径流量拟合的纳希效率系数Ens为0.71~0.84,确定性系数R2介于0.70~0.88之间,而湖泊各站点水位拟合的纳希效率系数Ens变化为0.88~0.98,确定性系数R2为0.96~0.98,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率定结果.本文提出的鄱阳湖湖泊流域系统水文水动力联合模拟模型能较为理想再现湖泊水位对流域降雨-径流过程的响应.水位模拟结果进一步表明,该联合模型能用来获取重要的水动力空间变化特征.该模型可作为有效工具定量揭示湖泊流域系统水文水动力过程对气候变化和流域人类活动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流域
相互作用
流域
水文模型WATLAC
水动力模型MIKE21
湖泊流域系统
联合模拟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泊—流域”系统理念及其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2
作者
曾涛
陈美球
+1 位作者
魏晓华
吕添贵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4-77,102,共5页
"湖泊—流域"系统理念是当今世界上分析湖泊生态系统的新思路,它立足于湖泊生态环境指标,但放眼于整个流域,突出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把流域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作为因果关系。在介绍"湖泊—流域"系统理...
"湖泊—流域"系统理念是当今世界上分析湖泊生态系统的新思路,它立足于湖泊生态环境指标,但放眼于整个流域,突出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把流域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作为因果关系。在介绍"湖泊—流域"系统理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湖泊—流域"系统理念的实践应用,提出"湖泊—流域"系统理念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应用前景:开展鄱阳湖"湖泊—流域"生态系统过程动态研究,构建湖泊生态系统主要参数与流域变化之间的动态模型;开展基于"湖泊—流域"系统理念的流域生态系统评价,探索适应性管理模式;探索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公平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湖泊
—
流域
”
系统
理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鄱阳湖流域径流模型
被引量:
17
3
作者
刘健
张奇
+3 位作者
左海军
靳晓莉
李丽娇
叶许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0-578,共9页
流域径流是鄱阳湖主要来水,建立鄱阳湖流域径流模型对揭示湖泊水量平衡及其受流域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鄱阳湖-流域系统的特点:流域面积大(16.22×104km2)、多条入湖河流、湖滨区坡面入湖径流等,研究了相应的模拟...
流域径流是鄱阳湖主要来水,建立鄱阳湖流域径流模型对揭示湖泊水量平衡及其受流域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鄱阳湖-流域系统的特点:流域面积大(16.22×104km2)、多条入湖河流、湖滨区坡面入湖径流等,研究了相应的模拟方法,建立了考虑流域土壤属性和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鄱阳湖流域分布式径流模型.采用6个水文站1991-2001年的实测河道径流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结果显示,模型整体模拟精度较高.其中,赣江、信江和饶河均取得了较好的模拟结果,月效率系数为0.82-0.95;抚河和修水模拟精度略低,为0.65-0.78.模型揭示了研究时段内年平均入湖径流总量为1623×108m3,其中,赣江最多,占47%,其次为信江和抚河,分别占13%和12%,湖滨区坡面入湖径流约占4%,其余24%来自饶河、修水以及其它入湖支流.模型将用于评估流域下垫面或气候变化引起的入湖水量变化,为湖泊水量平衡计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
-
流域
系统
分布式径流模型
湖泊
水量平衡
鄱阳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太湖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地位、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
10
4
作者
陈雯
刘伟
孙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7-335,共9页
太湖及太湖流域在长三角自然和经济地理空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的关键地区.在当前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太湖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着重体现在水环境治理形势更加...
太湖及太湖流域在长三角自然和经济地理空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的关键地区.在当前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太湖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着重体现在水环境治理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和水资源供给压力不断提升两方面.传统水陆分割治理难以解决湖泊问题,行政区治理难以适应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水资源共享和付费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也构成了较大阻滞.太湖水问题绝不局限于太湖本身,需要从湖泊-流域系统视角构建资源、环境、生态、社会与经济多要素协调统筹治理的新体系,考虑水陆空间协同治理与开发和不同次区域经济、社会、自然效益的均衡,以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基于此,研究提出新背景下的太湖及流域治理思路:推动太湖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以及与流域经济社会的联动,撬动长三角生态环境一体化的思维创新;探索关键卡脖子技术研发和流域管理综合集成的科学体系,推动长三角资源环境领域的创新一体化发展;探索太湖流域跨行政区域的水生态环境共治、水资源共享和绿色发展机制,牵动一体化协调制度的改革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湖
湖泊流域系统
长三角一体化
水资源环境共保共治共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鄱阳湖湖泊流域系统水文水动力联合模拟
被引量:
25
1
作者
李云良
张奇
姚静
李相虎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7-235,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12CB417003)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一三五"战略发展规划重点项目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学科领域前沿项目(NIGLAS2010XK02)联合资助
文摘
本文以鄱阳湖湖泊流域系统为研究对象,鉴于该湖泊流域系统尺度较大,下垫面自然属性呈现高度空间异质性且具有流域-平原区-湖泊不同机制的水文水动力过程,为了真实描述湖泊流域间的水文水动力联系及反映不同过程间的作用机制,构建了鄱阳湖湖泊流域联合模拟模型.该模型基于自主研发的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WATLAC和湖滨平原区产流模型以及水动力模型MIKE 21 3个不同功能子模型的连接来实现该复杂系统的模拟.模型的联合采用输入-输出驱动及子模型的顺序执行进程,即将五大子流域与平原区入湖径流量作为输入条件来驱动湖泊水动力模型,模拟湖泊水位对流域入湖径流量的响应.以2000-2005年鄱阳湖流域6个水文站点的河道径流量、流域基流指数以及湖泊4个站点的水位资料来率定模型,其中各站点日径流量拟合的纳希效率系数Ens为0.71~0.84,确定性系数R2介于0.70~0.88之间,而湖泊各站点水位拟合的纳希效率系数Ens变化为0.88~0.98,确定性系数R2为0.96~0.98,均取得令人满意的率定结果.本文提出的鄱阳湖湖泊流域系统水文水动力联合模拟模型能较为理想再现湖泊水位对流域降雨-径流过程的响应.水位模拟结果进一步表明,该联合模型能用来获取重要的水动力空间变化特征.该模型可作为有效工具定量揭示湖泊流域系统水文水动力过程对气候变化和流域人类活动的响应.
关键词
湖泊
流域
相互作用
流域
水文模型WATLAC
水动力模型MIKE21
湖泊流域系统
联合模拟
鄱阳湖
Keywords
Keywords: Lake-catchment interaction
catchment hydrological model WATLAC
lake hydrodynamic model MIKE 21
lake-caich- ment integrated simulation
Lake Poyang
分类号
P343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泊—流域”系统理念及其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
8
2
作者
曾涛
陈美球
魏晓华
吕添贵
机构
江西省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江西农业大学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研究中心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Okanagan校区
出处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74-77,102,共5页
基金
江西省科技支撑项目"基于STELLA的鄱阳湖流域生态系统的评价与适应性管理"
文摘
"湖泊—流域"系统理念是当今世界上分析湖泊生态系统的新思路,它立足于湖泊生态环境指标,但放眼于整个流域,突出湖泊—流域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把流域生态系统和湖泊生态系统作为因果关系。在介绍"湖泊—流域"系统理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湖泊—流域"系统理念的实践应用,提出"湖泊—流域"系统理念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应用前景:开展鄱阳湖"湖泊—流域"生态系统过程动态研究,构建湖泊生态系统主要参数与流域变化之间的动态模型;开展基于"湖泊—流域"系统理念的流域生态系统评价,探索适应性管理模式;探索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流域上、中、下游不同地区公平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
关键词
“
湖泊
—
流域
”
系统
理念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应用
Keywords
"Lake -Basin" systematic concept
Poyang Lake Eco-Economic Region
potential applications
分类号
F323.2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鄱阳湖流域径流模型
被引量:
17
3
作者
刘健
张奇
左海军
靳晓莉
李丽娇
叶许春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70-578,共9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2-YW-337)
中国科学院重大项目(KZCX1-YW-08-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871026,40471018)联合资助
文摘
流域径流是鄱阳湖主要来水,建立鄱阳湖流域径流模型对揭示湖泊水量平衡及其受流域自然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针对鄱阳湖-流域系统的特点:流域面积大(16.22×104km2)、多条入湖河流、湖滨区坡面入湖径流等,研究了相应的模拟方法,建立了考虑流域土壤属性和土地利用空间变化的鄱阳湖流域分布式径流模型.采用6个水文站1991-2001年的实测河道径流对模型进行了率定和验证.结果显示,模型整体模拟精度较高.其中,赣江、信江和饶河均取得了较好的模拟结果,月效率系数为0.82-0.95;抚河和修水模拟精度略低,为0.65-0.78.模型揭示了研究时段内年平均入湖径流总量为1623×108m3,其中,赣江最多,占47%,其次为信江和抚河,分别占13%和12%,湖滨区坡面入湖径流约占4%,其余24%来自饶河、修水以及其它入湖支流.模型将用于评估流域下垫面或气候变化引起的入湖水量变化,为湖泊水量平衡计算提供依据.
关键词
湖泊
-
流域
系统
分布式径流模型
湖泊
水量平衡
鄱阳湖
Keywords
Lake-watershed system
distributed runoff model
lake water balance
Lake Poyang
分类号
P333.1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太湖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地位、挑战与对策
被引量:
10
4
作者
陈雯
刘伟
孙伟
机构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27-335,共9页
基金
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XDA23020102)
2019年度江苏省级治太科研课题(TH2019304)联合资助。
文摘
太湖及太湖流域在长三角自然和经济地理空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更是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实施的关键地区.在当前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太湖治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挑战,着重体现在水环境治理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和水资源供给压力不断提升两方面.传统水陆分割治理难以解决湖泊问题,行政区治理难以适应区域一体化发展要求,水资源共享和付费机制尚未建立等问题,对长三角区域一体化进程也构成了较大阻滞.太湖水问题绝不局限于太湖本身,需要从湖泊-流域系统视角构建资源、环境、生态、社会与经济多要素协调统筹治理的新体系,考虑水陆空间协同治理与开发和不同次区域经济、社会、自然效益的均衡,以推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基于此,研究提出新背景下的太湖及流域治理思路:推动太湖水资源生态环境之间以及与流域经济社会的联动,撬动长三角生态环境一体化的思维创新;探索关键卡脖子技术研发和流域管理综合集成的科学体系,推动长三角资源环境领域的创新一体化发展;探索太湖流域跨行政区域的水生态环境共治、水资源共享和绿色发展机制,牵动一体化协调制度的改革创新.
关键词
太湖
湖泊流域系统
长三角一体化
水资源环境共保共治共享
Keywords
Lake Taihu
lake-basin system
region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water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cooperation on their protection
harness and sharing
分类号
F127 [经济管理—世界经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鄱阳湖湖泊流域系统水文水动力联合模拟
李云良
张奇
姚静
李相虎
《湖泊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湖泊—流域”系统理念及其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应用
曾涛
陈美球
魏晓华
吕添贵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鄱阳湖流域径流模型
刘健
张奇
左海军
靳晓莉
李丽娇
叶许春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太湖与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地位、挑战与对策
陈雯
刘伟
孙伟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