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2.1版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对特异性抗原灰区前列腺临床显著癌的诊断价值 |
张云
董喆
刘百川
赵建
王海屹
叶慧义
|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2
|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相关放射性核素偶联药物临床评价的研究进展 |
王玉琦
洪伟
王飞
张春丽
王荣福
|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3
|
基于功能化石墨纳米片的库仑型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
王静
高强
|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酶促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方法学的建立 |
张雪峰
刘一兵
许文革
李子颖
刘挺
韩世泉
|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
|
|
5
|
游离前列腺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价值 |
葛京平
高建平
许瑞吉
许宏
蔡荣星
|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
1997 |
0 |
|
6
|
前列腺体积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与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关系 |
王道虎
郭悦江
陈炜
吴荣佩
丘少鹏
邓春华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9
|
|
7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的探讨 |
王炜
李传刚
刘辉
杨玻
|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50
|
|
8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同源异构体2及其衍生指标在预测前列腺癌病理分级中的价值 |
孙奎霞
闫存玲
李志艳
刘平
张伟
何群
|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23
|
|
9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直肠指诊和经直肠超声在社区人群前列腺癌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
吴琪俊
徐剑锋
冷静
谢少伟
夏建国
饶建宁
范宇平
陈斌
王袁
施榕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10
|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患者Gleason评分的预测价值 |
王祺
李彦锋
江军
靳风烁
张勇
罗勇
|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6 |
13
|
|
11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对前列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 |
肖丽萍
毕向军
李亚南
陈晓清
张晓峰
余新沛
刘岗
杨明常
宋骤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10
|
|
12
|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体积与睾酮水平的随龄变化及相关分析 |
王洪军
王继群
王立强
吴扬
李扬
赵雪俭
|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11
|
|
13
|
3.0T磁共振DWI、ADC、MRS联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诊断前列腺癌效能分析 |
李文
李胜凯
林优
于靖
|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
2017 |
30
|
|
14
|
肥胖相关血液稀释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的关系 |
李方龙
殷小涛
李德维
殷昭阳
齐思勇
石怀银
高江平
张旭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7
|
|
15
|
中国人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
黄海
黄健
潘秋辉
林天歆
郭正辉
许可慰
江春
韩金利
|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5 |
10
|
|
16
|
北京地区临床无前列腺癌人群年龄相关性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的参考范围 |
刘欣
王节
张舜欣
林倩
|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9
|
|
17
|
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联合Gleason评分对初诊前列腺癌转移风险的预测价值 |
温健男
程超
章泽宇
左长京
|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
18
|
精浆锌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与精液液化及精子活力的关系 |
周蓉
肖敦振
胡波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15
|
|
19
|
细针穿刺细胞块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浓度测定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
陈冰
马青松
梁凤泉
孙希刚
任保入
解建军
任玉波
|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
2008 |
6
|
|
20
|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黄文斌
王劲松
黄悦
李俐
杨小兵
罗新华
赵建华
张同海
|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5
|
|