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明清时期湖北民众武当朝香习俗概观——以武当山现存碑刻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
2
1
作者
梅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9-93,共5页
武当山进香民俗兴起于宋代,到明代已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风俗,清以后,武当山地位虽有下降,但民间仍盛行朝武当的习俗。从朝山规模和影响来看,湖北香客最为引人注目,构成了武当山香客的主要来源。湖北民众武当朝香的风俗持续时间长、分...
武当山进香民俗兴起于宋代,到明代已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风俗,清以后,武当山地位虽有下降,但民间仍盛行朝武当的习俗。从朝山规模和影响来看,湖北香客最为引人注目,构成了武当山香客的主要来源。湖北民众武当朝香的风俗持续时间长、分布区域广、香客多随香会组织出行;朝山之人以平民百姓为主,也有绅士、吏员的参与;进香的时间一年四季均有,以农闲时较多;各地朝山的频率不一,根据离武当山的远近,或三年一朝,或一年一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武当山
湖北民众
朝山进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武汉会战前的湖北民众抗日救亡运动述论
2
作者
张泰山
《理论月刊》
2008年第7期55-58,共4页
从九一八事变起至武汉会战前,湖北人民在荆楚大地上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文章从九一八事变与湖北救亡运动的兴起、一二九运动与湖北救亡运动的发展、七七事变与湖北救亡运动的新高潮等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湖北民众抗日救亡...
从九一八事变起至武汉会战前,湖北人民在荆楚大地上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文章从九一八事变与湖北救亡运动的兴起、一二九运动与湖北救亡运动的发展、七七事变与湖北救亡运动的新高潮等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湖北民众抗日救亡运动进行了考察。这一时期湖北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呈现出主动性与积极性、连续性与广泛性、创造性与开拓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民众
武汉会战
抗日救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明清时期湖北民众武当朝香习俗概观——以武当山现存碑刻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
2
1
作者
梅莉
机构
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9-93,共5页
文摘
武当山进香民俗兴起于宋代,到明代已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的风俗,清以后,武当山地位虽有下降,但民间仍盛行朝武当的习俗。从朝山规模和影响来看,湖北香客最为引人注目,构成了武当山香客的主要来源。湖北民众武当朝香的风俗持续时间长、分布区域广、香客多随香会组织出行;朝山之人以平民百姓为主,也有绅士、吏员的参与;进香的时间一年四季均有,以农闲时较多;各地朝山的频率不一,根据离武当山的远近,或三年一朝,或一年一朝。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武当山
湖北民众
朝山进香
分类号
K203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武汉会战前的湖北民众抗日救亡运动述论
2
作者
张泰山
机构
湖北师范学院历史系
出处
《理论月刊》
2008年第7期55-58,共4页
文摘
从九一八事变起至武汉会战前,湖北人民在荆楚大地上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运动。文章从九一八事变与湖北救亡运动的兴起、一二九运动与湖北救亡运动的发展、七七事变与湖北救亡运动的新高潮等三个方面,对这一时期的湖北民众抗日救亡运动进行了考察。这一时期湖北民众抗日救亡运动呈现出主动性与积极性、连续性与广泛性、创造性与开拓性的特点。
关键词
湖北民众
武汉会战
抗日救亡
分类号
K265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明清时期湖北民众武当朝香习俗概观——以武当山现存碑刻为考察中心
梅莉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武汉会战前的湖北民众抗日救亡运动述论
张泰山
《理论月刊》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