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稳健回归-去趋势波动分析法的山前平原地下水转换关系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晓芮
王清
+1 位作者
陈植华
胡成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24,共8页
以大别山-云应盆地北部山前平原为研究区,以区内浅层含水层中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在查明研究区双层含水层结构条件的基础上,利用降雨量和地下水水位动态数据,采用稳健回归-去趋势波动分析(r-DFA)方法,对降雨和地下水水位动态的全局标度指...
以大别山-云应盆地北部山前平原为研究区,以区内浅层含水层中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在查明研究区双层含水层结构条件的基础上,利用降雨量和地下水水位动态数据,采用稳健回归-去趋势波动分析(r-DFA)方法,对降雨和地下水水位动态的全局标度指数α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区各类型含水层中地下水之间的转换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位波动为分形布朗运动,且分形行为具有场地特异性;QbW风化裂隙水受到侧向径流的影响,含水层渗透性差,地下水水位标度指数最大;在双层含水层中,垂向上从上到下地下水水位标度指数增大,指明Qhal和Qpal3孔隙水均可转化为Ey孔隙-裂隙水;沿澴水东侧径流方向上,地下水水位标度指数增大,指明QbW风化裂隙水可转换为Qpal3孔隙水和Ey孔隙-裂隙水,Qpal3孔隙水也可转化为(排泄至)Qhal孔隙水。该研究结果可为山前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前平原
浅层含水层
地下水
转换
关系
地下水
标度指数
稳健回归
-
去趋势波动分析(r
-
DF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SWAT-MODFLOW耦合模型的巴音河中游泽令沟盆地地表水-地下水转换关系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傅笛
金鑫
+2 位作者
金彦香
毛旭锋
翟婧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4-1132,共9页
为准确刻画资料缺乏、地表水–地下水转换频繁的泽令沟盆地地表水-地下水不同时空尺度上的转换关系,利用河道径流数据、遥感蒸散发数据、地下水位观测数据等对SWAT-MODFLOW耦合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泽令沟盆地水循环过程进...
为准确刻画资料缺乏、地表水–地下水转换频繁的泽令沟盆地地表水-地下水不同时空尺度上的转换关系,利用河道径流数据、遥感蒸散发数据、地下水位观测数据等对SWAT-MODFLOW耦合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泽令沟盆地水循环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1)SWAT-MODFLOW耦合模型模拟效果较好,率定期和验证期月径流量的R~2≥0.73,NSE≥0.67,PBIAS在-20%~20%。其各子流域实际蒸散发的R~2均大于0.91,NSE均大于0.85,PBIAS在-10%~10%。此外,模拟地下水位与实测值误差在0.6 m以内,R~2为0.94。(2)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河道占整个河道长度90.31%,年平均补给量占年总交换水量的50.20%;季节尺度上,补给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为331043.31 m~3/d,最小值出现在12月份,为41208.33 m~3/d。地下水对地表水的补给量较为稳定,季节性变幅在-2.5%~2.5%,年际变幅处于-6.5%~0.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
-
MODFLOW模型
地表水
-
地下水
转换
关系
巴音河
泽令沟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考虑水体面积变化的鄱阳湖平原区地表-地下水相互作用模拟
被引量:
7
3
作者
姜文瑜
刘波
+3 位作者
邓月萍
李云良
束龙仓
王文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104,共10页
湖泊的水情变化会影响其与地下水之间的物理水文过程和生态行为,鄱阳湖独特的“河湖相”转换特征使得该地区地表-地下水交换过程更加复杂。采用Visual MODFLOW构建三维非稳定流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利用LAK3子程序模块,通过输入五河入湖以...
湖泊的水情变化会影响其与地下水之间的物理水文过程和生态行为,鄱阳湖独特的“河湖相”转换特征使得该地区地表-地下水交换过程更加复杂。采用Visual MODFLOW构建三维非稳定流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利用LAK3子程序模块,通过输入五河入湖以及鄱阳湖流入长江的水量,实现湖水面积的动态模拟。结果表明,2019年湖水位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为0.225 m,地下水水位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为0.571 m;模型模拟鄱阳湖水面积环比变幅−41%~83%,与遥感影像结论吻合。该模型减少了湖泊作为边界条件的约束,可以有效刻画鄱阳湖频繁变化的湖水位和水体面积,准确模拟地下水流场和地表-地下水相互作用关系对湖泊水体高度动态变化的响应。枯水期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湖水,交换量为2.03×10^(7)~10.58×10^(7) m^(3)/mon;丰水期湖水补给地下水,交换量为2.04×10^(7)~16.53×10^(7) m^(3)/mon,湖区及周边地下水水位相比枯水期平均抬升2~3 m,地下水由湖区流向周边地区。本研究为地表水体剧烈变化地区提供了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平原区未来水资源管理和环境评价提供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湖水-地下水转换关系
数值模型
LAK3
水体面积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稳健回归-去趋势波动分析法的山前平原地下水转换关系研究
被引量:
3
1
作者
刘晓芮
王清
陈植华
胡成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中国地质调查局武汉地质调查中心
出处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7-24,共8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DD20160290)
文摘
以大别山-云应盆地北部山前平原为研究区,以区内浅层含水层中地下水为研究对象,在查明研究区双层含水层结构条件的基础上,利用降雨量和地下水水位动态数据,采用稳健回归-去趋势波动分析(r-DFA)方法,对降雨和地下水水位动态的全局标度指数α进行量化,分析研究区各类型含水层中地下水之间的转换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水位波动为分形布朗运动,且分形行为具有场地特异性;QbW风化裂隙水受到侧向径流的影响,含水层渗透性差,地下水水位标度指数最大;在双层含水层中,垂向上从上到下地下水水位标度指数增大,指明Qhal和Qpal3孔隙水均可转化为Ey孔隙-裂隙水;沿澴水东侧径流方向上,地下水水位标度指数增大,指明QbW风化裂隙水可转换为Qpal3孔隙水和Ey孔隙-裂隙水,Qpal3孔隙水也可转化为(排泄至)Qhal孔隙水。该研究结果可为山前平原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关键词
山前平原
浅层含水层
地下水
转换
关系
地下水
标度指数
稳健回归
-
去趋势波动分析(r
-
DFA)
Keywords
piedmont plain
shallow aquifer
conversion relationship of various types of groundwater
scale index of groundwater
robust Detrend Fluctuation Analysis(r
-
DFA)
分类号
X1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SWAT-MODFLOW耦合模型的巴音河中游泽令沟盆地地表水-地下水转换关系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傅笛
金鑫
金彦香
毛旭锋
翟婧雅
机构
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124-1132,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01094)
青海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1-ZJ-705)资助。
文摘
为准确刻画资料缺乏、地表水–地下水转换频繁的泽令沟盆地地表水-地下水不同时空尺度上的转换关系,利用河道径流数据、遥感蒸散发数据、地下水位观测数据等对SWAT-MODFLOW耦合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在此基础上对泽令沟盆地水循环过程进行模拟分析。结果显示:(1)SWAT-MODFLOW耦合模型模拟效果较好,率定期和验证期月径流量的R~2≥0.73,NSE≥0.67,PBIAS在-20%~20%。其各子流域实际蒸散发的R~2均大于0.91,NSE均大于0.85,PBIAS在-10%~10%。此外,模拟地下水位与实测值误差在0.6 m以内,R~2为0.94。(2)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的河道占整个河道长度90.31%,年平均补给量占年总交换水量的50.20%;季节尺度上,补给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为331043.31 m~3/d,最小值出现在12月份,为41208.33 m~3/d。地下水对地表水的补给量较为稳定,季节性变幅在-2.5%~2.5%,年际变幅处于-6.5%~0.6%之间。
关键词
SWAT
-
MODFLOW模型
地表水
-
地下水
转换
关系
巴音河
泽令沟盆地
Keywords
SWAT
-
MODFLOW coupled model
exchange of the surface and ground water
the Bayin River
Zelinggou Basin
分类号
P90 [天文地球—自然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考虑水体面积变化的鄱阳湖平原区地表-地下水相互作用模拟
被引量:
7
3
作者
姜文瑜
刘波
邓月萍
李云良
束龙仓
王文鹏
机构
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
鄱阳湖水文水资源监测中心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出处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5-104,共10页
基金
江西省水利厅科技项目(202223YBKT31,202324YBKT13)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B220201028)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200502)。
文摘
湖泊的水情变化会影响其与地下水之间的物理水文过程和生态行为,鄱阳湖独特的“河湖相”转换特征使得该地区地表-地下水交换过程更加复杂。采用Visual MODFLOW构建三维非稳定流地下水流数值模型,利用LAK3子程序模块,通过输入五河入湖以及鄱阳湖流入长江的水量,实现湖水面积的动态模拟。结果表明,2019年湖水位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为0.225 m,地下水水位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均方根误差为0.571 m;模型模拟鄱阳湖水面积环比变幅−41%~83%,与遥感影像结论吻合。该模型减少了湖泊作为边界条件的约束,可以有效刻画鄱阳湖频繁变化的湖水位和水体面积,准确模拟地下水流场和地表-地下水相互作用关系对湖泊水体高度动态变化的响应。枯水期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湖水,交换量为2.03×10^(7)~10.58×10^(7) m^(3)/mon;丰水期湖水补给地下水,交换量为2.04×10^(7)~16.53×10^(7) m^(3)/mon,湖区及周边地下水水位相比枯水期平均抬升2~3 m,地下水由湖区流向周边地区。本研究为地表水体剧烈变化地区提供了有效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结果可为鄱阳湖平原区未来水资源管理和环境评价提供基础。
关键词
鄱阳湖
湖水-地下水转换关系
数值模型
LAK3
水体面积变化
Keywords
Poyang Lake
lake
-
groundwater conversion relationship
numerical model
LAK3
change of water body area
分类号
P641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稳健回归-去趋势波动分析法的山前平原地下水转换关系研究
刘晓芮
王清
陈植华
胡成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基于SWAT-MODFLOW耦合模型的巴音河中游泽令沟盆地地表水-地下水转换关系研究
傅笛
金鑫
金彦香
毛旭锋
翟婧雅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考虑水体面积变化的鄱阳湖平原区地表-地下水相互作用模拟
姜文瑜
刘波
邓月萍
李云良
束龙仓
王文鹏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