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疆地区早全新世环境演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被引量:6
1
作者 姜加明 吴敬禄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0-37,共8页
通过对北疆地区艾比湖沉积物的孢粉组合及其碳酸盐δ18O ,δ13 C ,δ13 Corg,TOC ,TON和Rb/Sr比等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重点对全新世早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时段 (8.0~ 11.5calkaB .P .)温度总体偏低 ,初期 (11.... 通过对北疆地区艾比湖沉积物的孢粉组合及其碳酸盐δ18O ,δ13 C ,δ13 Corg,TOC ,TON和Rb/Sr比等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重点对全新世早期气候环境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时段 (8.0~ 11.5calkaB .P .)温度总体偏低 ,初期 (11.5~ 10 .6calkaB .P .)较为温湿 ;早全新世向中全新世转换时期 (8.9~ 8.0calkaB .P .)气候波动显著。特别是 3层泥炭沉积显示了艾比湖地区早全新世气候的强烈不稳定性。泥炭的发育程度及其同位素、孢粉分析数据等都显示 ,8.2calkaB .P .,8.6calkaB .P .,10 .5calkaB .P .的气候状况具有显著的冷湿特征 ,反映了早全新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疆地区 湖泊沉积记录 早全新世 环境演化 地球化学指标 孢粉组合 艾比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沉积记录与过去全球变化 被引量:14
2
作者 周德全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60-265,共6页
介绍了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的研究计划,分析了过去全球变化研究已取得的主要进展,系统探讨了湖泊沉积环境记录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指出应大力加强湖泊沉积物各种环境代用指标的机理研究,逐步由定性研究向定... 介绍了国际全球变化研究的基本框架和主要的研究计划,分析了过去全球变化研究已取得的主要进展,系统探讨了湖泊沉积环境记录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应用前景。指出应大力加强湖泊沉积物各种环境代用指标的机理研究,逐步由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全球变化 湖泊沉积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中部2.8Ma以来的化学风化与环境演化的湖泊沉积记录
3
作者 陈诗越 王苏民 +1 位作者 金章东 沈吉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9-29,共11页
对采自青藏高原中部错鄂湖泊钻孔近 2 0 0m以上深处、形成于 2 .8Ma以来的沉积岩岩芯中Sr ,Rb ,Zr含量变化及Rb/Sr ,Zr/Rb比进行了研究 ,并结合其岩性、粒度、粘土矿物组成 ,分析了该地区 2 .8Ma来化学风化的相对强度和古环境演化过程... 对采自青藏高原中部错鄂湖泊钻孔近 2 0 0m以上深处、形成于 2 .8Ma以来的沉积岩岩芯中Sr ,Rb ,Zr含量变化及Rb/Sr ,Zr/Rb比进行了研究 ,并结合其岩性、粒度、粘土矿物组成 ,分析了该地区 2 .8Ma来化学风化的相对强度和古环境演化过程。研究表明 ,2 .8Ma来青藏高原中部的环境经历了 3个演化阶段 :在深约 197~ 170m(2 .8~ 2 .5Ma)岩性段 ,低Sr含量 ,高Rb/Sr和Zr/Rb比揭示的是较弱的化学风化过程 ,反映了与当时强烈的高原隆升运动有关 ;在约 170~ 38.5m(约 2 .5~ 0 .8Ma)段 ,高Sr含量 ,低Rb/Sr和Zr/Rb比记录的是该流域较强的化学风化阶段 ,与高原在稳定期中部总体处于温湿或凉湿的环境下的结论吻合 ;在 38.5~ 0m(约 0 .8~ 0Ma)段 ,总体Sr含量处于相对低值 ,Rb/Sr比相对较高 ,化学风化相对较弱 ,表明高原中部处于较寒冷的环境之中 ,高原整体已隆升到 4 0 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风化 湖泊沉积记录 青藏高原 错鄂湖 Rb/Sr Zr/Rb 环境演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洱海近代沉积物中碳-氮-硫-磷的地球化学记录 被引量:43
4
作者 万国江 白占国 +2 位作者 王浩然 黄荣贵 白占国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9-197,共9页
在^(210)Pb_(ex)和^(137)Cs计年基础上,对采自洱海深水湖区沉积物柱芯进行了C_(inorg)(无机碳)、C_(org)(有机碳)、N、S 含量和 P形态分析。 C_(org)垂直剖面具“沉降-降解-堆积”三... 在^(210)Pb_(ex)和^(137)Cs计年基础上,对采自洱海深水湖区沉积物柱芯进行了C_(inorg)(无机碳)、C_(org)(有机碳)、N、S 含量和 P形态分析。 C_(org)垂直剖面具“沉降-降解-堆积”三阶段分布特征,沉降和堆积通量分别为 12.7 g/(m~2· a) 和 7. 20 g/(m~2· a);降解速率常数为 0. 017 a^(-1),寄宿时间为 40 a。 N的垂直分布与 C_(org)相似,沉降和堆积通量分别 为2.62 g/(m~2·a)和 1.21g/(m~2· a);降解速率常数为 C_(org)的 1.4倍,寄宿时间仅为 C_(org)的 3/4。 S在沉积物柱芯 中显示出较大波动,沉降和堆积通量分别为 0. 73 g/( m~2· a)和 1. 23 g/(m~2· a)。 P_(org)(有机磷)、P_(total)(总磷)和 P_(Ca)(钙 磷)呈同步变化,降解图示与C_(org)相似;P_(org)的转化导致P_(inorg)增高。 C_(org)及原子比C/N随沉积物深度的变化趋势一 致,有机质选择性分解不明显;堆积阶段C/N比为6.8,与海洋Redifield值相近,指示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自陆源 植物。C/S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记录 洱海 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纪录的“仙女木期”古气候颤动事件
5
作者 胡东生 张华京 +1 位作者 李炳元 温景春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72-278,共7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腹地钻孔岩心剖面的最新研究,用层序地层学与年代地层学和气候地层学相结合的方法,分辨出可可西里地区苟弄措湖泊沉积记录(孔深7.25 m)约30 ka 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并在孔深3.32~1.98 m处识别出“仙女本期”的3个气候颤... 通过对青藏高原腹地钻孔岩心剖面的最新研究,用层序地层学与年代地层学和气候地层学相结合的方法,分辨出可可西里地区苟弄措湖泊沉积记录(孔深7.25 m)约30 ka BP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并在孔深3.32~1.98 m处识别出“仙女本期”的3个气候颤动事件,即:①老仙女术事件(孔深3.32~2.62 m);②中仙女本事件(孔深2.62~2.43 m);③新仙女本事件(孔深2.43~1.98 m)。这3个气候颤动事件都是以冷干时段开始、以冷湿时段结束的,并有越向后期其冷干的时段越长的变化趋势,而其后的冷湿时段却具有等时的变化趋势。岩心沉积物的有机碳、有机氮和磁化率以及化学元素含量的变化,都与仙女本期气候变化具有十分吻合的变化态势。仙女术期气候在湖泊沉积物中的响应,在青藏高原环境演化中还是首次发现,为研究第四纪末次冰期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气候记录 古气候综合响应因子 仙女木期 层序地层学 气候颤动 仙女木事件 青藏高原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腹地湖泊沉积对第四纪晚期古季风变化的响应
6
作者 胡东生 张华京 +3 位作者 徐冰 李炳元 孔照辰 温景春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3-489,共7页
通过对青藏高原腹地的综合科学考察和对中心钻孔岩芯剖面的最新研究,用层序地层学与年代地层学和气候地层学相结合的方法,分辨出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沉积记录(孔深7.25 m)的第四纪晚期距今3万余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沉积物磁化率等因子综合... 通过对青藏高原腹地的综合科学考察和对中心钻孔岩芯剖面的最新研究,用层序地层学与年代地层学和气候地层学相结合的方法,分辨出可可西里地区湖泊沉积记录(孔深7.25 m)的第四纪晚期距今3万余年以来的古气候变化,沉积物磁化率等因子综合表征的高原古季风变化是波动发展的,发生在仙女木期地质环境事件中的季风活动具有强烈暴发的特点,是高原季风发展中的突变事件,而且地表热点效应对其起到了激发作用。综合分析的研究成果表明,它的变化频谱与激变因子及其运行机制是伴随着青藏高原地质效应的演变而发展的,为研究第四纪冰消期以来的气候变化提供了新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泊沉积气候记录 古季风变化频谱 第四纪晚冰期环境 青藏高原腹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新世大暖期气候环境特征及其机制的再认识 被引量:14
7
作者 彭晓莹 钟巍 +1 位作者 赵引娟 薛积彬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5年第2期52-60,共9页
综合论述了全新世大暖期环境的主要特征:降水量增加,气温上升,植被带北移西迁;肯定了大暖期中存在的低温干旱事件,大暖期也不是持续稳定的温暖湿润期.根据太阳14C丰度与中国西部祁连山敦德冰芯δ18O、德国南部Ammersee深海平原δ18O的对... 综合论述了全新世大暖期环境的主要特征:降水量增加,气温上升,植被带北移西迁;肯定了大暖期中存在的低温干旱事件,大暖期也不是持续稳定的温暖湿润期.根据太阳14C丰度与中国西部祁连山敦德冰芯δ18O、德国南部Ammersee深海平原δ18O的对比,显示全新世气候的变化可能同太阳活动有密切关系;用REDFIT35对大气剩余14C与EIK湖泊沉积记录作频率对比分析显示,试图证明在9~3kaB.P.期间气候变化存在千年尺度周期波动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新世大暖期 环境特征 Δ^18O 机制 湖泊沉积记录 主要特征 气温上升 干旱事件 敦德冰芯 中国西部 深海平原 太阳活动 对比分析 ^14C 周期波动 千年尺度 气候变化 降水量 植被带 祁连山 湿润期 可能性 显示 丰度 大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