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娱乐如何救国:近代游艺会“公共空间”的形塑 被引量:8
1
作者 李爱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97-106,共10页
游艺会原本是近代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一种校园文艺形式。游艺会包含雅俗共赏的中西文化艺术,政治力量、社会精英、普通民众等共同塑造了游艺空间。游艺会具有鲜明的主线和广泛的包容性,也塑造了参与者的国民意识。看似矛盾的“娱乐”与“... 游艺会原本是近代从西方传入中国的一种校园文艺形式。游艺会包含雅俗共赏的中西文化艺术,政治力量、社会精英、普通民众等共同塑造了游艺空间。游艺会具有鲜明的主线和广泛的包容性,也塑造了参与者的国民意识。看似矛盾的“娱乐”与“救国”,实际是社会文化中精英思想与大众思维紧张关系的表现,是双方妥协和统一的结果。考察游艺会和理解“娱乐救国”需要从精英和大众两个维度展开,在游艺会中精英的爱国救国与大众娱乐有了统一的可能。因此,近代游艺会作为一种公共空间形成了“娱乐救国”的历史认同,对国民意识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娱乐救国 游艺会 公共空间 精英思想 大众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岂止“娱乐”:1927—1937年代上海游艺活动中的电影图景
2
作者 王健 余克东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90-96,共7页
1927—1937年的游艺活动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发展的,电影依托作为公共领域的游艺会,拥有除观影消费以外更丰富的内涵:首先,游艺会中的电影活动要更侧重娱乐,尤其是场中的“明星选举”甚至造成了全民狂欢的娱乐效应;其次,游艺... 1927—1937年的游艺活动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中发展的,电影依托作为公共领域的游艺会,拥有除观影消费以外更丰富的内涵:首先,游艺会中的电影活动要更侧重娱乐,尤其是场中的“明星选举”甚至造成了全民狂欢的娱乐效应;其次,游艺会中的电影活动还扮演着社会公益性质的赈灾角色,让观众在共享的知识经验中,建构起对民族、国家的认同;最后,游艺活动本身具有的通俗性和大众性也使得电影成为不同政治力量进行思想宣传的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艺会 电影 娱乐 赈灾 思想宣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