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油脂植物资源调查 被引量:12
1
作者 张代贵 肖艳 +2 位作者 邓涛 魏华 刘云娇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5-70,共6页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和查阅文献,对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油脂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油脂植物共有70科184属281种,分别占壶瓶山种子植物科、属、种的37.04%、19.70%、11.38%,占全国油脂植物科、属、种的64.81%... 通过野外调查、标本采集与鉴定和查阅文献,对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油脂植物资源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油脂植物共有70科184属281种,分别占壶瓶山种子植物科、属、种的37.04%、19.70%、11.38%,占全国油脂植物科、属、种的64.81%、46.35%、34.52%;含10种以上油脂植物的优势科为十字花科、蔷薇科、菊科、大戟科、豆科、樟科,主要分布于海拔1 100 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带;含油量在40%以上的有54种(26科32属)。该区油脂植物地理分布类型多样,起源古老,以温带成分占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油脂植物 资源调查 地理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区系组成及垂直分布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张佑祥 刘志霄 于桂清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92-897,共6页
2006年对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资源进行了专题调查,共采集到蝴蝶标本1050号,初步鉴定出134种,结合文献资料记载,共记录了153种,隶属于10科85属。蛱蝶科为优势科,计30属(占35.29%)61种(39.87%)。区系成分以东洋界种类为主,... 2006年对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资源进行了专题调查,共采集到蝴蝶标本1050号,初步鉴定出134种,结合文献资料记载,共记录了153种,隶属于10科85属。蛱蝶科为优势科,计30属(占35.29%)61种(39.87%)。区系成分以东洋界种类为主,计79种(51.63%),广布种60种(39.22%),而古北界种类仅14种(9.15%)。蝶类呈4个垂直带分布,但主要(88.01%)分布于海拔1100 m以下的常绿阔叶林带。多数蝴蝶适应范围比较窄,仅分布于某一垂直带内。在科级水平上,粉蝶科、眼蝶科和蛱蝶科中具多带种较多,是当地广布类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蝶类 区系 垂直分布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棘腹蛙种群初探 被引量:7
3
作者 熊建利 杨道德 +1 位作者 廖庆义 康祖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12-316,共5页
2004年5~10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棘腹蛙种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棘腹蛙种群在一年之内的种群变化呈“∧”形,即从出蛰到繁殖高峰期呈上升趋势;高峰期后由于气温、人类的捕捉、洪水等的影响呈下降... 2004年5~10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棘腹蛙种群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发现,棘腹蛙种群在一年之内的种群变化呈“∧”形,即从出蛰到繁殖高峰期呈上升趋势;高峰期后由于气温、人类的捕捉、洪水等的影响呈下降趋势,同时分析了种群数与海拔、生境等因素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腹蛙 种群 两栖纲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华南湍蛙种群监测 被引量:5
4
作者 熊建利 杨道德 +1 位作者 廖庆义 康祖杰 《四川动物》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03-406,共4页
2004年5~11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华南湍蛙种群进行了生态监测,结果发现,华南湍蛙出蛰以后种群开始增加,繁殖期过后种群开始下降.在壶瓶山当气温低于10℃以下时,华南湍蛙就开始进入冬眠期.种群的存活率从... 2004年5~11月,在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用标志-重捕法对华南湍蛙种群进行了生态监测,结果发现,华南湍蛙出蛰以后种群开始增加,繁殖期过后种群开始下降.在壶瓶山当气温低于10℃以下时,华南湍蛙就开始进入冬眠期.种群的存活率从出蛰到再次冬眠期间基本上呈直线下降,在8月之前种群中均有新添加的数量,以后未发现.在整个过程中,雌雄性比一般大于1,在繁殖季节基本接近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湍蛙 种群监测 两栖纲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变化趋势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7
5
作者 康祖杰 张国珍 +1 位作者 黄建 何克渊 《野生动物》 2010年第5期293-297,共5页
2003年7月~2004年5月和2007年8月~2008年9月,对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与监测。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的人为活动对该区鱼类多样性有较大的影响;2008年该保护区记录到鱼类41种,与2004年的调查结果相... 2003年7月~2004年5月和2007年8月~2008年9月,对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资源进行了调查与监测。研究结果显示: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的人为活动对该区鱼类多样性有较大的影响;2008年该保护区记录到鱼类41种,与2004年的调查结果相比,有10种鱼未发现,且鱼类个体均重小于20 g的有22种(占53.66%)。这表明该区鱼类群落结构变化较大,小型化趋势明显,鱼类资源正面临着较为严重的危机,这是由不合理的鱼类资源利用方式、水域生态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造成的。为此,作者提出了如下保护对策:加大保护宣教力度、加强执法和法制建设、实施生态修复工程、恢复土著鱼类资源、开展鱼类资源保护与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鱼类资源 威胁因素 保护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资源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密 周红春 +1 位作者 谭济才 余桂清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2-414,共3页
于2006—2008年间,对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蛾科昆虫进行了调查,结合湖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馆馆藏标本,共整理、鉴定、记录天蛾科昆虫49种,隶属于5亚科30属,其中6种为湖南省新记录种.壶瓶山天蛾科昆虫区系成分以东洋成分为主.
关键词 天蛾科 区系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点及其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秦中云 王兰会 +1 位作者 赵天忠 田书荣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3期93-97,100,共6页
从植物、动物、昆虫的资源、水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论述了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点;以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典型性、脆弱性、面积适宜性等为指标对该保护区的自然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又从生态、社会、经济上对保护区的效益作... 从植物、动物、昆虫的资源、水资源以及旅游资源等方面论述了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资源特点;以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典型性、脆弱性、面积适宜性等为指标对该保护区的自然生态质量进行了评价,又从生态、社会、经济上对保护区的效益作出了评价,并通过保护区的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讨论而对其管理给予了评价。据此,强调了加快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资源特点 评价 旅游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木本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4
8
作者 曹基武 刘春林 +1 位作者 祁承经 廖庆义 《福建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92-196,共5页
对湖南省壶瓶山野生观赏木本植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木本观赏植物81科180属432种,其中乔木273种、灌木111种、木质藤本48种。分析研究了该区野生观赏植物区系特征,按类别列举了各类重要的观赏树种,同时提出了12个重要观赏树... 对湖南省壶瓶山野生观赏木本植物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共有野生木本观赏植物81科180属432种,其中乔木273种、灌木111种、木质藤本48种。分析研究了该区野生观赏植物区系特征,按类别列举了各类重要的观赏树种,同时提出了12个重要观赏树种。并对野生植物资源利用的前景提出了建议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观赏木本植物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评价 被引量:7
9
作者 秦中云 赵天忠 田书荣 《林业调查规划》 2006年第3期55-58,共4页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具有自然性、多样性、稀有性、典型性、面积适宜性等特点;评价了保护区的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阐述了保护区目前存在的管理体制不顺、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专业人才等问题。分析了加快保护区建设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 综合评价 自然保护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 稀有性 典型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触发相机在中国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追踪华南虎(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ThomasD.Dahmer GuiXiaojie TianShurong 《野生动物学报》 2014年第1期19-25,共7页
2001—2003年的20个月里,我们在中国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了一些触发相机,以确定该地区是否存在华南虎(Pantheratigrisamoyensis)。共设置r3种触发相机,包括TrailMaster(美国)的主动式和被动式相机以及WildlifeTw... 2001—2003年的20个月里,我们在中国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设置了一些触发相机,以确定该地区是否存在华南虎(Pantheratigrisamoyensis)。共设置r3种触发相机,包括TrailMaster(美国)的主动式和被动式相机以及WildlifeTwo(中国深圳)的被动式相机。首先在保护区西部沿着小路和动物足迹放置了一些相机。之后又从2002年开始在保护区东部追加放置了一些相机,这是因为有村民报告在这一区域发生了家畜丢失,发现猫科动物足迹以及听到吼叫声。在2002年5月到2003年12月的20个月期间,共8307个拍摄日,获得6180张照片,其中有1437张包括野生动物(平均每100个拍摄日17张野生动物照片)。合计拍摄到33种野生动物。,野猪(Susscrofa)、红腹锦鸡(Chrysolophuspictu.s)和毛冠鹿(Elaphoduscephalophus)是被拍摄最频繁的物种。既没有拍到虎和其他大型猫科动物,也没有拍到水鹿(Cervusunicolor)这种虎重要的猎物。最频繁被拍摄到的猫科动物是豹猫(Prionailurusbengalensis)。村民偶尔报告的掠走山羊的事件可能是豹(Pantherapardta)造成的,但是不能确定。利用触发相机调查超过1000d没有拍摄到虎,这一充分的证据足以支持该调查区没有虎的结论(d=0.05)。20个月超过8300个拍摄日没有在壶瓶山拍摄到虎,显示该地区没有虎。值得注意的结果是拍到红腹锦鸡、黄喉貂(Martesflavigula)、毛冠鹿和黑熊(Ursusthibetanus)的频率很高。这些物种是中国或国际受保护物种,包括被列为国内受保护物种,或同时列为国际受保护物种,又或者像毛冠鹿这种几乎是未知的物种。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附近有3个保护区。我们讨论建议将这4个保护区合并为一个更大的保护地域来保护虎及其猎物。并且在此简要地评论了我们使用的3种触发相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触发相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湖南 华南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鸟类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5
11
作者 邓学建 叶贻云 +3 位作者 王斌 廖先盛 严逢兵 杜范章 《生态科学》 CSCD 1996年第2期43-46,共4页
湖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拥有鸟类143种,隶属14目34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二级保护动物16种,湖南省级保护动物29种。该地的夏候鸟49种,冬候鸟14种,留鸟80种。东洋界鸟类85种,古北界鸟类32种,广布性鸟... 湖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拥有鸟类143种,隶属14目34科,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1种,二级保护动物16种,湖南省级保护动物29种。该地的夏候鸟49种,冬候鸟14种,留鸟80种。东洋界鸟类85种,古北界鸟类32种,广布性鸟类26种。壶瓶山鸟类的多样性指数为1.8455,均匀性指数为0.8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鸟纲 资源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块神秘而美丽的土地──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探胜
12
作者 赵成新 《林业与生态》 1997年第2期21-22,共2页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华南虎 第四纪冰川 后河自然保护区 动植物资源 珍稀濒危植物 林业专家 陆栖脊椎动物 群众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的坚强战士──访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干部廖先圣
13
作者 高新 《林业与生态》 1999年第9期9-10,共2页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珍稀濒危植物 华南虎 管理处 《森林法》 野生动物保护专业 国家保护 森林资源 生物多样性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4
《湖南林业》 2008年第2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植物珙桐群落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海洋 金晓玲 +3 位作者 薛会雯 张程 石求辉 张日清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6,41,共7页
为了解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珙桐资源的分布和植物群落情况,采用样方调查法,对野生珙桐资源的分布、植物群落特点和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珙桐群落中共有维管束植物65种,隶属37科59属。植物区系组成以东亚分布最多,... 为了解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珙桐资源的分布和植物群落情况,采用样方调查法,对野生珙桐资源的分布、植物群落特点和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珙桐群落中共有维管束植物65种,隶属37科59属。植物区系组成以东亚分布最多,达16属,占27.1%。其次是北温带分布,共12属,占20.3%。珙桐群落区系的温带成分所占比例大于热带成分,其种类组成具有亚热带向温带过渡的特征。(2)群落垂直结构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层间植物。乔木层及灌木层不发达,草本层较发达。群落根据Raunkiaer生活型谱划分以高位芽植物占优势(32.3%),与其它亚热带常绿落叶林生活型谱各项比率相近似。(3)群落中珙桐的重要值为70.3,为群落中优势种;Simpson指数(D)和Shannon-wiener指数(H)草本层均高于乔木层和灌本层;Pielou均匀度指数Jsw,Js乔木层均高于灌本层和草本层。(4)种群年龄结构及空间分布格局显示,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珙桐群落未达到一个稳定状态,整个种群呈集群分布。珙桐自然更新能力差,种子萌发率低,实生苗少,主要以萌芽更新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珙桐 群落结构 空间格局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式乡村评估在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初步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黄文娟 康祖杰 +2 位作者 杨道德 张国珍 田书荣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3-77,共5页
 全球环境基金保护地管理项目旨在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该项目的示范区,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9月19日~10月5日进行了准备阶段的PRA调查工作.通过对该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社区的实地...  全球环境基金保护地管理项目旨在解决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矛盾,作为该项目的示范区,湖南省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于2003年9月19日~10月5日进行了准备阶段的PRA调查工作.通过对该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及实验区社区的实地调查,了解到保护区周边社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状况,对存在的社会问题进行了统计分析,资源利用受限制、经济发展缓慢、野生动物危害、交通不便、基础服务设施差、缺乏农业技术以及退耕还林后未减税是影响当地社区发展的重要因子,并就此次调查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如:调查人员理解偏差;当地居民的认识误区、实践与理论的出入、人为因素干扰、第三方参与不足和资料处理提出了解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A调查 社区 对策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保护区 湖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木植物资源调查及墙体绿化应用潜力分析——以湖南壶瓶山自然保护区为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柳青 范艳丽 周琪瑶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28-135,共8页
为了解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木植物区系特征,调查可应用于墙体绿化的灌木植物,2014年以来多次对壶瓶山进行实地调研,结合现有的资料,对保护区内灌木植物资源区系及其墙体绿化应用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保护区共有灌木植物84科... 为了解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灌木植物区系特征,调查可应用于墙体绿化的灌木植物,2014年以来多次对壶瓶山进行实地调研,结合现有的资料,对保护区内灌木植物资源区系及其墙体绿化应用潜力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保护区共有灌木植物84科217属598种,其中裸子植物4科5属8种,被子植物80科212属590种。保护区内灌木植物科属组成较分散,植物组成较为复杂。灌木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具有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的特征。其中的地理成分主要以热带成分为主,占总属数的50.69%,温带成分占总属数的44.71%,显示了该区北亚热带植物区系的特征。根据墙体绿化的特点总结灌木植物筛选原则,讨论不同生态类型灌木植物的墙体绿化应用策略,并从壶瓶山灌木植物中筛选出72种在墙体绿化中具有应用潜力的种类。该区观赏灌木植物种类丰富,但很多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及应用前景的的灌木植物还未在墙体绿化中得以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木植物区系 墙体绿化 开发利用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戴广翠 张蕾 +3 位作者 李志勇 蒲少华 谭著明 张翼 《湖南林业科技》 2012年第4期4-9,40,共7页
通过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等方法,摸清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林农的经济来源、生活现状及民生开支等情况,并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得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生态补偿应针对不同经营功能区、面积和人口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财政补偿。壶瓶山自然... 通过问卷调查、随机抽样调查等方法,摸清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林农的经济来源、生活现状及民生开支等情况,并通过数据整理、分析得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地生态补偿应针对不同经营功能区、面积和人口等方面的因素进行财政补偿。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的年补偿标准为核心区246.66元/hm2和391.04元/人、缓冲区157.91元/hm2和250.35元/人,即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年均补贴核心区为3 206.53元/户,缓冲区为2 052.87元/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偿标准 经济收入 生活开支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瓶山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危害现状及其保护法完善的建议 被引量:2
19
作者 康祖杰 田书荣 +1 位作者 龙选洲 廖庆义 《湖南林业科技》 2006年第5期47-49,共3页
通过对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危害现状的调查,结合多年来在自然保护区工作的实际,就如何建立一个有效的补偿机制,使受害群众得到及时、足额的补偿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具体明确、切实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野生动物 危害 保护 补偿制度 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壶瓶山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因素分析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5
20
作者 康祖杰 杨道德 +2 位作者 陈华 田书荣 张国珍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3-40,共8页
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组织的资助下,2003年8月~2004年10月,对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和生物资源本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威胁和限... 在全球环境基金(GEF)组织的资助下,2003年8月~2004年10月,对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社会经济和生物资源本底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威胁和限制因素。为加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005年1月~2007年12月,又对该保护区内的重点保护物种、林火隐患、薪材需求、林木采伐、生态旅游、采矿、猎捕、放牧及道路建设等方面进行了监测,并运用逻辑分析法和对比分析法,对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仍面临的主要威胁与限制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动植物保护 自然保护区管理 威胁与限制因素 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