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后血清游离轻链比值正常化对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孟庆齐 王建宁 +4 位作者 宋敏 包红雨 侯艳秋 张柳波 蒋苏豫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640-1643,共4页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后血清游离轻链比值(s FLCR)正常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4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后获得最好疗效时s FLCR持续正常超过4周的患者归为... 本研究旨在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后血清游离轻链比值(s FLCR)正常化及其对预后的影响。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4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治疗后获得最好疗效时s FLCR持续正常超过4周的患者归为正常化轻链比患者,反之为异常轻链比患者;分析其传统预后因素对s FLCR的影响及s FLCR对患者总生存期(OS)的意义。结果表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年龄、ISS分期在正常化s FLCR组及异常s FLCR组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上述两种指标对治疗后骨髓瘤s FLCR均有负性影响(P<0.05);s FLCR达到正常化血轻链比值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总生存期(P<0.01)。结论:治疗后s FLCR正常化能够初步提示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游离轻链比值 多发性骨髓瘤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游离轻链比值及治疗后比值正常化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诊断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2
作者 李喆琪 田卫伟 +1 位作者 郭雅芳 马梁明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45-1250,共6页
目的:评估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FLC)κ/λ比值(sFLCR)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并探讨4个疗程诱导治疗后sFLCR正常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3例初... 目的:评估血清游离轻链(serum free light chain,sFLC)κ/λ比值(sFLCR)对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的诊断及预后价值,并探讨4个疗程诱导治疗后sFLCR正常化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43例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免疫比浊法检测sFLCκ/λ的表达水平,并以受累与非受累轻链比值100为界将患者分为高比率组(sFLCR≥100或≤0.01)和低比率组(0.010.05)。结论:初诊时sFLCR高比率组患者肾功能更差,疾病分期更晚治疗深度缓解率更低,疾病进展更早,生存期更短,临床预后更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联合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 被引量:21
3
作者 蒋翔宁 陈俊峰 汪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1-195,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联合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72例,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sFLCR)及免疫分型,比较不同患者... 目的:分析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联合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72例,分别检测患者的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sFLCR)及免疫分型,比较不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生存时间。采用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72例患者中高sFLCR组38例,低sFLCR组34例。与低s FLCR组患者相比,高sFLCR组患者DS分期升高,患者β2-MG、Scr水平升高,Hb水平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72例患者中IgG型40例(55.56%),IgA型27例(37.50%),IgM型5例(6.94%)。与IgG及IgA型患者相比,IgM型患者血钙及血肌酐明显升高,Hb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G型高s FLCR者21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9.2个月;IgG型低sFLCR者19例,中位生存时间为24.0个月;IgA型高s FLCR者12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5.0个月;IgA型低sFLCR者15例,中位生存时间为16.7个月;IgM型高sFLCR者5例,中位生存时间为6.0个月。患者DS分期、M蛋白分型及sFLCR与患者预后相关(P<0.05)。结论: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联合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评估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血清游离轻链比值(sFLCR) 免疫固定电泳(IFE)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状态及外周血RDW-SD、sFLCR、sBCM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沈娟 王勇 +1 位作者 王秋萍 凌晨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61-1166,共6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免疫状态及检测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sFLCR)、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sBCM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为该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7月至20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免疫状态及检测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sFLCR)、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sBCMA)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为该病的病情判断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7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MM患者182例作为观察组,所选患者均随访3年,随访期间失访6例,最终纳入176例进行研究,将最终纳入的176例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53例)和预后良好组(123例),另外随机选取于我院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免疫状态,分析MM患者预后不良的单因素,予以Cox回归分析MM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将预后良好组纳入阴性,预后不良组纳入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外周血RDW-SD、血清sFLCR、sBCMA单独及联合检测对MM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获取曲线下面积(AUC),最佳截断值的确定依据约登指数最大的原则,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分析通过拟合方程进行。结果观察组外周血辅助性T细胞17(Th17)、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外周血RDW-SD及血清sBCMA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sFLCR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外周血RDW-SD水平(HR=1.091,95%CI:1.027~1.159)、血清sFLCR水平(HR=1.095,95%CI:1.035~1.159)、血清s BCMA水平(HR=1.088,95%CI:1.016~1.165)均是M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外周血RDW-SD、血清sFLCR、sBCMA联合检测预测MM患者预后不良的AUC值为0.880,高于三者单一检测(0.805、0.786、0.780,P<0.05),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4.34%、68.29%。结论MM患者存在免疫状态异常现象,且患者发生预后不良与外周血RDW-SD及血清sBCMA水平和血清sFLCR水平有关,外周血RDW-SD、血清sFLCR、sBCMA联合检测预测MM患者预后不良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免疫状态 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 血清游离轻链κ/λ比值 可溶性B细胞成熟抗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浆细胞形态分型与单克隆性的相关性及其对高危冒烟型骨髓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5
作者 肖辉建 王秋菊 +2 位作者 吴双 代绪波 庄岳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46-1151,共6页
目的:研究浆细胞的形态学分型与单克隆性的相关性,探讨其对高危冒烟型骨髓瘤(HR-SMM)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于本院就诊的84例HR-SMM患者的骨髓浆细胞形态特点与其单克隆性的相关性,并进一步验证异常浆细胞形态分型与s FLC比值、二代测... 目的:研究浆细胞的形态学分型与单克隆性的相关性,探讨其对高危冒烟型骨髓瘤(HR-SMM)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于本院就诊的84例HR-SMM患者的骨髓浆细胞形态特点与其单克隆性的相关性,并进一步验证异常浆细胞形态分型与s FLC比值、二代测序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及其与流式细胞术检测的单克隆浆细胞比例的相关性;检测患者的免疫球蛋白类型及血清中非受累免疫球蛋白水平,并观察不同疾病类型患者浆细胞成簇分布情况。结果:成熟浆细胞比例均数按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RP)组、意义未明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MGUS)组、冒烟型骨髓瘤(SMM)组、HR-SMM组、多发性骨髓瘤(MM)组的顺序依次减少;而幼稚型、原始型、网状型及火焰型浆细胞占有核细胞的比例均数按RP组、MGUS组、SMM组、HR-SMM组的顺序依次升高,两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HR-SMM患者骨髓浆细胞中异常浆细胞的平均比例为96.2%。HR-SMM患者骨髓异常浆细胞比例与s FLC比值及二代测序检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0.879及kappa=0.891,均>0.75),与免疫表型为CD45-/CD38+/CD138+/CD56+/CD19-的单克隆浆细胞有较好的相关性(γ=0.825)。Ig G型、Ig A型及Ig M型HR-SMM患者的非受累免疫球蛋白水平比正常参考范围均减低25%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疾病组浆细胞成簇分布比例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HR-SMM患者中,幼稚型、原始型、网状型及火焰型浆细胞作为骨髓异常浆细胞,与单克隆浆细胞存在较大相关性;异常浆细胞在骨髓总浆细胞中的比例及患者的非受累免疫球蛋白水平减少幅度对HR-SMM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冒烟型骨髓瘤 单克隆浆细胞 形态分型 血清游离轻链比值 相关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FLC和dFLC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及最佳cutoff值探讨 被引量:3
6
作者 胡莉娜 刘怡 +1 位作者 但刚 刘一岚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611-1617,共7页
目的:探讨游离轻链比值(rFLC)和游离轻链差值(dFLC)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及最佳截断(cutoff)值。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治疗的240例初治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 目的:探讨游离轻链比值(rFLC)和游离轻链差值(dFLC)对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及最佳截断(cutoff)值。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6年6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总医院治疗的240例初治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rFLC和dFLC四分位间距水平分组,比较不同组中位总生存时间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其预后影响因素,同时评估rFLC和dFLC不同cutoff值对患者预后的影响。结果:女性、M蛋白分型IgA型及ISS分期I期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男性、其他M蛋白类型及ISS分期患者(P<0.05);未合并高钙血症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优于合并高钙血症患者(P<0.05)。dFLC<110.95 mg/L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长于110.95-2781.44 mg/L、>2781.44 mg/L患者(P<0.05);dFLC<110.95 mg/L和>2781.44 mg/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长于110.95-2781.44 mg/L患者(P<0.05);rFLC<14.71 mg/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长于14.71-367.96 mg/L、>367.96 mg/L患者(P<0.05)。Cox回归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dFLC各表达水平对初治MM患者的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影响较rFLC更高(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rFLC和dFLC水平均是患者临床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当rFLC水平≤14.71或dFLC水平≤110.95 mg/L时,对于初治MM患者预后影响最为显著;rFLC水平≤14.71 mg/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显著优于其他组(P<0.05);rFLC≤14.71和≥367.96 mg/L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dFLC≤110.95 mg/L患者的中位总生存时间和无进展生存时间均显著优于其他2组(P<0.05)。结论:rFLC和dFLC水平与初治MM患者临床预后密切相关;其中rFLC水平≤14.71或dFLC水平≤110.95 mg/L时患者复发或死亡风险最低,可作为预后评估理想的cutoff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轻链比值 游离轻链差值 多发性骨髓瘤 临床预后 截断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