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江口湖北库区不同调控密度马尾松人工林林分特征 被引量:8
1
作者 王晓荣 刘学全 +2 位作者 唐万鹏 庞宏东 郑京津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6期16-23,共8页
以丹江口湖北库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从林分结构、天然更新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探讨不同调控密度的林分特征。结果表明,林分密度的降低有利于乔木层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优势高、枝下高的明显增加,不同调控密度林分高度分布整... 以丹江口湖北库区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从林分结构、天然更新演替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探讨不同调控密度的林分特征。结果表明,林分密度的降低有利于乔木层平均树高、平均胸径、优势高、枝下高的明显增加,不同调控密度林分高度分布整体均呈现正态分布曲线,但不同密度林分其峰值波动范围的宽窄程度各不相同,低密度林分高度结构更趋于完整;高密度林分立木胸径以小径阶为主,低中密度林分大径阶立木数量则明显增加。高中低密度马尾松林下更新树种种类分别为5种、7种和8种,均以栓皮栎和盐肤木构成其优势更新树种;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更新幼苗数量以及更新层优势种幼树幼苗与乔木树种数量之比均表现为逐渐降低趋势,且更新幼苗多集中在高度≥50 cm范围。马尾松林分密度的降低均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林下生物多样性的增加,但不同层次生物多样性变化趋势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调控密度 林分特征 自然更新 物种多样性 丹江口湖北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三峡工程湖北库区药用植物引种栽培 被引量:5
2
作者 林刚 康宁 刘启宏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6年第4期381-384,共4页
长江三峡工程湖北库区药用植物引种栽培林刚,康宁,刘启宏(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430074)关键词植物引种,药用植物,长江三峡工程湖北库区THEINTRODUCTIONANDCULTIVATIONOFTHEME... 长江三峡工程湖北库区药用植物引种栽培林刚,康宁,刘启宏(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研究所武汉430074)关键词植物引种,药用植物,长江三峡工程湖北库区THEINTRODUCTIONANDCULTIVATIONOFTHEMEDICINALPLANTSFRO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引种 栽培 长江三峡工程 湖北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湖北库区坡耕地农药污染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2
3
作者 郑京津 王高德 +1 位作者 刘学全 王晓荣 《湖北林业科技》 2014年第1期32-34,55,共4页
本文针对丹江口湖北库区坡耕地化学农药及面源污染等问题,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库区坡耕地化学农药使用与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提出了库区坡耕农药污染阻断途径和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库区坡耕地农药污染防治... 本文针对丹江口湖北库区坡耕地化学农药及面源污染等问题,在广泛查阅文献资料及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对库区坡耕地化学农药使用与污染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综述,提出了库区坡耕农药污染阻断途径和综合防治措施,以期为库区坡耕地农药污染防治提供依据和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湖北库区 坡耕地 农药 面源污染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江口湖北库区马尾松人工林水文生态效应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晓荣 皮忠来 +4 位作者 刘学全 唐万鹏 庞宏东 郑京津 郑兰英 《湖北林业科技》 2014年第2期1-6,共6页
采用野外实地观测与室内浸水法,对丹江口湖北库区龙口林场5种类型马尾松林分枯落物蓄水、土壤理化性质和蓄水能力、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等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马尾松林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变化范围... 采用野外实地观测与室内浸水法,对丹江口湖北库区龙口林场5种类型马尾松林分枯落物蓄水、土壤理化性质和蓄水能力、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等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不同类型马尾松林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间存在显著差异,变化范围在45.83-93.32t·hm^-2,为松柏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低密度马尾松林〉中密度马尾松林〉高密度马尾松林。有效拦蓄量变化范围在29.83-41.79t·hm^-2,为中密度马尾松林〉松柏混交林〉针阔混交林〉低密度马尾松林〉高密度马尾松林。②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呈增加的趋势,而总孔隙度呈逐渐递减的趋势。不同类型马尾松土壤贮水能力差异明显,表现为针阔混交林〉低密度马尾松林〉中密度马尾松林〉松柏混交林〉高密度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约是高密度马尾松林的1.25倍。③不同森林类型地表径流量在14.68-29.56m^3·hm^-2之间,土壤侵蚀量在2.01~4.15m3·hm^-2之间,且均以栎类次生林最优,松柏混交林次之,马尾松纯林最低。总体而言,综合利用抚育择伐和人工诱导自然更新的方法,人工诱导马尾松纯林逐步向针阔混交林发育,可更有效提高水土保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湖北库区 马尾松人工林 水文生态效应 林分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林果业开发的可行性及效益分析
5
作者 李万德 谈建文 +1 位作者 周建华 陈玮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60-762,共3页
根据湖北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林果产业开发的现状以及结构调整的思路,提出了该地区林果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对该产业开发的优势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价。
关键词 林果业 效益分析 湖北库区和移民安置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湖北库区产业发展SWOT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江砥 蔡靖方 《理论月刊》 2006年第3期173-176,共4页
本文结合三峡湖北库区实际,采用SWOT分析范式,详细分析了三峡一、二、三产业发展存在优势(Strong)、劣势(Weak)、存在的机遇(Opportunity)和主要障碍(Threaten)。三峡库区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国家的指导、扶持和社会各方的支援下,发挥... 本文结合三峡湖北库区实际,采用SWOT分析范式,详细分析了三峡一、二、三产业发展存在优势(Strong)、劣势(Weak)、存在的机遇(Opportunity)和主要障碍(Threaten)。三峡库区应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国家的指导、扶持和社会各方的支援下,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依托比较优势,发展生态特色产业,摒弃粗放型开发方式,走集约型开发方式,靠先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和精深加工来延长产业链,提高开发效益,提升资源开发价值,抓住机遇,千方百计让库区人民走向小康致富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三峡库区 产业发展 SWOT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熟柑桔良种“夏金脐橙”在湖北三峡库区的栽培表现及技术要点
7
作者 吴黎明 何利刚 +9 位作者 王志静 宋放 王策 张豫 马小方 宋鑫 蒋迎春 张光国 廖胜才 向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1-25,共5页
“夏金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Summer Gold Navel Orange”)来源于华盛顿脐橙芽变,通过国家“948”项目引种至我国三峡库区自然驯化培育而成。通过在宜昌秭归郭家坝镇建立试验园,进行了连续3年的试验研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结... “夏金脐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Summer Gold Navel Orange”)来源于华盛顿脐橙芽变,通过国家“948”项目引种至我国三峡库区自然驯化培育而成。通过在宜昌秭归郭家坝镇建立试验园,进行了连续3年的试验研究,对其生物学特性和结果习性进行了详细观察。结果表明:夏金脐橙遗传性状稳定,果实近圆球形,外形美观,无核,果面橙红色,平均单果质量209.3 g,果肉橙色;高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0%~16.9%,可溶性糖含量9.1%~11.2%;降酸早,可滴定酸含量0.36%~0.55%,维生素C含量436.0~483.0 mg/kg,果实可食率66.5%,出汁率42.7%;果实于翌年3月中旬成熟,果实有香味,果肉细嫩,化渣性好,汁多味甜,风味较浓,内质极佳,早果丰产性、稳产性好,可以作为中晚熟脐橙良种进行示范推广。在栽培技术方面,重点采取树冠覆膜或单果套袋、地面覆膜(草)等技术措施防冻,保护夏金脐橙越冬果实,防止落果和果实枯水,保证果实安全越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金脐橙 晚熟 湖北三峡库区 结果习性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GIS的湖北丹江库区土壤水力侵蚀定量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张利华 梁俊 +1 位作者 蒋金龙 陈于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319-1323,共5页
湖北丹江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淹没区和水源区,土壤水力侵蚀是影响水质安全和工程实施的重要因素。以1998年和2003年的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建立了以植被覆盖度、坡度和土地利用为指标的水力侵蚀遥感分析方法,将水力侵蚀强... 湖北丹江库区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淹没区和水源区,土壤水力侵蚀是影响水质安全和工程实施的重要因素。以1998年和2003年的TM遥感影像为主要信息源,建立了以植被覆盖度、坡度和土地利用为指标的水力侵蚀遥感分析方法,将水力侵蚀强度分为六级,并结合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对1998年和2003年库区水力侵蚀强度变化及空间分布进行了划分。结果表明五年间库区微度侵蚀、中度侵蚀和强度侵蚀面积呈增加趋势,而轻度侵蚀和极强度侵蚀面积呈减少趋势;并将库区水力侵蚀空间分布划分为北部中低山丘陵中强度侵蚀区和中部河谷城区轻度流失区。分析结果对库区土壤侵蚀的治理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S技术 湖北丹江库区 水力侵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三峡库区晚熟脐橙不同海拔果实品质变化及枯水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吴黎明 何利刚 +9 位作者 王志静 宋放 王策 蒋迎春 刘继红 彭抒昂 鲍江峰 吴述勇 廖胜才 向进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8-24,共7页
以湖北三峡库区秭归地区不同海拔伦晚脐橙(Lane Late navel orange)果实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湖北三峡库区晚熟脐橙果实枯水防控栽培技术,进行了晚熟脐橙种植区域布局研究。结果表明,在湖北三峡库区,长江南面晚熟脐橙适宜区域化种植在海拔3... 以湖北三峡库区秭归地区不同海拔伦晚脐橙(Lane Late navel orange)果实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湖北三峡库区晚熟脐橙果实枯水防控栽培技术,进行了晚熟脐橙种植区域布局研究。结果表明,在湖北三峡库区,长江南面晚熟脐橙适宜区域化种植在海拔360m以下,长江北面在海拔350m以下。在适宜范围外,随海拔升高,晚熟脐橙果实品质下降,可食率、果汁率降低,酸下降快,化渣性变差,果实枯水加重。在海拔520m的果园冬季进行果实套袋,可将果实枯水率控制在6%,有效减轻和防止了晚熟脐橙的果实枯水,果实外观好,品质优;树冠覆膜的果实枯水率控制在20%以下,同样保证了果实品质,具备操作简便、劳动量小且成本较低的优势,可以在大规模生产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熟脐橙 果实枯水 品质 海拔 果实套袋 树冠覆膜 湖北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湖北段降水时空分布与滑坡灾害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金琪 孟英杰 +1 位作者 严婧 王海军 《地质科技情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51-255,共5页
在分析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灾害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库区湖北段1980-2010年不同时间尺度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得出持续性降雨与暴雨是影响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的敏感因子。结果发现: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发生区域性... 在分析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灾害发育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三峡库区湖北段1980-2010年不同时间尺度降水的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得出持续性降雨与暴雨是影响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地质灾害发育的敏感因子。结果发现:三峡库区湖北段滑坡发生区域性强,且库区湖北段降水量的分布与滑坡地质灾害发生的年内变化相一致;库区内多雨中心位于库区鹤峰附近;根据三峡库区降水量分布图,结合库区地质环境,建议将库区强降雨地区作为地质灾害重点防护区和监测区,尽可能以最小代价确保库区稳定性;此外,通过对滑坡灾害与不同时段不同降水类型的相关系数分析,进一步验证前期降水量的累积和强降雨是三峡库区湖北段发生滑坡地质灾害的重要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湖北 持续性降雨 分布特征 暴雨 滑坡地质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发生特征探讨 被引量:9
11
作者 范先鹏 董文忠 +3 位作者 甘小泽 李峰 王莉娜 张敏敏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41-2745,共5页
在湖北省三峡库区,选择了24个典型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农户每个季节连续3d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理化性质、垃圾中TN、TP产生系数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0.743kg/(d·人),生活垃圾产... 在湖北省三峡库区,选择了24个典型农户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农户每个季节连续3d的生活垃圾产生量、理化性质、垃圾中TN、TP产生系数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湖北省三峡库区农村生活垃圾人均日产生量0.743kg/(d·人),生活垃圾产生量受地域、季节及农户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生活垃圾组成中,有机垃圾(主要是厨余垃圾)约占40%,其他垃圾(灰土、煤渣等)占41%,可回收垃圾(废纸、废塑料等)约占18%,有害垃圾占1%。农村生活垃圾含水率约41%,容重0.368t/m3,有机垃圾日产生量0.212kg/(d·人),其中TN含量为14.66g/kg、TP含量为2.42g/kg。TN平均产污系数为0.993g/(d·人),TP平均产污系数为0.153g/(d·人)。依以上参数估算,湖北省三峡库区120万农村常住人口,垃圾年产生量为32万t、87万m3,垃圾中每年TN、TP产生量为435t、67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垃圾 垃圾产量 垃圾组成 产污系数 湖北省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三峡库区(湖北段)土壤侵蚀消长研究 被引量:9
12
作者 黄凯旋 刘扬 +4 位作者 董晓健 高超 张必辉 褚琳 丁树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6,20,共7页
为了探索三峡库区蓄水前后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消长之间的关系,以三峡库区湖北段为研究对象,基于RS和GIS空间分析等技术,通过获取和计算CSLE方程中各土壤侵蚀因子,依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对2005年、2010年、201... 为了探索三峡库区蓄水前后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消长之间的关系,以三峡库区湖北段为研究对象,基于RS和GIS空间分析等技术,通过获取和计算CSLE方程中各土壤侵蚀因子,依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对2005年、2010年、2015年研究区土壤侵蚀强度进行分级;运用叠置分析,生成2005—2010年、2010—2015年土壤侵蚀和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并将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侵蚀强度变化图层叠加。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以林地和耕地为主,其中耕地和林地的面积在不断减少,园地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在不断增加,研究区城镇化速率加快。微度和轻度侵蚀面积占比最大并逐年提升,轻度、中度和强烈侵蚀有向更低强度侵蚀迁移的趋势,三峡库区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初显。草地转为耕地对土壤侵蚀模数的增加最为明显;耕地转为林地、园地和草地以及园地转为林地对土壤侵蚀的发生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湖北 土壤侵蚀 CSLE模型 土地利用变化 土壤侵蚀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湖北段非点源污染氮磷排放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萌 刘云 +1 位作者 李春蕾 肖文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52,F0002,共8页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湖北段非点源污染情况,找到主要污染源和重点控制区,为该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提供科学支持。[方法]运用输出系数模型结合降雨侵蚀力影响系数和入河系数模拟计算研究区1990,2000,2005和2010年的非点源污染氮磷排放... [目的]了解三峡库区湖北段非点源污染情况,找到主要污染源和重点控制区,为该区生态环境的建设和治理提供科学支持。[方法]运用输出系数模型结合降雨侵蚀力影响系数和入河系数模拟计算研究区1990,2000,2005和2010年的非点源污染氮磷排放总量、各污染源氮磷污染排放量及贡献率以及各地区氮磷排放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三峡库区湖北段1990,2000,2005和2010年的TN排放量在2 500t以上、TP排放量在250t以上,2000年达到最高,TN,TP年均排放量分别为3 612.78和393.75t/a,年均排放强度为3.10和0.34kg/(hm^2·a),研究区非点源污染以氮污染为主。水田和旱地是造成氮污染的主要原因,其次是农村人口;水田和旱地也是磷污染排放的主要贡献源,其次是猪的养殖。[结论]研究区非点源污染总体呈现两侧高中间低的区域性分布。巴东县为氮磷排放的重点控制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湖北 非点源污染 输出系数模型 时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的阶段性响应分析——以库区湖北段为例 被引量:3
14
作者 钟红平 王宏志 +2 位作者 邢慧敏 龙文杰 严青青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82-593,共12页
三峡工程历经规划论证、大坝施工、大江截流、下闸蓄水、正式建成和全面运营等6个阶段.以1990年~2015年6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在ArcGIS平台下提取土地利用双向变化信息,并构建了土地利用程度综合变化指数(Land Use Degree Change, LUD... 三峡工程历经规划论证、大坝施工、大江截流、下闸蓄水、正式建成和全面运营等6个阶段.以1990年~2015年6期土地利用数据为基础,在ArcGIS平台下提取土地利用双向变化信息,并构建了土地利用程度综合变化指数(Land Use Degree Change, LUDC),对三峡库区湖北段土地利用的阶段性响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规划论证阶段三峡库区湖北段土地利用(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设用地)结构是10∶82∶6∶1∶1,正式运营阶段土地利用结构是9∶81∶6∶2∶2,土地覆盖以植被型为主;2)三峡工程不同阶段库区土地利用变化面积、速度/速率及方向差异性显著.蓄水前主要是林地和耕地的相互转换,蓄水后除水面扩展外,宜昌市区建设用地持续大面积增加;3)创建覆盖研究区的1 km×1 km空间网格,以此为单元计算LUDC,土地利用程度综合变化主要发生在500 m以下的河谷地区,且变化与其所处工程建设阶段、国家政策和区域发展规划非常契合,反映了区域生态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响应.在研究区各阶段,影响因素主次有所差异,工程建设和经济发展是土地开发的主要驱动力,建设用地和水域通过占有林地和耕地迅速增加;在移民安置、农业结构调整和生态保护政策影响下,生态环境日益得到改善.研究结果为库区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也为了解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CC 驱动力 空间网格 遥感 三峡工程 三峡库区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三峡库区水土保持规划及实施效果 被引量:3
15
作者 尹远志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S1期106-111,共6页
湖北三峡库区总土地面积6391.41km2,土壤侵蚀面积达3813.14km2,占59.67%,危险型以上占46.48%,且崩塌、滑坡、泥石流频繁;城镇搬迁、移民安置又造成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8年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 湖北三峡库区总土地面积6391.41km2,土壤侵蚀面积达3813.14km2,占59.67%,危险型以上占46.48%,且崩塌、滑坡、泥石流频繁;城镇搬迁、移民安置又造成严重的人为水土流失。8年来,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控制和减少水土流失为基础,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实行开发性治理,使治理区的生态环境显著改善,入库泥沙明显减少,环境容量扩大,商品经济得到初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三峡库区 水土流失 防治规划 实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三峡库区发现珍稀洞穴鱼新种为长江干流唯一盲鱼物种
16
《水产养殖》 CAS 2019年第11期26-26,共1页
2019年10月10日,从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李杰在实施农业农村部物种品种资源保护(渔业)项目和农业基础性长期性国家渔业数据观测监测项目过程中,于长江三峡库区湖北江段20 m水深下,发现一个新的珍稀洞穴盲鱼新种,该鱼外... 2019年10月10日,从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获悉,该所研究员李杰在实施农业农村部物种品种资源保护(渔业)项目和农业基础性长期性国家渔业数据观测监测项目过程中,于长江三峡库区湖北江段20 m水深下,发现一个新的珍稀洞穴盲鱼新种,该鱼外形奇特,没有眼睛,体色呈粉红色。李杰研究员与武汉大学常剑波教授、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蒋万胜博士、杨君兴研究员联合将它命名为三峡金线鲃,并获国际承认。这也是我省多年来首次发现鱼类新种,对研究长江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峡库区 长江干流 数据观测 生物多样性 湖北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晚熟柑桔生产现状及发展建议
17
作者 金天云 陆平波 赵昆松 《中国果业信息》 2023年第10期16-17,26,共3页
【导读】湖北三峡库区是全国晚熟柑桔重要产区之一,近些年发展成效显著,本文对湖北晚熟柑桔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柑桔是湖北省具有显著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柑桔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把... 【导读】湖北三峡库区是全国晚熟柑桔重要产区之一,近些年发展成效显著,本文对湖北晚熟柑桔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发展建议。柑桔是湖北省具有显著竞争力的优势特色产业,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柑桔产业发展,制定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把柑桔纳入十大农业重点产业链,奋力打造500亿元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桔产业 晚熟柑桔 政策措施 优势特色产业 湖北三峡库区 湖北 产业链 竞争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择伐抚育对不同类型马尾松人工林林下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兰英 王晓荣 +2 位作者 庞宏东 刘学全 胡文杰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3期6-12,共7页
以湖北丹江口库区不同类型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择伐抚育前后林下植物多样性测度分析。结果表明,择伐抚育后,灌木层主要的优势物种变化不大,而草本优势物种则变化较剧烈。不同类型马尾松林灌木层Shannon-Wiene... 以湖北丹江口库区不同类型马尾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利用生物多样性指数进行择伐抚育前后林下植物多样性测度分析。结果表明,择伐抚育后,灌木层主要的优势物种变化不大,而草本优势物种则变化较剧烈。不同类型马尾松林灌木层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表现为松柏混交林>中密度马尾松林>低密度马尾松林>高密度马尾松林>针阔混交林,Margalef丰富度指数表现为中密度马尾松林>低密度马尾松林>高密度马尾松林>松柏混交林>针阔混交林。择伐抚育致使针阔混交林和高密度马尾松林的灌木层多样性降低,松柏混交林、中密度马尾松林、低密度马尾松林则呈现升高趋势。针阔混交林和低密度马尾松林草本层各指数均整体降低,高密度马尾松林、中密度马尾松林、松柏混交林则呈现升高趋势,可见择伐抚育导致草本层生物多样性波动较大。同时,松柏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灌木层>草本层,而高密度马尾松林、中密度马尾松林、低密度马尾松林和针阔混交林的生物多样性则是草本层>灌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人工林 择伐抚育 生物多样性 丹江口湖北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