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3S”技术的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25年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张垚 王敏 +4 位作者 肖志豪 唐瑶 方芳 李鹏飞 刘胜祥 《林业调查规划》 2013年第3期16-20,共5页
利用1987年、2006年和2010年的Landsat 5 TM遥感影像及地形图,分析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25年来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987~2006年间,林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增加287.84 hm2和227.92 hm2,水域、草地和沼泽有所减少,... 利用1987年、2006年和2010年的Landsat 5 TM遥感影像及地形图,分析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25年来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研究结果显示:1987~2006年间,林地和耕地面积分别增加287.84 hm2和227.92 hm2,水域、草地和沼泽有所减少,其中草地减少最为明显,减少了337.53 hm2。2006~2010年间,草地面积增加了273.64 hm2,耕地、林地和沼泽均有所减少,耕地面积减少最多,为171.86 hm2。围堤修建、意杨栽种和耕地开垦导致了湿地退化、土壤旱化,是引起保护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动态变化 “3S”技术 驱动力分析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媒体演示系统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岚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5期5-6,9,共3页
本文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研制出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媒体演示系统。该系统以 WINDOWS98窗口环境为平台 ,融图、文、声、像、数据库、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体 ,将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声音处理技术、文字处理技术、视频处理技术... 本文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研制出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多媒体演示系统。该系统以 WINDOWS98窗口环境为平台 ,融图、文、声、像、数据库、动画等多种媒体于一体 ,将先进的图像处理技术、声音处理技术、文字处理技术、视频处理技术、以及三维动画技术集成到计算机中 ,可使原本单调的静态材料变成有声有色的动态画面 ,全方位展示该保护区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媒体 保护区 麋鹿 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演示系统 石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首麋鹿保护区春季饲草生态特征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丁钰菏 杨涛 +2 位作者 张玉铭 李鹏飞 朱建强 《草学》 2022年第6期52-60,67,共10页
栖息地生态环境对麋鹿健康和种群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饲草群落状况对麋鹿容载量有直接影响。根据前期调查,对22种麋鹿可食的植物进行了样方调查,将其分为四大群落。采用物种多样性的分析方法、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 栖息地生态环境对麋鹿健康和种群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其中饲草群落状况对麋鹿容载量有直接影响。根据前期调查,对22种麋鹿可食的植物进行了样方调查,将其分为四大群落。采用物种多样性的分析方法、Levins生态位宽度指数和Pianka生态位重叠值对多个植物群落中的植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狗牙根益母草群落中,狗牙根和益母草的重要值(分别为0.28和0.19)远大于其他植物,野灯芯草的生态位宽度(0.9193)明显高于其他植物;在马鞭草群落中,马鞭草的重要值最大(0.45),马鞭草和苍耳的生态位宽度最大(分别为0.305和0.270),说明这两种植物对资源环境的利用和适应能力最强;在李氏禾群落中,6种植物的生态位重叠值集中在0.8~1.0之间,其中乌蔹莓和李氏禾、葎草和风轮菜两对的生态位重叠程度较高(均为0.9999),生态位宽度以爵床的最大(0.9257),表明其对环境资源的利用能力较强;在紫花苜蓿群落中,紫花苜蓿的重要值最大(0.65),狗牙根的生态位宽度最大(0.663)。在保护区内,分布比较集中、生物量大的草本植物主要有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益母草(Leonurus artemisia(Laur.)S. Y. Hu F)、李氏禾(Leersia hexandra Swartz.)、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和葎草(Humulus scandens(Lour.)Merr.),草本群落经过近5年演替,最为明显的变化是狗牙根葎草群落演变为狗牙根益母草群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群落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重要值 物种多样性 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发现最大规模自然野化麋鹿种群
4
作者 程志斌 杨涛(图) 《湖北林业科技》 2024年第3期F0003-F0003,共1页
2024年5月29日,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与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联合开展石首保护区外野生麋鹿种群状况和健康监测调查,在长江流域荆州辖区内的一处长江洲滩上发现最大规模自然野化麋鹿种群,数量达439只,其中今年新生麋... 2024年5月29日,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与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人员联合开展石首保护区外野生麋鹿种群状况和健康监测调查,在长江流域荆州辖区内的一处长江洲滩上发现最大规模自然野化麋鹿种群,数量达439只,其中今年新生麋鹿幼仔88只,占比2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石首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野化 科研人员 麋鹿 健康监测 长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麋鹿总数突破千头大关
5
《绿色科技》 2013年第11期281-281,共1页
2013年6月3日,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传出喜讯:麋鹿于今年3月下旬开始产仔,目前已顺利生产72头幼鹿。至此,保护区麋鹿总数已从最初的30头发展到1016头。石首市投资150万元建成了总面积1567公顷的湿地麋鹿自然保护区,修建了... 2013年6月3日,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传出喜讯:麋鹿于今年3月下旬开始产仔,目前已顺利生产72头幼鹿。至此,保护区麋鹿总数已从最初的30头发展到1016头。石首市投资150万元建成了总面积1567公顷的湿地麋鹿自然保护区,修建了设防水位38m、长3公里的躲水围堤,架设了高2m、长8km的防逃铁丝拦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麋鹿自然保护区 麋鹿 设防水位 石首 天鹅洲 产仔 幼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千亩人工草场确保麋鹿安全过冬
6
《中国畜禽种业》 2012年第12期150-150,共1页
湖北省荆州市石首麇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中国最大的野生放养麇鹿保护区.麋鹿数量高达一千只左右。每年初冬,麋鹿冬粮储备是保护区最重要工作之一,今年,麋鹿冬粮储备情况如何呢?
关键词 湖北 麋鹿 安全过冬 人工草场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荆州市 麇鹿 储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天鹅洲渔民上岸当农民
7
作者 鄂水 《中国水产》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21,共1页
湖北石首新和农业队的村民原在天鹅洲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内以打鱼为生。近年来,由于渔民的经济捕捞活动严重影响了白鳍豚,江豚的繁衍生息。石首市决定分批安排保护区内的128户渔民转产。2004年12月,50户渔民率先上岸当农民,在... 湖北石首新和农业队的村民原在天鹅洲国家级白鳍豚自然保护区内以打鱼为生。近年来,由于渔民的经济捕捞活动严重影响了白鳍豚,江豚的繁衍生息。石首市决定分批安排保护区内的128户渔民转产。2004年12月,50户渔民率先上岸当农民,在东河头村获得了政府安置的214亩土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鹅洲 渔民 农民 湖北 自然保护区 白鳍豚 石首 国家级 江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