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部煤层游离气形成机理及资源意义 被引量:13
1
作者 何发岐 董昭雄 +3 位作者 赵兰 马超 范明 王小彩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604-608,613,共6页
落实我国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的深部(埋深在2000 m以上)煤岩地质体中的煤层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8#煤为对象开展了系统研究,通过岩心含气量检测和等温吸附实验发现,深部煤层含气量高(平均高达20 m^(3)/t),且大于地层... 落实我国分布广泛、规模巨大的深部(埋深在2000 m以上)煤岩地质体中的煤层气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以鄂尔多斯盆地8#煤为对象开展了系统研究,通过岩心含气量检测和等温吸附实验发现,深部煤层含气量高(平均高达20 m^(3)/t),且大于地层条件下的理论吸附量;利用煤岩物性、压汞、吸附/脱附等实验结果分析认为,深部煤层含气量高是因煤系(煤)岩性圈闭中聚集了游离气。综合地层埋藏演化史和煤岩孔隙结构特征等资料研究认为:煤岩微孔吸附甲烷达到饱和后,裂隙之中聚集了大量游离态甲烷;围岩封盖能力和后期煤岩吸附增量决定了现今煤层中游离气饱和度。研究指出,深部煤层气资源通过有效储层改造后,较浅层有降本优势,是一个具有经济价值的天然气勘探开发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煤层 游离气成因 非均质 毛细管压力 解吸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