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南极普里兹湾海域湍流扩散系数估计
被引量:
2
1
作者
丁文祥
梁楚进
+1 位作者
廖光洪
高立宝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4,共11页
基于Thorpe尺度方法,利用CTD数据,计算了南极普里兹湾海域的Thorpe尺度和湍流扩散系数,分析了观测区域(64°~69°S,66°~80°E)湍流翻转现象的强弱及分布。结果表明,在海底和地形粗糙区存在较大的Thorpe尺度(较强湍流翻...
基于Thorpe尺度方法,利用CTD数据,计算了南极普里兹湾海域的Thorpe尺度和湍流扩散系数,分析了观测区域(64°~69°S,66°~80°E)湍流翻转现象的强弱及分布。结果表明,在海底和地形粗糙区存在较大的Thorpe尺度(较强湍流翻转)和湍流扩散系数,湍流扩散系数最大值能达到10^(-2) m^2/s量级,比平坦开阔海洋高2~3个数量级,部分观测站位的湍流扩散系数和湍动能耗散率表现出大-小-大的垂向分布结构,总水深较深的区域尤为明显;深水区域的浮力频率在海表面到500m层比较大,浅水区域该现象不明显;湍动能耗散率在(67.25°S,73°E)周围和经度为78°E的各站位都表现相对较大,能达到10^(-6) w/kg量级,个别站位甚至能达到10^(-5) w/kg量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里兹湾
Thorpe尺度
湍流扩散系数
湍动能耗散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垂向湍流扩散系数的不确定性对深层叶绿素最大值现象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高永丽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40,共7页
深层叶绿素最大值(Deep Chlorophyll Maximum, DCM)现象的数值模拟是研究海洋表层生态系统和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由于自身的复杂性和观测的局限性,数值模式中物理参数的不确定性给模拟结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误差。其中,...
深层叶绿素最大值(Deep Chlorophyll Maximum, DCM)现象的数值模拟是研究海洋表层生态系统和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由于自身的复杂性和观测的局限性,数值模式中物理参数的不确定性给模拟结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误差。其中,垂向湍流扩散系数(vertical turbulence diffusion)是模式所包含的物理参数中很难直接通过观测来确定的参数,它在模式中的来源和取值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条件非线性最优(参数)扰动(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 related toparameter, CNOP-P)方法,研究了垂向湍流扩散系数的不确定性对模式模拟结果的影响。我们发现,垂向湍流扩散系数对 DCM 模拟产生最大影响的 CNOP 型扰动位于生产力层的上半部分。并且,去掉生产力层内湍流扩散系数的误差,模式模拟的改进程度最高达到了 80%。可见,垂向湍流扩散对生态系统的发展和保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改进垂向湍流扩散系数的不确定性,对 DCM 的数值模拟有着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参数
湍流扩散系数
不确定性
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N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热扩散系数的确定及其应用
被引量:
16
3
作者
刘树华
崔艳
刘和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37-345,共9页
本文应用六种方法,采用四种不同土壤的实测土壤温度梯度,分别计算了其表面热扩散系数,比较分析了每种方法的特点以及计算时对数据数量和精度的要求。结果表明:振幅法、位相法、反正切法和对数法,虽然可提供计算热扩散系数的解析方程,从...
本文应用六种方法,采用四种不同土壤的实测土壤温度梯度,分别计算了其表面热扩散系数,比较分析了每种方法的特点以及计算时对数据数量和精度的要求。结果表明:振幅法、位相法、反正切法和对数法,虽然可提供计算热扩散系数的解析方程,从而使计算简便,数据量少,但要求地温为单纯的正弦波,计算结果不稳定。数值法和调和分析法需应用隐含方程计算,需要数据量较大,但结果稳定可靠。用四种不同表面土壤热扩散系数模拟土壤的温度梯度,与实测值吻合得相当好,标准差小于0.043。本文还模拟了四种土壤条件下的土壤热通量,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
扩散系数
弦波
正切法
数法
温度梯度
调和分析
地温场
观测值
不均匀性
湍流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波浪破碎下湍流混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牟海迪
刘云龙
+4 位作者
袁媛
鞠莲
刘娟
孟静
陈旭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1-561,共11页
波浪破碎过程产生的湍流动量和能量垂向输运对于加快海洋上混合层中垂向混合具有显著效果。采用二维实验室水槽中对波浪破碎过程进行模拟。对采集的波浪振幅时间序列采用希尔伯特变换定位破碎波位置,波浪的破碎率随有效波高的增加而增大...
波浪破碎过程产生的湍流动量和能量垂向输运对于加快海洋上混合层中垂向混合具有显著效果。采用二维实验室水槽中对波浪破碎过程进行模拟。对采集的波浪振幅时间序列采用希尔伯特变换定位破碎波位置,波浪的破碎率随有效波高的增加而增大,波浪谱分析得到的波浪基本周期与有效周期结果相似。实验中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计算波浪破碎过程中湍动能耗散率的空间分布。湍流强度与波浪的相位密切相关,波峰位置处湍流活动最为剧烈,而且波峰位置处湍流混合区内湍动能耗散率量值的垂向分布基本保持不变,即出现“湍流饱和”现象,湍流影响深度可以达到波高的70%—90%。计算湍流扩散系数的垂向分布发现,湍流扩散在混合区上部随深度的增大以指数函数的形式增加,在混合区下部趋于稳定。作为对比,在相同位置处对声学多普勒流速测量仪(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ADV)测量的单点流速做频谱分析,发现与该位置处PIV湍动能耗散率结果量级处于同一水平,进一步验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浪破碎
湍动能耗散率
湍流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堆积结构对液态铅铋合金固态氧控影响规律
5
作者
朱玉琦
赵文豪
+3 位作者
梁瑞仙
吴浩
牛风雷
许幼幼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3,65,共7页
在铅铋反应堆中,固态氧控技术用于有效地抑制液态LBE(铅铋合金)对结构材料的腐蚀。目前固态氧控中堆积颗粒状态对氧传质影响的研究不足,这阻碍了设备的设计与优化。为了研究固态氧控中不同形状颗粒堆积床对高温液态铅铋中湍流氧传质的影...
在铅铋反应堆中,固态氧控技术用于有效地抑制液态LBE(铅铋合金)对结构材料的腐蚀。目前固态氧控中堆积颗粒状态对氧传质影响的研究不足,这阻碍了设备的设计与优化。为了研究固态氧控中不同形状颗粒堆积床对高温液态铅铋中湍流氧传质的影响,建立固态氧控质量交换器数值模型,采用离散单元法生成堆积颗粒,并考虑湍流传质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不同数值模型的验证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非均匀介质对LBE中氧传质有显著影响,均匀化的多孔介质模型低估了传质速率。颗粒形状对氧传质起到重要作用,不同形状颗粒堆积床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和有效扩散系数有所不同。虽然单个圆环形颗粒具有较高的溶解速率,但堆积床内的总溶解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氧控制
铅铋合金
湍流
传质
扩散系数
氧化铅
氧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WRF湖泊模型对青藏高原纳木错湖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
15
6
作者
方楠
阳坤
+3 位作者
拉珠
陈莹莹
王君波
朱立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0-618,共9页
WRF模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区域天气模式之一,在其最近的版本里耦合了一维湖泊模型,用于模拟陆面大型水体与底层大气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中国高时空分辨率气象驱动数据在西藏大湖之一的纳木错对该湖泊模型作离线模拟,并利用MODIS卫...
WRF模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区域天气模式之一,在其最近的版本里耦合了一维湖泊模型,用于模拟陆面大型水体与底层大气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中国高时空分辨率气象驱动数据在西藏大湖之一的纳木错对该湖泊模型作离线模拟,并利用MODIS卫星数据、湖温观测数据和湖面能量平衡评估了模型在青藏高原纳木错湖的适用性。结果表明:WRF中的湖泊模型方案并不适用于纳木错,其原因是在模拟深湖时,模型中垂向混合能力不足,导致大量能量堆积在湖水浅层,湖温廓线和湖表能量平衡存在较大误差。通过加大湖体内部的湍流混合能力,模型对湖水未冻结期的湖温和湖表能量平衡的模拟有很大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木错
WRF模式
湖泊模型
湍流扩散系数
垂向混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内循环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生物降解苯酚废水过程的计算传质学模拟研究
7
作者
张超
刘有智
+1 位作者
焦纬洲
张巧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65-974,共10页
利用计算传质学方法对内循环气升式环流反应器(ILALR)内生物降解苯酚废水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结合RNG k-ε湍流模型对ILALR中气-液两相流动过程进行模拟,采用气泡群平衡模型(PBM)对反应器内气泡的尺寸分布进行预测。利...
利用计算传质学方法对内循环气升式环流反应器(ILALR)内生物降解苯酚废水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结合RNG k-ε湍流模型对ILALR中气-液两相流动过程进行模拟,采用气泡群平衡模型(PBM)对反应器内气泡的尺寸分布进行预测。利用近年来提出的计算传质学c ^(2)-ε_(c)模型对湍流扩散系数进行计算,从而摆脱了传统需要预估湍流Schmidt数的经验方法。模拟得到的液相苯酚和菌体浓度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良好,从而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ILALR内湍流传质过程中湍流扩散系数及湍流Schmidt数并非常数,因此基于传递相似性假设得到的湍流Schmidt数经验模型不适用于ILALR内湍流传质过程的模拟。模拟得到的ILALR中液相剪应力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局部最大值出现在导流筒的上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传质
计算流体力学
湍流扩散系数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筛孔塔板浓度场的测量与模拟
被引量:
5
8
作者
孙志民
刘春江
+1 位作者
袁希钢
余国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77-1883,共7页
通过测量被纯氧饱和的水在塔板上发生氧解吸时液相氧浓度,得到了伴有传质的浓度场,并发现在速度返流区会出现浓度旋涡.使用计算传质学的方法对塔板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通过模拟,同时得到了湍流传质扩散系数...
通过测量被纯氧饱和的水在塔板上发生氧解吸时液相氧浓度,得到了伴有传质的浓度场,并发现在速度返流区会出现浓度旋涡.使用计算传质学的方法对塔板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通过模拟,同时得到了湍流传质扩散系数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浓度场
计算传质学(CMT)
测量
筛板塔
湍流
传质
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化工计算传质学的一个改进模型
被引量:
2
9
作者
孙志民
袁希钢
+1 位作者
刘春江
余国琮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5-10,共6页
计算传质学模型由浓度输运方程及其封闭方程和相应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组成。使用这一模型可同时计算出湍流传质扩散系数、三维浓度场和速度场分布。但刘伯潭提出的传质封闭方程c2-cε模式,形式复杂而且其模型常数均直接借鉴于传热研究;...
计算传质学模型由浓度输运方程及其封闭方程和相应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组成。使用这一模型可同时计算出湍流传质扩散系数、三维浓度场和速度场分布。但刘伯潭提出的传质封闭方程c2-cε模式,形式复杂而且其模型常数均直接借鉴于传热研究;此外,由于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对最终浓度场的预测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有对其进一步改进的必要。文中对传质封闭方程进行了简化并重新确定了模型常数,而且对计算流体力学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其预测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值符合得更好。通过与文献中的湍流传质扩散系数及浓度值的比较,证明了这一简化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2^--εc模型
湍流
传质
扩散系数
模拟
筛板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南极普里兹湾海域湍流扩散系数估计
被引量:
2
1
作者
丁文祥
梁楚进
廖光洪
高立宝
机构
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4-24,共11页
基金
南北极环境综合考察与评估专项项目资助(CHINARE 2015-01-01
CHINARE2016-04-01-01)
+4 种基金
全球变化与海气相互作用专项项目资助(GASI-03-01-01-0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41376033)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项目资助(SOEDZZ1517
SOEDZZ1519
JT1506)
文摘
基于Thorpe尺度方法,利用CTD数据,计算了南极普里兹湾海域的Thorpe尺度和湍流扩散系数,分析了观测区域(64°~69°S,66°~80°E)湍流翻转现象的强弱及分布。结果表明,在海底和地形粗糙区存在较大的Thorpe尺度(较强湍流翻转)和湍流扩散系数,湍流扩散系数最大值能达到10^(-2) m^2/s量级,比平坦开阔海洋高2~3个数量级,部分观测站位的湍流扩散系数和湍动能耗散率表现出大-小-大的垂向分布结构,总水深较深的区域尤为明显;深水区域的浮力频率在海表面到500m层比较大,浅水区域该现象不明显;湍动能耗散率在(67.25°S,73°E)周围和经度为78°E的各站位都表现相对较大,能达到10^(-6) w/kg量级,个别站位甚至能达到10^(-5) w/kg量级。
关键词
普里兹湾
Thorpe尺度
湍流扩散系数
湍动能耗散率
Keywords
Prydz Bay
Thorpe scale
turbulent diffusivities
dissipation rate of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分类号
P731.2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垂向湍流扩散系数的不确定性对深层叶绿素最大值现象模拟的影响
被引量:
3
2
作者
高永丽
机构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4-40,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海洋科学研究中心联合资助项目(U16064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项目(41421005)~~
文摘
深层叶绿素最大值(Deep Chlorophyll Maximum, DCM)现象的数值模拟是研究海洋表层生态系统和全球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但是由于自身的复杂性和观测的局限性,数值模式中物理参数的不确定性给模拟结果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误差。其中,垂向湍流扩散系数(vertical turbulence diffusion)是模式所包含的物理参数中很难直接通过观测来确定的参数,它在模式中的来源和取值往往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本文通过条件非线性最优(参数)扰动(Conditional nonlinear optimal perturbation related toparameter, CNOP-P)方法,研究了垂向湍流扩散系数的不确定性对模式模拟结果的影响。我们发现,垂向湍流扩散系数对 DCM 模拟产生最大影响的 CNOP 型扰动位于生产力层的上半部分。并且,去掉生产力层内湍流扩散系数的误差,模式模拟的改进程度最高达到了 80%。可见,垂向湍流扩散对生态系统的发展和保持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改进垂向湍流扩散系数的不确定性,对 DCM 的数值模拟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
物理参数
湍流扩散系数
不确定性
条件非线性最优扰动(CNOP)
Keywords
physical parameters
vertical turbulence diffusion
uncertainty
CNOP
分类号
P731.26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热扩散系数的确定及其应用
被引量:
16
3
作者
刘树华
崔艳
刘和平
机构
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出处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37-345,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文摘
本文应用六种方法,采用四种不同土壤的实测土壤温度梯度,分别计算了其表面热扩散系数,比较分析了每种方法的特点以及计算时对数据数量和精度的要求。结果表明:振幅法、位相法、反正切法和对数法,虽然可提供计算热扩散系数的解析方程,从而使计算简便,数据量少,但要求地温为单纯的正弦波,计算结果不稳定。数值法和调和分析法需应用隐含方程计算,需要数据量较大,但结果稳定可靠。用四种不同表面土壤热扩散系数模拟土壤的温度梯度,与实测值吻合得相当好,标准差小于0.043。本文还模拟了四种土壤条件下的土壤热通量,并与实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也是令人满意的。
关键词
热
扩散系数
弦波
正切法
数法
温度梯度
调和分析
地温场
观测值
不均匀性
湍流扩散系数
分类号
P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波浪破碎下湍流混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3
4
作者
牟海迪
刘云龙
袁媛
鞠莲
刘娟
孟静
陈旭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国家海洋局北海环境监测中心
北京应用气象研究所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
出处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1-561,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1402301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1871353号
国家海洋局海洋溢油鉴别与损害评估技术重点实验室基金课题,201604号。
文摘
波浪破碎过程产生的湍流动量和能量垂向输运对于加快海洋上混合层中垂向混合具有显著效果。采用二维实验室水槽中对波浪破碎过程进行模拟。对采集的波浪振幅时间序列采用希尔伯特变换定位破碎波位置,波浪的破碎率随有效波高的增加而增大,波浪谱分析得到的波浪基本周期与有效周期结果相似。实验中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PIV)计算波浪破碎过程中湍动能耗散率的空间分布。湍流强度与波浪的相位密切相关,波峰位置处湍流活动最为剧烈,而且波峰位置处湍流混合区内湍动能耗散率量值的垂向分布基本保持不变,即出现“湍流饱和”现象,湍流影响深度可以达到波高的70%—90%。计算湍流扩散系数的垂向分布发现,湍流扩散在混合区上部随深度的增大以指数函数的形式增加,在混合区下部趋于稳定。作为对比,在相同位置处对声学多普勒流速测量仪(acoustic Doppler velocimeter,ADV)测量的单点流速做频谱分析,发现与该位置处PIV湍动能耗散率结果量级处于同一水平,进一步验证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关键词
波浪破碎
湍动能耗散率
湍流扩散系数
Keywords
wave breaking
turbulent kinetic dissipation rate
turbulent diffusivity coefficient
分类号
P731.24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堆积结构对液态铅铋合金固态氧控影响规律
5
作者
朱玉琦
赵文豪
梁瑞仙
吴浩
牛风雷
许幼幼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核科学与工程学学院
华北电力大学数理学院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核反应堆系统设计技术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8-43,65,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12027813,12105101)。
文摘
在铅铋反应堆中,固态氧控技术用于有效地抑制液态LBE(铅铋合金)对结构材料的腐蚀。目前固态氧控中堆积颗粒状态对氧传质影响的研究不足,这阻碍了设备的设计与优化。为了研究固态氧控中不同形状颗粒堆积床对高温液态铅铋中湍流氧传质的影响,建立固态氧控质量交换器数值模型,采用离散单元法生成堆积颗粒,并考虑湍流传质的数学模型。通过对不同数值模型的验证和案例分析,结果表明非均匀介质对LBE中氧传质有显著影响,均匀化的多孔介质模型低估了传质速率。颗粒形状对氧传质起到重要作用,不同形状颗粒堆积床的压力分布、速度分布和有效扩散系数有所不同。虽然单个圆环形颗粒具有较高的溶解速率,但堆积床内的总溶解速率较低。
关键词
溶氧控制
铅铋合金
湍流
传质
扩散系数
氧化铅
氧质量分数
Keywords
dissolve oxygen control
lead-bismuth alloy
turbulent mass transfer diffusivity
lead oxide
oxygen mass fraction
分类号
TL334 [核科学技术—核技术及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WRF湖泊模型对青藏高原纳木错湖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
15
6
作者
方楠
阳坤
拉珠
陈莹莹
王君波
朱立平
机构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地球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出处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0-618,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项目(41190083)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B类)专项(XDB03030300)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41325019)
文摘
WRF模式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区域天气模式之一,在其最近的版本里耦合了一维湖泊模型,用于模拟陆面大型水体与底层大气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利用中国高时空分辨率气象驱动数据在西藏大湖之一的纳木错对该湖泊模型作离线模拟,并利用MODIS卫星数据、湖温观测数据和湖面能量平衡评估了模型在青藏高原纳木错湖的适用性。结果表明:WRF中的湖泊模型方案并不适用于纳木错,其原因是在模拟深湖时,模型中垂向混合能力不足,导致大量能量堆积在湖水浅层,湖温廓线和湖表能量平衡存在较大误差。通过加大湖体内部的湍流混合能力,模型对湖水未冻结期的湖温和湖表能量平衡的模拟有很大改进。
关键词
纳木错
WRF模式
湖泊模型
湍流扩散系数
垂向混合
Keywords
Nam Co lake
WRF model
One-dimensional lake model
Eddy diffusivity
Vertical mixing
分类号
P461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内循环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生物降解苯酚废水过程的计算传质学模拟研究
7
作者
张超
刘有智
焦纬洲
张巧玲
机构
中北大学超重力化工过程山西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965-974,共10页
基金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SKL-ChE-19B02)
中北大学科学研究基金项目(XJJ201815)。
文摘
利用计算传质学方法对内循环气升式环流反应器(ILALR)内生物降解苯酚废水过程进行了研究。采用欧拉多相流模型结合RNG k-ε湍流模型对ILALR中气-液两相流动过程进行模拟,采用气泡群平衡模型(PBM)对反应器内气泡的尺寸分布进行预测。利用近年来提出的计算传质学c ^(2)-ε_(c)模型对湍流扩散系数进行计算,从而摆脱了传统需要预估湍流Schmidt数的经验方法。模拟得到的液相苯酚和菌体浓度与实验测量值吻合良好,从而证明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ILALR内湍流传质过程中湍流扩散系数及湍流Schmidt数并非常数,因此基于传递相似性假设得到的湍流Schmidt数经验模型不适用于ILALR内湍流传质过程的模拟。模拟得到的ILALR中液相剪应力随表观气速的增大而增大,局部最大值出现在导流筒的上部。
关键词
内循环气升式环流反应器
传质
计算流体力学
湍流扩散系数
降解
Keywords
internal loop airlift reactor
mass transfer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turbulent mass diffusivity
degradation
分类号
TQ021.4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筛孔塔板浓度场的测量与模拟
被引量:
5
8
作者
孙志民
刘春江
袁希钢
余国琮
机构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
出处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877-1883,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36010
20476072).~~
文摘
通过测量被纯氧饱和的水在塔板上发生氧解吸时液相氧浓度,得到了伴有传质的浓度场,并发现在速度返流区会出现浓度旋涡.使用计算传质学的方法对塔板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符合得较好.通过模拟,同时得到了湍流传质扩散系数的分布.
关键词
浓度场
计算传质学(CMT)
测量
筛板塔
湍流
传质
扩散系数
Keywords
concentration field
computational mass transfer (CMT)
measurement
sieve tray
turbulent mass transfer diffusivity
分类号
TQ028.1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化工计算传质学的一个改进模型
被引量:
2
9
作者
孙志民
袁希钢
刘春江
余国琮
机构
化学工程联合国家重点实验室(天津大学)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出处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5-1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金资助(20136016)
文摘
计算传质学模型由浓度输运方程及其封闭方程和相应的计算流体力学模型组成。使用这一模型可同时计算出湍流传质扩散系数、三维浓度场和速度场分布。但刘伯潭提出的传质封闭方程c2-cε模式,形式复杂而且其模型常数均直接借鉴于传热研究;此外,由于计算流体力学模型对最终浓度场的预测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有对其进一步改进的必要。文中对传质封闭方程进行了简化并重新确定了模型常数,而且对计算流体力学模型进行了改进使其预测结果与文献中的实验值符合得更好。通过与文献中的湍流传质扩散系数及浓度值的比较,证明了这一简化的可行性。
关键词
c^2^--εc模型
湍流
传质
扩散系数
模拟
筛板塔
Keywords
computational mass transfer (CMT)
c^2^--εc model
turbulent mass transfer diffusivity
simulation
sieve tray
分类号
TQ028.1 [化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南极普里兹湾海域湍流扩散系数估计
丁文祥
梁楚进
廖光洪
高立宝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垂向湍流扩散系数的不确定性对深层叶绿素最大值现象模拟的影响
高永丽
《海洋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土壤热扩散系数的确定及其应用
刘树华
崔艳
刘和平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1
1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波浪破碎下湍流混合的实验研究
牟海迪
刘云龙
袁媛
鞠莲
刘娟
孟静
陈旭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堆积结构对液态铅铋合金固态氧控影响规律
朱玉琦
赵文豪
梁瑞仙
吴浩
牛风雷
许幼幼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WRF湖泊模型对青藏高原纳木错湖的适用性研究
方楠
阳坤
拉珠
陈莹莹
王君波
朱立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7
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内循环气升式环流反应器生物降解苯酚废水过程的计算传质学模拟研究
张超
刘有智
焦纬洲
张巧玲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筛孔塔板浓度场的测量与模拟
孙志民
刘春江
袁希钢
余国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化工计算传质学的一个改进模型
孙志民
袁希钢
刘春江
余国琮
《南京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