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后戴角膜绷带镜的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
11
1
作者
裴志娟
江军
+1 位作者
李琼
吴项
《临床眼科杂志》
2021年第5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采取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联合方案治疗后戴角膜绷带镜对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采取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联合方案治疗的患者80例(80只眼),均为我院眼科2018年1月至2020年...
目的探讨采取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联合方案治疗后戴角膜绷带镜对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采取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联合方案治疗的患者80例(80只眼),均为我院眼科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随机分组,就术后常规康复(对照组,n=40)与戴角膜绷带镜康复(观察组,n=40)角膜上皮恢复总有效率及术前以及术后不同时点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干眼症状(OSDI)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术后24 h舒适度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角膜上皮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前BUT经评测无差异(P>0.05),术后2周和1个月,评测值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术前OSDI经评测无差异(P>0.05),术后2周、术后1个月评测值均有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均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前CFS经评测无差异(P>0.05),术后2周、1个月均有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小于对照组,两组术后3个月评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4h舒适度各维度评分经评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联合方案治疗的患者,术后采用戴角膜绷带镜方案辅助康复,可提高角膜上皮恢复效果,增强泪膜稳定性,减轻干眼等症状,加快眼表环境恢复进程,降低异常感、眼睁困难等不适症状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切除
自体
游离
球
结膜
瓣
移植术
角膜绷带镜
角膜上皮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不同方式球结膜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
23
2
作者
张秀丽
李咪咪
+1 位作者
张明
刘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4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或带蒂结膜瓣转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6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游离组和转位组,每组30例...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或带蒂结膜瓣转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6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游离组和转位组,每组30例。游离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转位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位术。术后1周,比较两组角膜上皮创面愈合情况、眼红程度,疼痛情况,术后舒适情况(异物感、流泪)。术后半年,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位组眼红程度明显低于游离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转位组术后舒适度明显高于游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患者均出现翼状胬肉复发,但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降低术后复发率,且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位术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翼状胬肉
游离结膜瓣移植术
带蒂
结膜
瓣
转位术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后戴角膜绷带镜的临床治疗效果
被引量:
11
1
作者
裴志娟
江军
李琼
吴项
机构
淮南新华医院眼科
出处
《临床眼科杂志》
2021年第5期443-446,共4页
文摘
目的探讨采取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联合方案治疗后戴角膜绷带镜对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采取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联合方案治疗的患者80例(80只眼),均为我院眼科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收治,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随机分组,就术后常规康复(对照组,n=40)与戴角膜绷带镜康复(观察组,n=40)角膜上皮恢复总有效率及术前以及术后不同时点泪膜破裂时间(BUT)评分、干眼症状(OSDI)评分、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术后24 h舒适度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术后角膜上皮恢复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术前BUT经评测无差异(P>0.05),术后2周和1个月,评测值均有下降,但观察组下降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略高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术前OSDI经评测无差异(P>0.05),术后2周、术后1个月评测值均有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均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前CFS经评测无差异(P>0.05),术后2周、1个月均有升高,但观察组升高程度小于对照组,两组术后3个月评测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24h舒适度各维度评分经评测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翼状胬肉切除与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联合方案治疗的患者,术后采用戴角膜绷带镜方案辅助康复,可提高角膜上皮恢复效果,增强泪膜稳定性,减轻干眼等症状,加快眼表环境恢复进程,降低异常感、眼睁困难等不适症状程度。
关键词
翼状胬肉切除
自体
游离
球
结膜
瓣
移植术
角膜绷带镜
角膜上皮恢复
Keywords
Pterygium excision
Conjunctival flap autograft
Corneal bandage microscope
Corneal membrane epithelial recovery
分类号
R47 [医药卫生—护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不同方式球结膜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
23
2
作者
张秀丽
李咪咪
张明
刘钊
机构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
出处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34期104-107,共4页
基金
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项目(2018KRM174)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医疗新技术项目(XJYFY-2018W11)
文摘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或带蒂结膜瓣转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6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游离组和转位组,每组30例。游离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瓣移植术,转位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位术。术后1周,比较两组角膜上皮创面愈合情况、眼红程度,疼痛情况,术后舒适情况(异物感、流泪)。术后半年,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位组眼红程度明显低于游离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转位组术后舒适度明显高于游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患者均出现翼状胬肉复发,但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降低术后复发率,且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位术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关键词
原发性翼状胬肉
游离结膜瓣移植术
带蒂
结膜
瓣
转位术
复发率
Keywords
Primary pterygium
Free conjunctiva flap transplantation
Pedicled conjunctiva flap transplantation
Recurrence rate
分类号
R779.6 [医药卫生—眼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游离球结膜瓣移植术后戴角膜绷带镜的临床治疗效果
裴志娟
江军
李琼
吴项
《临床眼科杂志》
2021
1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不同方式球结膜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比较
张秀丽
李咪咪
张明
刘钊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
2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