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长链游离脂肪酸及其受体FFAR1和FFAR4对健康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
作者 郑子晴 牛博 +1 位作者 鲁丁强 庞广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249-261,共13页
中长链游离脂肪酸不仅是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机体免疫中重要的信号分子。近年来研究表明,中长链游离脂肪酸通过与游离脂肪酸受体(free fatty acid receptors,FFAR)1和FFAR4互作,调节胰岛素分泌和炎症反应来进一步调节机体免疫代谢... 中长链游离脂肪酸不仅是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也是机体免疫中重要的信号分子。近年来研究表明,中长链游离脂肪酸通过与游离脂肪酸受体(free fatty acid receptors,FFAR)1和FFAR4互作,调节胰岛素分泌和炎症反应来进一步调节机体免疫代谢。本综述讨论了有关中长链游离脂肪酸饮食以及在体内的代谢,重点介绍了中长链游离脂肪酸及其受体介导的信号途径对味觉信号传导、代谢调节和免疫应答中的关键生理功能影响及合成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游离脂肪酸受体1 游离脂肪酸受体4 味觉 抗炎 激动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3多不饱和脂肪酸加重FFAR4基因缺失小鼠结肠炎进程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靖伟 姜旋 +1 位作者 朱升龙 陈永泉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额外营养支持有助于缓解IBD患者病情。研究表明膳食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而人群研究表明部分IBD患者额外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无益于其疾病缓解。...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是一种慢性肠道疾病,额外营养支持有助于缓解IBD患者病情。研究表明膳食中n-3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良好的抗炎作用,而人群研究表明部分IBD患者额外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无益于其疾病缓解。大规模测序发现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受体基因FFAR4存在突变,n-3多不饱和脂肪酸在IBD治疗中的不确定结果是否与FFAR4基因的缺失有关,目前尚不清晰。通过对野生型(WT)小鼠和FFAR4基因缺失(FFAR4KO)小鼠进行结肠炎造模,并同时对两组小鼠额外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实验结果表明,在同时补充n-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情况下,相较于WT小鼠,FFAR4KO小鼠的结肠炎更加严重,表现为更多的体质量丢失、更高的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更高的结肠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以及更高的结肠炎症因子转录水平。该研究为IBD患者得到精确营养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游离脂肪酸受体4 N-3多不饱和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脂肪酸受体4(FFAR4/GPR120)调控巨噬细胞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妍妍 梁向艳 +1 位作者 李晓 赵玉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65-570,共6页
游离脂肪酸受体4(FFAR4/GPR120)表达于巨噬细胞,调控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分泌,介导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抑炎效应。FFAR4可通过Gq/11蛋白激活磷脂酶C和胞质磷脂酶A2介导的信号分子途径,... 游离脂肪酸受体4(FFAR4/GPR120)表达于巨噬细胞,调控白细胞介素1(IL-1)、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的表达与分泌,介导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抑炎效应。FFAR4可通过Gq/11蛋白激活磷脂酶C和胞质磷脂酶A2介导的信号分子途径,或者通过β抑制蛋白2(β-arrestin 2)调控炎症相关分子,改变核因子κB(NF-κB)等转录因子活性。巨噬细胞在机体分布广泛,FFAR4调节巨噬细胞状态,进而影响脂肪组织、肌肉组织、肝脏等组织器官的功能,参与肥胖、胰岛素抵抗、骨质疏松、脂肪肝等疾病发生。目前对FFAR4激活在巨噬细胞的效应和对疾病的治疗作用还处于认识的初期,许多问题仍待更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受体4(ffar4) G蛋白偶联受体120(GPR120) 巨噬细胞 炎症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游离脂肪酸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的影响及其介导的炎症反应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李静 尚嘉伟 +1 位作者 刘溪 王爱忠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90-595,共6页
目的研究混合游离脂肪酸(FFA)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RPMVECs)Toll样受体4(TLR4)的激活作用及其介导的链式炎症反应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FFA处理体外培养的RPMVECs,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蛋白的表达。用干扰小RNA(siRNA)转染体... 目的研究混合游离脂肪酸(FFA)对大鼠肺微血管内皮细胞(RRPMVECs)Toll样受体4(TLR4)的激活作用及其介导的链式炎症反应机制。方法以不同浓度的FFA处理体外培养的RPMVECs,Western blotting检测TLR4蛋白的表达。用干扰小RNA(siRNA)转染体外培养的RPMVECs(TLR4 siRNA组和杂序siRNA组),设立阴性对照组。分别用0.1 mmol/L FFA、10 ng/mL脂多糖(LPS)和5 ng/mL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处理各组细胞,以未加药细胞作为相应的空白组。Real-Time PCR检测TLR4 mRNA和NF-κB抑制蛋白激酶β(IKKβ)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磷酸化核因子κB抑制因子(p-IκBα)和核因子κB(NF-κB)的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炎症因子白介素-1β(IL-1β)的表达。结果 RPMVECs的TLR4蛋白相对表达量在0.1 mmol/L FFA处理后显著增高(P<0.05),并随FFA浓度的升高而增加。在杂序siRNA和阴性对照组,TLR4 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LPS和FFA处理后显著升高(P<0.05),TNF-α处理无明显变化;而在TLR4干扰组,3种处理后TLR4 mRNA的表达均无显著变化。在杂序siRNA和阴性对照组,3种方式处理后RPMVECs的IKKβmRNA、p-IκBα及IL-1β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升高(P<0.05),而TLR4 siRNA干扰抑制了其在FFA和LPS处理组的表达,但对TNF-α组无抑制作用。结论 FFA通过TLR4/IKKβ/NF-κB信号通路介导RPMVECs的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栓塞 游离脂肪酸 脂多糖 大鼠微血管内皮细胞 TOLL样受体4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脂肪酸受体4在腹腔与肺泡巨噬细胞的差异性表达及其与细胞因子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英光 赵妍妍 +6 位作者 魏兰兰 杨瑾 梁向艳 陈镝 谢荣 周播江 赵玉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2-27,共6页
目的观察小鼠腹腔和肺巨噬细胞游离脂肪酸受体4(FFAR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成年BALB/c小鼠腹腔和肺泡巨噬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的FFAR4和白细胞介素1(IL-1)、IL-6、IL-10、肿瘤坏... 目的观察小鼠腹腔和肺巨噬细胞游离脂肪酸受体4(FFAR4)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与细胞因子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分选成年BALB/c小鼠腹腔和肺泡巨噬细胞,应用实时定量PCR检测细胞的FFAR4和白细胞介素1(IL-1)、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水平,并采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对FFAR4与细胞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肺泡巨噬细胞的FFAR4 mRNA水平显著高于腹腔巨噬细胞。IL-1和TNF-α的mRNA水平在肺泡巨噬细胞也显著高于腹腔巨噬细胞,IL-10和IL-6的mRNA水平在肺泡巨噬细胞显著低于腹腔巨噬细胞。腹腔FFAR4 mRNA水平与IL-10、IL-6、TNF-α的mRNA水平正相关,与IL-1 mRNA水平负相关。肺巨噬细胞的FFAR4 mRNA水平与IL-1、IL-6、TNF-α的mRNA水平正相关,与IL-10 mRNA水平负相关。结论 BALB/c小鼠腹腔和肺巨噬细胞的FFAR4 mRNA水平不同,且与细胞因子的水平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受体4(ffar4/GPR120) 巨噬细胞 细胞因子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离脂肪酸通过FFAR4抑制脂肪细胞KLF15的表达和葡萄糖消耗 被引量:4
6
作者 仇同同 邓玉春 +3 位作者 王翠喆 唐慧 杨欣 张君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34-740,共7页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探讨肥胖个体中高水平的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是否抑制Krüppel样因子15(KLF15)的表达,并尝试探索其可能的分子通路。方法0.8 mmol·L^-1 FFA混合液(棕榈酸∶油酸=1∶2),... 目的通过体外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探讨肥胖个体中高水平的血清游离脂肪酸(FFA)是否抑制Krüppel样因子15(KLF15)的表达,并尝试探索其可能的分子通路。方法0.8 mmol·L^-1 FFA混合液(棕榈酸∶油酸=1∶2),刺激体外培养的3T3-L1成熟脂肪细胞,同时运用阻断剂AH7614和GW1100分别阻断游离脂肪酸受体4(FFAR4)和游离脂肪酸受体1(FFAR1),q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脂肪细胞FFAR4、FFAR1、KLF15、Adipolin、GLUT4和磷酸化的p38 MAPK水平,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上清液中葡萄糖浓度。结果(1)0.8 mmol·L^-1 FFA混合液能够显著促进脂肪细胞FFAR4的表达,抑制KLF15、Adipolin、GLUT4和FFAR1的表达和脂肪细胞葡萄糖消耗(P<0.05),同时对磷酸化的p38 MAPK无影响;(2)阻断FFAR4后,0.8mM FFA混合液对脂肪细胞KLF15、Adipolin、GLUT4的表达和葡萄糖消耗的抑制作用消失(P<0.05),对磷酸化水平的p38 MAPK无影响;(3)0.8 mmol·L^-1 FFA混合液作用于脂肪细胞的同时阻断FFAR1后,脂肪细胞KLF15和GLUT4的mRNA表达水平进一步降低(P<0.01),而Adipolin的表达,磷酸化的p38 MAPK和上清液葡萄糖浓度无明显变化。结论高浓度FFA可能通过FFAR4通路抑制脂肪细胞KLF15的表达和葡萄糖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脂肪细胞 游离脂肪酸 ffar4/ffar1 KLF1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受体GPR120与葡萄糖转运蛋白4的关系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丹丹 俞秋霞 +1 位作者 张慧娟 姜晓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477-1479,1484,共4页
目的:研究在3T3-L1细胞中G蛋白偶联受体120(GPR120)与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关系。方法:诱导3T3-L1细胞分化,RT-PCR检测GRP120 mRNA表达,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肪;采用siRNA技术下调3T3-L1细胞中GPR120的表达,软脂酸孵育3T3-L1细胞2... 目的:研究在3T3-L1细胞中G蛋白偶联受体120(GPR120)与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T4)的关系。方法:诱导3T3-L1细胞分化,RT-PCR检测GRP120 mRNA表达,油红O染色检测细胞内脂肪;采用siRNA技术下调3T3-L1细胞中GPR120的表达,软脂酸孵育3T3-L1细胞24 h后,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3T3-L1细胞中GLUT4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诱导3T3-L1细胞分化过程中GPR120 mRNA表达升高(P<0.05),干扰GPR120表达导致3T3-L1细胞诱导产生的脂滴体积和数量明显减小。另外,干扰GPR120表达导致GLUT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结论:GPR120影响了胰岛素信号通路中GLUT4表达水平,推测其参与了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 葡萄糖转运蛋白4 G蛋白偶联受体120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血消脂方调节脂肪酸结合蛋白4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表达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干预作用 被引量:2
8
作者 康群甫 周明学 +2 位作者 张蕾 刘红旭 刘卫红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581-586,共6页
目的:探讨清血消脂方调节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表达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45只ApoE-/-小鼠经高脂喂养9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15)、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组(n=15)、清血消脂方组(n... 目的:探讨清血消脂方调节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和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表达对动脉粥样硬化小鼠的干预作用。方法:选取45只ApoE-/-小鼠经高脂喂养9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15)、立普妥(阿托伐他汀钙)组(n=15)、清血消脂方组(n=15);继续高脂喂养并药物干预9周后,测其血脂及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主动脉斑块面积与斑块中胶原纤维含量;同时,测定FABP4、PPARα与PPARγ在肝脏及主动脉中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清血消脂方可显著降低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缩小主动脉斑块相对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清血消脂方显著降低主动脉中FABP4的mRNA及蛋白表达(P<0.05),并促进PPARγ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清血消脂方可显著降低肝脏中FABP4的蛋白表达,并促进PPARγ的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血消脂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显著降低主动脉与肝脏中FABP4的mRNA及蛋白表达,并促进PPARγ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清血消脂方 脂肪酸结合蛋白4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 过氧化物酶增殖物激活受体 APOE基因敲除小鼠 同型半胱氨酸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十烷二酸通过结合PPARδ介导ANGPTL4表达增多对人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9
作者 杨宇航 祁慧 +6 位作者 董利军 范梓欣 陆小凤 王明良 余震 雷和田 张国明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679-685,共7页
目的 研究二十烷二酸(C20DC)对人视网膜内皮细胞(HREC)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寻找C20DC干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19(ARPE-19)细胞与HREC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30 mg·L^(-1)与25 mg·L^(-1)。将HREC分为C2... 目的 研究二十烷二酸(C20DC)对人视网膜内皮细胞(HREC)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寻找C20DC干预人视网膜色素上皮-19(ARPE-19)细胞与HREC的最佳工作浓度,分别为30 mg·L^(-1)与25 mg·L^(-1)。将HREC分为C20DC处理组(C20DC干预HREC)和对照组[二甲基亚砜(DMSO)干预HREC],通过细胞增殖和迁移实验观察C20DC对HREC迁移及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分子对接方法模拟C20DC与PPARδ的结合能力;将ARPE-19细胞设为C20DC+ARPE-19组(C20DC干预ARPE-19细胞)与DMSO+ARPE-19组(DMSO干预ARPE-19细胞),采用Western blot检测ARPE-19细胞中PPARδ和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蛋白,以及HREC中ANGPTL4蛋白表达水平;采用ELISA定量分析ARPE-19细胞与HREC中ANGPTL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C20DC处理组细胞增殖、迁移能力均显著提高(均为P<0.05),且可与PPARδ结合稳定(结合能为-7.2 kcal·mol^(-1));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提示,C20DC+ARPE-19组细胞中ANGPTL4蛋白表达量高于DMSO+ARPE-19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PARδ受体蛋白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20DC处理组细胞中ANGPTL4蛋白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LISA定量分析检测结果显示,C20DC+ARPE-19组细胞中ANGPTL4表达量高于DMSO+ARPE-19组(P<0.001);C20DC处理组细胞中ANGPTL4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20DC可结合PPARδ促进ANGPTL4蛋白的表达,导致视网膜相关细胞(HREC与ARPE-19细胞)增殖与迁移能力增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新生血管生成增多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烷二酸(C20DC)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 脂肪酸 视网膜微血管内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FAR4基因多态性与藏族先天性心脏病关系的研究
10
作者 李爽林 张辉 +3 位作者 王洋 高慧 杨应忠 刘永年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55-1763,共9页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受体4(FFAR4)基因多态性与藏族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关系。方法:选取103例藏族CHD患者和267例藏族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抽取外周血后提取基因组DNA,采用MassARRAY技术对FFAR4基因非编码区的5个候选标签单核苷酸多态... 目的:探讨游离脂肪酸受体4(FFAR4)基因多态性与藏族先天性心脏病(CHD)的关系。方法:选取103例藏族CHD患者和267例藏族健康对照者为研究对象,抽取外周血后提取基因组DNA,采用MassARRAY技术对FFAR4基因非编码区的5个候选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tag SNP)位点(rs12219199、rs12220062、rs77999136、rs12243124和rs10882282)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在两组间进行基因型频率、等位基因频率和单体型分析。结果:筛选的5个候选tag SNP位点在样本中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1)FFAR4基因rs10882282的等位基因C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rs12219199、rs12220062、rs77999136和rs12243124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2)5个候选tag SNP位点间存在连锁不平衡,构成7类常见单体型;(3)携带rs10882282等位基因C的单体型CGCTC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与藏族CHD风险显著相关(OR=2.849,95%CI:1.400~5.798);(4)野生等位基因组成的单体型CGCTG在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与降低藏族CHD风险显著相关(OR=0.702,95%CI:0.506~0.974)。结论:FFAR4基因非编码区rs10882282位点等位基因C是藏族CHD易感位点。单体型CGCTC可能为藏族CHD的危险因素;单体型CGCTG可能为藏族CHD的保护因素;携带等位基因C是可能的危险因素。FFAR4基因可能是CHD的易感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受体4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先天性心脏病 藏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R120激动剂TUG891对诱导分化的3T3-F442A细胞的脂肪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妍妍 梁向艳 +5 位作者 魏兰兰 李晓 谢荣 曹健 朱娟霞 赵玉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23-626,共4页
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受体4/G蛋白偶联受体120(FFAR4/GPR120)激动剂TUG891对脂肪细胞的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3T3-F442A细胞在含100 m L/L胎牛血清(FBS)的完全DMEM培养基中培养至接触抑制2 d后,换至诱导分化培养基继续培养2 d;随... 目的研究游离脂肪酸受体4/G蛋白偶联受体120(FFAR4/GPR120)激动剂TUG891对脂肪细胞的细胞因子mRNA水平的影响。方法 3T3-F442A细胞在含100 m L/L胎牛血清(FBS)的完全DMEM培养基中培养至接触抑制2 d后,换至诱导分化培养基继续培养2 d;随后,用含100 m L/L FBS、0. 24 IU/m L胰岛素的DMEM维持培养基培养2 d;最后,在含100 m L/L FBS的完全DMEM培养基培养6~8 d。当80%以上细胞出现脂滴沉积后,细胞分为对照组和10μmol/L FFAR4激动剂TUG891处理组。处理12 h后,应用反转录PCR检测3T3-F442A脂肪细胞内白细胞介素1(IL-1)、IL-6、IL-12、IL-8、IL-10、IL-1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抵抗素(resistin)的mRNA水平。结果 3T3-F442A细胞经诱导后分化为脂肪细胞。与对照组相比,TUG891处理组3T3-F442A脂肪细胞的IL-1、IL-6、IL-12、TNF-α和MCP-1的mRNA水平显著下降,IL-8、IL-10、IL-15和resistin的mRNA水平变化不明显。结论激活FFAR4/GPR120抑制脂肪细胞的细胞因子IL-1、IL-6、IL-12、TNF-α和MCP-1转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细胞 细胞因子 游离脂肪酸受体4/G蛋白偶联受体120(ffar4/GPR12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黄汤对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庆丰 刘毅 +3 位作者 焦正 李中东 施孝金 钟明康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68-873,共6页
目的研究三黄汤(SHD)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高糖高胰岛素(含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发生胰岛素抵抗,给予对照药物罗格列酮(Ros)或不同浓度SHD干预24 h,检测培养上清中葡萄糖减少(消耗)... 目的研究三黄汤(SHD)对胰岛素抵抗3T3-L1脂肪细胞糖脂代谢的作用及可能的调控机制。方法高糖高胰岛素(含地塞米松)诱导3T3-L1脂肪细胞发生胰岛素抵抗,给予对照药物罗格列酮(Ros)或不同浓度SHD干预24 h,检测培养上清中葡萄糖减少(消耗)量、甘油和游离脂肪酸(NEFA)浓度以及细胞内甘油三酯(TG)含量;以2-脱氧-[3H]-葡萄糖摄入法观察脂肪细胞对葡萄糖的转运率;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葡萄糖转运体4(GLUT-4)的mRNA表达水平,以Western blot检测GLUT-4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SHD的中高剂量(5、10、20、40 g·L^(-1))能使胰岛素抵抗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和葡萄糖的转运率增加(P<0.01)、脂肪细胞内TG降低(P<0.01),细胞上清液中甘油的浓度不同程度增加(P<0.01),并明显减少NEFA的溢出,以上变化在三黄汤5~20g·L^(-1)范围内呈现量效关系;同时,Ros增加葡萄糖消耗、葡萄糖的转运率和细胞内TG积累(P<0.01),对培养上清中甘油、NEFA无明显影响(P>0.05)。SHD中、高剂量与Ros都能不同程度明显上调GLUT-4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结论 SHD能明显增加3T3-L1脂肪细胞的葡萄糖摄取和消耗,促进细胞内TG分解,并减少NEFA溢出,通过调节糖代谢和脂代谢改善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黄汤 葡萄糖 甘油三酯 甘油 游离脂肪酸 葡萄糖转运子4 3T3-L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TRA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脂肪细胞分化及瘦素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云 梁辉 陶荣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9-304,共6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成脂肪细胞分化及瘦索(Lp)生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BMSC。在诱导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TRA进行成脂肪分化诱导,光学显微镜下油红O染色观察BMSC分化情况;RT-PCR和We...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成脂肪细胞分化及瘦索(Lp)生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分离、培养和鉴定BMSC。在诱导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ATRA进行成脂肪分化诱导,光学显微镜下油红O染色观察BMSC分化情况;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测定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性受体γ(PPARγ)和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基因及相应蛋白表达;RT-PCR和ELISA法检测分化过程中细胞Lp基因表达及蛋白分泌水平的变化。结果ATRA(0.1~1.0μmol/L)作用后,BMSC向脂肪细胞分化呈现浓度依赖性抑制,PPARγ、FABP4 mRNA和蛋白表达均呈现一致性下降;诱导后细胞LpmRNA表达和蛋白分泌显著减少。结论0.1~1.0μmol/L ATRA可抑制BMSC向脂肪细胞分化及其Lp生成,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PARγ和FABP4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性受体γ 脂肪酸结合蛋白4 瘦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番石榴叶中广寄生苷和番石榴苷的降糖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欧阳文 朱晓艾 +3 位作者 苏磊 陈雪香 叶淑敏 曹庸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68-174,共7页
目的:研究番石榴叶、广寄生苷和番石榴苷的降糖活性和相关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月份番石榴叶中番石榴苷和广寄生苷的含量;建立降糖脂肪细胞模型,测定不同季节番石榴叶提取物的降糖活性;给药干预后,测定细胞培养液中... 目的:研究番石榴叶、广寄生苷和番石榴苷的降糖活性和相关性。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不同月份番石榴叶中番石榴苷和广寄生苷的含量;建立降糖脂肪细胞模型,测定不同季节番石榴叶提取物的降糖活性;给药干预后,测定细胞培养液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脂肪细胞膜葡萄糖转运蛋白4(glucose transporter 4,GLUT4)表达。结果:6—9月份番石榴叶中番石榴苷和广寄生苷的含量较高,同时6—9月份番石榴叶的降糖活性也最好,降糖活性与化合物含量存在正相关性。番石榴叶提取物、番石榴苷和广寄生苷均能显著促进脂肪细胞膜上GLUT4蛋白的表达;番石榴叶提取物、番石榴苷和广寄生苷均能显著抑制游离脂肪酸的释放,降糖活性和抑制脂肪分解也存在正相关性。结论:番石榴苷和广寄生苷两种黄酮苷类化合物是番石榴叶降糖、抑制游离脂肪酸释放的主要活性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石榴叶 番石榴苷 广寄生苷 降糖活性 葡萄糖转运蛋白4 游离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