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辛亥革命前湖南矿业的发展及其历史意义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彭雨新
-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88年第1期98-103,共6页
-
文摘
【正】 甲午战后,帝国主义者加紧对中国疯狂侵略,摆出一副瓜分中国的架势.英、俄、德、法列强除军事上占领沿海军港、外交上强迫清廷承认势力范围外,经济上的侵略特别着重通过资本输出方式进行铁路线和矿山的开拓.铁路线仅有几条,矿山则各地广泛存在,因此抢占矿山形成了一个狂潮.从1895年至1899五年之间,全国各地矿产面临着瓜分的危急:法——独占云南、广东、广西矿产(1895年5月《中法商务专条附章》);
-
关键词
湖南矿业
历史意义
矿山开采
总公司
帝国主义者
甲午战后
矿产
矿务局
湖南省
水口山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
-
题名试论湖南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及其初期的特点
被引量:1
- 2
-
-
作者
石柏林
-
机构
湘潭大学历史系
-
出处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2年第3期70-77,共8页
-
文摘
湖南最早使用机器生产的公司是一八九六年成立的宝善成机器制造公司与和丰火柴公司。这两家公司就是湖南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标志。在这两家公司成立前,也曾有个别公司成立,如一八九五年成立的湘裕炼锑公司就是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但湘裕公司使用的是“旧式制炼炉,制炼方法也极不完整”。从规模上看,仍然只具有资本主义手工工场的条件和设备,因此不能看作是湖南近代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的肇端。而宝善成与和丰的情形则不相同,这两家公司,都是使用机器生产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工厂,已经具备了比较典型的资本主义企业的特征: 第一、它们是由绅商(即早期资本家)集股开设和经营的。据记载:“
-
关键词
近代资本主义
炼锑
湖南矿业
陈宝箴
矿务
总资本
轻工业
中国近代工业
锑铅
使用动力
-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