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6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龚仁琥 程玉芬 +1 位作者 王业清 宗宇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3期157-164,共8页
以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域监测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其种类组成多样性、区系成分、空间分布等特性及资源保护现状。结果表明,研究区已知有兰科植物36属100种,生活型齐全,珍稀濒危级别高;兰科植物区系成... 以湖北五峰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全域监测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其种类组成多样性、区系成分、空间分布等特性及资源保护现状。结果表明,研究区已知有兰科植物36属100种,生活型齐全,珍稀濒危级别高;兰科植物区系成分复杂,特有性明显,分布不均匀,小生境影响偏大,保护地位重要。应从优化三区区划、提升保护能力、加强兰科植物认知普及、与时俱进创新保护方法等方面持续性做好兰科植物的保护工作,以期为保护区及周边地区兰科植物未来保护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兰科植物 多样性 区系成分 分布特征 资源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区系研究
2
作者 欧文慧 向珊珊 +3 位作者 柳祥来 曾强 许秀环 毛峻峰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7,共7页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江中游,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豚类保护区之一。于2022-2023年对保护区开展维管束植物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内维管束植物共计136科445属726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12种,裸子植物5科11属14种,...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处长江中游,是中国重要的淡水豚类保护区之一。于2022-2023年对保护区开展维管束植物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内维管束植物共计136科445属726种,其中蕨类植物8科9属12种,裸子植物5科11属14种,被子植物123科425属700种。区系分析结果显示,新螺段自然保护区维管束植物在科水平上,与全球植物区系存在广泛联系;在属水平上,以温带成分分布型和热带成分分布型为主,具有明显的热带温带过渡特点。本研究结果为新螺段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维持、濒危物种栖息地的保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管束植物 植物区系 生物多样性 湖北长江新螺段白鱀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红外相机研究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分布规律 被引量:26
3
作者 李广良 李迪强 +3 位作者 薛亚东 王秀磊 杨敬元 余辉亮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97-104,共8页
利用红外相机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和活动规律进行调查。于2010年8-9月和2011年3-9月,在95个位点放置红外相机,每台相机在每个位点放置时间为1~2个月。共获得野生动物照片9665张,其中有效照片536张;有效照片中兽类... 利用红外相机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物分布范围和活动规律进行调查。于2010年8-9月和2011年3-9月,在95个位点放置红外相机,每台相机在每个位点放置时间为1~2个月。共获得野生动物照片9665张,其中有效照片536张;有效照片中兽类占82%,鸟类占18%,经鉴定,兽类有19种,鸟类有9种。在海拔2219~2597 m的区域和寒温性针阔混交林中拍摄的动物种数和拍摄率均最高,说明这些区域的野生动物数量和种类最多。同种动物在不同的植被型下拍摄率不同,说明该种动物对各植被型的偏好程度不同。对6种最常见兽类和2种雉类的研究表明:在寒温性和温性针阔混交林中拍摄率最高的是斑羚、红腹角雉,在温性针阔混交林拍摄率最高的是毛冠鹿,在寒温性针阔混交林中拍摄率最高的是野猪、梅花鹿、红腹锦鸡,在针叶林中拍摄率最高的是鬣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相机 监测 兽类 鸟类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沼泽皱蒴藓沼泽特征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刘胜祥 田春元 +4 位作者 杨福生 雷耘 黎维平 李晓东 赵本元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03-205,共3页
神农架巴山冷杉采伐迹地第一次发现了沼泽皱蒴藓沼泽.阐述了沼泽皱蒴藓的生物学特征、群落学特征,初步探讨了沼泽形成原因和演替的过程.
关键词 神农架 沼泽皱蒴藓 苔藓 自然保护区 沼泽 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栖息地的植物群落分类及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亭亭 汪正祥 +4 位作者 龚苗 雷耘 林丽群 戴璨 任雁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63-574,共12页
采用植物社会学调查方法,对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栖息地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并对127个植物样方调查资料进行了聚类分析。综合数量分类及植物社会学的分类标准,将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植被划分为13个群丛和4个群落;分析了各群... 采用植物社会学调查方法,对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栖息地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并对127个植物样方调查资料进行了聚类分析。综合数量分类及植物社会学的分类标准,将神农架川金丝猴栖息地植被划分为13个群丛和4个群落;分析了各群丛的结构特征、地理分布特征(海拔、地形等)以及不同群丛的植物组成和食源植物状况,同时对各群丛乔木层的胸径等级和高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群丛Ⅰ(华山松-金佛山箬竹-湖北大戟)、群丛Ⅵ(巴山冷杉+红桦-箭竹+兴山五味子-抱茎风毛菊)、群丛Ⅸ(华山松-鄂西绣线菊-中日金星蕨)以及群丛Ⅻ(巴山冷杉+华山松-鞘柄菝葜+鄂西绣线菊-中日金星蕨)4个群丛所含物种数最多,其中群丛Ⅰ、Ⅵ、Ⅸ所含食源植物种数也最多;群丛Ⅳ(红桦-湖北花楸-离舌橐吾)胸径大于30 cm的树木所占比例及乔木层平均高度均最大;这5个群丛是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栖息地的主要植被类型。该研究可为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栖息地的植被保护与恢复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金丝猴 栖息地 植物社会学调查 聚类分析 群丛 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及空缺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王茜茜 葛继稳 +3 位作者 李炜 张志祥 沈帆 徐鑫磊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90-195,共6页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重要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主要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方式,具有重大的经济、生态、文化、科学以及美学和娱乐价值。根据实地调查和资料汇总,截至2007年12月,湖北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58个,...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以及重要自然与文化遗产的主要措施,是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基本方式,具有重大的经济、生态、文化、科学以及美学和娱乐价值。根据实地调查和资料汇总,截至2007年12月,湖北省共建立自然保护区58个,总面积108.01万hm2,占湖北省国土面积的5.79%。文章在分析已建自然保护区基础上,研究了自然保护区类型、物种多样性、区域体系布局等方面存在的空缺,提出了调整现有自然保护区(主要方式为合并、升级、扩区)和新建自然保护区(小区、点)的建议,包括合并堵河源和十八里长峡自然保护区、麋鹿自然保护区的扩区,新建三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火烧坪草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等一批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议,为湖北省自然保护区管理和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自然保护区 现状 空缺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丝梨种群分布格局 被引量:4
7
作者 许凯扬 刘胜祥 +4 位作者 杨福生 汪正祥 彭丹 郑昌毅 黄大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7-220,共4页
对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水丝梨 (Sycopsissinensis Oliver)群落进行了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分别将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在样方中进行定位 ,随机选取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小样方 ,运用多种指数判定水丝梨在不同取样尺度上的格... 对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常绿阔叶林水丝梨 (Sycopsissinensis Oliver)群落进行了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分别将种群中的每个个体在样方中进行定位 ,随机选取一系列不同尺度的小样方 ,运用多种指数判定水丝梨在不同取样尺度上的格局类型 .结果表明 :4m× 4m、6m×6m的尺度上为集群分布 ,其余区组为随机分布 ,且各指数判定吻合性较好 .集群分布出现在较小的观测尺度上是缘于微环境异质性诸如光因子、土壤因子、林窗、岩石裸露的影响 .在较大区组上多呈随机分布 ,这与群落内气候和大生境的一致以及长期处于原始自然状态下密切相关 .水丝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受群落学特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群落种类组成和结构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后河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水丝犁 种群 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丝梨种群结构 被引量:4
8
作者 许凯扬 刘胜祥 +3 位作者 杨福生 汪正祥 彭丹 黄大钱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322-325,共4页
对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丝梨 ( Sycopsissinensis Oliver)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进行研究 .水丝梨种群大小、高度级结构研究表明 ,幼苗、幼树数量严重不足 ,中成树成高频分布 ,个体之间竞争激烈 ,整个种群表现为一不稳定的成熟类... 对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水丝梨 ( Sycopsissinensis Oliver)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进行研究 .水丝梨种群大小、高度级结构研究表明 ,幼苗、幼树数量严重不足 ,中成树成高频分布 ,个体之间竞争激烈 ,整个种群表现为一不稳定的成熟类型 .幼苗、幼树的低频分布将是影响种群稳定的限制性因素 .对水丝梨种群的保护作者也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丝梨 种群结构 湖北 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蝶类调查初报 被引量:9
9
作者 王国秀 骆启桂 +1 位作者 陈国生 荣志莹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74-475,共2页
This paper reports 40 species of butterfly belonging to 9 families and 30 genera from the Jiugong mountain natural protection reserve in Hubei province.Among these,5 species are newly recorded in Hubei.
关键词 湖北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 蝶类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兽类资源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家武 吴法清 +5 位作者 何定富 葛继稳 戴宗兴 邹中菊 石道良 彭宗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03-507,共5页
对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考察,报道兽类共58种,隶属于8目22科.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兽类42种: 级3种, 级12种,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兽类27种;有CITES附录的兽类21种.对兽类的区系组成、种群数量和保护现状进行... 对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的兽类资源进行了考察,报道兽类共58种,隶属于8目22科.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兽类42种: 级3种, 级12种,有益的或有重要经济、科研价值的兽类27种;有CITES附录的兽类21种.对兽类的区系组成、种群数量和保护现状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 兽类资源 湖北 区系组成 种群数量 生物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的问题和对策——来自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调查 被引量:6
11
作者 朱璇 朱海森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36-140,共5页
本文以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个案,以作者的现场实际调研为依据,探讨目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发展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与今后可能的开发方向,并提出了自然环境非人工化、解说系统科学化、户外产品多元化和网络营销强势化策略。
关键词 生态旅游 自然保护区 神农架 生态旅游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退化生境特征及恢复技术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鹏程 滕明君 +3 位作者 穆俊明 胡文杰 杨敬元 晏召贵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9,共9页
对神农架川金丝猴分布区218个样地进行调查,比较川金丝猴未退化生境与退化生境群落特征的差异,并依据未退化生境群落分类构建生境恢复模式群落。结果表明:神农架保护区川金丝猴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生境退化较为严重,落叶阔叶林生境退... 对神农架川金丝猴分布区218个样地进行调查,比较川金丝猴未退化生境与退化生境群落特征的差异,并依据未退化生境群落分类构建生境恢复模式群落。结果表明:神农架保护区川金丝猴的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生境退化较为严重,落叶阔叶林生境退化较轻;退化生境与未退化生境群落的乔木物种组成大致相同,但灌木种数和食源灌木种数均少于未退化生境;森林砍伐、病虫害危害、生境过度利用是导致生境退化的主要原因;生境群落的郁闭度和乔木平均高随退化程度加重而降低;轻度和中度退化生境的灌木盖度和食源灌木盖度也低于未退化生境;重度退化生境具有最高的灌木盖度、食源灌木盖度和灌木高度。根据未退化生境群落分类总结出神农架川金丝猴生境恢复的8个模式群落,提出了轻度、中度和重度退化生境的恢复模式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金丝猴 群落结构 退化生境 生境恢复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叶附生苔类植物的研究(八)——湖北后河自然保护区的叶附生苔类 被引量:10
13
作者 彭丹 刘胜祥 吴鹏程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3期199-201,共3页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叶附生苔类 ,共 3科 7属 7种 ,它们分布在 30°5′32″N,110°33′10″E,海拔10 0 0~ 110 0 m之间的河谷常绿阔叶林内。最常见的种为叶生针鳞苔 Rhaphidolejeunea foliicola和尖叶薄鳞苔L eptolej... 湖北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叶附生苔类 ,共 3科 7属 7种 ,它们分布在 30°5′32″N,110°33′10″E,海拔10 0 0~ 110 0 m之间的河谷常绿阔叶林内。最常见的种为叶生针鳞苔 Rhaphidolejeunea foliicola和尖叶薄鳞苔L eptolejeunea elliptica。这是叶附生苔类在湖北省的首次发现 ,也是目前我国叶附生苔类分布最北的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叶附生苔类植物 湖北 后河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后河自然保护区水丝梨群落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许凯扬 刘胜祥 叶万辉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5期359-364,共6页
根据对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丝梨群落 2 4 0 0 m2样地调查资料 ,从群落物种组成、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种群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群落物种组成较为丰富 ,共发现维管植物 92种 ,隶属于 5 4个科 ,80个属 ,乔木层物种相对较少 ,水丝梨优... 根据对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丝梨群落 2 4 0 0 m2样地调查资料 ,从群落物种组成、乔木层物种多样性、种群结构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群落物种组成较为丰富 ,共发现维管植物 92种 ,隶属于 5 4个科 ,80个属 ,乔木层物种相对较少 ,水丝梨优势度显著 ,乔木物种多样性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 ,少量的人为干扰下的水丝梨群落多样性较高。种群分布格局多呈随机分布 ,种群发育已进入成熟型阶段 ,但幼苗幼树较少 ,有可能对群落的更新与稳定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后河自然保护区 水丝梨 群落研究 种群结构 种群分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华南虎考察初报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家武 吴法清 +5 位作者 葛继稳 何定富 戴宗兴 石道良 满金山 彭宗林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13-216,共4页
报道了国家 级保护动物华南虎 (Panthera tigrisamoyensis)在湖北省七姊妹山自然保护区活动的证据 。
关键词 湖北 七姊妹山 自然保护区 华南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自然保护区信息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岚 袁道凌 刘胜祥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3-24,33,共3页
以湖北省自然保护区数据库为核心 ,把有关信息和数据储存在计算机中 ,在计算机硬软件的支持下 ,实现对这些信息和数据的输入、输出、更新、传输、保密、检索、统计、评价、预测、模拟和决策等功能。该系统的使用 ,将会大大节省环境管理... 以湖北省自然保护区数据库为核心 ,把有关信息和数据储存在计算机中 ,在计算机硬软件的支持下 ,实现对这些信息和数据的输入、输出、更新、传输、保密、检索、统计、评价、预测、模拟和决策等功能。该系统的使用 ,将会大大节省环境管理中的人力、物力、财力 ,而且能够快速、高效的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信息系统 数据库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辖自然保护区设置的植物区系地理学依据 被引量:5
17
作者 宋建中 殷荣华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1年第2期203-208,共6页
湖北省辖自然保护区共五座,它们是鄂西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鄂西南星斗山、木林子和后河自然保护区、鄂东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本文根据各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中优势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属的相似性系数的比较分析和川鄂山区及大别山... 湖北省辖自然保护区共五座,它们是鄂西神农架自然保护区、鄂西南星斗山、木林子和后河自然保护区、鄂东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本文根据各自然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中优势科、属的分布区类型、属的相似性系数的比较分析和川鄂山区及大别山特有种子植物的地理分布,提供现有五座省辖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区系地理学依据,并确认其地理布局的合理性。同时,建议尽快在鄂西北和鄂东北(特别是大别山脉)建立一定数量的自然保护区,使湖北省辖自然保护区能准确、完整地反映湖北种子植物区系的全貌和鄂东、鄂西的区域性特征以及与其他相邻区系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自然保护区 植物区系 地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特有昆虫名录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佳璐 雷朝亮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2803-2806,2809,共5页
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该地区昆虫种群监测积累资料,记述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特有昆虫84种,分属12目37科,其中原尾目2种,等翅目1种,直翅目5种,缨翅目1种,同翅目2种,半翅目2种,脉翅目9种,鞘翅目4种,蚤目12种,双翅目29种... 为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和该地区昆虫种群监测积累资料,记述了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特有昆虫84种,分属12目37科,其中原尾目2种,等翅目1种,直翅目5种,缨翅目1种,同翅目2种,半翅目2种,脉翅目9种,鞘翅目4种,蚤目12种,双翅目29种,鳞翅目10种,膜翅目7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 特有昆虫 名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薤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多样性调查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芊芊 吴法清 +3 位作者 戴宗兴 舒到实 蒲云海 曹国斌 《林业调查规划》 2007年第1期72-75,共4页
2005年8月对湖北省薤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进行了专项调查。分别记录到两栖动物21种,隶属于2目8科;爬行动物31种,隶属于2目9科。对它们的物种组成、地理区系特点和保护等级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保护建议。
关键词 湖北薤山自然保护区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蜘蛛群落的初步调查
20
作者 刘家武 《四川动物》 CSCD 2002年第2期59-61,共3页
1999年 7~ 8月对湖北省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蜘蛛资源进行了调查 ,共采集到蜘蛛 15科 41属 6 8种。结果表明 :群落优势种为肩斑银鳞蛛、斜纹猫蛛和银锥腹蛛。群落多样性指数 (H )为 3 2 36 7,均匀性指数 (E)为 0 76 71,优势集中性指数 (C)... 1999年 7~ 8月对湖北省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蜘蛛资源进行了调查 ,共采集到蜘蛛 15科 41属 6 8种。结果表明 :群落优势种为肩斑银鳞蛛、斜纹猫蛛和银锥腹蛛。群落多样性指数 (H )为 3 2 36 7,均匀性指数 (E)为 0 76 71,优势集中性指数 (C)为 0 0 72 0。 4种蜘蛛为湖北省分布新记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 蜘蛛群落 调查 蜘蛛资源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