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γ-Re_θ转捩模型的标定研究
被引量:26
- 1
-
-
作者
张玉伦
王光学
孟德虹
王运涛
-
机构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气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5-301,共7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课题(2009CB723805)
-
文摘
介绍了γ-Reθ转捩模型,补充了相应的关联函数。基于平板的试验数据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CARDC)的trip软件平台上对该关联函数进行了标定,并研究了关联函数的变化对转捩结果的影响规律。通过修正与SST湍流模型的结合,改进了转捩位置后壁面摩擦阻力系数偏低的状况。
-
关键词
边界层
层流湍流转捩
转捩模型
间歇因子
关联函数
标定
-
Keywords
boundary layer
laminar to turbulent transition
transition model
intermittency
correlations
calibration
-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
-
题名转捩模型在螺旋桨数值计算中的应用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洪方文
张志荣
刘登成
郑巢生
翟树成
-
机构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船舶振动噪声重点实验室
-
出处
《船舶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93-398,共6页
-
文摘
螺旋桨敞水性能数值计算是船舶快速性能分析的基础,其计算精度对船舶快速性预报的准确度至关重要,湍流模型的选用是保证螺旋桨敞水性能计算精度的关键。本文利用k-ωSST湍流模型和γ-Reθ转捩模型对螺旋桨敞水性能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在模型尺度下螺旋桨叶片表面流动的相当一部分还保持着层流状态,带有转捩能力的湍流模型对这类流动具有更强的模拟能力。
-
关键词
转捩湍流模型
数值计算
螺旋桨敞水性能
-
Keywords
transition turbulence model
CFD
open water performance of propeller
-
分类号
U661.31
[交通运输工程—船舶及航道工程]
-
-
题名简单剪切流动中转捩的低维模式与数值模拟
- 3
-
-
作者
Dietmar Rempfer
杨琴
符松
-
机构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Materials and Aerospace Engineering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
-
出处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39-457,共19页
-
基金
the U.S.Air Force Office of Scientific Research资助.
-
文摘
回顾了过去10年在壁湍流和自由剪切流转捩问题的数值研究中取得的重要进展,介绍了数值方法和模式研究方面的进展,以及由此带来的关于转捩理论认识上的进展.对于壁面流动,文中主要介绍了渐进稳定流动中“跨越(bypass)转捩”研究中的各种观点.本文也简要介绍了对感受性和转捩控制方面的研究.
-
关键词
湍流转捩
流动仿真
数值方法
流动不稳定性
维模式
转捩
数值模拟
剪切流动
自由剪切流
数值研究
-
Keywords
transition to turbulence, flow simulation, numerical methods, flow instability
-
分类号
O357.5
[理学—流体力学]
TP311.132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
-
题名浮力效应对射流扩散火焰转捩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 4
-
-
作者
李丹
王双峰
-
机构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重力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科学学院
-
出处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27-233,共7页
-
基金
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空间科学任务概念课题资助(XDA15007602)
-
文摘
对不同空气伴流速度下丙烷层流射流火焰向湍流火焰的转捩过程进行实验观测,分析伴流对火焰转捩行为及稳定性的影响.相对于静止环境中的射流火焰,较大速度的伴流可以减小浮力效应对射流扩散火焰转捩过程的影响,使火焰发生转捩的临界Reynolds数(Re_(cr))增大,即火焰推迟转捩.但当伴流速度较小时,Re_(cr)保持不变,转捩过程中的射流火焰发生周期性振荡,振荡幅度随着伴流速度的增大而减小,继续增大伴流速度,火焰振荡的周期性最终消失,转而呈现随机性.实验还发现,喷嘴直径较大的扩散火焰的Re_(cr)更大.考虑到火焰对燃料射流局部流动状态的影响,对此现象进行了解释.
-
关键词
扩散火焰
湍流转捩
火焰稳定性
同轴伴流
浮力效应
-
Keywords
Diffusion flame, Transition to turbulence, Flame stability, Co flow, Buoyancy effect
-
分类号
V52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人机与环境工程]
TK16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
-
题名基于机器学习的伯努利夹持器气体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王洪悦
刘延芳
杜德嵩
齐乃明
-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研究院
-
出处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565-2578,共14页
-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基金资助项目(2022YFB3902701).
-
文摘
电子元器件的非接触输运是实现其全自动化生产的瓶颈之一.伯努利夹持器作为一种非接触式气动夹持装置被广泛应用于工业中物体的抓取、定位和运输,而适用于mm级别半导体器件清洁无损运输的微型伯努利夹持器还鲜有研究.文章采用SST k-ω并结合层流/湍流转捩γ模型,探讨了夹持间隙、喷嘴直径、夹持器尺寸以及供气压力对吸持力和气体消耗率的影响,并分析了其内部的气体流动特性变化;以数值模拟获得的数百个数据作为数据集,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建立6个夹持器性能预测模型,并结合相应的智能算法对机器学习模型的超参数进行调优,进行特征相关性分析,并比较了各机器学习模型的预测效果.结果表明,吸持力受多因素综合影响:其随供气压力、夹持器尺寸的增大而增大,随夹持间隙及喷嘴直径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气体消耗率随供气压力、夹持间隙以及喷嘴直径的增大而增大.最佳的机器学习模型对吸持力和气体消耗率的预测准确率评价指标R^(2)(越接近1越准确)分别在0.95和0.97左右,预测了不同夹持器尺寸下的最大吸持力及所对应的夹持器参数,与数值结果进行比较其误差小于5%,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此外发现,为保证夹持器低G-F因子工作(产生单位吸持力所需的气体消耗率g/s·N)其供气压力和夹持间隙应分别控制在3~5 bar和0.045~0.08 mm之间,模型可用于多参数影响下的伯努利夹持器吸持力和气体消耗率的预测.结果可为微型伯努利夹持器设计及结构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
关键词
伯努利夹持器
机器学习
层流/湍流转捩
吸持力
气体消耗率
-
Keywords
Bernoulli gripper
machine learning
laminar/turbulent transition
holding force
gas consumption rate
-
分类号
O368
[理学—流体力学]
-
-
题名高超声速双椭球气动热环境预测
被引量:3
- 6
-
-
作者
朱志斌
尚庆
潘宏禄
姜宝森
-
机构
中国航天空气动力技术研究院
-
出处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1-117,共7页
-
文摘
采用不同数值模拟方法,对双椭球外形高超声速绕流的气动热环境进行了模拟预测,对比分析了计算网格、数值格式、湍流模型等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数值模拟表明,双椭球超声速绕流在相贯线附近会发生激波与边界层干扰,引起分离旋涡并诱发流动转捩,从而改变边界层流动状态,并直接影响热流分布。层流和全湍流计算得到的热流分布与实验数据存在偏差,而转捩模式能够更为准确地预测热流分布;大涡模拟捕捉到了分离诱导转捩的时空发展过程,发现流场涡系结构的发展演化与热流分布具有直接相关性。
-
关键词
高超声速
双椭球
气动热
转捩、湍流
数值模拟
-
Keywords
hypersonic
double ellipsoid
aero-heating
transition and turbulence
numerical simulation
-
分类号
V211.3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