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历史时期湖北赤壁砖茶的生产与市场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陶德臣
-
机构
解放军理工大学
-
出处
《农业考古》
2015年第5期203-208,共6页
-
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明清华茶外销与茶文化传播研究"(项目编号:15YJA770025)
-
文摘
湖北赤壁羊楼洞是清代砖茶生产、集散中心,在中国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社会上流传的关于砖茶产生于宋代的说法缺少史实依据,实际上砖茶源于明代中期的帽盒茶,正式生产于清代初年,繁荣于汉口开埠后。晋商、俄罗斯商人是赤壁砖茶的主要生产力量,他们生产的砖茶有数种,但主要是青砖茶,米砖茶次之。赤壁砖茶内销、外销兼顾,内销市场以蒙古为主,新疆次之;外销市场以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中亚地区及其他亚洲部分地区为主,英国等其他国家市场不重要。
-
关键词
湖北赤壁
砖茶
诞生
生产
市场
-
分类号
K207.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增强赤壁市夏季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优化措施
- 2
-
-
作者
廖冬生
袁满
刘雅茹
刘鹏
-
机构
湖北省赤壁市气象局
-
出处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3期72-75,共4页
-
文摘
湖北省赤壁市地处长江中游南岸,夏季干旱发生频率高,且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干旱强度和影响范围呈加剧趋势。人工增雨是应对干旱的有效手段。基于赤壁市自然条件和夏季干旱特点,结合多年人工增雨作业实践经验,分析了影响人工增雨作业效果的关键因素,包括作业装备、催化技术、作业时机、炮点布设等,并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措施。结果表明,通过合理选择作业方式、优化炮点布局、精准把握作业时机以及科学制定作业计划,可提高赤壁市夏季人工增雨作业效果,为抗旱减灾提供有力支持。
-
关键词
人工增雨
抗旱减灾
作业效果
优化措施
夏季干旱
湖北省赤壁市
-
分类号
P426.6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
-
题名赤壁市秸秆还田替代钾肥在中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胥剑雯
刘清荣
赵爱红
舒湘林
金刚
-
机构
湖北省赤壁市土壤肥料工作站
赤壁市植保站
-
出处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9期17-18,共2页
-
文摘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秸秆还田对钾的替代作用,为秸秆还田下合理施钾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施钾和秸秆还田均降低了水稻钾素含量,但秸秆还田可增加水稻钾素积累,配合减量钾肥施用时低于只施秸秆处理,配施全量钾肥时达到最大,因而为得到较高产量,使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建议秸秆还田时施足够的钾肥。
-
关键词
秸秆还田
钾肥
水稻
产量
养分积累
土壤养分含量
湖北赤壁
-
分类号
S511.32
[农业科学—作物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