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湖南砂矿金刚石包裹体原位测试:对金刚石成因来源的启示
被引量:
15
1
作者
丘志力
王琦
+5 位作者
秦社彩
袁姝
孙媛
陆太进
李榴芬
张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0-597,共8页
包裹体是探究矿物结晶生长过程及其地球化学环境的重要探针,是反演寄主矿物形成机制及形成环境的有效工具。本文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电子探针和LA-ICP-MS技术对来自湖南沅水流域的24颗宝石级金刚石的包裹体进行了原位分析。结果显示...
包裹体是探究矿物结晶生长过程及其地球化学环境的重要探针,是反演寄主矿物形成机制及形成环境的有效工具。本文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电子探针和LA-ICP-MS技术对来自湖南沅水流域的24颗宝石级金刚石的包裹体进行了原位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砂矿金刚石中橄榄岩型和榴辉岩型包裹体比例接近,橄榄岩型和榴辉岩型包裹体可在同一颗金刚石中"共存";湖南金刚石形成时地幔的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109-1237℃和4.05-5.83 GPa,相应的形成深度大致为133-192 km;包裹体成分及组合特征显示,扬子克拉通金刚石的形成环境与华北克拉通金刚石有显著差异,前者的形成与榴辉岩的关系更为密切,暗示有古老的地壳物质参与了金刚石的形成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砂矿金刚石
包裹体
原位测试
来源
扬子克拉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南砂矿金刚石包裹体原位测试:对金刚石成因来源的启示
被引量:
15
1
作者
丘志力
王琦
秦社彩
袁姝
孙媛
陆太进
李榴芬
张健
机构
中山大学地球科学与地质工程学院
广东省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探查重点实验室
国土资源部珠宝玉石首饰管理中心
出处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0-59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1272086
40073021)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科研项目(编号:200811012)联合资助
文摘
包裹体是探究矿物结晶生长过程及其地球化学环境的重要探针,是反演寄主矿物形成机制及形成环境的有效工具。本文采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电子探针和LA-ICP-MS技术对来自湖南沅水流域的24颗宝石级金刚石的包裹体进行了原位分析。结果显示,湖南砂矿金刚石中橄榄岩型和榴辉岩型包裹体比例接近,橄榄岩型和榴辉岩型包裹体可在同一颗金刚石中"共存";湖南金刚石形成时地幔的温度和压力分别为1109-1237℃和4.05-5.83 GPa,相应的形成深度大致为133-192 km;包裹体成分及组合特征显示,扬子克拉通金刚石的形成环境与华北克拉通金刚石有显著差异,前者的形成与榴辉岩的关系更为密切,暗示有古老的地壳物质参与了金刚石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
湖南砂矿金刚石
包裹体
原位测试
来源
扬子克拉通
Keywords
alluvial diamonds from Hunan
inclusions
in-situ analysis
origin
the Yangtze Craton
分类号
P619.24 [天文地球—矿床学]
P59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湖南砂矿金刚石包裹体原位测试:对金刚石成因来源的启示
丘志力
王琦
秦社彩
袁姝
孙媛
陆太进
李榴芬
张健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