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泊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效率特征、类型划分及其提升路径 被引量:27
1
作者 虞虎 陆林 李亚娟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47-1255,共9页
通过分析中国国家级湖泊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趋势和旅游效率,探讨湖泊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效率总体特征、空间格局及类型,提出发展措施和建议。研究表明:1湖泊风景名胜区的数量和旅游收益呈增长趋势,湖泊旅游资源开发已由著名的湖泊转向一般... 通过分析中国国家级湖泊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趋势和旅游效率,探讨湖泊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效率总体特征、空间格局及类型,提出发展措施和建议。研究表明:1湖泊风景名胜区的数量和旅游收益呈增长趋势,湖泊旅游资源开发已由著名的湖泊转向一般性湖泊,单体湖泊开发增多,湖泊旅游产品多元化。2湖泊风景名胜区的旅游效率偏低,处于规模收益递增阶段的景区较多;分解效率中,规模效率较高,纯技术效率较低;纯技术效率对综合效率的解释能力强于规模效率,相关系数达到0.72,是导致综合效率偏低的主要因素。3根据效率得分将38个湖泊风景名胜区划分为技术进步提升型、资源配置能力提升型、规模投入提升型和综合提升型,提出了不同效率类型景区的提升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效率评价 划分 提升路径 湖泊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主要滨海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生命周期研究
2
作者 郭建科 孙景田 +1 位作者 许妍 谷月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16-123,共8页
测定旅游地生命周期,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我国10个主要滨海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8-2016年的游人量进行拟合,定量划分各景区的发展阶段,进而利用脉冲响应函... 测定旅游地生命周期,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Butler的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为依据,运用Logistic模型对我国10个主要滨海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8-2016年的游人量进行拟合,定量划分各景区的发展阶段,进而利用脉冲响应函数揭示游人量对景区发展作用的具体差异与联系。结果显示:1)符合“S”形发展特征的7个景区大多处于巩固或成熟阶段,并被划分为成熟型、稳定型、发展型,其他3个景区为波动型;2)我国滨海型景区具有游人量增幅较大、发展迅速等特点,对于进入生命周期第五阶段的景区,游人量虽无明显增长,但经济效益仍在提升,不具有Butler理论中停滞阶段的主要特征,该阶段被称为成熟阶段;3)脉冲响应结果显示,当景区生命周期逐次经历各阶段时,游人量对景区发展的影响呈减弱趋势,游客消费水平、景区多元化的经营结构对其推动作用日益增强,景区发展正在实现由单纯依赖游人量增加转变为质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旅游地 旅游地生命周期 LOGISTIC模 脉冲响应函数 滨海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泊型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研究——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梁发 姚崇怀 刘洁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3-117,共5页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对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生态资源的保护与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植被规划,在理论与方法上却显得相对滞后,可资借鉴的案例也比较缺乏。通过对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此类案例植... 在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今天,对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生态资源的保护与规划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植被规划,在理论与方法上却显得相对滞后,可资借鉴的案例也比较缺乏。通过对湖泊型风景名胜区特点进行分析,探讨了此类案例植被规划的一般性理论和方法,并以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植被规划为例,通过对风景区生境的调查、植被的调查、植被特征的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风景区生境条件和总体布局,进行植被—群落—物种的一体化规划策略和方法,拟为相关性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湖泊 风景名胜区 植被规划 武汉东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