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心滩形态特征与水沙过程响应关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春晋 郭淑君 +2 位作者 张敏 姚文艺 张晓华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7,25,共11页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素以调整速度快与幅度大著称,河道心滩复杂多变,探究心滩形态特征与水沙过程之间的响应关系对于解析下游游荡性河段的河床演变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黄河下游铁谢至高村游荡性河段的心滩面积与数量等形态特征指标...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素以调整速度快与幅度大著称,河道心滩复杂多变,探究心滩形态特征与水沙过程之间的响应关系对于解析下游游荡性河段的河床演变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围绕黄河下游铁谢至高村游荡性河段的心滩面积与数量等形态特征指标,结合下游水沙及冲淤特性,采用遥感影像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厘清游荡性河段水沙过程与心滩面积及数量之间的响应关系,揭示水沙变化对心滩形态特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自小浪底水库运用以来,下游河道发生剧烈冲刷,游荡性河段累计冲刷量15.37亿m^(3),占下游累计冲刷量的68%;在小浪底水库运用以前,游荡性河段的心滩面积与数量年际变化剧烈,存在着明显的增长与降低变化过程,而小浪底水库运用以后,该河段的心滩面积与数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的变化趋势;随着4 a滑动汛期平均流量和4 a滑动汛期平均来沙系数的增加,游荡性河段的心滩面积及数量分别呈现出减小和增大的变化趋势。数值模拟方法不仅可以较好地再现心滩发育及演变过程,还可以定性地表征特定水动力学因素对心滩形态特征塑造的影响,为阐明游荡性河段的心滩演变理论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阐明河流平面形态的调整过程,还可为今后河道整治工程的布局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滩演变 水动力学模型 水沙过程 游荡性河段 形态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下游游荡性河段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张红武 刘海凌 +3 位作者 董年虎 赵新建 李丙瑞 曹永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12-13,共2页
依据黄河动床模型相似律完成了小浪底水库下游游荡性河段模型的设计。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满足水流运动相似、阻力相似、泥沙运动相似、河床变形相似等条件,且通过验证试验选取的河床变形时间比尺与水流运动时间比尺基本一致,从而... 依据黄河动床模型相似律完成了小浪底水库下游游荡性河段模型的设计。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模型满足水流运动相似、阻力相似、泥沙运动相似、河床变形相似等条件,且通过验证试验选取的河床变形时间比尺与水流运动时间比尺基本一致,从而避免了因时间变态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利用该模型对小浪底水库运用后游荡性河道河床演变规律和将出现的问题进行了预估,并先后完成了洪水预报和河道整治方案检验试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性河段 模型试验 比尺 小浪底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荡性河段新型整治工程局部冲刷模型设计 被引量:3
3
作者 孙东坡 张菲菲 +2 位作者 王鹏涛 耿明全 陈永豪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6-71,共6页
根据黄河下游河道特性分析,统计了河湾平面、断面几何参数,确定了典型游荡型河弯;根据黄河下游洪水特性分析,确定了四种典型水流条件与槽滩分流比。为研究新型板桩潜坝导流功效与局部冲刷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动床模型设计。分析确定了... 根据黄河下游河道特性分析,统计了河湾平面、断面几何参数,确定了典型游荡型河弯;根据黄河下游洪水特性分析,确定了四种典型水流条件与槽滩分流比。为研究新型板桩潜坝导流功效与局部冲刷问题,进行了针对性的动床模型设计。分析确定了满足水流泥沙运动相似与河床变形相似的控制比尺,选择的模型沙及其粒径能够满足起动相似条件。模型设计采用了槽滩分流的进流控制模式、滩地加糙模式,同时采用VDMS流场实时监测系统进行流态与导流效果的观测,以便正确模拟研究河段特点及新型整治工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性河段 板桩潜坝 典型河湾 模型设计 VDMS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小浪底水库修建后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型变化趋势的几点看法 被引量:7
4
作者 韩其为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10,共2页
小浪底修建后 ,黄河下游河道仍然具备游荡性河型的一般条件 ,即坡降大、堆积性、床沙细、流量变幅大。但是在一定时间内或下泄清水或下泄低含沙量水流 ,将使下游河道首先发生两种变化 :一是变堆积性为侵蚀性 ,二是洪峰削减流量变幅减小 ... 小浪底修建后 ,黄河下游河道仍然具备游荡性河型的一般条件 ,即坡降大、堆积性、床沙细、流量变幅大。但是在一定时间内或下泄清水或下泄低含沙量水流 ,将使下游河道首先发生两种变化 :一是变堆积性为侵蚀性 ,二是洪峰削减流量变幅减小 ,使流路、流向相对稳定 ,在这两种作用下 ,有可能使游荡性河型向稳定分汊、甚至向顺直微弯河型转化。建议今后对河床演变进行深入研究 ,并对现有成果进行更高概括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浪底水库 黄河下游 游荡性河段 河床演变 河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中游游荡性河段滩槽演变与通航条件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金环 李安中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1992年第4期279-287,共9页
探索了丹江口建库后下游河道滩槽冲淤变化对航运的影响.通过水文和地形资料的分析,对汉江游荡性河段的滩槽演变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对通航条件综合分析后,定性地得出了有利航运发展的观点.
关键词 深槽 通航 游荡性河段 汉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整治研究”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胡一三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5-7,15,共4页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整治研究”综述胡一三(黄河水利委员会郑州450003)1研究的必要性和技术路线人民治黄以来,国家对黄河下游防洪十分重视,在三次加高加固堤防以防止漫决和澳决的同时,也开展了河道整治工作,修建了大量控...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整治研究”综述胡一三(黄河水利委员会郑州450003)1研究的必要性和技术路线人民治黄以来,国家对黄河下游防洪十分重视,在三次加高加固堤防以防止漫决和澳决的同时,也开展了河道整治工作,修建了大量控导护滩工程,对保证黄河防洪安全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下游 游荡性河段 河段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东明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工程效益分析
7
作者 李希宁 李明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20,共3页
山东东明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工程效益分析李希宁,李明(山东黄河河务局济南250013)1东明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发展概况山东东明上界至高村河段,位于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的下段。新中国成立前该河段仅有谢寨(李连庄)、青庄及高村... 山东东明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工程效益分析李希宁,李明(山东黄河河务局济南250013)1东明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发展概况山东东明上界至高村河段,位于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的下段。新中国成立前该河段仅有谢寨(李连庄)、青庄及高村三处险工,对河势基本没有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 经济效益 游荡性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整治措施的研究
8
作者 胡一三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20-23,共4页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通过整治中水河槽能够较好地满足防洪、引水、交通及滩区群众的要求。遵循的整治原则为:防洪为主,统筹兼顾;中水整治,洪枯兼顾;以坝护湾,以湾导溜;主动布点,积极完善;柳石为主,开发新材.多种整治方案比较...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通过整治中水河槽能够较好地满足防洪、引水、交通及滩区群众的要求。遵循的整治原则为:防洪为主,统筹兼顾;中水整治,洪枯兼顾;以坝护湾,以湾导溜;主动布点,积极完善;柳石为主,开发新材.多种整治方案比较表明做弯型整治方案是最好的。治导线是河道整治措施中的核心问题,近阶段用两条平行线表示曲直相间的治导线,既可满足河道整治的实际需要,又便于确定工程位置,应广为来用。“上平下缓中间陡”的凹入型复合弯道控导溜势作用强,整治二程位置线以连续弯道式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 微弯型整治 黄河下游 游荡性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坝垛险情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耿明全 张超 +1 位作者 王念祥 秦国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27-28,共2页
近年来随着水沙条件的变化,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坝垛险情较50~70年代表现出新的特点。在分析坝垛出险原因和险情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河道整治工程布局、修建少抢险新型丁坝和对已有坝垛进行加固,以减少坝垛出险几... 近年来随着水沙条件的变化,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工程坝垛险情较50~70年代表现出新的特点。在分析坝垛出险原因和险情特点的基础上,提出完善河道整治工程布局、修建少抢险新型丁坝和对已有坝垛进行加固,以减少坝垛出险几率的对策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 坝垛险情 根石 游荡性河段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现有整治工程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贵芝 周景芍 黄淑阁 《人民黄河》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6-19,共4页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整治已积累了一套成熟经验。对整治规划与典型河段整治情况的分析后指出,运用河势演变规律,拟定规划治导线,据此布设工程,控导主溜,当工程长度达到河道长度的80%左右时,即可控制河势;否则,盲目修建工程,...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整治已积累了一套成熟经验。对整治规划与典型河段整治情况的分析后指出,运用河势演变规律,拟定规划治导线,据此布设工程,控导主溜,当工程长度达到河道长度的80%左右时,即可控制河势;否则,盲目修建工程,不能控制河势,效益很差。现状整治工程虽不完善,但在控制河势、防洪等方面作用显著。游荡性河道可否整治的标准是能否控导主溜。根据对整治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简单性和复杂性,尤其是游荡性河道的易生性、主溜的易导性、工程的简易性和整治经验的丰富性等等的分析,认为黄河下游游荡性河边是可以整治的,并通过分析自鹤镇至陶城铺河道整治取得的良好效果作了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整治 河道整治 游荡性河段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设计流量浅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耿明全 王建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30-31,共2页
通过不同方法的计算,考虑黄河下游河道整治情况及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水沙变化发展趋势,提出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中水河槽整治还有待完善,近期宜采用新情况下的中水排洪排沙4000 m3/s整治设计流量,以适应黄河防洪、水资源... 通过不同方法的计算,考虑黄河下游河道整治情况及小浪底水库运用后下游水沙变化发展趋势,提出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中水河槽整治还有待完善,近期宜采用新情况下的中水排洪排沙4000 m3/s整治设计流量,以适应黄河防洪、水资源开发利用和国民经济发展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 游荡性河段 黄河下游 设计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拦沙期下游游荡性河段演变趋势研究 被引量:13
12
作者 张红武 刘海凌 +2 位作者 江恩惠 张俊华 陈书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5-7,共3页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并结合数学模型计算分析,研究了小浪底水库拦沙期下游游荡性河段的河床演变问题。主要结果表明:①小浪底水库拦沙期下游河段自上而下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冲刷,受工程控制较好的河段,河床冲刷以下切为主,而控制较差的... 通过物理模型试验并结合数学模型计算分析,研究了小浪底水库拦沙期下游游荡性河段的河床演变问题。主要结果表明:①小浪底水库拦沙期下游河段自上而下将出现不同程度的冲刷,受工程控制较好的河段,河床冲刷以下切为主,而控制较差的河段,河床下切的同时伴随着展宽,塌滩严重。②河床冲刷后使河道排洪能力加大,对河床变化过程的影响显著,河床综合稳定性增大,但河型并未转化。③游荡性河段冲刷期经常出现水流集中持续顶冲坝岸工程的险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沙期 河床演变 游荡性河段 小浪底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势演变中几个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开荣 王恺忱 韩英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9期55-57,共3页
游荡性河段的河势演变始终处于激烈变化之中而难以稳定的关键因素有二:一是河床由细沙组成,无法扼制严重的塌滩塌岸;二是众多节点控导工程难以适应激烈变化的来水来沙条件,使得控导作用时有时无、时大时小、时好时坏。资料表明主,... 游荡性河段的河势演变始终处于激烈变化之中而难以稳定的关键因素有二:一是河床由细沙组成,无法扼制严重的塌滩塌岸;二是众多节点控导工程难以适应激烈变化的来水来沙条件,使得控导作用时有时无、时大时小、时好时坏。资料表明主,流线年际间的摆动形式是波状的,河势的突变多发生在一场洪峰过程中的涨水近于峰顶时或高峰过后的落水期,其中前者主要表现为洪水的拉滩取直改道,而后者则多见横、斜河的发生。稳定河势的关键并不完全在于整治控导工程的多少,其合理的布设和正确的规划设计参数同样重要,只有通过对节点工程的合理改造和调整,使大、中、小水时期的河床演变均置于包括工程在内的边界控制之下,方能达到控制河势游荡散乱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性河段 河势演变 控导工程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横河和斜河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恺忱 王开荣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8-10,共3页
黄河下游白鹤镇—高村河段是典型的游荡性河段,本文在原有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航片、卫星遥感用片以及1951~1994年黄河下游主流线变迁图等资料,对横河、斜河问题的概念、多发部位和原因、与控导工程的关系以及减轻和防止的措... 黄河下游白鹤镇—高村河段是典型的游荡性河段,本文在原有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航片、卫星遥感用片以及1951~1994年黄河下游主流线变迁图等资料,对横河、斜河问题的概念、多发部位和原因、与控导工程的关系以及减轻和防止的措施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河 斜河 游荡性河段 黄河下游 河道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整治对河道冲淤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月兰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23-26,共4页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冲淤过程表明,未经整治的游荡性河段具有明显的调节泥沙的作用。在主流摆动冲刷所形成的宽阔的河道内,高含沙洪水堆积造床,高含沙洪水后的低含沙水流再进行冲刷搬运。河道整治后,减少了主流游荡摆动范围,压缩或...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冲淤过程表明,未经整治的游荡性河段具有明显的调节泥沙的作用。在主流摆动冲刷所形成的宽阔的河道内,高含沙洪水堆积造床,高含沙洪水后的低含沙水流再进行冲刷搬运。河道整治后,减少了主流游荡摆动范围,压缩或消除了河为中的嫩滩,使中水河槽变窄,二滩稳定,河槽调节泥沙作用降低,输向下河段的粗沙量将有所增加,泥沙主要由含沙量较高的洪水输送.输沙过程与艾山以下窄河段大水易冲小水易淤的输沙特性较为一致,因而不致造成明显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 游荡性河段 黄河下游 河道冲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水库调控对游荡性河道整治工程适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卫红 李勇 +1 位作者 许志辉 王万战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21,共10页
根据TM卫星影像解析、数理统计和理论分析的方法,以黄河小浪底水库运用为例,对水库长期调控下泄低含沙小流量过程中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工程的适应性开展了评价,并探讨了整治工程对水沙变化过程的适应机制,为大型水库运用和河道整治提供... 根据TM卫星影像解析、数理统计和理论分析的方法,以黄河小浪底水库运用为例,对水库长期调控下泄低含沙小流量过程中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工程的适应性开展了评价,并探讨了整治工程对水沙变化过程的适应机制,为大型水库运用和河道整治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在小浪底水库长期下泄低含沙小流量过程条件下,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工程的总体适应性较弱,尤以黑岗口以上河段整治工程的靠河几率较水库运用前期均有不同程度减小,赵口-夹河滩河段的畸形河湾时有发生,相对来说,夹河滩-高村、铁谢-伊洛河口、黑岗口-夹河滩河段河道整治工程较为适应,伊洛河口-花园口、花园口-黑岗口河段的工程适应性相对较差,不过河势变化仍在工程控制范围内;现状河道整治工程设计条件下,整治工程相对完善的河段对小水过程的适应性相对较强,否则相对较弱;整治工程对水沙条件的适应机制在于水流动力条件与工程平面形态边界条件之间的匹配调整关系,为增强工程的适应性,应从调控合理水沙过程、优化工程设计方案两方面统筹协调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性河段 河道整治工程 治导线 河势 小浪底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整治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江恩惠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22-23,25,共3页
系统介绍了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近年来利用河工模型开展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演变、河道整治及其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工程适应性、河道演变规律及历次河道整治规划治导线的检验与修订试验成果。通过... 系统介绍了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近年来利用河工模型开展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演变、河道整治及其有关问题的研究成果。综合分析了黄河下游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工程适应性、河道演变规律及历次河道整治规划治导线的检验与修订试验成果。通过对游荡性河段河道整治工程设计有关问题的探讨,指出河道整治设计流量以选取 4 000 m3/s为宜;东坝头以上河段河道整治河宽可降为 1000 m、东坝头以下可降为 800 m,潜坝过水后应计入或部分计入排洪宽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整治 模型试验 游荡性河段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白鹤至京广铁桥河段工程适应性分析 被引量:1
18
作者 窦焕春 朱志方 朱建奎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4-15,22,共3页
小浪底水库建成后改变了黄河下游水沙条件 ,白鹤至京广铁桥河段现有河道整治工程对水库运用初期的水沙变化和游荡性河段河床演变形势具备一定的适应性 ,对控制下游河道游荡范围效果明显。调整河湾布置方案 ,尽快完成重点整治河段工程布... 小浪底水库建成后改变了黄河下游水沙条件 ,白鹤至京广铁桥河段现有河道整治工程对水库运用初期的水沙变化和游荡性河段河床演变形势具备一定的适应性 ,对控制下游河道游荡范围效果明显。调整河湾布置方案 ,尽快完成重点整治河段工程布点 ,能进一步控制下游河势变化 ;大力推广新结构、新材料的应用范围 ,重视工程自身安全 ,加固现有工程根石基础 ,有利于增强工程抗冲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性河段 河道整治 小浪底水库 白鹤至京广铁桥河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游荡性河道整治应与挖河固堤相结合
19
作者 江恩惠 张林忠 +2 位作者 马继业 郑付生 宋广生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1-2,5,共3页
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 ,改变了下游来水来沙条件 ,游荡性河段将普遍遭受冲刷。尽管河床下切可以促进河道稳定 ,但还不能摆脱横河、斜河等畸形河势的威胁。近期黄科院开展的游荡性河道挖河固堤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在游荡性河段只要挖河方案... 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 ,改变了下游来水来沙条件 ,游荡性河段将普遍遭受冲刷。尽管河床下切可以促进河道稳定 ,但还不能摆脱横河、斜河等畸形河势的威胁。近期黄科院开展的游荡性河道挖河固堤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在游荡性河段只要挖河方案可行 ,可以达到规顺河势的目的。小浪底水库运用初期下泄清水为游荡性河道局部河段采用挖河方式规顺河势创造了条件 ,因此这期间游荡性河道整治应与挖河固堤相结合 ,在局部河段实施挖河疏浚 ,以促进游荡性河段河道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荡性河段 河道整治 挖河固堤 小浪底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谈黄河下游游荡性河道的整治问题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福龄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2期25-26,共2页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从50年代开始整治山东境内弯曲性河段,以后逐渐向上游治理,到80年代已逐渐将过渡性河段进行了整治,并重点转向游荡性河段治理。游荡性河段东坝头至高村,两岸已安设了一部分工程。还要进一步完善;东坝头以上河段也布设...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从50年代开始整治山东境内弯曲性河段,以后逐渐向上游治理,到80年代已逐渐将过渡性河段进行了整治,并重点转向游荡性河段治理。游荡性河段东坝头至高村,两岸已安设了一部分工程。还要进一步完善;东坝头以上河段也布设了一些节点,这只能说是有了些阵地,距有计划进行治量,还相差很远。游荡性河道从孟津白鹤到东明高村长299km,两岸堤距宽5~20km,一般7km左右。过去这个河段游荡范围5~7km,经初步整治,游荡范嘲缩小为3~5km。该河段老滩岸之下,还有二滩,但不很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下游 游荡性河段 河道整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